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桔子一梦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北宋苏轼诗作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芦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语文老师读过一遍课文后大声说:跟我念~其一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2,正是河豚欲上时3。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4,依依还似北归人5。

    遥知朔漠多风雪6,更待江南半月春7。1

    词句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一说于江阴)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3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4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5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6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7更待:再等;再过。

    1

    白话译文

    逐句

    全译

    其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2

    随着语文老师的讲解,我面前渐渐展开了这么一幅画面——在那茂密翠绿的竹林之外,有两三枝娇艳欲滴的桃花正迎着微风轻轻摇曳着身姿,悄然绽放出粉嫩的花瓣。不远处的江面上,一群欢快的鸭子正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嬉戏玩耍。它们时而一头扎进水里,捕捉着小鱼小虾;时而扑扇着翅膀,溅起一片片晶莹剔透的水花。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们仿佛有着敏锐的感知力,率先察觉到了初春时节江水逐渐变暖的微妙变化。

    沿着江边望去,可以看到宽阔的河滩上已经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蒌蒿。那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散发出阵阵清新的香气。与此同时,旁边的芦苇丛也开始抽出新芽,嫩绿的芽尖从枯黄的苇叶间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而在这春意盎然的景象之中,还有一种特别的生物——河豚。每年春季,它们都会离开广阔无垠的大海,顺着水流逆流而上,一路艰辛地游回到江河之中产卵繁殖后代。此刻,或许在那奔腾不息的江水下,正有成群结队的河豚在奋力游动,向着它们生命的新起点进发。

    我完全沉浸在这幅美好的画面中,直到语文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同学们,你们看,古人寥寥数语就能描绘出如此生动鲜活的春景图,这便是文字的魅力。”我不住地点头,心中涌起一股对古代文人墨客深深的敬意。

    课后,我独自来到校园的角落,那里有一小片模仿自然景观建造的园子。虽没有诗中的壮阔,但也透着几分相似的韵味。我静静地站在那儿,感受着微风吹拂脸颊,思绪飘得很远。我想着千百年前的诗人也是这般观察着世间万物吧,他们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大自然的每一处细微变化,留给后人无尽的精神宝藏。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语文,将来也能够像他们一样,将眼中的美好准确无误地诉诸笔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与美。

    第二节课上学的是

    其二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我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聆听着语文老师那温柔而动听的讲解声。渐渐地,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群大雁排成整齐的队列,正向着北方飞翔。它们如同那些归心似箭、渴望回到北方家乡的人们一般,奋力前行。

    然而,其中一只大雁似乎因为对南方的深深眷恋,飞行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差点跟不上队伍。它不时回头张望,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和犹豫。尽管如此,它依然努力扇动翅膀,紧紧跟随大部队前进。

    这群大雁尚未抵达北方,却已提前知晓那里的沙漠地区常常会遭遇狂风大雪的侵袭。相比之下,江南此刻正值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于是,有几只大雁不禁心生迟疑,或许应该暂且留在这美丽的江南,再享受半个月的明媚春光。毕竟,这里温暖宜人,食物充足,实在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作者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被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画像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8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3

    诗文鉴赏

    文学赏析

    其一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着、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4-7

    其二

    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一首,因而第二首已鲜为人知,实际上,第二首也写得很好。第一句大体写惠崇所绘的“飞雁图”,大雁北飞,有几只雁依依不舍,差点掉了队。并且在下一句,把这几只雁比作了“北归人”,是非常形象的,这就画活了景象。

    诗到了第三、四句,就更进一步给大雁以人的情感。“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诗人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大雁恋恋不舍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温暖,所以诗人就写下了大雁认为北方很冷,而且远远地就知道了沙漠风多雪多;这还不止,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写大雁希望在江南多待几日。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绘画由“定格”转变成了“录像”,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6

    作品评价

    《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形象实为深妙!”3

    《渔阳诗话》:“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非但风韵之妙,盖河豚食蒿芦则肥,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3

    《西河诗话》:“与汪蛟门舍人论宋诗。舍人举东坡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不远胜唐人乎?予曰:此正效唐人而未能者。‘花问觅路鸟先知’,唐人句也。觅路在人,先知在鸟,以鸟习花间故也,此‘先’,先人也。若鸭,则‘先’谁乎?水中之物,皆知冷暖,必先及鸭,妄矣。”3

    语文老师在开学第一天简单询问完同学们做作业的情况之后,便面带微笑、语气温柔地开启了新课的讲解之旅。只见她轻启朱唇,声音清脆悦耳,犹如潺潺流水般沁人心脾。同学们瞬间被吸引住,全都聚精会神地沉浸在语文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当中。而此刻,她所讲述的内容恰好是关于诗歌里那些令人心醉神迷的意象与意境。

    当讲到古人如何巧妙地借助各种事物来抒发内心深处情感的时候,语文老师突然话锋一转,提及到此前曾说过的苏轼描写大雁的经典诗句。一时间,整个教室仿佛被一股神秘的氛围所笼罩,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老师接下来的话语。

    “同学们啊,你们瞧苏轼笔下的那群大雁呀,它们宛如一个个满怀思乡之情的游子。其实呢,很多时候咱们也和这些大雁一样,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实现理想,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他乡求学或是打拼事业。”语文老师感慨万千地说道。此时的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一个同学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仔细琢磨着老师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

    就在这片静谧之中,平日里总是调皮捣蛋、让人头疼不已的小明竟然出人意料地举起手来,并踊跃发言道:“老师,如果把我们比作这群大雁,那么这里不就是我们即将要离开的江南吗?尽管前路可能充满了狂风骤雪,但只要心中怀揣着坚定的目标,我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展翅高飞,勇往直前!”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就连语文老师也不禁对小明投去赞许的目光。

    老师微笑着微微颔首,表示对学生回答的认可,眼中闪烁着鼓励与赞赏的光芒。他缓声说道:“确实如此啊,同学们,人生之路恰似那大雁漫长而艰辛的迁徙旅程。在这充满未知与变数的旅途中,我们将会遭遇无数的抉择时刻以及接踵而至的艰难险阻。然而,只要我们内心始终怀揣着希望之光,并坚守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便能勇往直前,向着心中的梦想一步步靠近。正如古代文人墨客们所创作的诗歌一般,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意象背后,往往都蕴含着深邃且意味深长的哲理。我衷心地期望大家无论是日后诵读诗篇之时,还是亲身践行各项事务之际,都能够用心去感悟、品味其中所深藏的真谛。”言罢,老师轻轻拍了拍手,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眼前的课本之上,开始继续深入细致地为学生们剖析讲解课文的精彩内涵。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同类推荐: 灵镯仙缘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网游:开局2888亿个属性点变成丧尸被切片,重生归来养大佬重生七零全能女强人重生:我死后的一年抗战时代:我家后院通抗战模拟星铁:奇迹归你,死亡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