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1617全文txt下载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离

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离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端坐在乾清宫灵柩前一侧的信王最为引人瞩目。

        所有的勋贵和大臣们都知道信王在昨夜入宫,信王妃周氏和王府太监在今日入宫,现在簇拥在信王身侧护卫的都是信王府的人,信王的脸色很难看,原本白皙的脸孔变成青灰色,两眼也相对无神,身体似乎瘦了不少,不过众人并没有太多担心,信王一向健康,身强体壮,充满着少年人的活力。

        自乾清宫由内而外,宫中有身份地位的太监也是站满了,从王体乾到魏忠贤,所有的司礼太监站在最内,然后是御马监太监,宫中二十四监司太监俱都在内。

        其余什么监丞,少监,奉常,有品级的太监宦官数千人,俱在乾清宫内外等候。

        所有的公侯伯和大臣,还有锦衣卫的大汉将军,亦在殿内外伺候。

        人们都在等候,皇帝已经大行,信王虽无名份,其与大行皇帝同辈,当然不会是皇太子,亦非皇太弟,但同在京城的亲藩,桂王在府邸等候,连入宫也不准入,信王带着王妃等人,在英国公张惟贤的护卫下早早入宫,大义名份其实已经定下来了。

        顾秉谦身为首辅,早就带着礼部尚书等人进入殿中,众辅臣时不时的瞟一眼信王,发觉信王安然端坐,对前来拜见问好的人都并不假以辞色,这个少年人,沉深内敛,虽然并未正式即位,已经尽显帝王威仪。

        崔呈秀已经调任左都御史,站在阁臣后不远,此时忍不住低声而语:“怕是完了,这是个不好糊弄的主。”

        他自觉无人听的到,但不远处就是霍维华,这话被霍维华听的真切,不觉微微一笑。

        不管怎样,霍维华布局早就完成,魏忠贤和其党羽必定失势,自己拭目以待便是。

        “一切照规矩办吧。”听到内阁和礼部商议好章程,王体乾无可不可,看一眼魏忠贤,知道这九千岁腹中空空,礼仪制度什么的一窍不通,当下就自作主张,答应了下来。

        顾秉谦也不多说,转头对礼部尚书道:“既然如此,就照规矩办事吧。”

        礼部尚书至信王身侧,禀报即位的大体流程。

        信王面无表情,但两手紧紧按着椅子的两边扶手,用来强行按捺自己激动的心情。

        午夜梦回,信王不知道有多少次幻想过自己有登基为帝,御极天下的那一天。

        他要改弦更张,要重振朝纲,要以正人盈朝,要勤劳国事,每天都早朝……事实上信王是办到了,在崇祯十三年时,因为生病而罢早朝一天,皇帝被御史上奏指责,崇祯因此而下诏罪已,向群臣解释生病而不临朝。

        这在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这六朝都不曾发生的事,又在崇祯手里办到了。

        只有孝宗在勤政上能与崇祯相比,但在勤政上,孝宗也远不及崇祯皇帝。

        在简朴无华,节俭渡日上,能和崇祯相比的只有开国的太祖皇帝。

        在性格坚定刚毅上,似乎也没有几个大明皇帝能和崇祯相比。

        所以后世对崇祯抱以极大的同情,一个勤政,简朴,甚至典当宫中器物来补充国用的皇帝,一个爱好学习,尊重言路,穿着旧龙袍上朝的皇帝,每天批复奏折不停的皇帝,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皇帝。

        当然此时此刻,信王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在十七年后的下场,妻死,妃死,子被斩,女被崇祯亲手斩下一臂,连皇嫂都被迫上吊自杀,大明宗室在各处者死难极多,三百年皇朝,最终烟消云散。

        信王没可能会想这些,此时此刻,他心心念念想的就是重振朝纲,使大明中兴!

        年轻的信王充满着自信,充满着活力和干劲,信王的眼睛瞟向了不远处的魏忠贤,首其要者,是要在最短时间内铲除魏忠贤和他的党羽……

        不着急……信王安抚着自己,先要掌握内廷,御马监要换人,四卫营和勇士营还有上三卫将领要掌握住,对勋贵,特别是英国公等人要善待,使用他们的力量来制衡阉党……

        还有要尊敬皇嫂,短期内,在内廷仍然要靠皇嫂来支持,需得数月之后,周妃彻底掌握内廷,信王自己掌握太监和禁卫,才能说完全的安全。

        至于魏忠贤和其党羽,则在这过程之中加以消灭清除。

        信王很矜持,也很自信,他完全相信,在自己手中,大明一定会比现在强的多,中兴,指日可待。

        至于在不远处灵柩里的皇兄,信王看过去的目光有怜悯,也有一些哀伤,皇兄毕竟待自己不薄,向来亲厚,嗯,皇兄就是太亲厚了,所以被家奴凌驾其上,大权被家奴侵削,更可恶的就是客氏,以下犯上,以乳母身份凌驾于勋贵群臣之上,客氏也是一定要除。

        至于皇兄,年轻早逝,可悲可悯,但谥号一定不能用美谥,不能掩过饰非,这一点来说,信王也是很坚持……

        大殿之中,只有礼部官员们在商议继位大典,一切均有成例,有些遗忘的,不妨去查大明会典来看,这般大事,不能有丝毫疏忽遗漏。

        ……

        至午后,礼部商量典仪成,准备第二天择吉时请信王即皇帝位。

        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等、上笺劝进者三。

        令旨俞允。

        乃命礼部择日具仪。

        先期、司设监等衙门於华盖殿陈御座於中。

        仍於奉天殿设宝座。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於奉天殿。鸿胪寺设表案於丹陛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鸿胪寺设诏案。及锦衣卫设云盖云盘於奉天殿内东。

        别设云盖於承天门上。设云舆於午门外。设宣读案於承天门上、西南向。

        是日早、遣官祗告天地、宗庙、社稷。

        上具孝服、设酒果亲诣大行皇帝几筵前、祗告受命毕。

        即於奉天殿前、设香案酒果等物、具冕服行告天地礼。随赴奉先殿谒告祖宗毕。仍具衮冕、诣大行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诣母后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

        诣奉天殿即位。是日早、鸣钟鼓。锦衣卫设卤簿大驾。

        上服衮冕、御华盖殿。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候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华盖殿行礼毕。赞各供事。奏请升殿。

        上由中门出升宝座。锦衣卫鸣鞭。文武百官上表称贺。

        上命百官免贺。免宣表。止行五拜三叩头礼。

        至此礼制仪式方全部完成,相当庄重也相当冗长,那么多的礼节,程序,无非是昭显继承者的法统纯正,受命于天,也被公侯伯和群臣推戴拥护,等最终祭祀奉先殿,御华盖殿,展开贺礼,行五拜三叩头礼,皇帝大位就算彻底定下来,大明王朝便有了新天子。

        ……

        宫中的礼乐是陈而不奏,大丧期间,当然不会奏响礼乐。

        只有沉闷的吆喝声,也有千百人同时拜倒的声响,其声若冬雷震震,相隔数里也能听的相当真切。

        王发祥与李国宾,刘吉等人相顾而视,众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

        等朝官们从长安左右门退出来的时候,刘吉语气颇为沉重的道:“现在开始撤离计划,还是等一等?”

        李国宾心有不甘,说道:“我们在京师最少表面上是良善商家,并无明确不法形迹,难道朝廷会这么不讲法度,悍然动手?”

        “信王不是讲法度的人。”王发祥断然道:“大人有言在先,一旦信王即大位,立刻启动撤离计划,绝不允许有半点迟疑延误!”

        “既然如此。”刘吉点头道:“汉声计划开始吧。”

        李国宾默然不语,脸上满是痛苦之色。

        和记的京师分号在此已经经营六年多的时间了,从天启元年至今,从一个泯然众人,并不太出奇的普通商行,到现在京师正阳门大街到崇文门这个黄金商圈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商家,这其中真是筚路蓝缕,其中辛苦非常人所能知。

        不光是和记的货物物廉价美,而且占据垄断地位,还得有很多经营之法,这是刘吉的功劳。和官府打交道,搞定上上下下的那些权贵,这是李国宾的差事。

        暗中收集情报,刺杀过于嚣张跋扈的地方豪强,威胁京师权贵,这是王发祥的职责。

        三人配合无间,彼此依靠,数年间纵横捭阖,使和记在京师的力量不断的发展壮大。

        从商业上来说,和记的京师分号已经辐射了整个北直隶,包括蓟镇到永平和山海关,直抵宁远地界,往南则是整个河北,河南,山东,一直到苏北和湖北的北部沙市。

        可以说,除了和记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卫等处的分号外,京师分号处理的商业事务最多,所占的商业份额也在和记体系内更高。

        当然这也是总部之功,包括帐局,保险,还有各种货物的配给,人员的调配和支持,没有总部也没有京师分号的成就,这一点来说刘吉等人也是心知肚明。

        就算如此,京师分号获得的成就也是相当惊人,不管是经营之道,还是人脉,或是情报搜集,还有针对后金细作的间谍战,都是无往不利,除了京师得天独厚的条件之外,能做到如此地步,刘吉,李国宾,王发祥三人,真的是居功至伟。

        三人也都是行军司司官兼军司副司官的身份,地位相当不低,这也是对他们多年辛苦的酬劳。如果是别的行军司,恐怕早就升到军司去做事了,但京师和台湾一样,地位特殊,不可轻易换人,所以三人一直在京师搭挡,不曾换人。

        这一下撤离计划一开始,京师和北方几个重镇的分号先开始,然后各处分号陆续关停,或是转明为暗,和记的计划可谓是壮士断腕,几乎是瞬息间要舍弃大明北方的大半利润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