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开局吓疯朱元璋第242章 举仕并非师兄所愿

第242章 举仕并非师兄所愿

        第二百四十二章:举仕并非师兄所愿

        等到申时,林嗣文才将一篇古人注释完。

        他所注释的,乃是韩愈所写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口中喃喃念完这一段,林嗣文的眼中有几分茫然和惶恐。

        他八岁开蒙,苦读十八载,为的是什么?

        是承继家族兴盛?

        还是为了胸中的太平盛世?

        他读的书很多,自读完千字文之后,便一直在读书。

        可读的书越多,他越懵懂,越惶恐。

        书中所讲,与自己所经历的现实,真的是一回事吗?

        坐在书案前的林嗣文听得一阵犬吠,这才想起今日温凡说的事,起身活动了一下酸软的腰背,便起身朝着书院赶去。

        一路快步,林嗣文到了书院。

        而此时,班用茂的书房之中,并不止他一人。

        烛火映照着两人的身形,班用茂身前的矮桌前,温凡静静地坐着。

        班用茂缓缓放下手中的册子,抚须淡淡道:“你这篇文章作的不错,但过于炫技。当今天子乃是务实之君,你且再改改。”

        说罢,班用茂将另一本册子拿起来。

        温凡上前接册子的时候,眼神也正好落在另一本册子上。

        看到册子上的名字,温凡凝眉,语气颇为疑惑道:“老师,嗣文……。”

        班用茂那有些浑浊的眼中露出一些精光。

        旋即好似是敲打温凡般,道:“嗣文的问策写的不错,字里行间也都契合而今朝廷取士的标准。”

        言下之意,林嗣文的论策,比他要写的好很多。

        下一秒,温凡那原本还能淡然的脸色瞬间有些变化,他稍微迟疑了一下,道:“师兄忙于注释古籍,怕是并无为官之心。”

        说罢,他似乎是担心自己言语之间意图太明显,忙躬身道:“一切看老师的意思。”

        班用茂也犯了难。

        林嗣文无疑要比温凡更为适合举仕。

        林嗣文诗词稍弱,但非好高骛远之辈,学识扎实,四书五经也都熟读。更让人拍案叫绝的,便是林嗣文的手书。

        他曾写过一些文章,都是上佳之作,便是文坛之首的陶凯陶公,也对其赞扬有加。

        但……注释古籍,同样重要。

        为官举仕,成全的是林嗣文一个人。

        而注释古籍,修撰文书,成全的……却是他和林嗣文两个人。

        班用茂深深的犹豫。

        烛火之前,班用茂的脸色显得有些凝重和沉吟。

        而温凡也心头忐忑。

        于是乎为了加一把火,温凡凑上前道:“老师,师兄所好非是举仕……。”

        这句话,一下子让班用茂坚定了内心。

        因为这句话,给了他一个台阶。

        扪心自问,就算是他班用茂,也希望林嗣文将目前手里的古籍给注释完,只要注释完之后,他师生二人,必将在翰林藏书阁之中有一席之地。

        “你且好生改改,此次举荐事关重要!不可马虎。”班用茂道。

        温凡接过册子,狡黠的笑了笑。

        随即又有些为难道:“老师,你将师兄的册子……给我一观如何?”

        他要以断后患。

        班用茂自然也知道温凡的用意,沉默了一会之后,他点头道:“你借鉴借鉴也好,切莫让你师兄看到。”

        说完,将册子递给了温凡。

        温凡嘿嘿一笑:“放心吧恩师。”

        班用茂抚须,叹道:“我会跟嗣文谈一谈此事,也好让他心里没有心结。”

        ……

        太原城繁华的街道上,林嗣文独自行走在大街上。

        他的身上,是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心结?

        林嗣文想笑。

        什么叫我的心结?

        难道如此不公的事情,最后的不甘,竟然成了别人眼里的心结?

        他在桃李书院读书时间不长。

        但好歹也是大师兄,并且学识和德行无一不是其中翘楚,论道举荐举仕,整个桃李书院他应是首当其冲。

        林嗣文的心中,不断的想要压下那一股委屈的无名之火。

        他委屈的,不是自己没办法举仕。

        而是委屈在班用茂的默认和残忍,他所注释的书籍,一直都是受到很多文人关注的,甚至班用茂在整个文坛的超然地位,都有林嗣文的汗马功劳。

        整个古籍文言的注释,班用茂只是过问,从未参与。

        可最后,果实却要分做两份,一起共享。

        仅仅如此,林嗣文并没有意见。

        师恩大于天,他崇敬自己的师尊,也愿意这样做。

        可他恼火的是,为什么在班用茂的眼中,连一句问询都没有给自己就下了决定,他到底是希望自己这般无止境的给他劳作,还是真的认为自己不适合举仕?

        林嗣文苦笑。

        晚间的太原有些凉意,加上下了雪,更是让林嗣文有些身子难以承受,被一股寒风钻进后颈,林嗣文打了个寒颤,匆匆回家。

        而林嗣文刚刚转过街角,就见到有人拦住了自己的去路。

        他低着头抱着手,并不打算理会面前的人。

        也许只是正好挡路。

        可下一秒,一只手就拦在了林嗣文的身前。

        林嗣文错愕抬头。

        随即,迎接他的便是两只瞳色各异的眸子,那般冰冷,那般……无情和肃杀。

        “你是何人……。”林嗣文下意识后退半步。

        只见面前的人身着长袍,整个人的身体被长袍遮掩,而露在外面的,只有一双眼睛和高挺的鼻梁。

        “林兄,朝廷举仕,凭的是真才实学,而非裙带关系。”

        “你这班有才学有真知的人才,若是埋没,就太可惜了。”

        长袍下面的人阴恻恻的开口。

        林嗣文则是心头有些骇浪。

        那人微微一笑:“不必这么惊讶,整个山西,还没有锦衣卫查不到的消息!更何况是班用茂的身边?”

        说完,此人抬头。

        异色双瞳,千户,青眼。

        青眼淡笑道,解释林嗣文的疑惑:“本官奉命监察太原诸官,自然能够探得消息,见林兄弟乃真知实干之人,学识渊博,不知可愿为朝廷效力?”

        林嗣文瞬间惊呆。

        朝廷这是主动招揽他?

        不过下一秒,林嗣文就明白了一件事,这不是朝廷的意思,或许是晋王的意思。

        ……

        十二月初四,晌午的时候,传来消息晋王和参政曹宏一同到了太原城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