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催泪系导演TXT奇书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参与感很关键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参与感很关键

        《十二怒汉》很快地就进入筹备阶段,其实也没什么可筹备的。

        因为这部片子,真的不需要什么太多的其他的准备,演员方面更不用多说,这一次,《十二怒汉》的阵容并不算豪华,但是却绝对是一次演技大比拼。

        对于戏疯子,老戏骨们而言,他们对这部电影那可太喜欢了。

        因为这部电影,绝对是可以让他们过足戏瘾。

        而李易并没有完全按照原版的台词来,而是给予每个演员,设定好他们每个人的身份。

        如1号陪审员,也是陪审团团长,职业在原版里面是高中球队教练,在北美高中有球队教练,而且身份不低,但是在国内,包括港岛,实际上,这个职业并不算突出,所以,李易索性改成了港岛大学的球队教练,负责主持会议。出演这个陪审员的演员是港岛的老戏骨,罗立宵,这位虽然并没有那么出名,也不算大明星,但是却绝对是老戏骨。

        2号陪审员,银行职员。这里李易倒是没有进行修改,出演2号陪审员的却是来自内地的一位老戏骨,周田,这位虽然在演艺圈没有太大的名气,但是演技却同样的堪称顶级。

        3号陪审员,职业方面并不重要,但是这个角色却是十二个陪审员里面的比较重要的角色之一,因为他的设定是一位父亲,并且是一位和儿子有矛盾的父亲,他对自己儿子有着很强烈的不满情绪。

        4号陪审员,金融行业的证券分析师。

        5号陪审员,出租车司机。

        6号陪审员,工人。

        7号陪审员,足球球迷。

        8号陪审员,建筑设计师,由陈伟杰领衔。

        9号陪审员,老好人,罗贤出演。

        10号陪审员,带有阶级偏见。

        11号陪审员,钟表匠。

        12号陪审员,广告业从业者。

        总体上来说,李易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变,不过,在剧情上,李易的要求是,让每个演员自己知道,适应自己的性格,职业,去理解,去知道,这样的性格,这样的职业的人,会在那样的情况下说出什么样的话来。

        因为毕竟是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背景,不同的国度,所以,李易更希望他们能够自由发挥。

        当然了,肯定是在框架之内的自由发挥。

        其实这种拍戏的方式,在港岛还是蛮流行的。

        有不少电影,甚至可能剧本写出来的时候,只有几页大纲,然后在拍摄的过程之中进行填充,很多时候,一些角色,根本没有特定的台词,完全靠演员自由发挥。

        但是却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当初的《无间道》,甚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完整的剧情,更不用说是对白了。

        当然,这种方式,的确很冒险,不过李易却很有信心,一方面是出于他自己,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演员,每一个都堪称是老戏骨级别的。

        越老越妖,而且他们演戏的经验无比的丰富。

        哪怕是陈伟杰,他对于李易的这个剧本,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意见,因为他自己之前就拍过一些这样的电影。

        很快地,《十二怒汉》演员就位。

        这部电影,说不好拍,是因为,本身单一场景,可是角色却众多,如何让每个角色都出彩,并且能够推动剧情,这很考验剧本和导演的功力,当然,演员的演技也是不可或缺的。

        而又很好拍,同样的是因为,这部戏,李易完全可以直接采用顺拍的方式进行,因为不需要转场,从头到尾就一个场景,甚至于,如果顺利,可以拍到哪里就拍到哪里,一直到不满意再停下来。

        所以,这种电影对于演技精湛的老演员来说,绝对是过瘾的。

        其实拍戏的时候,演技压制真的是挺可怕的,而对于一些演技精湛的演员来说,他们当然也更希望遇到势均力敌的演员,那样的话,他们就不需要刻意压制自己的演技,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而如果遇到演技差的演员,那双方都会不好受,演技差,必然被压制,效果自然也会变差,而同样的对于演技好的一方也是如此,他们必须克制自己的表演欲,甚至需要的时候,还要拉低到和对方同一水平线。

        当然,开拍之前,剧本围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其实也不算是剧本围读了,主要是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各自的角色需要在这部影片里面扮演怎样的角色。

        “每个人都说一说,你们觉得为什么你们一开始会投支持或者反对票。”李易笑着说道。

        “因为我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其实为什么投有罪票,这一点并不难回答,因为绝大多数人在看到那些证据的时候,都不会去想太多,他们并不是专业人士,更多的是停留在这些递交的证据上面。

        所以陈伟杰饰演的八号陪审员就显得很关键了。

        “我觉得,我应该也不认为那个男孩是无辜的,我之所以投无罪票,只是因为觉得,大家都投了有罪,如果我也投有罪,那么我们可以不经过讨论迅速地达成有效决议,可是要知道我们的决议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果我们错了呢?”陈伟杰想了想说道。

        李易也不由地点了点头。

        事实上,这也正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会那么精彩的精髓所在。

        被告到底是不是无辜的?

        这一点,并没有答案,或者说,在这个制度之下,陪审团的成员,不需要真相,或者说,他们也无法找到真正的真相。

        毕竟,知道真相的人只有当事人。

        而证据摆在那里,最初的时候,哪怕是8号陪审员,他也并不是说就真的觉得那个男孩无罪,只不过,他作为一名建筑师,本身他的职业,就让他对一件事情,天然地带上了比较严谨的态度。

        作为建筑师,他平时的工作,也必须严谨,否则的话,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出大问题。

        当然,或许不完全是这个,还有一点那就是,不经过讨论就定罪,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虽然他们就算那么做了,也无可厚非,毕竟,这就是程序。

        但是如果可以讨论一下呢?

        “我觉得,我或许也希望自己能够被其他人说服!”陈伟杰又补充道。

        “那你觉得,他是否是想着说服其他人?”李易又问道。

        “我想是有的,否则的话,他不会拿出那把和证据当中的凶器一样的摺叠刀出来,显然,他对这个案子是有过分析的!”

        “在我看来,他应该是觉得,男孩不是无辜的,可是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说,那些证据却又不够完美......”

        这个时候,那位设定为和儿子有很大的矛盾的陪审员演员开口道:“我其实有一点不太能理解,首先,既然我也有儿子,哪怕我不喜欢他,和他有矛盾,看不惯他一直以来的行为,但是那毕竟是我儿子啊,而且那个孩子和我儿子年龄相差并不大,那么我难道心里对儿子只剩下了不满?没有半点的......”

        其实这一点上,国内和国外,是有很大的区别所在的。

        在国内,一个父亲,哪怕对儿子有再大的不满,当然这里指的是一般情况下,同样的也是虎毒不食子。

        所以,3号演员的问题,李易是能理解的。

        “首先,正因为他有儿子,而且和儿子的矛盾非常大,当然,虎毒不食子,这一点没毛病,可是那个被告不是他的儿子,只不过是同龄而已,其次,他坚决地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做错事也一样需要受到应有的惩罚,正因为,他的儿子做的一些事情,他很不满,可是他又无法真正的惩罚自己的儿子,所以,仇恨转移了。”李易解释道。

        其实《十二怒汉》的整个剧情的进展的过程,在于,8号陪审员,如何一条一条地对那些证据提出合理的质疑,并且通过这些合理的质疑,来达成说服这些陪审员的目的。

        而李易拍摄这部电影的计划表上,计划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的。

        他计划分成,几个大场,也就是每次投票结果改变的节点。

        第一场戏,毋庸置疑,就是十二位陪审员们第一次投票前后。

        第二场戏,8号陪审员开始提出自己的合理怀疑,从一个戏剧性场景开始。首先案件的最直接的证据,杀人凶器,这也可以说是谋杀案之中的强有力的证据。

        男孩买了折叠刀,刀很独特、很少见,店里仅此一把。男孩称回家时刀弄丢了,同样的刀又杀了他父亲。难道这是巧合吗?之后8号从兜里掏出一把刀,插在桌子上,两把刀一模一样,众人惊诧不已。

        而这个惊诧,其实并不是说,八号提出的这个怀疑就一定是成立的,不是说,那把凶器就不是被告的,只是说,这个证据并不完美,它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

        但是按照疑罪从无的法律核心来说,那么这个证据就相当于被推翻了。

        无罪推定加合理怀疑,评议有了微妙的变化。于是第一个陪审员9号陪审员,他成为了第一个改变主意,投出无罪的一票的陪审员,这个时候,投票的比例就变成了10:2。

        8号陪审员,成功的GEt到了一票。

        李易他们这边的剧本围读,肯定要梳理剧情,因为虽然可以让演员们自由发挥,但是却不可能脱离掌控。

        所以,大概的流程必须是按照李易的要求走,也就是按照剧本的大纲来走的。

        于是接下来的一场戏,有人犹豫,有人愤怒。激烈的争吵,然后自然而然地开始触及其他的关键性证据......住在楼下的老人,听到男孩大叫“我要杀了你”,一秒后听到有人摔倒的声音。老人跑到门口,看到那男孩夺门而出。街对面的女人从窗户往外看时,看见男孩举刀杀人。当时有车经过,她透过车窗,目击了案发的经过。将两人的证词结合起来,疑点就出现了。电车经过窗前时,发出轰隆隆的噪音,老人能听到楼上的声音吗?他能听出那男孩的声音吗?合理怀疑,这个合理的怀疑让众人内心有了变化!于是又有两人改变立场,这个时候投票的比例又一次变化8:4。

        接下来的一场,依然是对证据进行合理的怀疑,一个跛脚的老人从床上下来,穿过卧室和走廊“跑”到门口,在15秒内完成,他能做到吗?8号陪审员按示意图布置了现场,模仿老人步伐,演示了这一过程,41秒!老人的证词不可信。再次投票:6:6。

        于是接着下一场,雨声打破了寂静。窗外大雨如注,破旧电扇也转起来。阵阵清凉没能弥合分歧,难道案件要成为悬案?合理怀疑无法排除,争论继续,新的疑点又提出来了。男孩比父亲矮很多,伤口是向下的,这可能吗?鲁莽、暴躁的3号,顽固地坚持有罪,他反握匕首做了示范。恰恰5号在曾经混过社团,见证过持刀斗殴。以他的经验,折叠刀都是向上捅人的;没有人反握折叠刀刺向对方,这样做太蠢了。合理怀疑,源于经验法则。12名陪审员出身不同、行业不同,论日常经验和生活常识,他们是真正的行家里手。

        这也是设定赋予的这些陪审员的职业的精彩之处,原本,他们这些人的职业,其实和陪审员这个临时特殊职业,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在这里,他们被联系上了。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参与感的体现。

        众所周知的事情,最初的时候,大家对这个案子,其实根本意义上,并不是特别的在意。

        因为被告并不值得同情,而且还是弑父的罪行,所以,让大家觉得既然证据充足确凿,那么干脆直接判了就完事了。

        而同时也是因为,他们其实对陪审员这个角色,并没有那么深的参与感。

        因为他们的职业在这个案子里面,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处。

        可是随着讨论,他们每个人的职业,开始在分析案件的时候,开始产生效果。

        比如混过社团的5号陪审员,他知道摺叠刀的真正的用法是怎样的。

        包括之后的戴眼镜,揉鼻梁上的压痕,等等,其实同样的都是一种参与感的体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