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遥远的六十年代,以及紧接着的七十年代初期,农业技术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粮食的单位产量普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平均每个人所能分配到的口粮数量极为有限,仅仅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更为严峻的是,肉类食物稀缺至极,人们日常饮食中的油脂含量也严重不足。
因此,广大农民时常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几乎成为了一种常态。聪聪,便是在这样一个饥饿频发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对他而言,填饱肚子无疑成为了生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在那些充满艰辛与困苦的岁月里,1966年、1970年以及1973年无疑是饥荒最为严重的年份。这些年份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聪聪的记忆之中,难以磨灭。
尤其是1966年爆发的那场饥荒,其成因颇为复杂。一方面,它纯粹是由天灾所引起的。那一年,气候异常多变,风雨不调,干旱更是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条件,农民们虽然拼尽全力进行抗旱救灾,但仍有不少耕地因抗旱措施未能及时到位而遭受重创,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另一方面,这场饥荒也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些原本就不安分的青壮年纷纷投身于各种串联和造反活动之中,使得原本就劳动力匮乏的农村田地更加捉襟见肘。
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投入,田地无法得到精耕细作,进而对庄稼的收成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这两种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年的粮食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竟然减少了整整三成之多!然而,即便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国家的征购任务却依然没有减少。
就在这一年,张忠家的人均稻谷分配量仅有区区三百斤,换算成大米的话,实际上也就只有大约二百斤左右。
要知道,按照当时农民们的正常饭量来计算,这些粮食即便是再怎么节省着吃,也仅仅能够支撑他们度过短短的七个月时间。
可是,从现在到明年新粮收获的时候,可能有五个月没饭吃。如此巨大的粮食缺口,无疑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不已的难题。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各级政府果断地站了出来,发出了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号召。于是,一种被称为“瓜菜代”的方法应运而生。
这种方法巧妙地利用南瓜、葫芦、萝卜以及白菜等蔬菜来替代一部分主食,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紧张的状况,还使得人们的饮食变得更加多样化。
聪聪的张忠夫妇,自然也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他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自家的自留地上辛勤耕耘,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种下了好几亩的玉米和红薯。
此后,他们家的餐桌上便经常出现了一半白米与一半杂粮掺和在一起煮成的饭食。虽然口感可能不如以往纯粹的白米饭那般美味,但好歹也算是解决了温饱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并没有忘记这些身处困境之中的百姓。政府给每个人都下发了一百斤的救济粮。
正是凭借着这份如同雪中送炭般的关怀,以及张忠夫妇平日里省吃俭用的坚持,一家人最终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艰难的一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要说这最受苦的人,那无疑非张聪莫属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吃母乳的时间太长了,反正聪聪的胃从小就十分娇弱。
别的小孩啥都能吃,可聪聪却只能吃大米饭。但凡吃上一口杂粮,他的肚子就会立刻开始闹腾起来,又是拉稀又是肚子疼,简直就像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因此,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可怜的聪聪咬紧牙关,舍命将杂粮往嘴里塞,然后硬着头皮咽下去。
然而,往往还没过去半个小时呢,这些刚刚被吞进去的杂粮,就一股脑儿地全给拉了出来。这样周而复始地折腾下来,聪聪能够摄取到的营养少得可怜,身体的生长发育自然也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想当年,在五岁之前,张聪可是同龄人里个头最高的那个。每次和小伙伴们站在一起时,他总是如同鹤立鸡群一般引人注目。
可谁又能想到呢?等到了高中以后,再排队的时候,他居然只能老老实实地排在队伍的中间位置了。
最终,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张聪终于长大成人。只可惜的是,他的身高却不尽如人意,仅仅是个中等个子。与年轻时候的父亲相比,更是足足矮了整整十公分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第162章 忍饥换饿很平常
同类推荐:
开局背靠蓝星?一拳一戟镇万族、湛剑风云、我和七个姐姐在荒岛求生、重生七零:嫁了个傲娇汉子、长尽河畔、开局成仙的我选择直接养老、开局通星际,我用破铜烂铁换千亿、灵异节目夫妻档火出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