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鼎明地产第427章 陕西安定

第427章 陕西安定

        陕西是大省,恢复秩序并不是喊喊口号便可以了。

        不仅需要实际上的物资垫底,更需要大量的文人士子的参与和统筹规划。

        好在山西学府如今已经遍地开花,每年毕业的学生都有数千人上下。

        这些人也许放在高位上还因为经历不足而不能胜任,但是放在地方作一个小吏负责基层的运转,却是完全足够了。

        陕西这次清洗,带给潞州军的不仅仅是钱粮,更有大批受到牵连的官员,地方吏员,这些人李开莫眼都不眨一下的便全部收拾,腾出来的大量的位置给予山西来的学生。

        陕西省这次清洗中,一共有四个知府,三十余位县令或杀或囚,底下的世代小吏之家,被收拾的更是数不胜数。

        若是李自成,面对着这种情况根本就是束手无策,但是李征却不一样,他手中能够胜任这工作的人数多的是。

        而想当官的更是排着队等着,更可怕的是,每年就有更多被锻炼出来的学生有足够的能力管理一县。

        对于官吏空缺,李开莫根本就没有任何压力,无论有多少空缺,他都可以迅速安排人员上岗。

        而且这些潞州军系统培训出来的官吏,与自己配合起来,默契程度更是远远超过这些旧官吏。

        对于如何赈济灾民,如何恢复生产,这更是潞州军的拿手好戏。

        从修筑灌井开始,再到修茸水利,这些工程都是需要无数的人力,而在这个世道,人力却是最便宜的。

        只要有一口吃的,灾民们都会闻风而至。

        西安府的工程数量极多,无论躲的多远的百姓,一旦听说有这种以工代赈的事情,都会蜂涌而至。

        哪怕是一些疑心极重,对官府已经没有一点信任感的百姓,也会陆续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从躲藏中的深山中自行出来加入,根本就无须人员前去宣传。

        施行以工代赈的工程进行之时,并行而动的是对多如牛毛一般的山匪路霸的严打行动。

        在这场严打行动之中,无数的官兵中的兵油子也被战场给剔除出来,这些作战不力却抢功积极的家伙们,因为如今陕西人力短缺,倒是没有被就地正法,而是大部分都被送入各个矿井之中,开采急需的各种资源。

        通过一个多月的军事围剿,西安府的大小毛贼死的死,搬家的搬家,地方的治安开始迅速的好转。

        在稳定了西安府这个陕西行政中心的秩序之后,靠着以工代赈修茸出来的一些水利设施,大规模的佃田还家行动也陆续展开。

        这些田地已经一扫之前李征刚起步时还挂在他名下的暗地作法,而是明明白白的宣布一年免征,第二年亩征收三斗的政策,十年后田地便归耕种人所有的法令。

        当这些田地开始陆续分配给原本只是来混口饭吃的灾民之后,顿时人群欢声雷动,人人都在感谢上苍终于降下一个为民作主的好官。

        亩征三斗的赋税,比起大明朝廷明面上的赋税那是高上一倍有余,但是在官府保证不再征收任何其他杂税之后,这赋税却完全不值一提。

        就算一亩的收成不多,但是户均高达三十亩的田地基数下,缴完赋税后,剩下的也足够一家老小吃喝了。

        更重要的是,原本卖苦力吃口饭的苦役,如今却成了自己田地收成的保证,这等于是自己为自己在修茸水利,官府却是花了钱。

        这种官府之前别说见过,听也没听过。

        不过这些惠民措施想要落到实处,却是需要通过官僚们的手,潞州军是新兴势力,不仅内部清廉远胜于大明朝廷,更因为无处不在的随风组织,这个潞州军内部的锦衣卫在暗中窥视和监督,官吏们都还不敢太过于放肆。

        三个月的时间,在李悦率领大军回返西安府后,西安府已经与三月前完全不一样了,虽然还算不上繁华,但整个西安府精神面貌完全焕然一新,充满着生机和朝气。

        当李悦近三万新旧军回到西安府,李开莫有了强援之后,更是大刀阔斧将整个新政推向全陕。

        而与他预料中的不一样,陕西各地并没有出现什么大规模的动乱,甚至小规模的骚乱也没有出现几例。

        让李开莫空有杀人的心思,却是完全找不到杀人的理由。

        有了西安府的例子在前,更是看到数万大军已经磨刀霍霍,甚至本地官军看向他们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的情况下。

        这些缙绅、官吏们十分明智的选择交出自己侵吞的大量田产,更是在号令传达各地的第一时间,便早早将已经准备好的钱粮自行送至官府衙门,完全一副乖宝宝的模样。

        在各地缙绅们完全弃械投降之下,最为失望的当属各地的驻军们,他们大多都是旧官兵出身,更是经常被拖欠粮饷的存在,原本还指望这次能够发一笔财,最后却是一无所获。

        不过他们并没有失望多久,西安府便派出了一队队的督查队伍,进驻了各个府。

        在缙绅们如临大敌之下,这些督查队伍并没有再想其他由头对他们动手,而是在各府措辞极为严厉的召集各县所有官军,全部前去府城接受核查。

        当百般不愿的各地官兵汇聚而来之后,他们惊奇的发现,这些督查队伍并不是来找他们麻烦的,而是来给他们发放军饷的。

        这些官兵有一个算一个,每人都是足额发放了一年的粮饷,这些钱粮都是当地的缙绅们刚刚交纳的钱粮,根本不怕钱粮不足。

        在这些官兵们满心欢喜的拿着粮饷欢呼万岁之后,督查组终于露出他们的獠牙,开始清理军队之中老弱病残,只留下青壮,并且重新登记造册。

        淘汰出来的老弱也并没有就此不管,而是一次性补发一年军饷,便让他们就地解散。

        各府官兵被裁汰之后,许多人的官职都是开始一连串的下降,有的游击,参将一类的,所部经过裁汰之后,最后只剩下百多个家丁,几乎直接成为了光杆司令。

        这些人统统都被降职处理,有的甚至直接被清退,可谓严厉之极。

        有清退的,自然有提升的,其中有一个叫林山会的小千总,便是直接被提拔为一府游击,只因所部一百余人,俱为青壮,在一众喝兵血,吃空饷的将领之中,完全可堪称奇迹。

        各府之中,开始设立武备处,主管各府军饷发放以及军队训练、物资储存补充之职,独立于地方行政之外,由省府巡抚下设一武备司直接管辖。

        这是一次尝试,也是李征对军政分离的一次改革。

        武人之所以一直被文官所压制,就是因为后勤、训练、粮饷、升迁甚至指挥都全被文官操持,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虽然李征也认为文官统国才是正道,毕竟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军人当政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穷兵牍武,战乱不断,百姓们活的都极为艰难。而文官治理的国家,最差的至少还能国家安定。

        但是军人却需要一定的独立性,至少不能什么事都是文人说了算,尤其是明末这些基本上没什么底线的文人,绝大多数就是老鼠屎。

        加上这么一个武备司,让各地军人独立于地方行政之外,而且也不是省级一把手直辖,只是受其管辖。

        看起来似乎多了一个部门,但是却是形成文武相治相依,军人在文官的控制之下,但文官却又不能直接插手其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核查造册,全陕除了榆林之外,裁汰后的军队人数在三万一千余,其中潞州军近万并不是常驻军,实际兵力二万二千。

        其中宁夏兵力七千,甘肃镇兵力五千六百,陕西腹地的军队只有不足一万人,而且还是分散于各地。

        军队经过打散重编,更是在潞州军教官为期两个月的突击训练中再次摔打了一番,无论军容还是战力,都得到了明显的增长。

        崇祯十二年的腊月,陕西再一次开始出现大动作。

        全省统一对各地的山贼,小股流寇进行全省联动进剿。

        在潞州军压阵之下,各府陕西兵开始对各自辖地展开地毯式的清剿。

        这一次,不再是如之前大明朝廷那般以杀为主,而是以抚为主。

        只要在规定期限内下山自首者,其罪概不追究,并且官府还予以分田借粮,让他们能有一条活路。

        毕竟事实上也根本无法追究,在这个人吃人的时代,不杀人,不抢人根本就在陕西这地界活不下去。

        半个月时间,各地下山的山贼络绎不绝,而各地在督查队的监督下,也开始宣读政策,分发田地安置他们。

        对于这些下山的盗贼们,各地并不敢大意,不仅打乱他们的社会关系,更是重新启用并实施了已经荒废多年的保甲制度,以连坐的重典方法,来让社会秩序更快的恢复过来。

        而拒不下山的流寇,盗贼,则是开始被逐个清理。

        如今陕西这些官兵已经不是之前的官兵,他们不仅训练有素,武器装备和粮饷更是有了保障,无论军心士气还是战斗力都已经与这些之前纠缠已久的老‘朋友’撇开了巨大的距离。

        只用了不足十天,各府联动之下,各处积年老匪就大部被剿,零星的清理过程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不过已经无须再动用军队,地方上的衙役就能够完成收尾工作。

        在崇祯十一年年底之时,陕西整体局势已经完全安定下来。

        而开封城的局势,却是到了极为危急的关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