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大明我朱允熥开局救活大哥第251章办报纸

第251章办报纸

        朱允熥淡淡一笑,挥挥手让解缙坐下。

        “这只是我在朝政事务中零星的感受罢了。”

        解缙刚落座,就带着求知的渴望小声问道:“殿下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朱允熥阐释说:“现在朝廷里,官员们都把圣贤经典当作行事的金科玉律,不愿变革,事事追求复古。国家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怎么谈得上发展进步呢?”

        “户部不懂算数,工部不懂建设,刑部不懂法学,兵部不懂军事,长此以往,缙绅兄觉得国家真的能有繁荣昌盛的未来吗?”

        解缙紧拧眉头:“太孙前些日子责备那两位工部主的事……”

        朱允熥颔首:“没错,身为工部官员,却不了解自己该干的活,朝廷留这样的人有什么用呢?”

        “不过是一群蛀虫罢了。”

        解缙冷哼一声,对于那些享受着国家俸禄却无所作为的官员,他早就心生不满。

        朱允熥嘴角一扬。

        “所以,今天我见缙绅兄在阅读象山先生的书,就有了这样的感慨。世上事情都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怎能不辨五谷、不事劳作,就高坐朝堂,为国家制定政策呢?”

        解缙完全被朱允熥引导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框架。

        他用力地颔了颔首:“确实。”

        朱允熥继续道:“因此,我今天特地来翰林院找缙绅兄,是有一件事情,希望缙绅兄能全力支持。”

        解缙第二次站起身,深深一鞠躬,“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允熥先抛出了一个问题。

        “缙绅兄觉得,今天我的那番小议,是否可取?”

        朱允熥巧妙地将心学这一份重大功绩,谦让给了解缙。

        解缙心中猛然一震,这可是他迈向儒家圣贤之路的关键一步。

        不容多想,解缙迅速颔首,语气坚决。

        “知行合一该是天下读书人的追求,不对,更足以教诲万民,导引世风。”

        解缙用毋庸置疑的口吻,果断表达了自身的立场。

        朱允熥的心也随之安稳。

        他伸手提起已沸腾的茶壶,自行泡制起解缙早已备好的茶叶。

        “那么,缙绅兄认为,朝中的官员们,是否都已践行这样的道理呢?”

        解缙眼神微闪,心中明了,皇太孙今日特地造访翰林院,不仅仅是为了向自己推广心学,更是要树立自己为儒家圣人的形象。

        想到浙江道正在进行的改革,以及皇太孙近日对工部主事的严词训斥,

        加之近期朝廷中因本届科举主考官人选,而逐渐显露的纷争迹象,

        解缙轻易便推测出,皇太孙此举实则是对当前科举制度的不满。

        他摆了摆手:“在朝中,能知行合一者,寥寥无几。说来汗颜,臣今日方有所悟,即便是臣,亦未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朱允熥笑着颔首。

        “缙绅兄能有这等领悟,已胜过朝廷里那些整日无所作为之人。不过,我想既然缙绅兄今日有了这样的体悟,而国朝正值25载。”

        “何不将这份知行合一的理念广为传播,这才算是真真切切地实践了知行合一,惠及万民。”

        解缙心头猛地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迅速生根发芽,蔓延开来。

        他俯身回答:“能得到皇太孙的认可,加之新得的感悟,自然要将这见解散播出去,不让它埋没于旧纸堆之中。”

        但随即,解缙又面露难色,道:“可臣眼下身为文华殿行走,常伴君侧参与朝政,如何才能让这至理名言传遍天下,让黎民百姓皆有所闻呢?”

        朱允熥摆摆手,待茶水稍凉,浅酌一口,这才慢条斯理地说。

        “本宫有意成立一个书局,每十天出版一期心学文章,讲述知行合一的道理,通过遍布全国的驿站系统分发,让这思想深入人心。”

        “只是我身为监国,日常政务繁重,难以亲力亲为,如果缙绅兄愿意,这事完全可以交由你来负责。”

        驿站本就有传递信息的职能,如今大明的驿站改革初显成效,利用它们来传播文化思想,既发挥了作用,又显得恰如其分。

        他未曾料到,去年推动的驿站改革,竟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展现出如此多的好处。

        解缙心中感慨万千,对皇太孙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连连赞叹:“太孙对驿站改革的远见,犹如草灰蛇线,布局深远,一改之下,效果千变万化,实在令人钦佩至极。”

        朱允熥摆摆手,“就我们在,缙绅兄就别客气了。只要你点头应承,这事就算是你的了。”

        解缙二话不说,直接拉过椅子坐在桌旁,双手一撑桌面。

        “借驿站之力,让文章遍及四海,深入民间,这事说来不难,难的是我一己之力恐怕难以独挑大梁,况且每周仅刊登一篇,也显得过于单薄。”

        朱允熥心中早有谋划。

        创办报纸,在某个时代里,无疑是握在手中的利剑,是最强有力的发声方式。

        他正色道:“这报纸就设在翰林院后方,我看那城墙脚下的空地一直闲置,建个报社应当不成问题。”

        解缙闻言,微微颔首,既然要亲自操办,靠近翰林院确实能省去不少麻烦。

        再者,如果真要保证每周都有新文章出炉,光凭空谈显然不够,还需得在翰林院的藏书室中翻阅前人著作,汲取精华,融会贯通,最终将知行合一的理念推向新的高度。

        朱允熥接着说道:“而报纸上的内容,自然也不能全是心学理论的阐释,还得穿插民间故事、朝廷逸事、官员秘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眼球,引发更广泛的关注……”

        说着,朱允熥忽然笑了起来。

        “我们甚至可以在报纸上连载话本,每到情节高潮处故意中断,吊足读者胃口,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期。”

        解缙听着,眼睛一眨一眨,满是惊讶:“臣实在没想到,太孙对此事已筹谋周全,想法颇丰。”

        “这都是一时兴起的想法罢了,具体实施还需缙绅兄查漏补缺,细化方案。”

        解缙颔了颔首,“撰稿人手确实得多招募几位,国子监与翰林院里多的是才子学者,不妨花点润笔费,请他们在每期印刷前准备好稿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