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第92章 弹劾

第92章 弹劾

        “即刻责令辽东巡抚张鼐,严查张天祥叛国通敌一案!”

        朱佑樘强压着怒火,将刘大夏从辽东加急呈递的奏报重重地拍在御案之上,眼神之中满是震怒与威严。

        辽东,作为防御蒙古与鞑靼铁骑南下的咽喉重镇,每年所拨军饷之巨,仅次于大同府,此乃国之命脉所系!

        如今却爆出这般惊天丑闻,张鼐身为辽东巡抚,肩负守土之责,冯坤身为辽东掌印指挥使,掌管军事要权,这二人位高权重,却未能守好这一方疆土,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朱佑樘环顾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一股寒意从心底涌起。自登基以来,他兢兢业业,力避洪武年间的严苛重刑,革除大统年间的政治昏庸,一心开创弘治中兴之盛世。

        在他的治理下,民生渐安,社稷初宁,满朝上下也尽显祥和之态。

        然而,此次张天祥叛国事件,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这看似繁华的“太平盛世”之上。

        谁能料到,在这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竟潜藏着如此居心叵测的窃国之贼?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背后似乎还隐隐浮现出朝中重臣以及世家大族的黑手,他们在朝堂的阴影中操纵着局势,妄图颠覆这来之不易的安稳江山。

        “哼!”

        朱佑樘暗自思忖。

        “朕以仁孝治天下,未曾想却被奸佞之徒视作软弱可欺,以为朕可欺、国法可罔,朕的仁慈竟成了他们肆意妄为的温床!”

        正当朱佑樘面色阴沉如水,在御座上沉吟思索之际,一位御史挺身而出,打破了朝堂上死一般的寂静。

        左都御史史琳,这时稳步走出自己的朝班位置,随后撩袍跪地,高声启奏道。

        “陛下,辽东此番生出如此逆乱叛国之大祸,臣以为,辽东掌印指挥使冯坤难辞其咎!

        其身为一方军事统帅,身负拱卫边疆、保境安民之重任,却御下不严,致使麾下将官竟敢胆大妄为,与外敌暗通款曲,此等玩忽职守之举,严重危及我朝之边防根基,按律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史琳言罢,微微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接着又道。

        “再者,辽东巡抚张鼐亦有监察不力之罪。

        其本应整饬吏治、纠察军政,确保辽东之地军政清明、将士用命。

        然而如今张天祥叛国通敌之事竟在其眼皮底下发生,却未能及时察觉、防患于未然,这分明是其懈怠政务、疏忽职守之表现。

        若不追究其责,恐日后各地官员皆会效仿,致使朝纲废弛、政令不行。

        望陛下明察秋毫,对冯坤、张鼐二人予以严肃惩处,以彰显国法之威严,维护我朝之安定!”

        史琳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众臣皆屏气敛息,静待皇帝的旨意。

        朱佑樘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面沉似水,目光冷峻地凝视着下方。

        心中怒火燃烧的同时,也在思索着应对这一棘手局面的良策。

        史琳的弹劾之声刚落,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随后便像是热油锅里溅入了水滴,瞬间炸开了锅。

        “陛下,臣附议!”

        右副都御史戴珊紧接着站了出来,他手中紧握着笏板,微微颤抖的身躯彰显出内心的激动与愤懑。

        “冯坤与张鼐身负辽东之重任,却纵容此等叛国行径滋生,此乃对陛下圣恩的辜负,对社稷苍生的大不敬!

        若不严加彻查,何以安边关将士之心,何以抚天下百姓之虑?

        臣恳请陛下即刻派遣得力官员,深入辽东,务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使奸佞无所遁形!”

        “臣亦附议!”

        又一位御史跨出班列,言辞恳切地说道。

        “辽东之地,关乎我朝之安危,不容有丝毫差池。

        冯坤久掌军权,却治军无方;张鼐身为封疆大吏,却督察失职。

        此二人之过,绝不可轻饶。

        陛下当以雷霆手段,昭示朝廷整肃吏治、扞卫疆土之决心,否则日后边患丛生,国将不国!”

        一时间,朝堂上众多御史纷纷响应,你一言我一语,声讨之声此起彼伏,皆恳请朱佑樘严查冯坤与张鼐。

        就在众御史纷纷附和请陛下严查二人之际,内阁首辅刘健却神色凝重地出言反对。

        “陛下,此事尚需冷静斟酌。

        冯坤与张鼐多年来镇守辽东,亦有诸多功绩。

        如今虽出了张天祥这等逆事,但仅凭此便要将二人草率论处,恐有不妥。

        辽东局势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贸然严惩,万一引发军中哗变或致使边防空虚,岂不是给了蒙古和鞑靼可乘之机?

        当下应先着人彻查真相,厘清二人在此事中究竟该担何责,再行定夺不迟,万不可因一时之怒而做出仓促决断,危及我朝根本。”

        刘健的一番话让朝堂上刚刚沸腾的气氛瞬间冷却了下来,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皇帝,等待着他的裁断。

        李东阳微微拱手,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刘健大学士所言极是。

        当下辽东局势微妙,冯坤与张鼐在当地经营已久,其势力盘根错节,若此时大动干戈地处置二人,恐会引起辽东军政系统的动荡不安。

        且刘尚书现今正在辽东,他对当地情形了若指掌,熟知每一处细节与关键。

        依臣之见,不妨将此事全权交予刘大夏,由他依据辽东实际情况细细勘察、审慎定夺,如此既能确保调查的精准详实,又可避免因我们在朝堂之上的仓促决议而引发不必要的变故。”

        谢迁亦紧接着附和。

        “陛下,李东阳大人的建议甚是稳妥。

        辽东乃我朝边防重镇,不容有失。

        当务之急是先稳定住局面,待刘大夏传回详尽奏报后,我们再依据事实做进一步的处置,方为上策。”

        朱佑樘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地听着几位大臣的进言,心中权衡利弊。

        他深知此刻辽东的稳定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但是今日左都御史和右副都御史二人的弹劾却让朱佑樘有些心惊。

        刘大夏的奏报刚呈上来,这二人就联合发难,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事端?

        沉默良久后,他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所言有理,朕亦明白辽东方向现今不宜大动干戈。

        冯坤与张鼐虽罪尚未全明,但失察之责难辞其咎,便先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着刘大夏即刻着手彻查此事,务必将真相如实回禀于朕,若有丝毫隐瞒懈怠,定当严惩不贷!”

        众臣齐声应和。

        “陛下圣明!”

        朝堂之上的气氛这才稍稍缓和了一些,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清楚,一场围绕着辽东局势的风波,才刚刚拉开序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