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第87章 张家口堡

第87章 张家口堡

    自永定门而出,一路纵马向西而行不过四百余里便是号称京师门户的\"宣府镇\"。

    宣府镇东起居庸关,西抵西洋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险要。

    永乐年间,为提防漠北蒙古南下,朝廷遂在历朝历代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边地防务,并最终使宣府镇成为\"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的边陲重镇。

    正统年间,因\"土木堡之战\"的缘故,作为扼守京师的宣府镇遭受到战火的洗礼,受损严重。

    临危受命的景泰帝在派兵收复丢失的边陲关隘后,便着手修缮宣府镇,并于宣府镇外扩建军事要塞,其中便包括了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的张家口堡。

    关于张家口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宣德年间,因其险峻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要塞,并享有\"武城\"的美誉。

    并且因张家口堡靠近塞外,城中除却戍边的将士外,还吸引了不少商人自发前来,并于此地定居。

    久而久之,张家口堡人口兴盛,其军事地位也逐渐被商业贸易所取代。

    嘉靖三十年,朝廷摒弃以往通过\"朝贡\"方式与蒙古部落之间进行的贸易,转而正式设立\"贡市\",其地点便设立在商业兴盛的张家口堡。

    此后数十年间,朝廷与蒙古部落之间的\"互市\"虽然时有变动,但却丝毫没有动摇张家口堡的地位,每日都有大量商队由此深入塞外,一夜暴富;也有人就此一去不回,只将一具枯骨,留在无垠的塞外。

    日月交替间,巍峨宏伟的张家口堡见证了无数\"旅蒙商人\"的崛起与落寞,但早在国朝初年便于此地繁衍生息的几个家族却好似置身事外,从未受到半点影响。

    其中,尤以坐落于城池西侧的\"范家\"声势最为煊赫,其规制明显逾越的府邸更是几乎将城池西北角连成一片。

    据城中好事者说,张家口堡官员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主动前往拜会\"范家\",有时就连宣府镇的\"老爷们\"都会屈尊前来。

    但对于\"范家\"声势为何如此煊赫,以至于令城中官员都是小心翼翼,好事的百姓们却是讳莫如深,不敢多谈,只是旁敲侧击的提醒这范家在张家口足足传承了两百余年,现任家主范永斗已是第七代掌门人。

    传说这位自幼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范永斗早些年也曾念过书,但因为屡次不中,迟迟没有考取功名,便将全部精力用于商贾之事上。

    彼时的范家虽然在张家口堡大名鼎鼎,但还远没有达到如今这般煊赫的程度。

    可随着范永斗掌权,范家的声势便开始与日俱增,将生意遍布山西全境及关外,尤其是在辽镇局势日渐紧张之后,范家更是如日中天。

    可与外人想象的\"志得意满\"所不同,近几日的范永斗可谓是如坠冰窖,提心吊胆。

    ...

    ...

    \"功亏一篑,功亏一篑呐..\"

    位于范府深处的书房中,瞧上去约莫五十余岁的范永斗状若疯癫,手中拿着一封有些褶皱的书信,眼神涣散的低喃着。

    整整十余年的谋划,他付出了无数心血与银钱,好不容易才与京师勋贵和关外女真同时搭上了关系,眼瞅着便要因此\"一飞冲天\",却不曾想美梦幻灭。

    此时此刻,范永斗已然不想计较京师那群视财如命的勋贵们是如何在同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阴沟翻船,被自幼养于深宫中的小皇帝一网打尽,他只忧心该如何应付咄咄逼人的女真鞑子。

    此前他自告奋勇,希望利用在京师散播谣言的方式,将熊廷弼调离辽东,并在四贝勒皇太极面前许下海口。

    可最后,熊廷弼辽东经略的位置不仅稳如泰山,反倒是只会纸上谈兵,与其素来不和的广宁巡抚王化贞被调离辽东,改以经验丰富的老臣薛国勇接替。

    虽说在四贝勒皇太极的说和下,女真大汗努尔哈赤并没有过多的苛责自己,但仰其鼻息而存在的范永斗却是诚惶诚恐。

    他深知,早在他主动与建州女真接触的那一日,他的身家性命便与建州女真密不可分。

    可现在,还不待他\"戴罪立功\",数百里外的京师却是再度传来噩耗,实在是令范永斗心烦意乱,不知所措。

    须知,他范家之所以能够在张家口堡的诸多\"旅蒙商人\"中脱颖而出,甚至凌驾于其余几家同样与建州女真\"互通有无的晋商,不就是仗着唯有他范永斗方才能够向建州女真提供最为急缺的兵刃器械吗?

    倘若这条路子被斩断,就算他们范家能够正常向建州女真提供粮草辎重,又有什么特殊的?

    \"父亲不必过于惊慌,我看这火烧不到咱们范家。\"不知什么时候,身着华服的范三拔缓缓迈进了幽静的书房中,颇为轻松的朝着自己父亲说道,因沉迷酒色而导致白皙的面容上并无太多忧虑。

    \"怎么说?\"心神大乱的范永斗闻言赶忙追问道。

    自己的这个长子虽是终日沉迷酒色,但在商贾一道却是完全继承了自己的天分,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姑且不说咱们范家明面上的营生干干净净,与那些旅蒙商人的交易都是在塞外进行。\"

    \"就算锦衣卫的番子们顺藤摸瓜,查到了那些旅蒙商人的头上,又能如何?他们还敢继续查下去吗?\"提及此事,范三拔便是冷笑一声,脸上充斥着浓浓的鄙夷之色。

    他们介休范家世代居住于张家口堡,两百余年的时间里一直与蒙古鞑子做生意,心中自然没有太多对于\"大明\"的归属感,与蒙古鞑子乃至于建州女真\"互通有无\"也算情有可原。

    可那些旅蒙商人背后的\"东家\"可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还不是一样\"利令智昏\",主动挖起了大明的墙角。

    \"就算事情真的闹大了,我范家又有何惧?\"见自己的父亲好似仍有话说,范三拔便是不耐烦的摇了摇头。

    两百余年的传承下来,他们范家于张家口堡的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只需稍微用些手段,便可令中枢投鼠忌器,毕竟他们这些商人在某种意义上可是足以决定边镇稳定与否的。

    弘治年间,为了减免不必要的开支,朝廷便决定取缔\"折中法\",改以折色银向九边将士们发放军饷。

    但九边重镇军队庞大,仅靠当地难以\"自给自足\",故而向九边重镇输送粮草的重任便被分担到各地商人的身上。

    现如今,他们范家便与城中的其余七家晋商,共同肩负着向宣府镇\"输送粮草\"的重任。

    这其中可是大有文章。

    \"说是这么说,只可惜我范家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势力了..\"一声幽叹过后,范永斗满脸忧色的惆怅道。

    火器军械方才是他们范家于大金的立足根本,若是失去此等进项,定然会逐渐泯然众人。

    \"这有何难?\"嗤笑一声过后,心中早有对策的范三拔便是自顾自的说道:\"近些年草原上旱情不断,蒙古部落无以为继之下,自会选择扣边犯境。\"

    \"只要一打仗,这军中军械火器损失多少,不还是您老人家说的算吗?\"

    言罢,范三拔便是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自顾自的朝着外间走去。

    这张家口堡乃至于宣府镇的将校们,上上下下早已被他们范家用银子喂透了。

    倘若真的有蒙古鞑子犯边,从中浑水摸鱼自是在简单不过。

    \"嘿,老喽,老喽。\"望着自己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茅塞顿开的范永斗先是一愣,随即便是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还真是他鼠目寸光,自欺欺人了,满脑子刚想着名存实亡的京营,却忽略了同样军备松弛的宣府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阴阳捕鬼师我都仙帝了,谁在乎你们火葬场遗迹之地双穿后,才发现世界上美女好多一刀9999999999999开局一元秒杀首富体验卡重生2022,从小县城开始致富废材太子成霸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