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南风紧第417章 各方猜测(上)

第417章 各方猜测(上)

    巴日尔的死在江宁引起了轩然大波,首当其冲的就是唐海刚。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唐海刚邀请巴日尔夜游玄武湖,还带妓女上船,这都是平常的结交。但是,高兴是他家的仆役,妓女都是他去请的,巴日尔被杀后又和林素灵逃之夭夭,唐海刚作为主人,怎么着也要被牵连,再是皇帝心腹也要接受审查。

    皇帝得到消息后,一时间就慌了。一个是元朝南下的使者,一个是自己的心腹。这两个人同时出事,就是了不得的大事。可皇帝也不得不下令把唐海刚幽禁在家,等待事情真相查清。

    内侍监、刑部、江宁府衙已经联合调派了精兵强将进行审查,刺杀事件十分明了,对那些护卫、艺妓再怎么审查也没用,摆明了就是高兴联络并带林素灵上船,之后林素灵趁机杀了巴日尔,两人再一起潜逃。但查案的人却还有很多事情不明白。

    查得毫无头绪,林素灵当初就是改变了身份后投身青楼的,突然又声名鹊起,平常也没见她和什么人交往,高兴早几年就成了唐家仆役,两人是如何勾结起来的?刺杀了巴日尔后又是如何毫无声响的离开座船,潜逃出江宁的?要说这背后没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操纵,任谁也不肯相信。只是这股势力来自何方?这要什么时候就开始布局?

    这样的疑问,不仅查案的人心中又有,皇帝和知晓案情的大臣也有。江宁城中隐然间已有这么一股不为人知的大势力,内侍监、刑部和江宁府衙的压力山大。

    皇帝面临的问题显然不止于此,对方为何要杀巴日尔?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搞不清楚对方的意图,对于下一步如何应对是个麻烦。还有就是如何应对元朝?恐怕这一次朝廷要大出血了。

    案发后第二天,皇帝就召集内阁重臣商议此事的处置,在没有查清案情之前,众臣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应对的办法。有些大臣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则是幸灾乐祸。

    刑部尚书孙博茹心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年他的孙子在江宁被名妓杜晴儿和梁青青所害,最终似乎也和这案子一样,明明知道是何人所为,对方却销声匿迹,一点办法都没有。

    内侍监老监正不会发言,江宁知府没有参会,他是该管的大臣,怎么也躲不过去,道:“陛下,微臣觉得这是两件事,应该分开来看。元使被杀一事,可当作刑案查处。怎么查、查什么,交给具体办案的人去处理。使臣在江宁被杀,对方的身份本就特殊,如何应对这才是紧要问题。”

    对于孙博茹这么不要脸的躲避,场中不少人都不屑一顾的看了眼他,暗道这么简单的事情,大家岂能不知,问题的关键是,搞不清楚是何人杀害巴日尔,怎么回应元朝的诘难?搞不清楚是什么势力在背后作祟,大家伙怎么安心?再说,唐家有一个高兴,谁家会不会也有一个高兴呢?

    皇帝显然对孙博茹的回答也不满意,皱着眉头,道:“孙尚书,朕问的是凶杀案查的怎么样了?”

    孙博茹见皇帝多少有点生气,只能硬着头皮说:“查案的官吏目前还没有回报。”

    皇帝轻哼一声,道:“众爱卿,江宁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内阁阁员举办的宴会上,一个他朝使臣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杀害了,就算不用对元朝负责,我朝自己是不是也该检视一番?”皇帝说完,众臣除了杜文心仍旧坐在墩子上闭目养神,其余人纷纷低下头不说话。

    皇帝接着说:“杀害巴日尔和应对元朝诘难实际上是一件事,如果能搞清楚巴日尔为何被杀,被何人所杀,才能对元朝有所交待。内侍监、刑部、江宁府必须尽快查清案情,限十日内破案。”说完这些后,皇帝就气冲冲的让众人退下。

    殿内只剩下老监正和皇帝时,皇帝心情似乎也平静,道:“监正,树欲静而风不止,原本应对元朝的代金券之议就非常麻烦。如今元使还被杀害,恐怕元朝不会善罢甘休。到底是何人所为?”

    老监正低着头,答道:“两个凶手恐怕早已逃之夭夭,两人的身份也必然是假的,想要追查到幕后真凶恐怕不易。以往这种事情说难查是难以找到直接证据,说好查也简单,只要看杀死元使谁获益就行。”

    皇帝点点头,道:“说下去。”

    老监正继续道:“天下间有杀害元使的想法和能力分大小两方面。先说大的,无非就是元、吴、越三朝,我朝自不必说。元朝有这个能力杀害自己的使者,从而让他们找到敲诈我朝的借口,但以两朝的实力来看似无必要。吴朝嫌疑最大,据报元朝同样派了贡赋检点官出使吴朝,目的是一样的。如果人是他们杀的,或许有激化我朝和元人的矛盾,减少他们朝内的压力,他们好从中渔利的想法。但微臣觉得似乎不大可能,我朝若是不好受,吴朝也跑不了,这是元朝前国师定下的平衡策略。”

    “大的都不可能,剩下的就是小的了。有三种情况,一是唐尚书的仇人,想要嫁祸给他,可这样何不直接杀害唐尚书更好。二是定边军,蓄意挑起纷争,武将才能有地位,不过老奴觉得孙思源没这个胆子,既没胆量干这样的事情,也没胆量主动挑起两朝纷争。三是民间的所谓义士,元使南来多时,尤其是此前市井上流传出代金券之事,士民反对者众。可老奴依然觉得不可能。”

    皇帝对市井上有关代金券的传言感兴趣,道:“士民反对居多?为何又不可能?”

    “代金券毕竟只是一张纸片,元朝那边也是国师强制推行了几年,才慢慢被接受。我们这边除非是朝廷强制推行,否则哪个喜欢用手中的真金白银换一张纸片?至于不大可能民间所为,老奴是觉得所有人似乎都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那个高兴。”

    “现在只查明那个高兴是江宁人士,父母早亡,没有兄弟姐妹,一直都是孤身一人在市井中厮混。此前消失过一段时间,前几年才回到江宁,然后进入唐尚书府上做仆役,慢慢的获得了唐府管家的信任。陛下,针对唐尚书的布局恐怕早几年就不声不响的进行了,或许是为了搜集消息,或许是另有目的。陛下,这种事情我朝初创时的内侍监还能做到,现在的内侍监也是有心无力了,更不用说普通的民间人士。”

    老监正的话看似废话,实则很有道理,尤其是最后提出的那个高兴,让皇帝隐隐觉得几年前就对唐海刚布局,定边军似乎没有这样的心机和能力,那会是谁呢?杀害元使又能怎么样改变局势,谁又能从中获利?

    皇帝没有说话,老监正接着说:“都有可能,又都不可能,现在只能反过来想,以此倒推就是巴日尔死了之后会怎么样,谁会获利最大?巴日尔之死,第一种可能就是元朝以此为借口从我朝敲诈一笔赔偿,很有可能就是增加贡赋额度。第二种可能就是另外派一个贡赋检点官南下,继续此前的谈判。如今老奴已相信唐尚书当初的推断,元朝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代金券。第三种可能是元朝以此为借口,和我们开战。”

    “既然元朝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推行代金券,那第一种就可以忽略了。而第三种,老奴觉得元朝也没这个打算。最有可能的还是第二种,但以老奴判断,结合唐尚书这些日子和巴日尔的谈判来看。双方最终的争议就是我朝能否印制代金券。这是根本分歧,元朝恐怕不能答应。而如果元朝答应不了这个,想要在我朝推行代金券实际上并无可能。所以最终还是可能走上开战之路。”

    “老奴昨夜收到巴日尔被杀的案报后,才豁然开朗。关口就是这个代金券,实际上巴日尔死不死的都没关系。答应元朝推行代金券,巴日尔死就死了。不答应元朝推行代金券,早晚元朝还会有另一个人来逼迫,巴日尔死了也就是激化矛盾,加快这个过程。”

    “元朝悍然南侵,吴朝肯定也不能置身事外,那到时就天下大乱了。天下大乱的能给谁带来好处?谁又想天下大乱?老奴实在想不出谁想要这个结果,也宁愿自己的推断是错误的。”

    虽说老监正这番推断有些骇人听闻,但是皇帝还是认为很有可能,尤其是代金券之事。刚刚心中似乎抓到了点什么,立马就被这个重点给掩盖了。

    现在元朝的要求已经看明白了,逼迫朝廷强制境内军民使用代金券,但朝廷又不能自行印制代金券。如果答应元朝要求,整个越朝的财富被元朝攫取,朝廷还担了骂名失了民心,最后是不亡也亡。如果不答应,恐怕元朝最起码也要陈兵边境,威逼朝廷答应,或者像老监正所说,巴日尔死了有了南侵吞并两朝的借口,到时说不定就是直接被武力灭亡。该如何应对,皇帝这会已经彻底慌了神。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凡人修仙:从九天轮回开始学渣真千金,秦总悄悄宠上天娇妻离家出走后,禁欲佛子不装了万物展资游戏选项睿智?我开局篡改选项!女穿男之有金手指逃荒也不怕烟雨神界结婚四年未见面,军官老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