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民国道长第26章 道家正一派密室修身辽伤全套修炼守则

第26章 道家正一派密室修身辽伤全套修炼守则

    运筹,乾清,行舟,坤仪四位师兄内伤严重,魔法侵入体内,需要在密室内修炼,才能救助他们。师傅看到他们伤势非常严重,心急如焚,立即让我们把他们送入地下3层的密室。只见此密室非常安静,密室内灯火静宜,周围是道家心法,正中央挂着三清的画像,四周则是八卦符。

    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四位师兄附进密室,让他们盘腿而坐,师傅吩咐大师兄带领我们静坐,为四位师兄传输道法。我们随即在大师兄的带领下,盘腿而作,运筹,乾清,行舟,坤仪坐在最中间,如同四颗璀璨的星辰,散发着光芒。

    我跟着各位师兄坐在运筹、乾清、行舟、坤仪,双手自然地放在腿上,只见大师兄带领着我们坐在静心养性的道家心法,如同一棵棵挺拔的青松,稳稳地扎根在地上。运筹、乾清、行舟、坤仪也在我们的道法加持下,仿佛久旱逢甘霖的禾苗,渐渐地恢复了道法。跟着大师兄的步骤慢慢的运起气来

    道家修行口诀:

    第一步: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呼吸相含,中和在抱。不搬运,不可执着;委志清虚,寂而常

    照。

    第二步:神守坤宫,真炁自动;火入水中,水自化炁。热力蒸腾,周流不息;恍恍惚惚,似有

    形状。此是药物初生,不可遽采;倘或丝毫念起,真炁遂丧。

    第三步:神守干宫,真炁自聚。始则凝神于坤炉,煅炼阴精,化为阳炁上升;次则凝神于干

    鼎,阳炁渐积渐厚,晶莹晃耀,上下通明。此时内真外应,先天一炁从虚无中自然而来。非关存想,不赖作为。当先天炁来之候,泥丸生风,丹田火炽,周身关窍齐开,骨节松散,酥软如绵,浑融如醉。

    第四步:一神权分二用,上守玄关,下投牡府。查杳冥冥之中,红光闪烁,由脑部降落下丹霞蔚云蒸,甘露琼浆,滴滴入腹。即此便是金田,自己身内真炁,立刻起而翕引,波翻潮涌,液还丹。须要身如盘石,心若冰壶,方免走失

    第五步:神守黄庭,仙胎自结。朝朝暮幕,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十月胎圆,玄珠成象,

    三年火足,阴魄全销。身外有身,显则神彰于气;形中无质,隐则气敛于神。九载功完,形神俱妙;百千万劫,道体长存

    我们道教修炼的层次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1、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又称为百目关、小周天。为内丹术筑基功夫后的第一阶段。静坐到达精化为气的阶段。奇经八脉的通畅情况,犹如以往所说,已一步步获得了实证。从此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帖,若存若亡。此时,唯一还有感觉的便是头脑的反应。再渐渐的静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现象。到此忽然会进入几同完全忘我的境界,只有头顶“泥洹宫”“百会穴”部分,感觉如天窗的开启,如阳光的透射,豁然开朗而呈现无比的清凉之感。犹如乘虚而下的一股清虚之气,下降而遍洒及于全身。

    2、炼气化神

    亦称十月关、大周天等。是在炼精化气的基础上,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入神的炼修阶段。其要点是用意识调整内气之分布和运行,以增强元神。下田筑基炼精化炁之功毕,应重新换炉设鼎,行大周天炼炁化神之功。小周天是借后天口鼻呼吸行真气运行天机,进行炼精化炁,将后天浊精化为先天元炁(阳精),小周天有度数,大周天无度数,是借先天真息(胎息)孕育圣胎。此步尽管不讲周天度数,然而神不离炁, 炁不离神,相依相恋,龙虎交媾,金公木母,黄婆牵线,真铅真汞,婴儿姹女,五行攒簇,七日混沌,大药过关,五龙捧圣,圣胎圆润,十月胎圆,阳神出壳矣。

    炼精化炁之功已毕,身心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丹基已结,丹内还未成熟,因小周天是小还丹,大周天才是大还丹。法身还未纯阳,阳神“真吾”还未尽现。身中元始祖炁,亦如婴儿在母体子宫内气血养成,不同的是凡躯婴儿顺生,阳神是修炼者在丹田中神炁合一,交媾而成的灵胎仙体,十月胎圆,随化而出。婴儿出生,阳神而成的灵胎仙体出壳,皆是自然之理。

    金液玉露还丹之后,乾顶金液,聚火载金,猛烹急炼,金炉火散,黄芽遍地, 一粒黍米玄珠,存养久之,渐渐长大,色如柑桔,降入中宫,动机由此而定,此乃一粒元始宝珠。宝珠乃铅精髓汞,凝结如柑桔,在铅鼎之中,玄珠成现。外借太阳神火,内聚三昧真火,复落黄庭,行卯酉周天收之,久之,闭目却分明,开目极清白,珠落黄庭,乃明心见性之真功也。

    珠落黄庭之后,必须凝神死心入定,前言只知有元神,轻轻寂照,绝不知有呼息绵绵往来,方合不有不无之义也。若坐至静定之极,不醒人事,气息全无,六脉皆住,小静一日,混沌无知,如气绝身亡一般,中静三日,大静七日,不可疑为坐化,是神气皈根复命之时,结胎养元之始也。正要伴侣护持,不可惊动入定之阳神,修士也不可因机而动,妄自出静,更当由气住,凝神入于大定。将见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矣。古云:“人有生死,因有呼吸,苟无呼吸,自无生死,无呼吸便为入定,由息住,而胎稳如山。”

    3、炼神还虚

    炼神还虚是气功内丹术术语。为内丹功法三阶段中的最高阶段。系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完全的性功,以返回先天。是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是内丹修炼的高级阶段。通过炼炁化神这一关后,便进入丹道修炼的高级阶段。这一修炼过程不同于初关“有为”、中关“有无之交”,而是行持无为之法,入大定功夫,内观定照,乳哺温养,炼就纯阳之神。

    内丹修炼家认为,十月胎圆之后,婴儿移神天谷,仍须藏以玄玄,守以默然,聚天地生意以哺之,如谭处端所说:“婴儿移在上丹田,端拱冥心合自然;修到三千功行满,凭他作佛与升仙。”翁葆光说:“九载功圆,则无为之性自圆,无形之形自妙。神妙则变化无穷,隐显莫测;性圆则慧照十方,灵通无破。故能分身百亿,应显无方,而其至真之体,处于至静之域,寂然而未尝有作者,此其神性形命与道合矣。”近代学者王沐说:“实际九年中间,最主要部分为前三年之乳哺阶段,后六年则出神入景,逐渐壮大成长矣。”这里所说的也就是“阳神出窍”的问题。

    炼神还虚最后的境界是“炼神者,无神可凝之谓也。缘守中乳哺时,尚有寂照之神。此后神不自神,复归无极,体证虚空。虽历亿劫,只以完其恒性,岂特九年而已哉?九年云者,不过欲使初证神仙者,知还虚为证,天仙之先务也,故九年之中,不见有大道之可修也,亦不见仙佛之可证也。于焉心与俱化,法与俱忘,寂之无所寂也,照无所照也,又何神可云乎?故强名以立法,为末后还虚尔。佛宗云:欲证虚空体,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功夫至此,耳听仙乐之音,又有钟鼓之韵。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如晚鸦来栖之状。心田开朗,智慧自生,明通三教经书。默悟前生根本,预知未来休咎。大地山河,如在掌中,目视万里,已得六通之妙。其实这里所说的炼神还虚的功夫,仍在于一个静字,如此一年、二年,乃至于十年、百年,就可以打破虚空,与道合体。

    届时耳朵可以听到仙境的音乐和钟鼓的声音,体内五脏之炁凝聚于丹田,可以温养内丹;先天的元精、元炁、元神凝聚于丹田,就像夜晚乌鸦栖集于树上一样,心田开阔,智慧明净,融会贯通于儒、释、道三家经典,体悟到生前事情,预知到未来吉凶祸福,大地山河尽在掌握之中,眼睛可以看到万里以外的事物,这表明修炼功夫已经到了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的地步。

    4、炼虚合道

    炼虚合道为丹道修炼之最上一乘,又称粉碎虚空或虚空粉碎,为内丹修炼的终极目标。道教认为,进入虚空境界的时候,如果有执着心,依然没有摆脱「有为」法度,应该进一步破除执心,连虚空也一并忘记而没有迹象,这样才能最终与本真之大道合为一体。所谓「打破虚空」,其最基本的理则就是忘记一切有为的 执着心,使自我既超越客体,也超越自我本身。将见无极神光,化为大红光,恰似赫赫日轮,从太虚玄关窍内一涌而出,崩开分散,灿烂弥满,无边无量。为万道毫光透彻于九天之上,贯通于九地之下。若千万杲日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炼得虚空粉碎,方为了当。就是说直至虚空粉碎,与道合真,才见无量之宝光,直充塞于四大,得与贤圣仙佛相会,自无始分离。今日方得会面,彼此交光,合并一体,成为虚无一个圆子。此时身如摩尼珠,光耀无比。

    太上曰:“还虚一着,是将从前千磨百炼,分形散影,通天彻地之阳神,复归于旧躯,收入性海,天谷内院,将色身炼化,浑入法身之中,又是性命合炼。复将阳神送入性海,退藏祖窍,太虚无极之位,要将色身炼铸陶熔,得不有不无,非色非空,无内无外,不出不入,无始无终,如龙养珠,蛰藏而不动;如鹤抱卵,安眠而不起;沉之又沉,静之又静,从前所修证,百千万亿化身,乘龙跨虎,步日玩月,千变万化,一齐收入无生国里,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必须大死一场,谨慎护持,毋容阳神再出,盖阳神百炼愈灵,千炼而愈静,炼之复炼之,炼炼不已,则阳神之慧光神火,收之愈密,斯放之愈普,隐之无可隐,斯显之无可显也。将阳神蛰藏祖窍之内,定极灭尽之余,或百日,或十月,而一炉火兀兀,亮腾腾,满鼎真火,炎炎烈烈,自内窍透出外窍,由大窍贯入小窍,无内无外,无大无小,透顶彻底,光光相烛,窍窍相映,而人也物也,莫不照耀于神光中矣,然而犹未至也”。这是形神混合而炼,虚空粉碎,消化凡躯,凡躯化为金刚不坏之躯,化则为气,聚则成形。

    随即我们静心修炼道教十大神通:

    1、善知他心智神通。以得他心智通故,知其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无差异,如一世界。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世界,所有众生心,悉能分辨了知。

    2、无碍清净天眼智神通。以得无碍清净天眼智神通故,所谓十方一切世界无穷众生,逝世此生彼,善趣恶趣,福相罪相,悉皆明见。

    3、宿住随念智神通。以得宿住随念智神通故,从前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劫住宿之事,所谓某处生,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饮食苦乐,从无始来,于诸有中,展转循环受生,皆悉了知。

    4、知尽未来际劫智神通。以得悉尽未来际智神通故,了知将来际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劫之中事。

    5、无碍清净天耳智神通。以得无碍天耳智神通故,于诸一切领土,所有声音,欲闻不闻,随便自由。

    6、无体性智神通。以得无体性智神通故,能不动本际而往诣十方一切刹土,好处群生。

    7、善分离一切众生言音智神通。以得言音智通故,了知不可说、不可说刹海微尘数世界中,所有众生种种言辞,悉能分别懂得。

    8、诞生无量色身智神通。以得色身智神通故,能示现无量无边妙色身,云令所化者亲热开悟,能起种种神通,作度惹事业。

    9、一切法智神通。以得法智通故,善能演说无碍法门,兴布法云,降注法雨,以众妙音,开示悟入,使获清净摆脱。

    10、入所有法灭尽智神通。以得灭尽智通故,能住三昧正定,而普现色身,譬如光影,普现一切,而于三昧,寂然不动。

    内修道家13重境界

    第一重:入道

    第二重: 求道

    第三重:问道

    第四重:学道

    第五重:悟道

    第六重:触道

    第七重:养道

    第八重:得道

    第九重:忘道

    第十重:舍道

    第十一重:成道

    第十二重:丹道

    第十三重:人道

    第十四重:仙道

    第十五重:地道

    第十六重:天道

    密修祖师九字真言

    九字源自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篇登涉篇,云:‘祝曰:‘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意思是说,常念这九个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恶。

    “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

    临(灵)身心稳定表示临事不动容,保持不动不惑的意志,表现坚强的体魄。结合天地灵力------降三世三昧耶会手印:不动明王印

    咒语:金刚萨埵心咒

    兵(镖)延寿和返童的生命力。行动快速如镖------降三世羯摩会

    手印:大金刚轮印咒语:降三世明王心咒

    斗(统)宇宙共鸣

    勇猛果敢,遭遇困难反涌出斗志的表现。统合一切困难------理趣会

    手印:外狮子印 咒语:金刚萨埵法身咒

    者(洽) 复原表现自由支配自己躯体和别人躯体的力量。

    万物之灵力,任我接洽------一印会

    手印:内狮子印

    咒语:金刚萨埵降魔咒

    皆(解)危机感应

    表现知人心、操纵人心的能力。解开一切困扰------四印会

    手印:外缚印

    咒语:金刚萨埵普贤法身咒

    阵(心)

    心电感应\/隐身

    表示集富庶与敬爱于一身的能力。

    透视、洞察敌人心理------供养会

    手印:内缚印

    咒语:莲花生大士六道金刚咒

    列(裂)时空控制

    表示救济他人的心。分裂一切阻碍自己的障碍------微细会

    手印:智拳印

    咒语:道家附魔心咒

    在(齐)

    五元素控制 表示更能自由自在地使用超能力。

    使万物均为平齐------三昧耶会

    手印:日轮印

    咒语:静心除魔心咒

    前(道)道心光明

    表示道的境界,即超人的境界。

    我心即道,万化冥合和二为一

    手印:宝瓶印(或隐形印)咒语:除恶向善心咒

    修“七伤”“八难”方可静心修道,以得正果。

    七伤,

    一伤:带真行伪,淫色丧神;

    二伤:外形去道,心抱阴贼,嫉贤妒能,毁慢同学,攻伐师友;

    三伤:饮酒洞醉,损气丧灵;

    四伤:心忿口净,嗔喜失节;

    五伤:不依科盟,漏泄天真;

    六伤:身履掩秽,气扰精混;

    七伤:啖食畜肉,臭气充于脏腑。

    八难

    作为一个修道者,必须一生恪守,才能不废大道真谛。

    不废道心是一难;

    不就明师是二难;

    不托闲居是三难;

    不舍世务是四难;

    不割恩爱是五难;

    不弃利欲是六难;

    不除喜怒是七难;

    不断色欲是八难。

    七伤是禁忌,凡是修道者都要铭记,不可忘废,这样有助于精进。至于八难,之所以叫八难,就是因为做起来比较困难,凡八难之事都是普通人无法断绝的,所以修道者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修道者对道的决心。历经人间百余劫,方能回归天外天。修道之路漫漫,凡所道门之人,须上下而求索。

    大师兄说,我等修道之人,千万不可枉费,这是我们道家的根本

    第一法诀·安神祖窍

    天下地上安祖窍,日西月东聚先天。

    玄关之后谷神前,正中有个空不空。

    涵养本源在方寸,双林树下觅本宗。

    垂帘明心守祖窍,手脚和合扣连环。

    乾坤合成灵祖窍,包罗天地空不空

    杳杳冥冥圆光献,这个正位神归中。

    玄札妙今不可言,细入微坐大包天。

    人若能知此妙窍,万年不坏一金仙。

    每于静坐之前,务要扫除一切杂念。宽放衣带,身体不受束缚,自然血脉流通无阻。

    及入坐时,身如木,心似寒灰。两日下观鼻准,不可太闭,太闭则神气昏暗;亦不可过

    开,过开则神光外驰。当以垂帘看鼻准,意念在两日中间齐平处为最佳。久之,慧光自然现出。此修丹起初收拾念头之法。

    俟心气适和后,含眼光,凝耳韵,舌顶上颚,调鼻息。如息不调,恐有闭塞喘急之患。息调,身心全忘。塞兑,终日如愚。盘膝稳坐,左腿向外,右腿向内,为阳抱阴。左手大指,定中指。右手大揩,进入左手内《捏子诀》:右手在外,为阴抱阳。此名子午八封连环诀。

    《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是也

    道家千古功法“胎息功”的修炼

    胎息功即修练胎息之功法,属练养内功,旨在达到体呼吸,使精、气、神合于丹田,产生玄胎、真胎。

    “练功莫过达于胎息,修仙之门亦如此。”

    胎息是练气的高级境界,神入气中,气于神外,鼻吸微微,若有若无,人整个身体的毛孔随呼吸而息,会出现身体发热、出汗等现象,使奇经八脉为之畅通,如胎儿在母腹之中,没有鼻呼吸,只有内气之潜行一样,停止了十二经之运行,以身体之毛孔与外界交换氧气,进行到半眠和坐忘之境界。

    胎息功既是筑基功又是高级功。

    葛洪师祖在《抱朴子释滞》中指出:“凡修行之人,须要定息。息者,正也、安也,顺也,归也,伏也,宁也,静也……心定则气寂。气寂则神静,神静则灵空,灵空则寂灭,寂灭则无事,无事则清静、清静则道生,道生则自然,自然则逍遥。”坚持练功,久而久之“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创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

    胎息功的功法

    (1)坐、站、卧三式行功

    可采取坐、站、卧三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分平放,两手自然相接成“心”形(即大手印之心形印),捂于小腹(或可盘坐);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手自然下垂,自然站立;睡时可按习惯姿势,但最好平行仰卧、分腿、两手离开身体,屈肘成弧,手心朝下。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服微闭,精神内守。

    (2)抛去杂念,平静心身

    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已在放松,要尽量放松,然后再由下向上一点点放松到头,细细感觉一下是否放得很松,抛去杂念,平静心身,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胎息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默念九遍“抛去杂念,天及归一”之口诀。

    (3)慢慢呼吸,静听心声

    慢慢呼吸,尽量均匀,要感觉到鼻息特别轻长.但又不要太过用力,等自己鼻息很缓慢均匀之后,开始听自己的心跳之声,数其数至三百六,不能感觉到了三百六而必须是听到跳了三百六十次,慢慢将意念移至肚脐,开始感觉肚脐之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直到三百六十次,后再更静,要听到肚脐处之声音,如心脏跳动在肚脐处一样,静听其声,而忘记自己呼吸,至听其声如鼓,静听其声,忘记一切。

    (4)一动不动,至行功闭

    在这个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干扰、一般不动,静按其步骤进行,至行功闭,而所有毛孔均会出汗或全身燥热.但亦无妨,呼吸会越来越缓,直至从肚脐一孔呼吸,一般亦能见效。

    (5)反复练习,减少呼吸

    反复进行几次,至呼吸完全均匀、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次数,减慢呼吸速度,使整个人融于大气之中,吸之微微则带动毛孔,肚脐同时呼气,而废气基本只从毛孔中排出,到最后鼻吸而不呼,靠身排即可,时间越长越好。

    (6)一气即入纳丹炉,胎儿玄身存万古

    至将收功时,心里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恢复正常了,默念“一气即入纳丹炉,胎儿玄身存万古”九遍即可,慢慢恢复自然,呼吸逐渐转为正常,至正常后,慢睁双目,平视前方,静视一会儿,神光回收于目,功毕,起立慢步行走一会儿即可。

    大师兄带着我们闭关修炼了整整7天7夜,运筹、乾清、行舟、坤仪的法力已经完全恢复,我等也是身轻如燕,道法完全恢复。一炷香烧完,就到了出关的时间。我们拜过三清后,准备出关,这时外面传来了紧张的敲门声。看来,山上的恶灵闹得越来越厉害了,我的心不禁揪了起来,默默念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穿越大秦,我杀得停不下来报告王爷,王妃卷钱出家了都重生了,就干点别人没干过的我在LCK做中援,狂喷RNG许君言小虎谁把诡异的天赋给了一个人类玩家抗战从淞沪会战开始重生:我回到核污水入海的那些年魂物训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