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李世民说,赵匡胤抢答:“竹林七贤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回答正确,还有三题。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竹林七贤。
1. 嵇康(223 年 - 263 年)
籍贯与身份:字叔夜,谯国铚县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娶了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曾担任中散大夫。
思想与作品:思想上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追求精神自由独立。文学创作以诗歌和散文为主,集中反映其哲学思想的着作有《与山巨源绝交书》《养生论》《释私论》《难自然好学书》等,音乐领域着有《声无哀乐论》,作品被收录在《嵇中散集》中。
2. 阮籍(210 年 - 263 年)
籍贯与官职: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文学家、思想家,曾任步兵校尉,也被称为“阮步兵”。
思想与作品: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崇尚自然真致。文学创作以《咏怀诗八十二首》最为着名,此外还有散文和辞赋,哲学领域代表作品有《大人先生传》《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等,着作被后人编辑整理为《阮步兵集》。
3. 山涛(205 年 - 283 年)
籍贯与官职: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文学家。四十岁时入仕,历任河内郡主簿、郎中、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等官职。
思想与作品:虽没有作为文学作品的诗文流传于世,但在《隋书·经籍志》中录有《山涛集》,今已亡佚。清代严可均在《全晋文》中收录有山涛的表疏三则:《表谢久不摄职》《上疏告退》《表乞骸骨》。
4. 向秀(约 227 年 - 272 年)
籍贯:字子期,河内郡怀县人。
思想与作品:年少时与山涛相识,深得山涛赏识。不愿于乱世为官,常与嵇康在洛阳锻炼,与吕安在山阳从事田园劳动。入仕后出任黄门侍郎,又转散骑常侍。主要着作为《思旧赋》《难养生论》《向秀集》《庄子注》《庄子音》和《周易义》等,提出了“自然无心”这一玄学概念。
5. 刘伶
籍贯:字伯伦,沛国人。
思想与作品:为人沉默少言,甚少与人交往,但放达情志,爱好饮酒,推崇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其代表性的着作为《北芒客舍诗》《酒德颂》《问乐》和《酒祝》,认为酒是有德的,人在饮酒后能够不受外物干扰,全心凝聚在酒的快意中,得以“与天地同在”。
6. 阮咸
籍贯:字仲容,陈留尉氏人,是阮籍的哥哥阮熙的儿子。
特长与作品:精通音律,荀勖认为自己在音乐上的造诣不及阮咸。曾任散骑侍郎,相关着作流传于世的只有《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所引的《律议》和《与姑书》。任达不拘和纵情越礼,其言行举止均体现出儒家的孝道,还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7. 王戎(234 年 - 305 年)
籍贯:字浚冲,琅玡郡临沂县人。
经历:十五岁时,跟随父亲王浑在郎舍与阮籍结识,阮籍十分赏识他,邀请他加入了竹林之游。”
[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最终的,不能只是文皇帝。]
李世民一脸懵,赵匡胤也不知道说什么,胡亥却即时开口:“我知道,我有记载。”
众人皆是吃惊的望向胡亥,胡亥掏出一个小本子翻了一番,随后自信的说:“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众人没在吃惊,不过刘邦的关注点似乎不同:“不是你告诉我就是哪个安上去的,孝皇帝,哪里孝了。”
“好了,好了,别吵了。”
[玄奘西行最远到哪了?]
赵匡胤再次抢答:“天竺那兰陀寺。”
“我们来说说玄奘西行。
1.背景
国内佛教状况:南北朝时期,佛教学术界就开始了“一阐提众生有无佛性”的争论。到玄奘时代,北方流行的《涅盘经》《成实经》《毗昙》学,与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论》,构成了当时南北佛学的主流。但玄奘游历过各地寺庙后发现,全国各地的经书不仅译着内容不同,对佛经义理的解释也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在重要理论问题上,如南方摄论与北方地论(瑜伽师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的分歧很大,难以融合。
个人求法信念:626 年,玄奘向初访长安的印度僧人波罗颇迦罗密多罗(简称“波颇”)咨询佛法,了解到印度高僧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伽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便萌生了去印度求取经典原文(弥勒五论,瑜伽师地论等),并重新译典,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心念。
2. 行程经历
艰难启程:627 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当时国家政权刚刚建立,还待稳固,因此约束百姓不许亲近番邦,玄奘的行动受到了凉州都督的禁止,在慧威法师及其弟子慧琳、道整的帮助下行至玉门关。起初一位礼佛胡人愿带他出玉门关,但途中因恐王法而退缩,玄奘起誓自己宁愿“向西而死”,绝不为活命而东归,再次孤身上路。
穿越险阻:出关之后在国家边境的沙漠中孑然前往天竺,经过各国烽火台时险些被戍边将士用箭射中,在校尉王祥之的维护下才继续安全向西。在横渡沙河,经过荒无人烟、干旱缺水的险境之后,终于到达高昌,受到高昌王热情接待和挽留。
继续西行:玄奘谢过高昌王的款待之后,坚决辞行,高昌王为玄奘重整行装,并为他准备了二十四封信,让玄奘转交给此次西行将途经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帮助玄奘打通在西域的道路。玄奘经此一事后辞别高昌向天竺西行,因高昌王的帮助,到达西域后诸国都对玄奘以礼相待,还受到了很多国王的盛情款待。
到达印度:631 年玄奘到达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他在那烂陀寺师从 106 岁高龄的住持戒贤学习,前后听戒贤讲了《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习婆罗门教经典及各类梵书,在那烂陀寺五年的受学过程中,玄奘备受优遇,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
名震印度:玄奘在印度期间,还着《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学说;和正量部学者般若多辩论,着《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应东印迦摩缕波国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着《三身论》。641 年,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五印 18 个国王、3000 各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 2000 人参加。在这场大会上,玄奘一人面对数千位印度佛教学者的提问,无一例外全都对答如流,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持邀请玄奘参加 5 年一度,历时 75 天的无遮大会。
3. 成果
带回大量佛经:贞观十七年即643 年,玄奘载誉归国,带回如来舍利 150 粒、金檀佛像 7 尊、经论 526 筴共计 657 部。
促进文化交流:他将自己西行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十二卷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对唐朝时期西域边境的风土人情,为之后唐朝开拓西域领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于后世研究古代印度以及佛教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推动译经事业:归国后,玄奘拒绝了唐太宗入朝为官的邀请,主动提出开始译经工作。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约二十年间,主要从事译经事业,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
“最后一题上点强度吧。”
[玄奘西行后来被改编成为哪一本书?]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红楼梦》d.《水浒传》]
胡亥略微思索就说出了答案:“这道题选b。”
影子不免有些震惊:“胡亥不是吧?你是怎么答对的。”
胡亥淡定一笑,缓缓说出了他的分析:“很简单,玄奘西行是西,而《西游记》里面也有个西。”
“嗯……好吧,连答对了100题,连续答题挑战成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第48章 疯答结束
同类推荐:
灵脉少年、愚蠢的我逐渐脚步凌乱了、穿越成废柴,驭万兽,瞳术定乾坤、四合院:开局傻柱拒绝道德绑架、公主陪我当神探、特种兵重生:这一世都是我的、宝可梦:谁说没有系统就不能活、我有一画,可收万千美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