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四合院:开局激活签到系统第110章 交给我,我去磨墨!

第110章 交给我,我去磨墨!

    听到此处,又有一位客人追问道:“那么具体是什么时代的产物?”

    于丰年微微苦笑说:“我这双眼不灵,真认不出这是哪个年代的东西。

    但总觉得此物非凡。

    各位请看,这枚镀金蚕分为九个部分,体型与成熟的真蚕一模一样,尤其重要的是,做工极为精美细致,可见匠人对此物品极为珍重。

    但它并非战马,又非老虎,也非某种图腾,所以我在想,一个小生物何以能受到如此重视?”

    苏学武接过镀金蚕,仔细端详了几下后,说道:“我对于老师的观点很赞同。

    这种东西如此精巧,必然寄托着某种特定的含义。

    但仅仅因为一只蚕而采用镀金技术来制作,确实显得太过奢华。”

    “会不会是哪个喜欢养蚕的人特别定制的呢?”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于丰年轻轻点点头:“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个人认为不太合逻辑,总觉得这小虫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镀金蚕的拥有者再次追问:“真认不出年代吗?”

    “在下实在是分辨不出。”

    于丰年微笑着摇头,将镀金蚕递给了杨建设。

    “建设老弟,看看你的见解。”

    “这是出自汉代的手工制品。”

    杨建设略加端详之后随口说道。

    “真的?”

    “没错。”

    “已经有两千年了。”

    “不会吧!”

    众人都摇起了头,表示怀疑杨建设的看法。

    毕竟,一条小小金蚕拥有两千年的历史听起来确实不可思议。

    于丰年再次确认:“建设老弟,真如你所说,是汉代之物?”

    “不会有错!”

    杨建设肯定地说。

    “你是怎么鉴定出来的?”

    苏小雨满脸好奇。

    在她看来,杨建设只用一次瞥眼便得出结论,这能力让人感到惊叹。

    杨建设笑了笑,解释道:“这条小金蚕来头可大着呢。”

    苏学武追问道:“咱们现在暂且不说它的来龙去脉,先说你是怎样断定这是汉代遗物的?”

    杨建设并没有立刻回应,反而把金蚕摆上桌面,指着高昂的蚕头说:“大家看,这蚕的头抬得高高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呢?”

    “不知道……”

    在场众人面露困惑。

    “这代表它正在吐丝。”

    杨建设道。

    “还真是这样!”

    “看起来的确像。”

    “挺有意思!”

    周围的年轻人频频点头。

    他们都曾经养过蚕,对此十分熟悉,因此杨建设这么一提示,他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金蚕果然像是正在吐丝的样子。

    杨建设继而说道:“这一枚金蚕对我国及至全世界来说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有这么夸张吗!”

    苏小雨瞪大了眼睛,实在难以想象一条小小的金蚕会有如此大的特殊性。

    “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于丰年焦急地问。

    杨建设笑着反问:“试想一下,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哪一些重大事件是与蚕吐丝密切相关的呢?”

    “莫非你指的是…… 丝绸之路!”

    于丰年突然间心中豁然开朗,联想到了某一个答案。

    “对了,我自己为什么没想到!”

    “当然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存在,否则有谁能想到特意铸制这么一件精美的金色蚕茧!”

    “原来如此,确实如此…….”

    在场的众人大为震惊,恍然大悟。

    丝绸之路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反响。

    也只有这样一个缘由,才能让古人创作出这样一尊吐丝的金色蚕虫形象。

    杨建设继续阐述道:“『我们的古人智慧深不可测,当初汉武帝派出张骞通西域,从长安出发,通过甘肃、陕西等地,到达中亚乃至西亚地带,成功开辟了着名的丝绸之路,自那时起,我国的丝绸就不断地输送海外,极大地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

    』”

    “先民通过蚕的吐丝形象,用这个金色的蚕来比喻丝绸之路,以这一细微而具体的吐动,精准传神地概括了其意象。”

    “它不仅是丝绸产品出口的象征,同时也是古老东方文化的传播。

    所以我才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同样栩栩如生地呈现了,我国的人民对于丝绸之路的高度敬仰。”

    “令人敬佩,实在敬佩!”

    “小伙子采用的鉴定技术,确实是前所未闻。”

    “的确,让我们开阔了不少眼界。”

    “哈哈,杨兄弟真是了不起啊!”

    大家都不停地赞赏他。

    杨建设对此鎏金蚕的解析,让在场的人都深感信服。

    环顾四周,杨建设(又名:王李好)接着说:“这只是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此为鎏金蚕的情况,仅仅依据这一点判定它是汉朝遗物,显然无法站住脚。”

    “鎏金技艺始见于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达到了高水准。

    自然,依据丝绸之路的兴起时间推测,鎏金蚕应该产生于秦朝之后。”

    “至汉朝,鎏金技巧更加精湛,形成了显着特色,即鎏金膜极其细腻均匀,紧贴于原器件表面,加之采用的是汉代着名技法——熔炼镀金法,因此我断定此乃汉朝时期的物品。”

    “另一个佐证是,此物出自陕西省内,很有可能来源于古时长安遗址,长安是西汉皇城,由此推论此物制造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到公元1世纪早期这段时间。”

    听完杨建设一番阐述,在场众人一时寂静无言.

    不可置疑。

    杨建设做出的专业评估结论,令全场人士心服口服。

    他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制作工艺、出土地点三大视角全面考察了这件鎏金蚕,这样的综合评价方法,即使是老练丰富的丰年先生也难以想出。

    “妙极!妙极!不愧是鉴别英才。”

    “小伙子的鉴别功夫,真如老于所说,让人由衷钦佩。

    您虽年轻,却拥有深厚的学问,实在令我们感到羞愧。”

    “诚然,当代鉴宝界的翘楚,非杨兄弟莫属。”

    几位老前辈齐声赞叹。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苏小雨满脸惊异。

    自他们初次相见至今,眼前这位和她同岁的青年已多次带给苏小雨震撼。

    他的才能范围广阔得惊人。

    设计图纸。

    改造重型设备。

    歌唱。

    书写艺术。

    绘画创作。

    文物识别。

    每一个方面如果单独拿来说,都能让人惊叹不已;更为惊人的是,无论在哪个领域能力上,他已经达成了顶峰,这样的表现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界限。

    作为577日志报记者的同时亦是在新一代画家中享有一定名声的苏小雨,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物,但她发现自己与杨建设相比时,仍然会感到自惭形秽。

    鎏金蚕的实际主人满心欢喜地说:“看来,今天真是赚大了,呵呵。”

    “的确如此,真是喜事一桩啊!”

    众人附和着祝福。

    “可恭贺了。”

    苏小雨好奇发问:“杨建设同志,这种艺术品的收藏价值究竟有多大?”

    沉思片刻后,杨建设微笑着说:“若说很大也不是,若论不高也有其独到之处。”

    鎏金蚕的实际持有人不解地追问:“这是什么意思?”

    杨建设答道:“丝绸之路已消逝在历史深处,那个时代的辉煌也随岁月渐渐褪色,转变成了一段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所以对于那些喜爱并珍视丝绸之路文化和历史的人来说,它可以是一件有价值的收藏品。”

    “这…”

    听了这话,鎏金蚕的所有者似乎有些失落。

    杨建设说得没错,丝绸之路早已成为过往云烟,后人对此恐怕很难有什么深刻的怀旧情结,所以从整体上看,这件文物的收藏价值并不算高。

    当然,

    人们并不知道,他说这番话也是有所考量。

    他比谁都知道得更透彻,

    未来某日,当丝绸之路再次复苏之时,这一枚小小的鎏金蚕,竟然被重新认定为国宝级文物。

    只有那一刻,才真正赋予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杨建设有意识地降低了鎏金蚕在他人眼中的重要性,实则心里盘算着想要入手。

    于是,他谨慎问道:“这位前辈,当年您获得刘金蝉的时候,花费了多少?”

    “仅一块五毛!”

    对方——鎏金蚕的主人应声答道。

    杨建设思索了片刻,说:“我很是中意此物,若您有意转让,我愿出一个高价来购买。”

    “呃……”

    鎏金蚕的主人一时陷入了沉默,稍许后说:“其实我是很钟爱《兰亭集序》的拓本,如果阁下可以为我临摹一份《兰亭集序》,这鎏金蚕我就无偿奉送了。”

    原来他是位书法的爱好者,看过杨建设写字,心中便有了这样的想法。

    “这个简单,我可以现在就为您写下。”

    杨建设果断地回应,显得极为爽快。

    全文仅有三四百字,对于杨建设而言,完成这份工作只需要一茶盏的时间。

    能够以此换取这枚未来的国宝,对他而言是一桩十分划算的交易——要知道,未来这枚鎏金蚕至少价值连城。

    “交给我,我去磨墨!”

    苏小雨展开了一张纸,主动接过墨石为他准备。

    随后,杨建设提起毛笔,轻盈落墨。

    他的书写《兰亭序》:

    永和九年,时逢癸丑之年,春暮之际,群贤毕至,共聚会稽郡山 上的兰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高武:我在禁地吞仙魔骑马与砍杀:苟在村庄当老六重生逼婚为后,嫡女血洗京城都市:激活神算系统,算天,算地,算众生!你是我的荣耀:余生有你足矣被全家偷听心声,六个姐姐后悔了养殖暴富:只因遭雷劈天启龙棺之九幽冥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