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长门好细腰姒锦全文免费阅读第553章 千秋之喜

第553章 千秋之喜

        第553章 千秋之喜

        冯蕴对裴獗的生辰十分上心,亲自操持着把裴府上下里外都打扫了一遍,从宴席的菜肴安排到宾客的名单,她前后张罗,反复与裴家人商榷,不假人手。

        裴媛喜滋滋地。

        看到大包小包的东西抬进裴府,欣慰不已。

        弟妹终于想明白,要做这个当家主母,往后她这个大姑姐,也就不用名不正言不顺地替她管家了……

        裴媛把账本整理明白,亲自捧到冯蕴的屋里。

        不料,被冯蕴笑着拦了回来。

        “阿姐万莫撂了担子,这个家我可管不来的。”

        裴媛错愕。

        冯蕴笑眯眯将账本推回去。

        “等夫君生辰一过,我也该回安渡了。裴府的事,还得劳烦阿姐,多多操劳。”

        裴媛暗自讶然。

        “还是要回安渡吗?”

        冯蕴笑着点头,“要回的。那么多人等着我呢。我不回去,长门就乱套了。”

        裴媛是万分不愿意她和弟弟分居两地的,但有些事情,裴獗都默许了,她这个当长姐的,手也不能伸得太长。

        裴府的寿宴办得很是热闹,西京的名流世家,皇亲国戚,五品以上京官几乎都收到了请帖。

        府门前,车水马龙,最早送来贺礼的,是宫里的新帝元寅。

        而最早赶到裴府的,是长公主一家。

        长公主府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停在裴府门前。

        濮阳纵下得车,打帘子请下母亲,温行溯这才扶着濮阳漪从另一辆马车下来。

        一门显赫。

        温行溯也是朝中新贵,生得儒雅矜贵,英俊端方,跟濮阳漪走在一起,很是养眼。

        “贵客到了。”

        冯蕴迎出府来,远远与濮阳漪对视一眼。

        濮阳漪吐个舌头,冯蕴莞尔,快步上前朝长公主和濮阳纵行礼。

        “殿下,郡王,多谢光临。”

        长公主夸道:“这些时日不见,王妃出落得越发可人了。”

        冯蕴笑应:“殿下过誉。”

        说着,又回身朝温行溯和濮阳漪微微一揖。

        “大兄,嫂子。”

        温行溯报以一笑。

        濮阳漪道:“阿蕴自去忙吧,都是一家人,我和你兄长都自在得很,不用招呼我们。”

        冯蕴瞥一眼她莹白无瑕的脸庞,微微勾唇。

        濮阳漪是真快活。

        喜悦就跳跃在黑亮的眼睛里,一看便知跟大兄感情甚笃,又有慈母和长兄在侧,再没有人比她更开心了。

        冯蕴笑道:“才不会跟嫂子客气,你和大兄自便吧。殿下,郡王,快屋里请。”

        长公主一脸慈爱,没有高高在上的威风,像个普通长辈那般,边走边同冯蕴寒暄。

        濮阳纵和濮阳漪偶尔在边上说几句,亲昵得好像真是一家人。

        反倒是温行溯不怎么出声。

        他惊艳地扫一眼冯蕴,便恢复了表情,笑容不深不浅,恰到好处,偶尔随意地扶一下濮阳漪,也很是得体。

        冯蕴看到他们夫妻恩爱的样子,不由打趣,“回京这么久,大兄可是第一次登门。要不是我下帖相邀,怕是都忘了有个妹妹吧。”

        濮阳漪当即红了脸,轻轻瞭温行溯一眼,“就你嘴坏。夫君回京便忙于公务,哪里得闲……”

        冯蕴扑哧一声,“看把你急得。”

        温行溯笑了笑,声音温润清朗,“阿蕴不请,这两日也是要来的。”

        顿了顿,他似乎还想再说什么,门外又有马车驶来。

        冯蕴目光一转,招呼他们往里坐,便又出门去了。

        温行溯回头一看,笑了笑,带着濮阳漪迈入门槛。

        宾客渐渐多了起来。

        裴冲被小厮推着,亲自出来招呼客人。

        这位功劳赫赫的大将军,平常都是看不到人的,每每有人看到他残疾的双腿,都不免唏嘘一番,说一些敬仰的话。

        裴冲只是笑笑,对当年那场仗,绝口不提。

        宴席开桌以后,宾客都到齐了,文治帝才姗姗来迟。

        帝王亲自到臣子的府上贺寿,古往今来少之又少。

        君臣尽欢,客套有礼。

        在场的人却心知肚明,无论嘴上说得多么大方得体,但这都不是“恩宠”,而是皇帝的妥协,对雍怀王的示弱。

        酒宴菜品丰盛,一派繁荣。

        裴家自从裴冲残疾,裴夫人过世,再也没有办过宴席。在很多王公老臣的记忆里,追溯上一次,还是裴媛出嫁。

        一时间,多年前那一场战事,再次被人提及。新旧两党也因此暂时摒弃恩怨,开怀畅饮。

        冯敬尧夫妇也在受邀之列。

        席上,他捧杯起身,对主位上的文治皇帝道:“晋齐两国自鸣泉结盟,数年来和睦共处,互通有无,这才使得两国百姓安居乐业,商贾云集,百业兴旺。此次老夫从齐来晋的路上,得见昔日战场,今成桑田,农夫荷锄,牧童横笛,一幅盛世图景,胸怀甚是激荡。”

        又抬袖高举酒杯,朝文治帝和满场王公欠身一揖。

        “老夫今日借雍怀王美酒,祝晋齐两国,世代友好。愿天下苍生,永享太平,盼从此盛世安宁,共铸千秋之碑。”

        冯敬尧博览群书,本是饱学之士,又生得一张能言善道的巧嘴,在齐国朝堂游刃有余,在晋国也不遑多让。

        众臣听罢,频频点头。

        就连文治皇帝都有些被感动了。

        他朗声一笑,举起杯。

        “诸位爱卿,齐国贵使,借今日雍怀王千秋之喜,朕提议,与诸君共饮此杯,祝两国共绘太平图景,尽展盛世芳华。”

        众臣起身,举杯共饮。

        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就好像朝堂上那些针锋相对不曾存在一般,更没有人提长门半个字。

        冯蕴莞尔轻笑。

        旁人不提,是给雍怀王的面子,那她来提。

        冯蕴拿起酒壶,为裴獗的杯中斟满,又徐徐给自己倒满一杯,朝皇帝和诸公行了一礼,含笑道:

        “诸位贵客吃好喝好,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见谅。”

        她今日打扮端庄大气,发髻高挽,珠翠点缀,宽衣襦裙雍容华贵,举手投足从容不迫,一说话如春风拂面,明艳如同牡丹绽放……

        好一朵人间富贵花……

        也只有雍怀王可以驾驭了。

        席上有人连声称赞。

        敖政更是豪迈地饮尽一杯,大声道:

        “王妃实在自谦。此酒醇厚,如琼浆玉液,此菜精致,堪称佳肴翘楚,便是宴席上的杯盏碗碟,也极是别致,敖某从不曾在别处见过……”

        说罢又朝众人扫过去一眼,含笑道:“诸公莫怪敖某喝多了大舌头。这西京之地,只怕这宴席也是独一无二,无人能及的。”

        敖政很捧场。

        正中冯蕴下怀。

        她看一眼裴獗,笑得温暖而亲和:“得蒙敖相夸赞,愧不敢当。”

        说罢,她从席上起身而立,徐徐一笑。

        “既然说到这里,那我就献羞了。”

        纤手执壶,她浅浅一笑。

        “这酒名曰‘荷香露’,来自安渡长门,取界丘水,花溪粮,千里荷香,精工而酿。”

        她微抿一口酒液,敬众人。

        又道:“宴上的杯盏瓷碗,也来自花溪龙窑,说起来,还有一个典故……”

        她目光淡淡一扫,笑容不改。

        “当年天寿皇帝在花溪小住,曾因一时兴起,亲临花溪窑口,加柴添火。许是受到龙气滋养,那一次出窑的瓷器,釉质润泽、胎骨细腻,光亮洁净,明丽雅致,一只只如人间瑰宝……窑工们惊讶不已,当即拜倒,山呼万岁。自此,更名为花溪龙窑……”

        她指着众人面前的餐盘碗碟。

        “诸位今日所用瓷器,皆来自花溪龙窑。还有……”

        她又笑了笑,一一介绍桌上的菜肴,声音温煦有礼,如黄莺出谷。

        “今日的菜品,是安渡近年来很受百姓欢迎的寿宴九大碗,也源起于长门。”

        四周鸦雀无声。

        菜都很好。

        但气氛有些怪异。

        这些日子,朝堂上可没少说取缔长门的事。

        可这是雍怀王寿宴,王妃言笑晏晏地为来宾介绍美酒美食,谁也不好当场打脸。

        吃人嘴短。

        场面就……十分尴尬。

        冯蕴看着他们的表情,心知肚明,却丝毫没有表现出窘迫。

        她大大方方将长门用这样的方式介绍给众人,并隐晦地表示,长门就是一个专注于改善民生的地方,只会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而不是越过越糟……

        这样的所在,有取缔的必要吗?

        敖政脸上浮笑,心里连声叫绝!

        这个弟媳妇,可真有一套。

        他端起酒杯遥敬一圈,大笑道:“若非今日赴宴,敖某可长不了这么多见识。好!酒好,菜好,长门好。你说是吧,阮尚书?”

        阮溥也在席上,正襟危坐着。

        闻声,一张脸黑沉沉的。

        敖政举杯,“敬你。”

        阮溥暗自咬牙,事到临头又骑虎难下。他不冷不热地笑一下,一仰脖子,把酒一饮而尽。

        敖政哈哈大笑。

        席上众人面面相觑,或哑口无言,或小声交谈。

        不知今日宴后,再上朝,阮尚书还好不好意思参奏,要取缔长门?-

        推杯换盏间,觥筹交错,笑语盈盈。

        冯蕴和裴獗并坐在一张席案前。吃口菜,喝口酒,她面若桃腮,品得津津有味。

        裴獗侧过脸看她。

        冯蕴与他对视,莞尔一笑,朱唇嫣红,“大王好酒量。你看,我都醉了。”

        裴獗眉头几不可察地轻皱一下,看着她扬起的笑容,默默收回视线,扶了扶额头,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瞥一眼身后的长随钱三牛。

        “扶我更衣。”

        席间不时有人离席。

        去方便嘛,没人在意……

        除非是有心人。

        -

        冯雅没有像冯蕴一样去前堂招呼宾客,当然,她也不够资格。

        毕竟冯蕴算有官身的人,不是普通女子。

        她和陶氏都在后席,跟着众多夫人贵女。

        陶氏生怕别人不知道冯雅住在裴府,谈笑之间,时不时地流露几句意有所指的话,好让人知道,她这个女儿,是到裴府做侍妾的……

        大多数人弄不清她们的关系,不便多说,也有些性子刁钻的,夹枪带棒地酸她几句。

        陶氏倒是不惧什么,大大方方地道:“她家姐成婚多年,还没有子嗣,做妹妹的,自该多分担一些……”

        这种事并不鲜见,没有人疑心什么。唏嘘一番,无非感慨雍怀王妃也会落得今日。

        仆女匆匆进来,对冯雅耳语几句。

        冯雅攥着手绢抬头,“母亲。”

        陶氏笑道:“去吧。”

        -

        裴府为赴宴的宾客准备了休息的厢房和净房,离宴会之处不远。

        冯雅带着仆女走出来,四下里一望,忐忑地问:

        “成了吗?”

        仆女低着头,根本不敢看她。

        “主子,应当是成了。大王带着长随匆匆离席,料想那秘药已然生效……”

        冯雅攥紧手绢,一颗心鼓鼓胀胀的,既兴奋,又慌乱。

        那天陶氏带着秘药来找她,说是西域来的神药,此药入口,贞节烈妇转眼宽衣解带,再是刚正不阿的男儿,也必会沦为浪荡子弟……

        若放在酒水中,效果加倍。

        此前冯雅一直寻不到机会接近裴獗,今日倒是恰好,冯蕴自己撞了上来,说她筹备大宴,府里人手不足,把她跟前的两个仆女叫去帮忙。

        这不是天遂人愿又是什么?

        仆女道:“奴怕出事,将药涂在雍怀王桌案上的酒杯里,王爷饮下许多……势必会为主子神魂颠倒。”

        神魂颠倒?

        冯雅想着裴獗神魂颠倒是什么样子,一颗心突突直跳,紧张得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她有些迫不及待,加快了脚步。

        为裴獗下药,她原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可陶氏说,那秘药无色无味,雍怀王不会察觉有异常。

        等二人成了好事,雍怀王也顶多认为是他喝多了酒,突然起兴,怪不到她头上……

        她生得那么美,做点委屈娇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雍怀王除了抬她入府,还能如何?

        “主子,就是那里。”仆女指着眼前半阖的门扉,压着嗓子道:

        “雍怀王进去的就是这间……”

        这章二合一,字数长长……

        明天我争取三更,握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