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第16章 总领大明律

第16章 总领大明律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在众人都有些醉意之后,四人都退了出去,房间内只剩下徐子卿和朱雄英二人。

    随后徐子卿拍了拍手,三个孩子走了进来,正是孔雪儿和赵恽还有方白镜。

    “殿下,一个组织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新鲜的血液,这三个孩子的人品、心性、天资都是绝佳,我准备组建少年堂,亲自培养这些孩子,作为天枢的后备队,这涉及到天枢的根本,所以少年堂的地址一定要慎重,不知道殿下有何建议?”

    朱雄英思索了一番,这个地址不止要安全更要隐秘,东宫肯定不行,目标太大,而且有吕氏在侧,实在是太危险了。

    朝阳帮也不行,毕竟是江湖势力,一旦自己出事,难免不会有人出来踩一脚,江湖势力终究无法对抗官府。

    徐子卿看到朱雄英一时没有主意,低声提醒道:“殿下,李景隆可是曹国公世子。”

    闻言,朱雄英眼睛一亮,两人相视一笑。

    曹国公世子的别院就不错,一面曹国公府虽然树大招风,但是终归没那么多人盯着,而且也没人敢去曹国公府撒野!

    “好,你们先下去,等下我会和九江说。”

    三个孩子乖巧的走了出去后,两人继续对天枢的未来展开了讨论。

    在两人商讨天枢未来的发展时,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大雨,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让人有些心慌。

    朱雄英从怀中将大明律取出,递给徐子卿。

    “子卿,这是我从天书中摘取出来,与御史台和刑部一起制定的大明律,它将作为大明最重要的法典,不日就可以公布天下了,你看看。”

    接过大明律,徐子卿也是深感兴趣,但是仔细读完后,有些意有所指道:“殿下,您制定的大明律自然是极好的...但是...”

    朱雄英竖起耳朵,紧张的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摇了摇头,徐子卿凝重道:“这大明律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是您来实施自然极好,但是皇帝是开国之君,对贪官污吏,违法乱纪之徒是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您定的这些惩处在皇上亲阅后怕是会加重数倍,难免会有些矫枉过正啊,您忘了胡惟庸案朝堂上的血流成河了吗?”

    脑海中一道闪电劈过,是啊,皇帝对自己来说,是和蔼可亲的皇爷爷,对贪官污吏来讲,可是洪水猛兽啊!

    大明律的意义在于公平公正,万民信服,更多的是威慑,而不是一味的屠戮与严苛。

    大明官员的俸禄已经是历朝最低,如果按照之前的大诰,贪污三十两就要剥皮流放,这不是逼着大臣们结党抱团吗?

    朱雄英揉了揉脑袋,隐隐有些懊恼,自己对这方面确实没有徐子卿看的透彻,毕竟朱元璋可是不可冒犯的洪武大帝!

    但是大明律的终稿已经交上去了,明天就会公布,也就是说自己一定要在今晚解决这个问题。

    目光转到徐子卿身上,询问道:“子卿,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这大明律付诸东流。”

    徐子卿笑着说道:“很简单,这大明律不一定要由皇帝推行,皇帝太严苛,太子太仁慈,只有您是最适合的人选,至于怎么说服皇帝,就要您想办法了。”

    朱雄英苦着一张脸,无语道:“我才八岁啊,皇爷爷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

    看着朱雄英稚嫩的脸庞老气横秋的样子,徐子卿忍不住笑了一声:“殿下天赋异禀,一直都睿智沉稳,我相信您说服皇帝没有问题,我担心的是大明律一定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您毕竟年幼,没有皇帝和太子的威望,不知道能不能镇得住!”

    朱雄英坚定的说道:“放心,我既然得到了天书,就一定会让它在我手中大放异彩,绝不让它蒙尘,大明律只是第一步,后面我还要打造一个煌煌盛世!”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朱雄英的脸上写满了坚毅!

    就算是心志坚定如徐子卿,也不由的深受感染,仿佛那大明盛世就在眼前!

    太极宫内,朱元璋正在批阅着从全国各地送来的奏折,朱标作为太子,在一旁协助处理政务。

    朱雄英作为嫡长孙,自然能够随时入宫。

    朱标看到朱雄英进来,有些没好气的问道:“怎么了?有事?”

    朱雄英嘿嘿一笑,小心翼翼的问道:“大明律您和皇爷爷看了吗?感觉怎么样?”

    朱标将桌子上的大明律举了起来,有些不置可否的问道:“看了,写的不错,但是你觉得就靠这薄薄的数十页纸,就能杜绝天下不法之事?这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解释道:“孩儿觉得律法的真正意义在于威慑,只要选择能臣酷吏坚定的推行大明律,那大明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海晏河清,所以推行大明律的人选至关重要。”

    朱元璋抬起了头,呵呵笑道:“怎么了?有刑部和御史台推行还不够?”

    朱雄英肯定的回道:“刑部和御史台的分量一定不够,必须要有皇室子弟参与推行,才有足够的公信力,才能遏制住不法的势头,孙儿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大明律也是由孙儿参与编制,所以孙儿请命,推行大明律。”

    朱元璋揉了揉脑袋,头疼道:“推行法制,前期少不得会流血杀人,你小小年纪还在国子监读书,能镇得住场面?刘三吾那老家伙会放你离开国子监去做这些事?”

    朱雄英固执的说道“刘先生那里孙儿有办法说服他,至于能不能镇得住,孙儿对自己有信心,也请皇爷爷和爹也能相信英儿。”

    朱元璋笑了笑,也没有再拒绝,而是挥了挥手:“去吧,如果你能说服刘三吾,那推行大明律的事情就交给你。”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雄英大喜过望,赶忙向国子监跑去。

    看着朱雄英远去的背影,朱标质疑道:“父皇,英儿今年才八岁啊,让他负责推行大明律是不是有些草率啊?”

    朱元璋微微笑道:“标儿啊,你对你自己的儿子了解的太少了,你眼前的大明律绝大部分都是你的儿子提出来的,刑部和御史台不过是辅助修订罢了,我们都低估了英儿,如果真的交给他做,说不定真的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朱标嘴角抽了抽,他一直以为朱雄英只是提了个建议,却没想到真的是他主编的,怪不得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新的大明律就能如此完善!

    看来自己对这个儿子是真的没有老爷子了解啊!

    翌日早朝,朱元璋带着年仅八岁的吴王一同上朝!

    一时之间朝堂宛如发生了一场地震,这毫无意外是皇帝要培养吴王殿下的信号,这对以太常寺卿吕本为代表的世家豪族面色阴沉,而以刘三吾为代表的新进文官集团则喜笑颜开。

    淮西勋贵自然不必提,铁杆的太子党,太子地位越稳固,他们越吃香,只是这笑容并没有持续多久。

    刑部侍郎暴昭携御史中丞景清联名献上新大明律,并署名吴王主编!

    新大诰分为四大类,民法,商法,刑法,政法。共计两百余条,条条件件都逻辑严谨,量刑标准清晰,脉络明确,涵盖了国计民生方方面面。

    刑法中去除凌迟,剥皮等酷刑,一律改为斩刑,不株连,无连坐,一人犯罪一人当。

    官法中贪污三十两降职,一百两罢官,三百两流放,一千两砍头,比之之前的大诰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洪武十五年八月初一,明皇大诰公示天下,整整两百余条律令,压在了所有公侯大臣的头顶。

    太极宫勤政殿内,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左边站着太子朱标,右边站着年仅八岁的吴王朱雄英!

    刑部尚书周祯虽然没有参与大明律的修订,但是在朱雄英挑选景清等人时也是在场的,今日第一次见到如此完整的律法,一时间也有些哽咽,拜服道:“启奏陛下,这大明律相比于前元留下的律法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不止条例清晰,逻辑严谨,更可敬的是彰显律法威严之时还考虑到了实际的民生问题,若能依此大明律施行,天下必能长治久安!”

    礼部尚书钱用壬,素有德名,但也是以礼治国的代表人物,本身也是世家大族钱塘钱氏的代表人物,现如今大明律横空出世,最受影响的就是他的礼部,一旦大明由以礼治国变为依法治国,那他的权柄就会向刑部倾斜!

    “陛下,臣礼部尚书钱用壬有本奏,我大明立国以来,一直以礼治国,律法也是沿用前元的律法,一直以来并无不妥,这才建国不过十五年,就要改制国体,只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呢?”

    周祯冷哼一声:“钱大人出身世家大族,自然不知人间疾苦,既然大人觉得并无不妥,那不妨你来做这个刑部尚书,我去你的礼部坐坐?”

    钱用壬不客气的反驳道“本官只是就事论事,周大人一直老成持国,怎么今日如此孟浪!”

    眼看两人吵的不可开交,太常寺卿吕本踏前一步:“启奏陛下,依法治国并不是不行,但是现在大明新立,在这个时间点是否合适?而且吴王殿下尚未及冠,由吴王带头是否有些不妥呢?”

    中书舍人刘三吾听到吕本瞧不起自己的弟子,当即怒目而视:“承蒙圣上不弃,微臣添为国子监祭酒,吴王殿下是微臣的学生,素来聪慧,行事稳重!既然吕大人以年龄说事,那不知您可曾听过项橐,年仅七岁,却被孔子尊为老师,又如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如今我大明吴王,八岁总领大明律,推行法制难道不是段佳话吗?”

    此言一出,朱元璋不由得暗道一声喝彩,这老穷酸不愧是文人领袖,说话真他娘的中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我元婴老怪,你跟我说高考?重生之无限列车不正经炼金凡人修仙:从九天轮回开始学渣真千金,秦总悄悄宠上天娇妻离家出走后,禁欲佛子不装了万物展资游戏选项睿智?我开局篡改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