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金融民工,穿越一会,不搞一点金融业务算是白来了。
那么,最崇高的金融业务是什么呢?,最崇高的金融业务,既不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存款,也不是商业银行赖以获利的贷款,也不是流通领域里的结算,什么理财呀,什么投资都不算,
最崇高的金融业务就是货币发行,所以所有的国家都牢牢的掌控着货币发行这一最崇高的金融业务,马克思说,黄金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黄金,当金本位时代,谁发现了黄金谁就是货币的发行者,所以金本位是最诚实道德的后一句话性体系,然而,后世的几百年中,所有的政政府,政客,央行都反复的向,向韭菜门灌输一个观点,只有央行才是政府,政府才是货币合法的发行者,才是信用的建立者,尽管事实证明,有些央行和政府缺德到冒烟
贬值货币向货币里加水,是所有国家收割财富最轻松便利的手段,
而中国古代的白银本位的货币更加的不堪 ,
中国古代的白银本位甚至不能说是货币工具 ,简直就是贪官污吏信手拈来的贪腐工具。
明朝的白银流通几百年,竟然不做银币。
也许你会认为这是明朝的愚蠢,而其实这是明朝官员的聪明,准确的说是贪官污吏的聪明。
明朝在张居正改革以后,实行一条鞭法,所有的丁税、徭役、田赋都摊到了田亩之上,一亩田一般缴税5升3合2勺,最高是8升。
一亩田大约是38斤到80斤的税。然后丁税也是有几升的,辽响用于国防要几升米的,地方治安的剿响也是要几升麦豆的、训练军队的羊毛也要出在羊身上,练响还是要缴纳几升的,七七八八,一亩田赋就达到了近百斤。
明末产量不高,北方小麦亩产两石就是好的田,两石就是240斤,南方水稻亩产600斤也是上田,这样仅仅税收一项就要拿出超过四分之一。
缴税吧,大明臣民的义务。
许二牛一家种田十五亩,十五亩田种了三分白菜,七分棉花,其余的都种了小麦、谷子,许二牛家住大同府右玉县苍头堡村,依靠着苍头河,依靠着自己年轻力壮,在春天里拼命的去苍头河担水浇田,硬是打了18石麦、10石谷。
白菜也打了500斤,够吃一冬天的蔬菜,棉花也打了90斤,一家人的棉衣、棉裤也该更换了。
里正也早就给算好了,应缴纳各种税、赋1480斤麦谷,折银18两6钱银。
官府也一算,也是你须缴税18两6钱银,于是许二牛揣着21两银子去缴税,自己带着戥子(一种小秤),拿着剪子,去衙门缴上白银18两6钱银,另给1两9分银的火耗完事。
21两白银足斤足两,不敢有一点含糊,可是缴纳完银子,衙役并没有让你走,让你另缴火耗6两。
户房收税的是典吏,大明开国初年,定制一县户房设司吏一人、典吏一人,但是实际上两个人收一县之税根本不够,就多增加典吏,典吏一县十几个也是常态。
典吏月俸米一石,一年工时银12两。这12两连每年孝敬主官的银子都不够,每年户房司吏过年要孝敬五两,县丞是直接领导要孝敬十两,这个刚性支出就是15两。
知县、主簿、佐贰官虽然都说不上话,但是人家要是给老妈办寿宴、纳女子做小妾,也必须到场,最少也是2两银子。
吏房、礼房、兵房、工房、三班班头……哪个不办寿宴、哪个不娶妻生子纳妾,一年不吃不喝也要拿出来30两。
而户房典吏的收成就在缴税上实现,右玉县一年收缴火耗银、秤兑银3000两,火耗银就是重新熔铸银锭的损耗,而秤兑银就是每十两过秤时减5豪银。实际火耗用银200两,余下2800两,知县一千两,主簿、县丞、典史800两,三班以及各房500两,剩下的500两归户房。
500两的火耗银,户房司吏300两,户房典吏5人,雇佣帮闲要用100两,5个户房典吏每人25两。
工时银12两,火耗银25两,37两银子还是不够花销,剩下的就依靠个人去构陷小民。
收缴火耗时期,构陷小民户房拿大头,三班衙役、刑房司吏、典吏都是要拿小头的。
第一步就是要找些无赖闲汉,打探小民虚实,能榨出多少银子,老典吏经验丰富,田亩百亩的不能构陷,因为百亩田产的打起来官司,会找到知县、主簿、佐贰官哪里,即便苦主拿银子在多,都给了主官,自己反而捞不到银子。
田亩太少的也不能构陷,几亩田往往就是家庭的命根子,把人打死在大牢里,就不救人,就是不卖田地。
而收成好的、又有十几亩田地最为合适。
无赖帮闲已经打探清楚,许二牛前几年哥哥从军,得了十两安家银,给弟弟买了一头小牛犊,今小牛以成大牛,大牛又下了一个小牛犊,两头牛就值25两。
许二牛妻子麦花又长纺纱,每日泵棉纺纱,一月可得银5钱,一年下来就是六两。
许老汉与许二牛斧子都是铁匠,农闲时节,二人就去右玉县城给铁匠铺打铁,一年农闲也可得十两银。
家里有上田15亩,吃喝不愁 ,赚的银钱都是剩的,一年能剩20两。
这样的家庭,能够榨出百两银。
典吏于是就对许二牛说,火耗银六两。
许二牛就从来没有交过三成的火耗银,最多也只有两成,要是让交两成就是3两7钱2分的银子许二牛也认了。
为了缴税,许老汉、许二牛两个人,都把文钱、银角兑成了银锭,5两一锭的三个,和3两6钱的碎银,都是足银,原根本不会产生火耗的,这样的足银最多3分银火耗。
可是按惯例要缴纳火耗1两9钱银,也带足了2两火耗银备用的。闻听这要6两的火耗银,直接就晕了。
许二牛就对典吏说,都是足银,怎么就要6两火耗。
典吏斜眼盯着许二牛,高声又喊火耗八两。
许二牛更加的慌乱,怎么就八两火耗,许二牛大声分辩,都是在福记布庄兑的足银,怎么就八两火耗?
典吏冷笑一声,大胆许二牛,就敢以倭铅冒充白银,本官可是你能糊弄的。
说着,从许二牛缴税的碎银里拿出一小块银角子,向许二牛挥了挥手,此乃倭铅,还能蒙骗本官。
来人,将罪犯许二牛拿下。
典吏今天跟一个壮班衙役、一个捕班快手,两个人跟了典吏一天,典吏给秤兑结余每人一天5钱银子。
5钱银子喝一顿花酒都不够,利民巷的暗娼都不能过宿,两个人就等典吏快些构陷,也好多分几两银。
两个人闻听拿人甚是兴奋,一个拿铁链、一个挽铁尺,就把还在惊慌失措的许二牛用铁链套住。
户房典吏原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帮闲已经给打听好了许二牛一家情况,就要给两钱银,如果许二牛真给了8两火耗,1两9钱火耗是不能动的,剩下6两2钱,给快班衙役5钱银、捕班快手5钱银,今天自己可以得4两2钱银。
只要这个乡民好拿捏,也不用司吏知道,当然也不用分出好处。
然而许二牛懵懂无知,没有拿8两火耗,这样时态就需要升级,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倭铅一角,替换掉许二牛缴税里的一小块,这样事情就闹大了。
闹大了能榨出来更多的银钱,然而需要打点的钱就更多,如果不入刑房大牢,许家拿钱赎人,给50两就可以放人。
虽然是50两,既然拿了人,乡里就会传出去,户房司吏要给8两、快班、捕班班头每人要给二两银,刑房主事要给8两,巡检要给5两、典史要给5两,跟随的快班衙役要给5两、捕班快手要给5两,这样就要分出35两,自己实际到手15两。
有了这十五两银,怡红院好粉头的花酒也敢喝一回,利民巷的暗娼能住十几宿,只是这么构陷的事不能做的太多,自己收税一季,也就能构陷三人,超过三起,无论刑房、还是快班、捕班 ,几两银都是挡不住的。
构陷三人,自己一个获利十两以上,要是不晓得规矩,构陷第四个、第五个,弄不好自己都会亏本。
去年就有一户房典吏,构陷第四个人,明明收了苦主60两,刑房主事一个人就要了25两,快班、捕班班头各要8两,司吏要15两,跟随的两个捕班快手要了16两,典吏亏了12两。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第114章 银钱的故事
同类推荐:
德幸:好久不见,我的天使、闪婚后,带港圈太子爷上离婚综艺、出狱后,前妻悔断肠、重生之我在上海做中介、山海阙歌:机甲战神觉醒、港岛我能看见未来、校花攻略:将大佬哄于股掌、崩坏: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