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下葬的当日,远在千里之外的北平城,燕世子朱高炽正焦急地等待着前方的消息。终于,八百里加急的快报如同一道划破平静的闪电,传回到了他的手中。
朱棣破城入京的消息,让朱高炽的内心瞬间涌起了无尽的波澜,他望着那加急的文书,心潮澎湃难平,既为父王大业得成而欣喜,又不禁对能在关键时刻陪在父王身边的二弟心生羡慕。
朱高炽不敢耽搁,急忙召集众人,要将这重大的消息分享出去,同时也好一同商议接下来该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局面。
不多时,众人纷纷赶来,齐聚一堂。朱高炽面带兴奋之色,开口说道:“诸位,刚刚收到八百里加急传回的消息,父王已于六月十三顺利进入京师,当日,宫中发生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踪。这一场历时近三年的靖难之役,总算是落下了帷幕啊!”
道衍师徒和郭资等人听闻此言,亦是激动万分。这近三年的时间里,大明天下动荡不安,战火纷飞,所过之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如今终于能够迎来期盼已久的和平安定,可以休养生息,燕王朱棣也完成夺位大业,登基近在咫尺,怎不让人振奋?
王珏站在一旁,心里更是激动得难以自已。朱棣攻入南京,那也就意味着离他登基之日不远了呀,自己心心念念的永乐时代仿佛已经近在咫尺,无数的机遇和美好的未来仿佛正朝着自己迎面扑来,王珏那明亮的眸子里满是憧憬。
想到此处,王珏忍不住开口说道:“燕王如今大业已成,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登基为帝了。世子身为燕王嫡长子,此刻应当早做准备,待燕王登上帝位,估计就要携燕王家眷前往京师受封。”
朱高炽听了王珏的话,先是笑着看了他一眼,随后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父王如今入京,想必天下局势初定,登基也应是指日可待之事。只是当下这天下动荡已久,各方事宜亟待父王处理,以求稳定时局。
一方面,朝中那些文武百官经历了如此变故,人心惶惶,需要好生安抚,让他们能够安心下来,各司其职,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另一方面,建文旧臣众多,对待他们,或招安,或治罪,都得谨慎权衡,而且各路藩王以及皇室宗亲也需要妥善安抚,要想办法先稳定住人心。诸多繁杂事务,都需父王一一去处置,此时我若贸然入京,怕是不妥。”
朱高炽的目光缓缓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接着沉稳地开口道:“孤想着当下还是先继续用心经营北平为好。如今北平正在大量招募流民,鼓励他们落户开荒,如此一来,既能让那些流民有安身之所,也能开垦出更多的土地,为我大明的发展增添助力。还有,西山的石炭已经开始大范围开采了,入秋之后,蜂窝煤的产量也要想法子提高,还要售往外地。王珏你那改良的农耕之法以及杂交育种都在稳步进行之中,这个时候若是着急准备前往京师,那之前所做的诸多努力岂不是都要半途而废了?咱们还是安心做好手头的事儿,等父王的登基诏书到了,父王便是我大明的天子,孤虽身为嫡长子,但天子无令,是断不可私自入京。”
王珏听了这话,顿时反应过来,确实是自己太心急了。寻常百姓人家,若是父母在外地有了出息,子女得知消息后,肯定会迫不及待地赶过去团聚。可这是皇家,虽说血脉至亲,但皇家最是注重规矩礼仪,更何况还有个对世子之位虎视眈眈的朱高煦在一旁盯着,行事更得谨慎小心。
郭资听了朱高炽的话,笑着点头说道:“世子所言极是,如今燕王登上大宝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只是这天下还未完全安稳,世子还需替燕王将北平的诸多事务打理妥当才是。要知道,燕王登基之后,北平可就是燕王的龙兴之地,可是容不得有丝毫闪失。这靖难三年下来,北平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咱们就安心等着燕王下旨召唤便是。”
朱高炽听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不过随即面上却浮现出了一抹忧色,轻声说道:“父王既已得了天下,当怀宽仁之心才是。那些建文旧臣,若是能诚心归附,想必仍会得到重用。只是孤心里着实担心,若是有些旧臣想不开,不肯归附,以父王的脾气,恐怕不会轻易饶恕他们,到时候极有可能会牵连其家族,这若是造下杀孽,那可就于人心不利了……”
王珏听到朱高炽的话,脑海中立马就联想到了方孝孺。方孝孺那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记载着“灭十族”的忠臣,他的忠贞,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会被统治者拿来当作忠君爱国的典范,大肆宣扬,其品行更是深受世人的敬佩。可方孝孺虽然能够青史留名,可那些受他连累的亲眷弟子又有何辜?
王珏暗暗算了算时间,以北平和南京之间的距离,再加上当下信息传递的速度,就算是八百里加急,恐怕自己和朱高炽、道衍他们也来不及赶到南京去劝阻朱棣诛杀方孝孺和铁铉等人了。
一时间,王珏又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无力感,虽说自己已经努力给这个时代带来了一些改变,可面对那些关乎众多人命运的大事,却依旧很难施加影响。
自己这场穿越,就仿佛是在一方硕大无比的池塘里,放入了一条外来的小鱼,虽然多多少少也给这个池塘的生态带来了一丝改变,可终究也只能影响到身边那些小鱼小虾罢了。
而对于朱棣这样池塘霸主一般的存在,还有那些朝中的文武百官,就好似池塘里的“大鱼”,自己根本就难以对他们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看来,只有自己不断地变强,不断地加深对这个时代的影响,才有可能进入到他们的视线之中,进而去影响这些“大鱼”,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习惯,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
只是这样做的话,自己会不会反而成为那些“大鱼”眼中的障碍,或是他们想要除掉的目标,最终被他们“吃掉”呢?
王珏看着朱高炽,心中不禁泛起诸多感慨。转眼都快过去三年了,朱高炽早已不复初见时那般肥胖臃肿,身体的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只是王珏心里也在思量,即便身体瘦下来了,可要是长期操劳过度,再好的身子骨那也是扛不住的。
自己想要完成心中的目标,还得依靠师父和朱高炽这两棵大树才行。若是自己的目标能够实现,大明的农业工业和商业业都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到时候朱高炽也就不用为了支撑他老爹的绝大开销而那么辛苦了,说不定真的就能长寿一些。
抛开彼此之间的情感因素不谈,他们双方倒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王珏不禁轻声感叹道:“虽说我没有什么系统和金手指,对历史也只是一知半解,但也只能把这辈子当成一场沙盒游戏,好好去经营了。必须得依据现有的条件,好好规划出一条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就如同游戏里的科技树一般,同时也得想法子对当今大明百姓的文化教育和思维方式做出改变才行。只是如此一来,也不知道朱高炽和师父他们能不能保得住我。但无论如何,这件事一定要做。”
或许是所处的立场不同,又或许是接受的文化思想教育有差异,王珏心想,要是换做自己,哪怕方孝孺和铁铉等人死不投降,自己也绝对不会下令诛杀他们,更不会去祸及他们的亲眷,而是会把他们囚禁起来,让他们亲眼看着大明的江山在自己的手中一点点变得壮大强盛,看着百姓在自己的领导下日益富庶,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去认识到自己起兵夺位的正当性。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辅佐建文帝发布的一系列改革,虽然看似仁政,但却有太多的问题和隐患。毕竟,杀人容易,可要诛心,那才是最难的。
虽然明知可能已经为时已晚,但王珏还是决定要去尝试一番,哪怕只是能救下方孝孺等人的家眷也好,好歹能给他们留下后人在世。想到这儿,王珏急忙起身,朝着朱高炽恭敬地拜了下去,恳切地说道:
“世子,如今南京城已破,建文帝不知所踪,齐泰、黄子澄等人,或许因其所作所为,确实是罪不可赦。但方孝孺和铁铉等人,他们本就是极有气节之人,必然不会轻易投降归附,而且他们在读书人之中声望极高,还请世子即刻上书燕王,劝谏燕王留他们性命,莫要让天下的读书人寒了心。就算最不济,也请燕王饶过他们的家眷性命,切莫要殃及无辜之人。”
朱高炽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他本就酷爱经史,对儒学颇有钻研,虽然之前一直和方孝孺、铁铉二人处于敌对状态,但心中其实对这二人也是十分敬佩的。方孝孺也是李永乐朱高炽这一点当时才会在他身上用的反间计。
朱高炽刚要开口回应王珏,却听到道衍笑着插话道:“此事倒是不必太过担忧,燕王从北平发兵之时,为师就料到燕王此次必定能够功成,临行之前,我便已经劝谏过燕王,让他切勿诛杀方孝孺。要知道,方孝孺若死于燕王之手,恐怕这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可就灭了。燕王当时已经点头应允了,想来是不会诛杀方孝孺的,更不会连累其家人。至于铁铉,燕王向来颇为欣赏他的才华,想来也不会轻易对他下诛杀之令的。”
王珏一听,当即朝着自己师父行礼拜谢道:“师父真是深谋远虑,弟子敬佩万分。”
朱高炽听闻道衍这番话,脸上的神情也轻松了下来,笑着说道:“大师果然谋虑深远,绝非我等常人所能及呀,既然如此,那孤也就放心了。”
众人的心这才稍稍安定了些,只是这天下初定,后续还有诸多事务需要他们齐心协力去应对,而大明的未来,也在这看似平静却又暗潮涌动的局势中,等待着被一步步书写……
北平城中,众人依旧忙碌着各自手头的事务,招募流民的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流民们听闻可以在此落户开荒,官府还会排除官吏指导流民如何沤肥、耕种,对于那些实在无能为力的,郭资还下令各地官府提供耕牛和种子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附近流民于是纷纷踊跃响应,那荒芜的土地上,渐渐有了一丝生机,一块块田地被开垦出来,等待来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西山的石炭开采也日益规模化,工人们在矿洞中辛勤劳作,一车车的石炭被运出,为这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着能源。而入秋之后提高蜂窝煤产量的计划,也在王珏等人的精心筹备下逐步推进着,百姓们知晓了蜂窝煤的好处,都盼着能在冬日里靠着它度过一个个温暖的日子。
朱高炽每日除了关注这些民生之事,等待着父王的登基诏书的同时还时常翻阅经史典籍,思索着该如何向父王谏言,以便更好地安抚那些建文旧臣,让天下更快地安稳下来。
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刚刚经历战火的大明,太需要一段温和的过渡期。 道衍则依旧时常与自己的弟子探讨佛法与建文帝在位期间的各项政令,他针砭时弊,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看穿这世间的风云变幻,每一次的开示,都让王珏受益匪浅。同时,他也时刻留意着南京那边传来的消息,以便能及时给朱高炽等人出谋划策。
王珏更是没闲着,靖难之役的结束让他热情高涨,他亲自到田间地头,指导着农夫们运用改良的农耕之法,看着那原本产量平平的庄稼,在新的耕种方式下,渐渐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生机,他的心里满是欣慰。
而那杂交育种的试验田,更是他的重点关注对象,每一株幼苗的成长,都承载着他对提高粮食产量的期望。王珏只盼着朱棣能早日登基,安排郑和下西洋,那样自己就可以逐步影响郑和,引导他发现美洲新大陆,虽然以如今的航海技术艰难无比,但是探索就需要大无畏的精神,也总要面对牺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第112章 北平闻讯
同类推荐:
侠情江山梦、陈轩沈冰岚、花开荼靡、债见,我的傲娇前男友、秀才遇到兵,娘子说不清、他似南风来、双世医妃:逆天废柴不好惹、三生三世 枯骨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