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熠世微尘第13章 施计挑起商战,赵家中计掉坑

第13章 施计挑起商战,赵家中计掉坑

    武进一边等着赵元返回学院,一边继续改进印刷工艺。

    武进让六郎安排人用胶泥制作陶泥字,总结配制、塑型和烘烤的温度、时长等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研究终于确定了最佳制作工艺。

    陆七的印刷机也经过几次改良,现在基本可以由三人操作即可大量印制样稿。一人送纸,一人上墨,一人操作就可以源源不断印出书稿。

    武进超前地选取了后世的仿宋字作为制作活字的字体,源于该字体易学且多人书写也能保持字体一致,适合批量化制作。至于制版、排版,武进还是需要王象、张奇来操作,这是为了保密和以后培训其他学子积累经验。

    王德生并未加入具体制作中,他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到处宣扬武进拜师的事。老武最近也常常参加各种诗会,这是武进暗中安排的,其实也是为了祭出老武这杆大旗来加重宣传拜师之事的分量。没用多久,武进有才学又被汉朝廷冯家赏识并收为弟子的事便在荆州传播开来,成为士族阶层常常谈起的一段佳话。

    既然条件已经基本就绪,武进和王德生商量近期便开始与书院协商在书院里建设印坊。一如所料,果然书院对于在其内建设工坊的事情是极为排斥的,就算做了很大程度的让步也不愿商议。武进没有更好办法逐一说服书院领队,只好请蔡祭酒和霍副讲看是否有机会与书院领导集体做一次交涉,想做出最后的努力。

    好在武进在“蹴鞠集市”一事上获得了书院的认可,在蔡祭酒和霍副讲的努力下终于还是争取到了一次与院领导集体对话的机会。这次对话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才行,武进便决定先从赵家开始着手。

    武进在等,等着赵元自己送上门来,主动递上让赵家入坑的机会。

    打瞌睡的时候有人递枕头,感觉总是那么舒服。这一日,初来书院时遇到的着蜀锦少年赵元终于来找茬。几月前,听说有初来乍到的新生,闲得蛋疼的赵元便纠集几个纨绔想要欺负人找点乐子,没想到被武进算计。乐子没找到,还被罚抄书,这点仇怨当然算不到冯员外郎头上,只能是挂武进的账了。

    那段时间几个纨绔都是夹尾巴做人,生怕真被退学,直到之前的事情快被人忘记,这赵元便又开始琢磨着怎么报复武进了。他不在乎武进现在是书院里的名人,觉得这人虽有些心机,但是平时结交的多是寒门学子,放一起就是一群弱鸡,没有丝毫战斗力。赵元的父亲是州里司户参军,权利很大,甚至书院山长有时为了书院经费都要上门拜会,所以他在书院里横行有恃无恐。

    这几日,他本担心因殴打陆鸣受到书院惩罚,但待了一些时日并没有人向书院告发,他也就觉得陆鸣等人终于还是因怕他屈服,才大摇大摆回了书院。陆鸣和武进交好,这早就不是秘密,既然现在都没有事说明武进也熊了,他自然打算找回之前被坑的面子。这次他借口武进偷拿了他的新书,带着纨绔和家奴找上武进要其认错加赔偿,否则就要拳脚相加。

    武进自认不怕他一个肥痴,就是与那几个纨绔对打也不会吃亏。但是,武进要的可不是两败俱伤,而是赵家要为以往的胡作非为付出足够的代价。

    “穷醋大,快快赔偿,否则要你吃拳!”赵小胖在课后带人围住了武进,气焰嚣张。

    “赵兄啊,早来不如巧来,我倒是正有些要事想要与你私下相谈,你若不怕后悔也可以现在就动手,我是不怕的。”武进对着一众顽劣没有畏惧,倒很从容。

    “哦?是要赔礼又不好在众人面前明言吗?”身边都是帮手,赵元对于武进耍诈根本不怕。现在看武进似乎软了下来,他就想着怎么能盘剥得更狠,让据传给书院捐了百贯的富户下半个月也只能喝菜汤。

    “赵兄借一步说话,此事机密,不可外传。”武进仍是不卑不亢,语速不快不慢。

    赵元带着疑惑随武进走到一旁无人处,道:“穷醋大,此处少人,便讲吧。”

    “赵兄家产业众多,我听说荆州大半印坊和书籍售卖都是你家产业,其中印书和售书利润最是丰厚,可以说是你赵家的经济支柱,不知是真是假?”

    “我家产业关你鸟事,大祸临头竟还敢惦记我家产业!”

    “你想错了,我只是想和你谈笔买卖而已。”

    “穷酸之人,何敢与我家谈买卖之事?”

    “别急啊。你也听说了我给书院捐了百贯之事吧?你不知道其实我赚了更多,那可都是真的。就说你家印坊现在用的雕版,一个雕工三日能制成一版,遇到出错不能修改就得再添三日,对吧?”

    “你怎知晓?”

    “小弟家也经商啊,再说我人缘还好。我倒有一法,可解此结,不仅不用雕工,整版半个时辰即可做好,出错还可立时更改毫不费时,请问赵兄可有兴趣?”

    “你这厮敢诓骗我?”

    “非也,此为生财之道,我骗你有何用。我知你是司户参军妾生,虽有参军宠溺却不受嫡子长兄待见,常遭他白眼。假若参军老去,赵家家主必为你嫡兄,到时你的时日可就艰难喽!但我可助你扬眉吐气、名利双收,甚至有可能促成废长立幼,你说这个买卖做不做得?”

    “果真没有诓骗?”说到这赵元便不能再嚣张了,这对他来说无疑具有致命诱惑。

    “你毫无损失又名利双收,而我又能银钱满怀,为何要骗你?如有诓骗立时变为夜叉!你还不信?不信也可向尔父禀明,看这生意做得还是做不得!”

    “哼,谅你不敢诓骗。今日便暂放尔一马,若有诓骗来日定加倍讨要。”

    “哦了!”

    “啊?”

    “当然。小弟这有几页样张,赵兄自可带回给赵伯伯一观,是不是可行自然明了。”

    赵小胖接过样张揣起,带着一众人呼呼啦啦走了。周围几个与武进要好的寒门同窗赶紧围了过来,查看他是否被殴打,还要一起去找斋长告发。武进气定神闲地说:“众同窗莫要紧张,看武某毫发未损不是。其实赵元来找我不过是想求我让出一些有利他家的物事,人虽众但并非对我不利,请宽心。”

    “进哥儿,那赵家向来毫无善心,可要防着强来。”一同窗小声告诫。

    武进拱手致谢,与众人拜别后回了寝舍。

    当日,武进让王德生帮他准备一身华服,还在集市雇佣华车健马,说好了这几日随时要用。

    话说赵元的长兄赵寺小时候就不太待见赵元,觉得他只会招惹麻烦。长大以后更常听阿娘说赵元得宠,以后必会分其家产,更是心生怨恨。现在赵父还在位,赵元之母又非常受宠,在赵父前只能装出兄友弟恭的样子,在无人时却总打骂赵元。赵元也不是省油的灯,但是毕竟是妾生,如何也斗不过注定会继承家业的嫡子,所以宁愿跑去书院作恶而不归家。

    今日赵元离开书院后径直归家,准备找赵父转述武进的话。但是不巧,赵父去了诸卫府处理公务,赵元只能去母亲处等着赵父回家。赵元思来想去,觉得武进的话有些道理,要是能在家中得势一定会让赵寺有所顾忌,甚至由他最终继承家业也不是不可能。问他母亲意见,母亲想过后也说或许真是个机会。

    赵父此时正在召人清点府库,查纳税收,检校册薄,因此接连着两三日都没有回家。

    赵元等了两天实在是耐不住性子,只能去诸卫府。准备离家时却撞见了其兄赵寺与侍女在后园隐秘处偷情。那侍女本是赵元母亲随嫁丫鬟,赵元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立时威胁赵寺要告于赵父。赵寺见事败露气急败坏,拿着鞋子玩命追打赵元。赵元体力不错拼命逃脱,心中焦急地跑去赵父办公之所,一是想告赵寺一状,二是想就武进所谈之事求得赵父意见。

    赵元终于在诸卫府见到赵父。赵父见他一头大汗,溺爱地拿着汗巾给他擦拭。赵元是憨货,是心里藏不得心思的直肠子,不顾跑得气喘就把赵寺与母亲丫鬟偷情的事情告诉赵父。随嫁丫鬟也算是赵父的女人,现在被赵寺偷腥自然惹得赵父大怒。拉着赵元就要回家对质,并说要打死赵寺。

    赵元等不及要说武进的事,就死命拉住赵父,说还有要事要讲。赵父虽然已经怒火上头,但是也深知赵元的性格,还以为还有更大的不幸要说,顿时一屁股坐在地上。赵元赶紧搀扶赵父坐在地榻上,帮着捋胸脯顺气。

    好一会赵父才缓过神来,让赵元赶紧把剩下的话都说完。赵元就把与武进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学给赵父听。赵父听后先是愣住,然后抓住赵元手臂反复问:“我儿说的可是当真?”赵元连连点头。

    又缓了一会,赵父再问武进前些日子向书院捐款之事,听赵元说确实如此,才吩咐赵元明日把武进找来,他要在这诸卫府内亲自询问。

    第二日一早,赵元就火急火燎地坐着赵父马车,带一众家奴赶来书院找武进。武进早有预料,早就带着准备好的活字、样稿,就等着赵元来找。与赵元的对话不必表述,武进和王德生特意换上华服,与几位师长和同窗打过招呼后坐进了华车健马,跟随赵元直奔诸卫府见赵父。

    到达诸卫府时已经接近晌午,赵父在屋内已经等得不耐烦,踱步到门中庭院,只见赵元在前两个华服少年随后从华丽马车上下来。看两人的一身鲜亮行头,赵父不敢太蔑视,客气的打了招呼,让赵元引二人到公事房里商谈。

    一见面武进就对赵父行晚辈礼,自报家门是朝廷工部员外郎冯可门生,还说近日便要赴京都拜师。几句话惊到了赵父,他哪能不知道冯可是谁?更不会不知道朝廷宰辅冯阁老了。工部本就管理能工巧匠,工部员外郎中意的徒弟能研究出雕版改良之法,在他心里想也是理所当然,所以说话又客气了几分。

    谈话中王德生拿出了一个小盒子和一些裁好的小块绢布,递给武进。武进打开木盒,拿出里面码放整齐的着了墨的木制字块,随意拼一下顺序,拿起绢布覆盖再用小小软布包轻拍后揭下,绢布上印字清晰,没有一丝多余墨迹。再次排列字块,涂墨后再印一张绢布,一起递给了赵父。赵家两父子已经看傻了眼,赵元还在房间柜子里找出几本书来翻开对照,果然效果相比目前工艺好了太多。

    经过些风浪,服侍过王侯的武父看着绢布上的印字也呆住了,不知还有如此印字妙法。仔细想想,如果能够使用这样的方法印制书籍,那成本几乎可减到极致,印制数量也可成倍增加,利润自然远不是现在的盈余可比,此时看武进着实如送财童子般好看。

    其实按照他的性格,只要找个借口拘押武进,使用酷刑逼他说出制作之法,然后杀人灭口方能放心。但是武进的身份又不容得他胡来。

    武进早已把赵父的表情变化收入眼中,已经猜到他所想。

    慢慢开口道:“晚辈此法已经家师献与朝廷,家师来信再三嘱托要加以验证、改进后方可献与朝廷,怕因小而失大。考虑再三,才选请赵伯伯帮助参详一二。赵家经营印坊数年,能匠不少,实力冠绝荆州,实在是不二之选。我与赵兄同窗苦读,情意真挚,故请托赵兄谒见伯伯。不知伯伯得见此物后作何认为?”

    赵父此时逐渐恢复神情,不禁想:此子是工部员外郎弟子,但见这车驾和穿着定然家世不凡,杀人越货有被满门抄斩的风险,不能行险。但是如此机巧之术,能赚来金山银山,又怎舍得放弃。

    当下堆出笑脸说:“令师乃人中龙凤,贤侄才俊亦是世间罕有,吾虽为长辈但自叹弗如。既然贤侄想到了我赵家,那怎能推辞?有这交往,应结世家之好,元儿与贤侄当如亲兄弟般相扶相亲。元儿,你痴长些许,应时刻照顾贤侄,不得有缺失不当才是。”

    赵元听到这整个人都傻了,看着武进直发愣。武进淡然一笑,对着赵元拱手道:“还望元哥多多照拂。”赵元下意识地也拱手,嘴唇哆嗦着只说出一句“那是自然”来。

    武进也不和他啰嗦,向着赵父说:“伯伯了然小侄心意,那可否谈谈生意?”

    “贤侄当讲,洗耳恭听!”

    “此奇巧之技已然告知家师,且将进献朝廷,因此不能外流,请伯伯见谅。”

    赵父听后大惊失色,生怕这生财之道没了赵家的机缘,忙道:“贤侄不可,如此妙物怎可不于本家生利而先与他人?能否由我两家合股,共营此道?”

    武进装出一副非常为难的样子说:“家师对朝廷忠心耿耿,必不会许我如此行事,伯伯这难煞小侄了。”

    “你我叔侄再议一议,看能否有应对之法?”

    武进仍然是一副为难样子,然后忽然一拍案几说:“小侄倒是想到个法子,不知可否?”武进忽然拍桌子吓了赵父一跳,本以为是小子要直言嘲讽其不忠于朝廷,只想自己家族闷声发财,没想到却是峰回路转,有了应对的主意,心里一时间就乐开了花。

    “愿闻其祥!”

    “伯伯确实想用此技?”武进觉得还应该再吊一吊赵家的胃口,然后再下钩效果更好。

    “哎,贤侄大可放心,我意已决,定会用之。”赵哲说道。

    “那好,伯伯看可否如此行事。伯伯提供本钱,由小侄在书院招募同窗设立工坊制作活字、版托,成型后只交由赵家使用。一来此技并未外传,伯伯工坊只说是协助改善,也好对家师有所交代;二来请书院参与研制,山长必不会排斥,我与元哥也好趁此得个推荐功名的好处;三来我只是收取活字制作之利,不必介入赵家经营,伯伯也少费了心思。如何?”

    赵父沉吟片刻道:“此法甚好啊!贤侄真乃人才!”

    “如此说定,我们便回书院向山长求情着建工坊之事,伯伯也可差人计筹印刷之事,待几日后诸事已备再共襄盛举?”

    “如此甚好。贤侄,待我明日与山长相说,必会有所助益。”

    “如此多谢伯伯!”

    最后赵父还热情留武进和张奇去府上用膳,武进推脱说急着回书院做院领导的工作委婉拒绝。

    两人走后,赵元开口:“阿耶,为何要我护着那小子?他建工坊我家出钱,是何道理?何不夺其妙计赶他出门?”赵父瞪了赵元一眼,说:“那小子有冯宰辅三子工部员外郎冯可护佑,你敢生出这样心思,不怕被抄家灭门么?眼下这样最好,我赵家经营印坊数年,能工巧匠不少,拿到实物即可仿制,怎会受他挟制。到时尽可告他偷学妙技,收他字坊,抄没其家。我料定书院定会坐享其成,不妨先让一分,待诸事已定,我赵家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快哉!”

    “你记住了,在这件事没落下之前,一定要护那小子周全,那是咱赵家的摇钱树,哈哈哈!”

    “阿耶威武!嗯,倒是兄长之事……?”

    “那个混账东西,这就回去打死他 !”

    武进回到集贤院,换回了平时穿着的青袍,请王德生把参与计划的同窗都召集到秘密基地,向大家说了和赵家见面的情况。武进道:“近几日我等做出的活字关乎南平乃至天下读书人今后的福祉,初算即可将既往印书成本减少近六成,待产业形成之时必会书香遍地。赵家狼子野心,居然在我与刘蔼兄拿出活字后起了杀心。幸好我早有布置,打着老师的旗号,穿着华服,坐着富丽堂皇的马车去,让他们猜不到我们的来头,不敢轻动,否则现在可能已遭毒手。眼下,赵家虽然说同意购买活字,但可能做出更为阴毒的行径来。”

    “那怎么办?我早就说过赵家势大,我们如何斗得过赵家!”王象说。

    “是啊,我们这不是招惹了杀神么!”张奇说。

    武进抬手向面前虚按几下,示意等会再说。

    “昨日,我已与霍副讲谈起,并有意以活字印术为书院向朝廷求得功劳,相信山长必不会反对。既有朝廷嘉奖,赵家一定会大有顾忌,不会对我等如何。书院如同意建立造字工坊,我们也要做好下一步打算。赵家如果能安分做生意,彼此暂时会相安无事,诸位同窗会有不错收入,可暂缓解钱财上的难处。但赵家贪心不足,绝不会如此安生,那便入了索套,有办法让他们伤筋动骨。进展已在把握,目前来看对我们都只有好处。所以诸位不妨估算一下,看每日能够余出多少时间来用于制作。待工坊建立以后,可再召匠人,不必再耽搁大家讲经论道的时间。”

    “如进哥所讲就太好了,我等不仅可以继续在书院读书,说不定还能学会一门饱腹的手艺。”王象说。

    “所以大家稍安勿躁。另外,制作活字的本事是大家和家境不富裕学子继续读书的保障,决不能向其他人透漏。如果有人见利忘义,怎么办?”趁着众人欢喜,武进提出了最为尖锐的问题。

    “共唾弃之!”众人异口同声地说。

    武进这才和几人说起:“前些日我已经将造字之法随书信送与师长,同时也奉上制作图纸。此技乃是可助天下教化的好物事,相信员外郎必会重视。另外,我需要争取山长、堂长等许可,在学院外不远处建立工坊,既方便我等造字又可保障安全。几位学长对此可有意见?”

    张奇道:“与赵哲会面之时,进哥儿说的是在院内建工坊,现在为何要建在院外?”

    “一来,工坊建在院内,与境不谐,山长不会同意。但是建在院外不远,学院可以说是学院产业或也可说不是学院产业,学院没有压力才会痛快同意;二来,如果造字之技得朝廷赏识,我等只是试制,功劳学院可分但不可占,与我等学子有利;三来,这样才可以在适当时机为赵家创造偷学的机会,引其上钩。加之学院元老因拨款设难早对赵家本就不满,可借此大兴舆论之风加速推倒赵家。”武进道。

    “可是赵家不是只买字的么?”

    “说他买便是买,说他偷便是偷了。赵家居心叵测,众人皆知,绝不会认为是污蔑。对于如此下作的人家,相信不会有多少人会站在赵家那边,毕竟切身利害不能不辨。”

    “可是赵家趁此发迹,势力壮大更多,我等如何能不受其害?”

    “我已打听过,赵家吝啬,工匠劳资微薄且常被克扣。尝试活字可用之时其必思再减低成本,裁撤多余工匠是必然之事。此时我等便可吸纳技能优胜之人来做工,以利与之,以诚待之,以情感之。只需一段时日,便可培养大批能劳之人,待朝廷诏来必可长兴此地,让赵家无可用之技,亦无可用之人。”

    “此计虽好但太过复杂,也赖朝廷之意,实在有些犯险,进哥儿还需仔细思量。”

    “事已至此,多思无用。几位是我的至交,我愿托付身家性命与诸位共谋此事,不知几位兄长之意?”

    刘霭、王德生、王象、张奇起身行礼,武进站起回礼。互道:“愿以性命相托,必不负所望。”

    第二日,武进拜见霍副讲。霍副讲说已经知会山长、祭酒、堂长,但此事没有先例仍需商议后再定。霍副讲真心想帮助武进,也想有捐款在前应该不难,便亲自去与大佬们说和。

    第四日上午,武进获得见面的机会。弟子礼等一套礼节做完,武进垂手站立等几位学院高管提问。

    山长问:“为何要建工坊?”

    武进答:“院内有十几位小有文采的寒门学子,但家境贫寒,官学虽不收学费,但生计不能长久无着。弟子不忍见同窗弃学奔波于市井,又觉得学子理应自强不息,才斗胆向蔡祭酒、霍副讲提出此事。”

    祭酒问:“助学是善事,但理应书院为之。现在学子自助,书院的脸面何存?”

    武进答:“书院照拂诸多学子,只生活之用已经尽力。我等皆知师长难为,所以才想以书院之名建设印坊,所营之利全部用于设立书院奖学金,以后学子再不用因钱财失学。相信这也是诸位师长的心愿。此事弟子必当三缄于口,绝不向他人言说。”

    见诸位大佬都不做事,武进接着说:“圣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弟子对此深信不疑,所以苦心钻研活字印刷之术是为天下更多学子可以读书,也是为了寒门同窗可以继续求学,因此才想设立勤学工坊。士、农、工、商,工为中下,弟子深知让文人士子行工匠之劳实为下策,好在工匠来后士子只是课余参与,不再行劳,但酬劳亦可不减。”

    堂长问:“那工坊为武家所有?”

    武进回答:“非也,工坊当为众家所有,书院、学生会和荆州士族共有,其中书院占多,才能更好管理。学子劳作可按劳取酬,称为勤工俭学。如有获利,可用于印制先生讲义、长者佳作,也可更新书院藏书,免费为学生供读课本,鼓励和帮助更多仰慕学识之少年读书、报国。”

    斋长问:“如何不使学子见利失义、唯利是图?”

    武进回答:“可为学子酬劳设限,上有封顶,下有保障,不使盈余过多。”

    武进退出,几位大佬商量了好一会才又喊武进入室。

    山长说:“此事可行,但是否与赵家有关?”

    武进回答:“赵家为行业翘楚,但赵家生命狼藉,不可合作。前期为避免赵家设阻,才权益连横。进在书院求学,经长者和书院教导,深知其中大义,已将此法献与朝廷,惠及天下学子。由此,赵家只能短期得利,之后必会划割清楚。”

    几位大佬听后纷纷称善。等看过了武进带来的活字及现场演示印制书稿后,当即决定此事由斋长亲自协助操办。

    当日下午,赵家主求见山长,但山长推脱年迈身体不好,以不便见客婉拒。

    赵元来见武进,一改往日蛮横的纨绔之态,满脸堆笑非常客气。武进也拍着他的肩膀和他称兄道弟,让他转告赵父学院已经同意建工坊,但是不能建在院内,须建在离院不远的地方,原因既是因为不能耽误学生学业,也不赞成学生做工,就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这种情况下也不可能签订契约,所以帮助改进而试用之事只能是口头承诺。

    赵家自然不愿意签订契约,所以也没有坚持,说好最近一批活字订单的期限和成交金额后就算开始合作。之后赵家还送来五十贯铜钱,作为工坊的启动资金。武进当然没有客气,就当做定金收下。

    和斋长商量工坊建设规模、工作间布局,采买器具、耗材等一系列事情。待相关事项确定后找来陆七,将工坊筹建之事交予他办理,陆七自然用心。半月过后,一期工坊已经准备齐备,顺利投入生产活字。

    书院的造字坊两个月分别交付了五批木字和排版格板,共获利七十余贯。武进马上归还了当初赵家送来的五十贯并请赵家家主签押,惹得赵哲十分不满却又只能照办。

    第一批制作的活字是以论语为本,按时完成并交付赵家,印制过程顺利,赵氏父子不禁狂喜。

    如武进所料,因为雕版工匠只需要之前的五分之一。赵家在活字用于生产后的第一个月就开格了近半数工匠,又一个月后再辞退了十数人。

    本在赵家做工本只能糊口,赵家又垄断行业,工匠们一旦失业便只能背井离乡讨生活,甚至连去外地的盘查都没有着落。不少在此做工多年的工匠甚至跪下乞求主家能留下他们,即便降低工钱或做其他辛苦工作也好,只要能糊口。赵家怎会有此好心,决意将这些人赶走,甚至不惜动用打手。

    这些匠人哭喊着离开印坊,丝毫没有留意一直在附近观察的人。当这些匠人回到一贫如洗的家中,与亲属抱头痛哭时,武进却安排人登门拜访,不仅送去米粮和再被雇佣的好消息。

    在绝望中得到的机会更会被人倍加珍惜,赵家辞退的工匠中技能出众者基本都被挖到印坊做工,几日后就集中到了郊外新开设的印坊。技术顶尖的成为享有高薪的一等匠造,次之则为中等薪酬的二等匠造。

    在赵家为降低成本得意的同时,武进从日常工坊生产中抽身集中精力造研制更新印刷设备和工艺,组织有经验的匠人开始将木字替换成陶字开始试印,算作下一代升级产品暂时保留。为防泄密,武进将印坊暂时封闭起来,还特意请陆七私下调查过,几位匠人都是被赵家硬赶出来的,与赵家结怨很深,断不会和赵家串通。

    赵家留下匠人效仿书院工坊制作了不少活字,有些活字制作甚至比书院更好。只是从字体上还是可以分辨出不同。既然已经掌握技术,赵家就不愿意再购买书院工坊的活字,甚至在行市中故意为难打压,也不允许其他家小印坊购买。

    武进早已料到会是这样,组织书院工坊开始制作已经研制成熟的陶字,因为生产工艺均控制在武进等五人手中,赵家无从获得,只能沿用之前的木字。赵家既然买不到,便找人偷学陶字。陶字过脆,制作中需要特殊配方,印刷时还要时时注意,因此产能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书院工坊始终保密。等新建印坊利用市场需求的空档开始印制书籍时,赵家只能降价竞争,却不敌更高印制效率,最终销售成书价格只能是越降降低。

    为了不断给赵家施加压力,武进向书院申请后,以书院名义征召饱学大儒、文士的大作付梓,将以往印书需要作者自己掏钱的惯例改为版权制,在签订唯一版权契约后付与作者稿费及售书分成。此举一出在南平文坛中掀起莫大的浪潮,书院获得多位隐居大儒大作的独家印制权,赵家只能无奈再让出更多市场份额。

    武进考虑赵家在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或许会以垄断生产材料的方式进行打压以纸张供需发生不平衡不断上涨纸价。果然,武进刚刚让人收购市面上的纸张,赵家就以为书院备货不足,逼迫商家以低于市价供货,导致江陵制售纸张的商家只好关门大吉。接着赵家还以高于市价向江陵周边地区抢购和囤积纸张,以回击书院。

    他们哪会想到,这只是武进下的毒药引子。

    随着赵家不断囤积纸张,所付出的货款也成倍增加。但赵家印坊用量有限,对于的纸张只能堆积于库房,又遇到连日阴雨天,赵家仅是纸张受潮损耗便让赵家心如刀绞。武进未雨绸缪,早早就集中大规模从外地订购大量品质更佳的竹纸,因为长期和订量巨大即便加上运费也低于市面上零售纸张。

    书院获利的动机并不强烈,所以在书籍售价上一直都非常公道,基本上微利销售。所以尽管成本上升,但是市面上的书籍售价却降低了近三成,一时间虽然“洛阳纸贵”,但是成书销量却成倍增加。

    几个月后,书院经营成书销售的书社便已经能和赵家在成书售卖上分庭抗礼,各占当地市场的半壁江山。书院联合他地书院打开了外销的渠道,赵家却不能比,总体上书院活字工坊和武进印坊的体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赵家,俨然成为了荆州地区印坊的新行首。

    乾佑三年夏末,汉朝朝廷的一纸诏命抵达江陵,集贤院学生武进因向朝廷贡献活活字印刷之术有功被敕授为正九品校书郎;其父武境因教子有方亦敕授正八品上牧监丞;荆南集贤院山长、堂长、副讲、斋长教学有功均升一级为太常博士。一时间学院喜事临门,皆大欢喜。

    武进知道,这是老师冯员外郎的援手,不仅感激不已,特意为此修书向老师表示感谢并将专门制作的精印新书使专人送往京都冯府。

    有了朝廷官身,武进立时就成了赵家再不能招惹的人。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传来,工部员外郎冯可因弟子武进进献印术有功,也官升一级成为国子博士,同时升任工部侍郎。过了几天,老师的书信也到了,信中却向武进言明这是为了给武进争取功名而意外得了升迁,信中满是过意不去。

    武进知道这是老师厚道,他真想要升官并不需要借着这件事,他的父亲冯太师本就是朝廷宰辅,升官并不是难事。武进再次回信,信中称冯可为恩师,并说等学期学业结束会马上赶去京都正式行拜师礼。冯可再回信仍是言语真挚,称俗礼不必介怀,希望武进能够戒骄戒躁低调行事,不要因为年少得志而荒废了前程。

    既然有了官身,给赵家致命一击的时候便也就到了。仅仅几个月时间,在武进的想法结合匠造的高超手艺,已经制作出了可以牢靠使用的半自动印刷机,试用效率更胜以往数倍。同时新研制的油墨因着纸后渗入快速、色泽稳定也没有异味,印制成的精品书籍成为文人士子所追逐的高品质文化商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穿越之睁开眼睛就见鬼难产三日,陆总把我儿子送给白月光洪荒截教乌云仙封神:开局李靖长子让你火力支援,你掏歼星炮出来?真千金出狱后四个哥哥跪着求原谅穿到十五年后,霸总老公只想贴贴傲龙归来:七位师姐疯狂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