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穿越时空的旅行者txt第120章 天下大势与论诗

第120章 天下大势与论诗

        三日之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应裴济民之邀,唐员外带着他的妻子、女儿以及黄伦一同踏上了前往裴府的路途。

        裴府与唐府相距并不遥远,乘坐马车大约只需十几分钟便能抵达。黄伦暗自估量着,如果选择步行前往,以正常速度行走,大概也就需要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

        不多时,他们这行人便顺利地抵达了裴府门前。

        只见裴府大门敞开,门口站着数位仆人恭恭敬敬地迎接贵客的到来。裴济民亲自出来迎接,他面带微笑,热情地向众人拱手作揖,并吩咐仆人们赶紧准备茶水点心招待客人。

        进入裴府后,唐芙蓉与她的母亲被引领至内院休息,而黄伦则与唐员外留在前厅,同裴济民一起围坐在桌前,品茗闲聊起来。

        起初,三人谈论着一些诗词歌赋,分享各自对文学艺术的见解和感悟。接着话题一转,又开始探讨起当下的天下大势来。

        黄伦面色凝重地提及北方的战乱局势,不禁摇头叹息道:“如今这大明王朝已然气数将近,北方的大片疆土早已落入满清之手。照此情形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南方也会陷入战火纷飞之中,难以再享太平日子啊!咱们这些人若想在如此乱世之中站稳脚跟,必须尽早做出决断才行。依我看呐,趁着目前时局还算安稳,应当果断变卖家中产业,移民到海外去谋求生路才是上策。”

        说完这些话后,他缓缓地抬起手,忧心忡忡地端起面前那精致的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小口茶水。

        然而,这杯中的香茗此刻却无法抚平他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

        只见他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且凝重,仿佛心中正被无尽的忧虑所充斥着。

        只因他深知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大清最终将会一统天下,成为这片广袤土地上新的主宰者。

        此时,一旁的裴济民也陷入了沉思之中。在他看来,大明王朝虽然已经日渐衰落,但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气数尚未完全耗尽。

        现今的局势虽说颇为严峻,但仍存在着一线转机。至少,凭借着那雄伟壮阔的长江天堑,大明尚有机会与来势汹汹的大清划江而治,形成南北对峙之势。

        相比之下,那位富甲一方的唐员外则对黄伦的观点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认同。

        在他眼中,大明已然回天乏术,与其苦苦挣扎,不如早作绸缪,尽快想办法为自己寻找一条后路才是上上之策。

        就在众人各抒己见之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唐春生终于忍不住开口向黄伦问道:“贤侄啊,以你之高见,我们当下究竟应当如何抉择呢?”

        听到唐春生的发问,黄伦略加思索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依晚辈愚见,目前最为可行之计便是变卖家产,将所得钱财用于招募那些心怀大志、志同道合之士。然后一同远渡重洋,前往海外的东南亚一带寻觅一处面积较为广阔的海岛作为根据地。在此处精心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并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同创建一个繁荣昌盛、公平正义、互帮互助的全新王国。如此一来,不仅可为我等华夏子孙觅得一处安稳的栖息之所,更能让我中华文明在异国他乡得以延续传承下去。”

        唐员外本就是个富有冒险精神、积极进取的生意人,听到黄伦所言后,心中不禁一动,暗自思忖着其中的利弊得失。沉思片刻之后,他开口向黄伦询问道:“贤侄啊,依你来看,这大明王朝在南方地区究竟还能够支撑多久呢?”

        只见黄伦稍稍沉吟一番,然后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叔父大人,据我推测,大明在南方少则能坚持 2 至 3 年,若是情况乐观一些,最多也不过 5 到 6 年罢了。因此,关于移民海外这件事,咱们还是尽早做出安排才好啊!”

        唐员外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黄伦的看法,紧接着继续追问道:“那么以贤侄之见,我们应当怎样具体安排此事呢?”

        黄伦略作思考,有条不紊地说道:“首先,可以考虑将家中的产业逐步变卖变现,筹集足够的资金;其次要着手准备出海所需的大型船只,并确保其性能良好、坚固耐用;此外,还应该与其他一些世家大族联手合作,共同应对此次危机;同时,广泛招募各类能工巧匠,让他们随船同行,以便在到达新的地方后能够迅速开展生产建设活动;最后,务必提前储备充足的粮食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以防万一。”

        听完黄伦这番详细的讲述,唐员外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计划和盘算。他决定再等待一段时间,寻个合适的机会去拜访一下昔日那些交情深厚的老兄弟们,与他们一同商议此事。

        倘若众人都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按照黄伦所说的方法去逐一落实各项安排。

        然而,对于黄伦和妹夫唐春生所担忧之事,裴济民却是一脸的不以为意,心中暗忖这二人实乃杞人忧天罢了。值得庆幸的是,后续他们二人并未再就此事继续探讨下去,而是话锋一转,裴济民与黄伦开始谈论起了那令人陶醉的诗词歌赋来。

        黄伦深知裴济民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内心深处的那份细腻情感,于是投其所好地与他畅谈着各个朝代的诗词佳作。在黄伦看来,每个朝代的诗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风格特点,宛如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各自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对此观点,裴济民亦是深表赞同,频频点头称是。

        就在两人相谈甚欢之际,黄伦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清朝乾隆年间那位声名远扬的史学家赵翼所创作的一首名为《论诗》的作品。此时此刻,这首诗仿佛恰到好处地能够映衬当下之情境,黄伦不禁兴致勃勃地吟诵起来: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裴济民闻听此诗,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面露惊喜之色,情不自禁地连声高呼道:“妙哉!妙哉!当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啊!好诗!”

        紧接着,他急忙吩咐身旁之人速速取来纸笔,并恳请黄伦务必将此诗誊抄下来,妥为珍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