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枯萎的杨树长出新芽,老夫娶得少妻,没有不利。
这是一个臻于极盛、令后世心生向往的封建王朝,其文明的新芽诞生于天下大乱、动荡不安、形同枯死的隋朝。
贞观之初,全国只剩两百万户家庭。贞观二年,天下大旱并有蝗灾,贞观三年,天下再次大旱。就是这一年,朝廷允许百姓自行谋生,玄奘法师得以踏上西行取经之途。
天灾人祸之下,稍有不慎,唐太宗就会变成第二个隋炀帝。
但幸运的是,李世民不是杨广。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前朝隋炀帝的成败得失殷鉴不远,唐太宗恰好可引以为戒。于是他克制个人欲望,励精图治,复兴文教,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唐太宗出了名的善于纳谏。为广开言路,他增加谏官的权力,鼓励群臣批评他。唐太宗在位期间,先后涌现出了虞世南、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等举世闻名的谏臣。而其中最着名的一人,名叫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本来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李世民登上帝位后,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
君臣二人,一个杀兄夺位,一个背主求生,多少都有些尴尬,于是便进行了一次着名的问答。
李世民是这么问的:“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这个锅甩得很妙,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推卸兄弟相残的责任。
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因为魏徵也不愿意背这个锅,否则他不如早早以死明志,又何必等到现在?
但魏徵回答了,语言很直接,语气也未必有多谦恭:“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的杀身之祸了。”
什么叫做智慧?
这就是智慧,典型的软话硬说,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关键是还巧妙地把锅甩给了已故太子李建成。
很好,君臣两人于是心安理得:对对对,问题是李建成的。
但是,这两位绝世狠人真的完全心安理得了吗?
恐怕未必。
他们都明白,单靠一次简单的对话解决不了问题。想要彻底洗刷身上的恶名,他们必须缔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所以,唐太宗善纳谏,而魏徵不畏死,两人携手树立了封建王朝明君贤臣的千古典范。
这是属于两位大智慧者的心照不宣。
据不完全统计,魏徵当朝廷谏200多次,多次在朝堂上直陈唐太宗的过失,他的言辞峻切,不讲情面,多次让唐太宗下不来台。
比如公元626年,鉴于边境吃紧而国内男丁不足的现状,李世民决定下诏征召16岁以上的男子当兵。这封诏书被魏徵留中不发。
唐太宗连续催促四次无果后,召魏徵进宫怒斥:“你为什么这么固执?”
魏徵不慌不忙答道:“军队强大与否,在于治军得法,而不在于人数。陛下用正确的方法征召成丁即可,又何必多征年幼之人增加虚数呢!陛下总说要以诚信治理天下,陛下此举却是失信于天下了!”
李世民听完魏徵的一番言论后,不怒反喜,重新下诏不征未成年男子当兵。
由于魏徵敢于犯颜直谏,所以唐太宗在魏徵面前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有一次,他新得一只鹞鹰,正玩得开心,忽见魏徵远远走来,便赶紧把它藏在怀中。魏徵见状不动声色,故意拖长了汇报时间。唐太宗耐着性子等他汇报完毕告辞后,却发现鹞鹰已经被闷死了。
唐太宗只能苦笑,因为他知道,魏徵这是在劝谏他不要玩物丧志。但他好歹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魏徵经常这么搞,他总有受不了的时候。幸好,唐太宗还有一位贤后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601年—636年7月)是鲜卑族人,她的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她的嫡亲哥哥是李世民的发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首位的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本为将门虎女,却深明大义,后世能与她并称的也只有明朝的开国马皇后。
长孙皇后以女性特有的包容影响着唐太宗,润物细无声地匡正丈夫过失,护佑朝廷忠良。
有一次,唐太宗罢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要杀了魏徵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闻言,进里屋换上盛装华服,走到夫君面前盈盈下拜,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唐太宗吃惊问道:喜从何来?
长孙皇后答道:上有圣明君王,则下有鲠直忠臣,魏徵之所以直言不阿,正是因为陛下圣明、优待宽容的缘故啊。君明臣直,这是千载难逢的国家盛事,难道不值得恭贺吗?
李世民转怒为喜。
于是魏徵一如既往地忠言直谏,李世民一以贯之地虚心纳谏,而长孙皇后则依然不动声色地调和君臣间的矛盾。如此君明、后贤、臣直,确是千载难逢的盛事。
为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唐太宗重农而不轻商。他一边减轻农民赋税劳役,鼓励农耕,一边为商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在他的倡导下,唐朝商业如繁花着锦,烈火烹油,一时之间,广州、福州、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扬州、益州等新兴商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更是发展成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的世界级大都会。
在君臣携手治理下,经过二十三年的努力,大唐国内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文化昌盛,民生稳定,终于缔造出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令后世无限向往的贞观之治。
唐高祖、太上皇李渊眼见贞观年间的太平景象,也表示很满意。
公元630年,四夷君长共聚长安,尊奉唐太宗李世民为至高无上的天可汗。李渊闻讯叹道:“我托付的人是对的,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他召集李世民与诸王、王妃、公主等宗亲和一众重臣,在太极宫设宴庆祝。欢饮之余,李渊亲自弹奏琵琶,而李世民则随乐声起舞。
父子之间的隔阂也许早已冰消瓦解,而承平盛世的这一番父慈子孝,却也是分外感人。
贞观之治,只是大唐文明萌发出的一粒新芽。
这颗新芽,还需要经过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精心培育,才最终绽放出盛唐的灿烂繁华。
岁月不居如滚滚长河,逝者如斯夫。贞观年间,杜如晦、秦琼、房玄龄、魏徵、李靖等名臣良将先后故去。
公元636年,长孙皇后也因病离世,葬于昭陵。这一年,悲恸欲绝的唐太宗李世民不过三十七岁。
第二年,唐太宗驾临洛阳宫,纳十四岁的武媚娘入宫,封五品才人。
青春洋溢、容止极美的武媚娘,在向哭泣不止的母亲告别时,满怀憧憬地说:侍奉圣明的天子,岂知非福?为什么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然而等待她的,是岁月漫长的古佛青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第206章 以人为镜明得失
同类推荐:
为师吃了三年苦,你说你是首富之子?、七界传说之瑾瑜、让你发工资,你钢管刻膛线?、全家人偷听她心声,都癫了、直播化身压力怪,爸妈被压力哭了、高手下山,五位师姐助我发家致富、投资万倍返还:我,仙界第一舔、穿书反派,圣女小姐别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