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第223章能否年年出资?

第223章能否年年出资?

    老人没被让座,也没人奉上茶水。

    他不太明白,这其实是朱允熥对他的尊重和关心。

    毕竟,人上了年纪,多走动走动是好的。

    茶嘛,还是不贪杯的好。

    心里虽然有点小疙瘩,但这位老人家里可是坐拥杭州府8000亩肥沃土地,家族世代以诗书传家,好几个子弟还通过科举踏入仕途,最高做到礼部主事。

    老人淡淡说道,“君子从不在门外议论是非。”

    朱允熥笑容满面,转向旁边的夏原吉。

    “你们是怎么做事的?长辈来访,为什么不早点请进屋里好好招待。真是不懂规矩,朝廷优待你们,给了这么高的荣誉,难道就学会忘本了吗?”

    夏原吉心里嘀咕,他都快被朱允熥骂麻木了。

    不过面上却是一副惶恐的样子,连忙道:“臣知错。”

    说着,在朱允熥示意下,终于把老人迎进了大堂旁边装饰雅致的厢房里。

    朱允熥也紧跟其后。

    进了雅舍,自然有人送上热腾腾的茶来。

    朱允熥捧着茶杯,轻轻啜饮,眼神时而飘向似乎还有话要说的老人。

    老人左等右等,都没等到太孙先开口,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空茶杯,叹了口气说。

    “太孙啊,老夫江氏,在浙江扎根几百年了,历经北宋、元朝,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天灾人祸频发,安宁的日子不容易。”

    “如今朝廷救济浙江,缓解灾情,老夫和家人、乡亲们都感激不尽。”

    朱允熥淡淡一笑,搁下了茶杯:“朝廷救济地方灾苦,乃是份内之事。不仅需解燃眉之急,更要让百姓实打实地过上好日子,这才不负民众对我朱家的信任。”

    江老先生的眉宇不易察觉地颤了颤,这话里有话,不留半点回旋余地。

    “皇太孙年纪轻轻,却有改天换地的气魄,为浙江剔除了大块毒瘤,浙民感恩戴德。不过,平乱之后,太孙打算怎样巩固民心,重拾往日秩序呢?”

    这是在探底,探完话锋一转。

    “当前首要之事是民生,要是太孙同意,江氏愿牵头联络亲朋邻里,各家略尽绵薄之力,捐些钱粮,辅助浙江官府灾后重建。”

    这分明是在示弱求和。

    夏原吉一直手捧茶杯,静坐旁观。

    几番交锋下来,太孙与江老言语间已暗流涌动。

    先是朱允熥借题发挥,敲打江老及士绅,指责其不顾大局。

    紧接着,江老祖隐晦提出,朝廷此行浙江,旨在救灾。

    而朱允熥则强调,朝廷不仅要救眼前之灾,更需推行变革,以期百姓更美好的生活。

    至此,江老抛出了最后的底线。

    他们愿意贡献钱粮予官府与朝廷。

    言外之意,他们无意对抗朝廷,但对于变革持反对态度,希望通过物资贡献换取不进行变革的结果。

    这样的条件朱允熥绝不会接受。

    正如同夏原吉预料。

    朱允熥忽然轻笑出声,望着疑惑的江老道。

    “说来也巧,我常听人讲,百姓的欲求似无底洞。江氏与亲朋故旧慷慨解囊,支援浙江子民。今年尚可,明年又如何?得了今年的恩惠,百姓难免期盼明年再继续。”

    “不知江氏能否承诺,年年如此,持续供给?”

    话题再次绕回到摊丁入亩,官绅同责这一政策上。

    朱允熥的眼神深邃,紧紧锁定了面前这位年逾百岁的长者。

    他口中说百姓不懂得知足,实则是暗指老人背后所代表的官绅阶层贪得无厌。

    官绅们渴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朱允熥心里盘算的却是让这成为常态。

    这种矛盾,几乎无法调节。

    大明的历史上,从不曾有向人妥协的传统。

    这一点,朱允熥很是满意,无意成为首位打破常规的人。

    江老的面色略显黯淡,那满布风霜的皱纹间,隐隐透露着不悦与恼火。

    “十年寒窗方能踏入科举之路,几十年方能培育出一个贤良之家。百姓的不满足,本就是人间常态。应以教化引导,好比疏导洪水,教会民众如何知足常乐。”

    “而教化的重任,需由天下读书人担纲,他们在乡间稳定国家。”

    “那些圣贤之后,大多清贫,若国家能给予供养,年年便能涌现才华横溢之人,确保朝廷人才辈出。”

    “试问,若读书人连温饱都成问题,衣衫褴褛,又怎能潜心钻研圣贤之学,又怎可能长途跋涉进京赶考呢?”

    江老的声音颤抖,夹杂着无限感慨,而后逐渐归于平静。

    这一席话,让朱允熥的脸色慢慢凝重起来。

    这分明是一种要挟。

    利用大明将无读书士子为由,企图阻止他实施税制改革的步伐。

    “自汉代孝廉,到晋代九品中正,再到唐代门阀,宋代科举,大明继承前朝制度,却又不拘泥于旧制,必能够开创新的篇章。”

    言罢,朱允熥的手轻轻扣上了茶杯盖。

    他的意图已很明显。

    这个世界,并非只属于读书人。

    大明身为中原正统,虽然沿袭前朝制度,但也完全可以开创自己的新体制。

    无论汉代的孝廉选拔,还是隋唐的门阀制度,抑或是宋代的科举考试,

    朝廷的舞台上,从未被单一群体永远占据。

    即便大明没有了读书人,这片土地上还有无数其他的人才等待启用。

    江老的手颤巍巍的,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话,他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听到。

    随后,沉默良久。

    江老终是叹了口气,“皇太孙见笑了,或许老朽真的老糊涂了。”

    朱允熥站起身来:“您慢点儿走,让晚辈送您一程。”

    夏原吉暗自发笑,太孙让干嘛他就干嘛。

    到了府衙门外,他目送江老上了马车,才转身返回府内。

    车厢内,江老一脸愤懑。

    还有几位同样上了年纪的老者同坐一处。

    他们望向江老,齐声叹了口气:“皇太孙没答应咱们各家的条件吗?”

    “他要求咱们年年出资献粮,这跟摊丁入亩、官绅同制又有什么区别?”

    江老满是怨气地说。

    几人顿时神色一滞:“这该怎么办呢?这路子怕是行不通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帮助何雨水,开启助人为乐系统喝醉后,女神让我忘了她邪医出狱婚姻一谎言灵魂之名性转狐狸,开局就被抓走了我与她故事四合院,东跨院的新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