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汤潇逸出了广渠门,回头看了一眼高耸威武的城楼。
然后转头就走。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或者后年他还会再来一次。
到时候他就不是以一个小卡拉米的身份来了,而是携大胜之威,谋划东南。
“走吧,这鬼天气,太冷了,咱们还准备了厚衣服,顶不住这凉风飕飕的吹。”
郑景溪缩了缩脖子,上了马车。
按清国的规矩,达官贵人都是坐轿子的,因为相比较刚性连接的马车,轿子加了一层人肉缓冲,没那么颠簸。
但汤潇逸硬要坐马车,不过汤潇逸的马车增加了减震弹簧片,没那么颠簸,平坦路面上坐起来还比轿子舒服些。
“岳父,北洋大臣那边还没有回信吗?”汤潇逸一边爬上马车,一边问道。
“没有回音,那李和就这么重要?船政也不是没有人才,驾驶学堂毕业的还是有几个。”郑景溪有些不高兴。
前些日子,汤潇逸让他以船政大臣的名义,给北洋大臣写了信,讨要一些海军人才,李和排在首位。
本来他以为北洋大臣会给他这个新晋船政大臣一个面子,毕竟他二人理论上平级。
哪怕不给,总会来信说一说原因,这样大家都有面子。
结果没想到毫无回音。
“有!我要一个成熟的指挥官,如果可以,我甚至想把平远号上的船员都带走,但是不行。”
“东瀛海军一轮轮扩张,形势越发严峻,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以我们现有的力量,一旦开战,台澎危矣。”
这一点汤潇逸都没有把握。
随着闵海军的扩张,东瀛会不会改变战略战术?
比如,先易后难,各个击破。先搞定闵海军,再转身北上?
舰艇数量目前只有福靖福清,加一艘已经交付但还未形成战斗力的铁甲舰福安。
明年底之前,顶多再交付5000吨级装甲巡洋舰福星。
如果东瀛真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铁甲舰如果不能发挥作用,东瀛只需要一支战舰分队,闵海军就只能龟缩于港口之内。
至于北洋会不会来救?
即便会,就北洋那后勤保障能力,跨越两千海里的征途,不知道抵达时还剩几分战斗力。
“东瀛在近期一定会发起战争吗?”郑景溪皱着眉头。
他有些不愿意相信汤潇逸的话,但汤潇逸好像又没有在这种大事上判断失误过。
就连他这个船政大臣的名头,也是汤潇逸弄来的。
但是,确实,东瀛海军实力正在快速扩张,可也并没有达到能击败北洋的地步,更别说清国有四支舰队。
虽然南洋和粤水师的战舰大多不能作为主力舰艇使用,但这么多船,也够东瀛喝一壶了。
“形势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明年,东瀛主力舰队的舰队规模不论是吨位、火炮数量、舰体性能,都会超越北洋。”
“除此之外,东瀛还在进行海军扩张,他们还计划以君权为蓝本,订购两艘真正的万吨级战列舰,筹款计划已经在执行了。”
“这是我们从未拥有的大型军舰。”
“定镇不过七千多吨,青州船坞里也只有一艘八千吨级的装甲巡洋舰。”
“现在,时间站在东瀛那边,今年之后,只要找到借口,东瀛便会毫不犹豫的开战。”
“再等几年,等战列舰回国,东瀛怕是会直接找借口开战。”
汤潇逸冷静的说着。
这些都是已成定局的事情,力量此消彼长,战争不过是时间问题。
只是信息掌握不明确的情况下,无法判断或者证明这件事。
“李和我是知道的,练兵有方,治军严谨,如果他能来帮我们,福安号很快能形成战斗力。”
“并且他有舰队训练的经验,对编队联合作战,包括未来新舰下水后快速形成战斗力,都是有帮助的。”
汤潇逸也叹了口气,这个决定下的其实很艰难。
因为北洋大臣这个做法相当于在无视郑景溪,赤裸裸的不给面子。
结果郑景溪还要上去求人,那就是去服软。
骤然上位,很少有人能下这样的决定。
“既然如此,那我就去津门见一见这个北洋大臣吧!”
“正好他这几天在津门,我倒是要看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郑景溪沉着脸,决定还是去试一试。
…………
十一月初三,依旧是三天行程,汤潇逸才抵达津门。
这一次,就没有北洋舰队的人来接他们了,毕竟北洋舰队的驻地在旅顺口和威海卫,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来津门的。
马车没有去码头或者客栈,而是直接到了北洋大臣行署,这是北洋大臣在津门办公的地方。
直隶总督的总督署理论上讲在保定,可北洋大臣的工作又主要在津门。
以前北洋大臣是每年频繁来回跑,后来随着洋务越来越重要,通商事务越来越多,北洋大臣就长期在津门办公了。
不过上次他们来的时候,北洋大臣正好走了。
“烦请通报,船政大臣郑景溪拜访。”
汤潇逸和郑景溪都没下马车,而是让车夫传话给卫兵。
卫兵听到船政大臣,赶紧进去通报。
这一等,就是十来分钟,汤潇逸都有些沉不住气了,郑景溪抓住他的手:
“年轻人做事毛躁可以理解,但你现在也是统领三军的人了,要沉得住气。”
汤潇逸叹了口气,拍了拍脑袋:
“小婿知道了。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即便是没有李和,总归也会有办法的。”
郑景溪翻了个白眼,正想再说他,一堆人影出现在行署门口。
“来了。”
郑景溪轻轻的说道。
只见一具高大的人影被人群拱卫着,人影更低矮,显得他鹤立鸡群。
出了门,他们直接下了楼梯,向着马车走来。
“走,咱们下去。”郑景溪还是讲礼节的,连忙拉开车帘,下了马车。
这下,才看清了那高大人影的全貌。
“可是李大人当面?李大人威震天下,在下早就听闻李大人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真不凡。”
郑景溪拱了拱手,赞叹不已。
没别的,北洋大臣身高183厘米,在这个时代特别是官场中相当罕见。
即便是西方,这么高大的人也不多见。
人类平均身高疯长是在二战后开始的,科技进步、贸易繁荣、相对和平,给人类提供了大量营养,才把身高拉上去。
“不敢,不敢。郑大人说笑了,不过是些许无知之辈瞎传的,全赖朝廷信任。”
北洋大臣拱了拱手,然后斜着身子,摊开手向后伸,指着大门,
“郑大人,在这大街上说笑有失体统,等会儿人家还说我把大人拒之门外呢。有话进去喝口茶再说,请。”
“李大人请。”
汤潇逸佩服的看着郑景溪,竟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和北洋大臣交流时,也好像双方第一次打交道一样。
进了行署,先上了一遍茶、几盘点心,说了些闲话,郑景溪才转入正题:
“李大人,我前些日子给您写了封信,不知道您看过没有?觉得怎么样?”郑景溪直入主题。
北洋大臣一脸茫然,转头问了问他的幕僚兼女婿:
“幼樵啊,咱们有收到郑大人的信吗?”
张佩纶点了点头,一脸为难的说道:
“中堂大人,是有这么一封信,但那时候您没回来,后来又去了要塞视察,一来二去的,就给忘了,我这就去拿。”
郑景溪面无表情:
“不用了,信中内容只是有个小事想和李大人商量一下,当时我在京师,往来不便才写信。”
“现在李大人在我身旁,直接说就是。”
郑景溪把茶杯放在桌子上,看着北洋大臣:
“中堂大人,这封信是想从您这儿要个人的。您也知道,闵海军正在重建,需要人才。”
北洋大臣听到后,一副赞同的样子:
“要人?好说,好说。但好教郑大人知道,海军各主力舰管带大副什么的,都是海军中坚力量。”
“也不是我老头子小气,而是有资格的确实不多。郑大人是要谁?”
郑景溪点点头:
“我不会让大人难做的,我想调平远号管带、都司李和去闵海军。”
“北洋各舰管带最低都是参将衔。平远却是都司,可以看出这不是主力舰。”
“李和毕业于船政,优良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最合适不过。”
郑景溪说完观察着北洋大臣的反应。
高兴便是圈套,失落便是没预料到。
结果北洋大臣来了一手面色不变,没有丝毫变化。
“李和啊,我是知道的,先后管带镇南、平远,兢兢业业,确实是个堪用的。”
“按理说郑大人开口了,老夫不该推辞,但这事儿,还真有些难办。”
北洋大臣放下茶杯,看向郑景溪,
“北洋人才济济,若是平时,该支援一下友邻居必然不会推辞,但来年就是太后六十大寿。”
“朝廷已经同意,来年举行海军大阅,为太后贺。”
“这时候把管带调走,万一新任管带管不住手下的兵,大阅出了差错,你我都,担待不起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第110章 初见北洋大臣
同类推荐:
鹿台都着火了,你说大商还有救?、斗罗二:武魂殿重生,横扫绝世、槐夏风清、蓝桉之安、苟在红尘长生不死、转嫁渣男他小舅,被禁欲系大佬宠翻天、末日降临:我有一座物资收纳所、腹黑诱!缠宠吻!渣男他叔不禁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