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常形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火纷飞。在这片动荡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赵括的年轻人,他出身军事世家,自幼熟读兵书,对各种兵法策略倒背如流,常常在众人面前高谈阔论,分析起战争局势来头头是道,众人皆惊叹于他的军事才华,都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是赵国的希望之星。就连赵国的国君也听闻了他的大名,对他赞赏有加。
当时,赵国与秦国边境局势紧张,战事一触即发。赵国的老将廉颇奉命驻守长平,他深知秦军的强大和凶猛,于是采取了坚守不出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廉颇都置之不理,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成功地阻挡了秦军的进攻。秦军见廉颇防守严密,难以突破,便想出了一个离间计。他们在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胆小怕事,不敢出战,而赵括年轻有为,才是能打败秦军的最佳人选。赵王本就对廉颇的坚守策略有些不满,听到这些谣言后,信以为真,决定任命赵括为统帅,代替廉颇指挥长平之战。
赵括接到任命后,心中兴奋不已,他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施展才华,证明自己的军事能力了。他满怀壮志地来到长平,立刻改变了廉颇的防御战略,按照兵书上所说的进攻战术,主动向秦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然而,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他缺乏实际的作战经验,对战场的复杂多变和秦军的狡诈凶猛估计不足。秦军将领白起是一位久经沙场、智谋过人的老将,他深知赵括的弱点,故意佯装败退,引赵括率领赵军深入秦军的包围圈。
赵括不知是计,还以为是自己的进攻策略取得了成效,于是带领赵军一路追击。当赵军深入秦军腹地后,白起突然指挥秦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将赵军重重包围。赵括顿时惊慌失措,他试图按照兵书上的方法组织突围,但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赵军阵脚大乱,损失惨重。赵括这才意识到,战场形势并非像兵书中所写的那样简单明了,兵无常形,实际情况瞬息万变,而自己却过于拘泥于书本知识,没有灵活应变。
在秦军的包围下,赵军被困了四十六天,粮草断绝,士兵们饥饿难耐,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赵括心急如焚,他多次组织突围,但都未能成功。最后,在一次突围中,赵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锋,却被秦军乱箭射死。赵括一死,赵军群龙无首,纷纷投降。白起为了彻底削弱赵国的实力,下令将四十万投降的赵军全部坑杀。长平之战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这场战争的惨败,让赵国上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反思之中。赵括的父亲赵奢,原本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他深知自己儿子的弱点,曾多次告诫赵括,战争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兵法。但赵括却没有听从父亲的教诲,最终导致了如此惨痛的结局。
而在同一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名叫孙膑的军事家。他曾与庞涓一同学习兵法,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设计陷害他,使他遭受了膑刑,失去了双脚。孙膑忍辱负重,后来被齐国使者救回齐国,成为齐国的军师。
在一次齐魏战争中,魏军由庞涓率领,气势汹汹地进攻齐国。孙膑深知庞涓的为人和魏军的作战风格,他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战术与魏军正面交锋。相反,他采用了“围魏救赵”的计策。当魏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时,孙膑建议齐国军队直接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庞涓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即率领魏军回师救援。孙膑在魏军必经之路桂陵设下埋伏,等待魏军的到来。庞涓由于回师心切,没有仔细侦察路况,当魏军进入桂陵地区时,齐军突然杀出,魏军措手不及,陷入了混乱。孙膑指挥齐军乘胜追击,大败魏军,庞涓狼狈逃窜。
这场战役充分展示了孙膑的军事智慧和他对“兵无常形”这一理念的深刻理解。他没有被传统的兵法束缚,而是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和敌我双方的态势,灵活地制定了作战策略,从而取得了胜利。
多年以后,齐国又面临着一场新的战争威胁。燕国派大将乐毅率领大军攻打齐国,齐国连失数城,形势危急。在这关键时刻,齐国的田单挺身而出,担任守城将领。田单在面对强大的燕军时,并没有盲目地与燕军硬拼。他仔细观察燕军的情况,发现燕军虽然兵力众多,但由于长期征战,士兵们疲惫不堪,而且燕军统帅乐毅与燕国新君之间存在矛盾。
于是,田单利用这些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巧妙的战术。他先是散布谣言,说乐毅想要在齐国自立为王,引起了燕国新君对乐毅的猜疑,最终导致乐毅被撤职。然后,田单又采用了“火牛阵”的计策。他收集了一千多头牛,在牛身上披上五彩斑斓的布,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刀,尾巴上系上浸满油脂的芦苇。在一个夜晚,田单命令士兵点燃芦苇,驱赶着火牛冲向燕军营地。燕军在睡梦中被惊醒,看到一群火牛冲来,吓得惊慌失措,以为是天兵天将下凡。田单趁机率领齐军发起全面攻击,燕军大败,齐国得以收复失地。
田单的胜利再次证明了“兵无常形”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他能够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敌人的弱点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灵活地运用各种战术,从而创造出奇迹般的胜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