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穿越唐朝杜荷抽奖到吕布第160章 当不了徒弟当徒孙

第160章 当不了徒弟当徒孙

        颜师古指着一大群正在甄选诗词的人,笑着说道:“杜少监做事,才是真正的雷厉风行啊!”

        秘书省除了杜荷这个年轻人,其他属官全都是大衍之年的老头子。

        现在多了一帮年轻的东宫崇文馆学士和学徒,他感觉到秘书省一下充满了活力。

        颜师古接着好奇问道:“杜少监,《唐诗三百首》的诗词排序,你打算怎么排?”

        “按照诗词评分的高低来吗?”

        一本诗集,诗词的排序先后顺序,非常重要。

        放在前面的诗词,看的人多,流传率最广。

        放在中间或者后面的诗,如果不是特别出彩,看诗集的人恐怕看几眼就会遗忘掉。

        杜荷笑着说道:“颜大人,我打算把诗集按照军旅、写景、中秋三个主题进行划分。”

        “等诗词甄选出来以后,再按照所属主题,放到相应的版块里。”

        “在每一个版块里,诗词按照评分的高低,依次往后排。”

        颜师古眼神一亮。

        他抚须颔首说道:“如此排序,甚好!”

        “这么多人参与编纂诗集,用不了多久就能印刷出来。”

        “杜少监,等《唐诗三百首》印刷出来,第一本呈给陛下,老夫要拿第二本珍藏。”

        第一本诗集,他可不敢跟陛下抢。

        杜荷点了点头:“这自然没有问题。”

        他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诗集只是这样干巴巴地印刷出来,未免有些单调。”

        一本诗集里,都是一首首诗,阅读起来没什么意思。

        像他这种不爱看书的人,每看几首诗,恐怕就会困得想睡觉。

        颜师古眉头微动,好奇问道:“杜少监,你还想做点什么?”

        杜荷笑着说道:“请大儒在每一首诗下面留下评语,增加诗词的可读性!”

        “买诗集的士子可不仅是为了读一首好诗,也想看当世大儒对这些诗的理解以及评价。”

        “大儒给诗词作评价,可以让士子更好地理解诗传递的思想内涵。”

        诗词注释对文化素养不够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颜师古近些年,一直做古籍的注解和修正。

        他当即赞同道:“杜少监,你这个提议很好,诗词的注释就交给老夫来完成吧。”

        “等诗词排好序后,老夫把王绩、寒山、褚亮和上官仪这帮好友,拉过来给诗词写注释!”

        听到颜师古主动接下这个活,杜荷心里一喜,当即抱拳说道。

        “那就有劳颜大人。”

        安排好了诗词的编纂任务,杜荷心情愉悦地往东宫赶去。

        他昨日被李承乾坑了一手,现在每天要去东宫跟李靖学习兵法。

        东宫偏殿内。

        等杜荷赶过去时,李靖已经在给薛仁贵和裴行俭讲解兵法。

        “杜贤侄坐我身边来吧,刚好接下来老夫要讲《六军镜》。”

        “好的,李伯伯。”

        杜荷抱拳行礼后,走到李靖右手边的软垫上坐下。

        李靖讲的《六军镜》全名叫《李靖六军镜》,是他近两年编写的一本兵书。

        这本兵法融合《孙子兵法》、《尉缭子》、《孙膑兵法》、《六韬》、《司马法》等着名兵法精髓,以及他征战多年的心得感悟。

        这本兵书完全是为了作战而编撰的,实战性非常强。

        而且李靖在讲解兵法的时候,并不是照本宣科念出来,而是列举他统兵作战的一个个案例来分析。

        “李靖不愧是名师!连他这个军神小白也能听懂这些兵法谋略。”

        杜荷在心底暗中赞叹。

        杜荷不知不觉中听得入迷,而时间悄无声息地过了两个时辰。

        李靖停了下来,他端起茶杯大口地喝了几口茶汤,随后把目光看向杜荷、薛仁贵和裴行俭三人。

        他笑眯眯地说道:“今日就讲到这里,老夫现在考考你们。”

        看到李靖要现场考问,薛仁贵和裴行俭的身子紧绷起来,上身坐的挺直。

        杜荷的心里倒没太大波澜,反正答不答得上来,对他来说没有丝毫的影响。

        李靖赞赏地看了杜荷一眼,随后朝另外两人摆着手说道。

        “不必紧张,只是简单的问答而已。”

        说完李靖直接把问题说出来:“如果你们率大军攻打一座坚固的城池,而久攻不下该怎么办?”

        听到攻城的问题后,三人同时低下头思考起来。

        攻城是每一个统帅和将领,都会遇到的难题。

        特别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池,不仅城墙高耸坚固,里面的物资存粮也很充沛。

        有时候用成千上万的人命去填,也不一定能打的下来。

        足足过了半刻钟。

        薛仁贵率先站起来回答道:“如果正面攻不下城墙,可采用挖地洞、打造攻城云梯、火攻等战术手段。”

        “亦可在流经该城池的河流上游,用土木石子筑河堤,蓄水淹城!”

        李靖点了点头:“不错,采用多种攻城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破城方式。”

        纵观历史长河,无数的攻城大战,都是采用薛仁贵所说的方法。

        为了避免敌人援军的及时增援,攻城都是有时效性,所以一般都是采用强攻的方式。

        裴行俭神色紧张说道:“卫国公,小子觉得两军交战,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可向城内投射大量的书信,许诺城里的官员给予高官厚禄,同时散播谣言说他们被放弃了,他们的朝廷没有派兵来援助。”

        “除此之外,我们也派兵在半路伏击敌人援军,一边剿灭其有生力量,一边组织他们增援。”

        “只要等一两个月,城里的敌军和百姓迟迟没见到援军,便会军心涣散。”

        因为薛仁贵说了攻城的多种方式,所以裴行俭换了一条思路。

        李靖眼神一亮,他微微颔首说道:“两军交战,攻心为上,说的好啊!”

        没想到不怎么被他看好的裴行俭,能给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因为他就是一名善于用攻心计的人。

        贞观四年灭东突厥时,李靖为了尽快拿下固若金汤的定襄城,提前安插斥候进突厥内部,并散播谣言说定襄城守将康苏密投靠了大唐。

        而谣言太多,唐军又兵临城下,因此颉利可汗对心腹大将康苏密产生了猜忌。

        最后逼得康苏密开城门投降。

        看着身材消瘦的裴行俭,李靖觉得这个小家伙有灵性,好好地培养一番以后也是了不得的统帅。

        可惜李靖已经年事已高,没有那个心力培养裴行俭这种统帅型的弟子。

        但是放任这等人才不培养,对大唐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李靖笑着对裴行俭说道:“守约,老夫给你推荐一个师傅如何?”

        “卫国公举荐,那是小子天大的荣幸!”

        裴行俭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朝李靖,行了一个大礼。

        杜荷也很好奇,李靖会推荐谁担任裴行俭的师傅。

        沉默了一小会,李靖朗声说道。

        “老夫推荐大弟子苏定方当你师傅,你觉得如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