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登基大典
…
岐州,仁寿宫。
李渊脸色阴鸷,紧紧攥着的拳头青筋暴露,极力的压制住怒气。
“尔等、非要如此逼朕?”李渊咬牙切齿,一字一句的盯着殿中三人说道。
三人闻言低头不语,满脸羞惭之色,尤其是裴寂,只差老泪纵横了。
“魏国公裴玄真,密国公封德彝,邢国公刘政会”,李渊恨声笑道:“好,你们很好”。
“陛下,既然已经禅位,何必再使新皇难堪”,封德彝咬咬牙,终究是壮起胆子说道。
“如此率性行事,于大唐江山无益啊”。
“封伦”,李渊见封德彝开口便是拍案怒喝:“莫要忘记当初是谁启用你?孤恩负德之辈,何敢在此犬吠?”
封伦老脸通红,气的胸膛起伏,捂住嘴巴一阵猛烈咳嗽,便是抬起头来,浑浊的眼睛里迸射出锐利的光芒直盯着李渊,“陛下也莫要忘了当初是臣献秘计……”。
说到这里,封德彝便是缄口不言,甚是无礼的直盯着李渊。
李渊脸色铁青,呼吸渐渐粗重,不再理会封伦,只是转头看向裴寂,“裴监,你也逼朕?”
裴寂终究是躲避不过,只是喟叹道:“陛下,事已至此,伱出不出席登基大典,已是无关紧要,何故非要自堕威严呢?”
李渊冷哼一声,看着刘政会,“刘司马,你在朕麾下多少年了?”
刘政会听得李渊唤他刘司马,便是心头一震,怯怯说道:“自前隋大业十三年起,至今已有十年”。
“十年”,李渊呢喃道:“你也要逼朕?”
刘政会慌忙趴伏在地,“陛下,臣不敢相逼,只是拒不出席登基大典,对于陛下威严有损,对于大唐江山稳固无益,还请陛下三思啊”。
李渊闻言,沉默良久,忽然朗声大笑,起身伸手说道:“都起来吧,朕先前所言,戏言耳,登基大典,朕自会亲临”。
三人一愣,裴寂一脸惊骇,绕是他跟李渊相识多年,他现在也是摸不清李渊心中的想法,只得问道:“陛下所言当真?”
李渊眼睛一瞪,“君无戏言,自是当真”。
说完之后,李渊捻着胡须笑道:“难得今日故友皆在,今日不醉不归,走,后苑畅饮”。
三人面面相觑,只得应着。
李渊转身就走,只是转身后那一刹那,眼中绽出一丝厉色。
东方亮起鱼肚白,三人畅饮一夜,晕头转向的离去,准备前往长安复命。
李渊挣扎起身,“扶朕回宫”。
回到寝宫,李渊驱散侍从,神色瞬间变得格外清冷,起身来到案桌前,伏案执笔。
“传旨,午后在碧城山行猎”,李渊将一封信揣在怀中,高声喊道。
门口侍立的王德闻言立马进来,看着醉醺醺的李渊,一脸担忧的劝道:“大家,宿醉后行猎,你这身体……”。
李渊猛的瞪眼训斥道:“你这狗杀才,让你去就去”。
王德惊慌失措,忙是伏地应诺。
看着王德离去的背影,李渊的眼神莫名。
碧城山,便是仁寿宫北边的山峰,景色秀丽,李渊经常在山中行猎,偶尔在山中宿营。
随李渊常驻仁寿宫的官员不少,但有资格跟随李渊一起行猎的人并不多。
一夜宿醉,李渊并不见疲惫之色,反而精神抖擞,一身胡服,手持硬弓,纵马来到围场后,李渊解下腰间的一块玉佩高手笑道:“今日朕心情愉悦,尔等各自散开,各显本事,头彩者,获此玉佩”。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
李渊当即纵马冲出,刚走不远,便见郇国公钱九陇率领数十精骑远远跟在身后,李渊便是喊道:“永业随朕来,其他人各自散去”。
钱九陇闻言一怔,便是应诺,驱散禁卫,策马跟上,“陛下今日兴致不错啊”。
李渊神色自若,捻须笑道:“难得好天气”。
钱九陇点点头,直笑道:“看见陛下心情畅快,臣心里便是一松”。
李渊心中一动,捻须问道:“难道朕这些时日心情不好吗?”
钱九陇愕然,只是咧嘴笑着。
前几日李渊拒绝出席登基大典,明显是心情焦躁,殿中时常传出怒吼咒骂之声,只不过钱九陇虽然为人忠耿,但也知道这种话题不宜深聊。
“永业,你跟着我多少年了?”李渊忽然放缓马速。
钱九陇闻言一怔,“那有些年头了,前隋大业十年,承蒙陛下不弃,没有因为罪人的身份将臣驱逐,至今已有十三四年了”。
“好,朕就知道永业你是忠直义士”,李渊点头很是满意的说道:“你去找一下陈福和夏侯端,便到前方湖中亭来见我”。
钱九陇闻言应诺离去。
陈福官拜殿中监,掌天子车驾服饰,总领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辇等六局,负责皇帝的衣食住行,位列从三品,乃是天子近臣,更是心腹之臣。
夏侯端官拜秘书监,掌典籍图册,负责皇帝身边的典司秘籍,位列从三品,同样是皇帝的心腹之臣。
李渊来到湖中亭,驱散在此休憩的官员,并严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湖边。
不多时,钱九陇将陈福和夏侯端召来,三人一同进入湖中亭,四人对坐,其他人只能在远处远远眺望,不敢靠近。
翌日傍晚,李渊终于赶在登基大典前一日回京。
武德八年,十二月初十。
这一天终于到来。
东宫,承恩殿。
李世民端坐主位,一身冕服在身,已是准备就绪,一切只等礼官安排。
看着济济一堂的文武重臣,李世民豪情万丈,沉声道:“我李世民十七岁从军,幸得诸公辅佐,东征西讨,扫灭群雄,始得今日,今日过后,当与诸公同享富贵”。
众臣闻言立即山呼,心中喜不自胜。
时辰一到,礼官入殿,引李世民以及众臣前往太庙。
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冉冉升起的红日照耀之下来到太庙。
钟声响起,有司礼官逐一排班,然后示意祭祀典籍正式开始。
钟声止,鼓乐大作。
只见太庙前的园丘坛上,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迎着朝霞璀璨的金光,映照得无比庄严肃穆。
李世民一身冕服,大步登上园丘坛,香炉升,礼乐起,奏“始平之章”。
随着“始平之章”接近尾声,李渊终于缓缓出现。
礼官迎奉李渊登台,李世民瞬间精神紧绷,恭谨行礼,一双眼睛甚至不敢直视李渊。
“二郎,这个位子……希望你坐稳了……”,李渊搀扶起李世民,在其耳边轻声笑道。
李世民心中顿时一凛,抬头看向李渊,只见他的眼神耐人寻味。
绕是李世民沉稳持重,现在依旧是心中杂乱,艰难的张张嘴,“阿耶……”。
随着礼乐声响,李渊领李世民来到台中,对皇天上帝神牌主位行礼祭拜,随后祭拜列祖列宗配位,叩拜,回拜位,献祭玉帛。
“景平之章”、“咸平之章”相继大作。
告祭皇天诸神以及列祖列宗后,李渊下台。
李世民回到拜位前,乐奏“奉平之章”,有司奉上玉钺,李世民手持玉钺,开始舞“干戚之舞”。
舞毕,礼乐止,司祝跪诵祝文,祝文诵读结束后,礼乐再起,行三跪九拜大礼,来到配位前献爵。
这个场景,高冲还是第一次见,当年李渊登基时,礼制不全,多有疏漏,后来经过有司查漏补缺,逐渐完善礼制,今日便是完整的告祭之礼,这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
正当高冲以为献爵结束便是结束时,只见礼官奉上天子剑。
李世民呲唥一声,拔出天子剑,对着主位皇天诸神舞“羽畲之舞”,同时乐奏“嘉平之章”,天子为皇天献爵舞剑,这便是上天之子。
然后依次为诸神献爵,奏“永平之章”,光禄卿卿供奉福祚,至乐止,回拜位,再奏“熙平之章”。
礼官钟鸣,百官跟随行三跪九拜之大礼,再奏“清平之章”,乐止,祭品送至燎炉焚烧。
李渊在礼官的迎奉下,再次登台,率先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乐止,李世民领文武众臣上前,观燎位,起“佑平之章”。
燎炉熄,礼乐止。
至此,祭天仪式宣告完毕。
这时已经临近午时,高冲敬佩的看着礼乐之人。
这一上午,礼乐之声未歇,这些人真是千锤百炼的狠人。
太庙园丘坛祭祀大礼完成后,便是进行加冕仪式。
内侍张阿难领头,身后内侍抬着金塌近前,再在金塌前摆放龙案,龙案上赫然摆放着天子冠冕。
礼官钟鸣,尚书左仆射封德彝、尚书右仆射高君雅依次出列,率领百官行礼叩拜,“告祭礼成,恭请即皇帝位”。
李世民上前,内侍迅速象征性的奉上冠冕,李世民端坐龙案。
监察御史高季辅随着钟鸣之声通赞唱道:“百官排班”。
在封高二位宰相的率领下,百官迅速排班,乐起,众臣拜,李世民伸手延请平身,乐再起,众臣再拜,如此往复三次。
礼乐止,读册官中书令宇文士及登台,举册高呼,“中书令臣宇文士及读册”。
宣读册文,读罢,宇文士及告退。
随后奉宝官司空裴寂、读宝官侍中高士廉、举宝官、捧宝官依次登台,乐奏“肃宁之章”。
“侍中臣高士廉读宝”,高士廉挺胸抬头,朗声唱道:“皇帝陛下登大位,臣等谨奉御宝”。
捧宝内侍上前,恭敬奉上玉匣。
礼官再唱,“拜”。
“再拜”。
文武百官按照排班指引齐声三拜。
“礼毕”。
至此,加冕奉宝之礼正是结束。
高冲暗地松一口气,今日虽是天气晴朗,但是这冬日凛风依旧是吹得手脸干冷。
随后新皇帝摆驾太极殿,来到太极殿后,百官再拜。
李世民意气风发,当即下诏,册封长孙无垢为皇后。
金册早已经准备妥当,李世民直接命令宣诏。
“敕曰:
命曰:
位亚长秋,坐论妇道。
听天下之内治,序人伦之大端。
御于邦家,式是风化。
惟尔赠已故司空、上柱国、齐国公长孙公晟嫡长女长孙无垢。
履礼维纯,有冲敏之识;
不资姆训,有淑慎之行。
自成嫔则……….贤良淑德,端赖柔嘉。
恭奉太上皇命,以金册长孙无垢为皇后。
尔其抵承懿训,表正掖庭。降情以逮下,诚事以防微。敬循礼节,以率嫔御。
膺兹嘉命,可不慎欤”。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相敬如宾,情比金坚,二人相互扶持多年,李世民对于这位结发妻子向来敬爱有加,这即位第一诏便是册立长孙无垢作为一国之母的皇后,这也是情理之中。
金册皇后属于意料之中,但令众臣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直接一步到位,命张阿难继续宣诏。
“敕曰:
储贰之重,式固宗桃。
一有元良,以贞万国。
…
中山王承乾,器质冲远,风猷昭茂。
性聪敏,特敏惠。
丰姿峻嶷,仁孝纯深。
……
遐迩嘱意,朝野具瞻。宜承鼎业,允膺守器,可立为皇太子。
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武德七年初,李世民功业鼎盛,名声愈胜,李渊便下诏将李承乾的恒山王改封为中山王。
年仅七岁的李承乾长相清秀,一身冕服穿戴在身上,低着头有些怯怯的接受册命。
随后,第三封诏书便是通传天下,新皇即位,武德八年结束后,改元贞观。
随着这些仪式的结束,李世民正式即位,成为大唐帝国第二位皇帝。
“传旨,五日后望朝,设在承天门听政,届时,朕将承天门唱名,封赏功臣”。李世民缓缓说道。
众臣闻言,顿时大喜,齐声山呼拜倒。
高冲心中直呼好家伙,李世民是懂人心的,这个举动可以深深抓住功臣的心啊。
宫门唱名,封赏功臣。
这是何等的荣耀,这远远比一封圣旨封赏的官爵更具有象征性意义啊。
今天初十,五日后正是十五,也是半月一次的朔望朝会。
“朔”是农历每月初一,“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朔朝便定在初一,望朝便在十五。
这两天的朝会不等于每日的朝参,每日朝参是五品以上官员以及各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才可以参加。
而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则是在长安城九品以上的官员参加。
以前每逢朔望朝会都是在太极殿外的广场举行,始终是在宫墙里面。
而现在李世民定在承天门外举行,其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为了给他的功臣扬名,给他的功臣长脸。
承天门外就是朱雀大街,可以想象得到,到时候一定是百姓云集,人声鼎沸。
在这种情况加官进爵,意义非同小可,可以说是相当的有仪式感,相当的有牌面。
显然这个举动是李世民自己想到的,高冲同样是有些期待,说是不期待那绝对是虚伪,人活着,谁不好名。
君不见,数百年后,流传一句话,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引得那些读书人狂热追捧。
现在则是,承天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
刚到家,累趴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
第五百二十九章 登基大典
同类推荐:
徐千鲤蓝倩蓉、弃后重生:掀冷宫,夺帝位!、上交快穿功德系统,国家赚麻了!、四十岁,嫁给了闺蜜的儿子、流落废土,靠捡垃圾成大佬养萝莉、悬疑之民间诡事、死后第五年,她在龙床醒来、情港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