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判处三家,预备迁徙
因为有一百手持兵器、穿着布甲的义军在木台周围守着,镇民们虽怒气冲天,却没有冲上木台对张家人动手。
等镇民们喊累了,声音变小了,刘升才继续讲话。
“张家人确实该杀!”刘升话语铿锵有力,“张德昭这个家主,垄断粮食,囤积居奇,饿死不知多少百姓。
张德彪更是个畜生,竟然伙同楚王城把总刘喜才、曹家,将难民诱骗至镇南五里的谷中饿死,又强抢尸体做那泯灭人伦、丧尽天良的买卖!”
听到这话,许多镇民们先是脸色一阵苍白,随即就更加愤怒了。
之前镇子上就有小道消息,说曹家的肉有问题。
许多人半信半疑,有选择的时候自然不去买,可到了后面素贵肉贱时,就难免买了些,并期待小道消息只是不可信的谣言。
如今听刘升捶实此事,一些人想起自己吃过曹家的肉,都不禁恶心作呕。
激愤些的,恨不得现在就上台将张德彪打死!
这时刘升也带着愤怒继续道:“仅凭我刚才所说的两件事,这两人就算是死一百次都不为过!
他们平日里多半还曾做了别的恶,但我义军时间有限,无法细查。
诸位明港乡亲,若有知道的,尽可以当场说出来,待我义军一会儿斩了他们,也算是帮乡亲们出了口恶气!”
情绪到位了,都不用刘升安排的人出面,就有一个中年男人抢先指着张德彪道:“这畜生看上俺家才过门一个月的儿媳妇,就指派镇子上的地痞强抢了去,还让弓兵污蔑俺儿子盗窃。
俺儿子、儿媳进了他们巡检司衙门,就再也没出来,呜呜呜···”
说着,这中年想起死去的儿子、儿媳,以及往日里的委屈,不禁当场嚎啕大哭。
其他镇民受此情绪感染,都不在顾忌什么。
一个年轻人站出来,指着张德昭道:“这老东西得知俺家有一幅传自宋朝的字,便派人以百两银子的低价强买了去,把俺父亲生生气死!
俺想去州城求告,却被他派人打断了一条腿,卧床数月。事后还拿俺家人性命威胁,让俺不敢再上告!”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不仅指认张德昭、张德彪做的恶,也开始指认张家其他男丁做的恶。
到最后,张家十三个成年男丁竟然只有三个人无人指责。
这三人都是张德昭妾生子的妾生子,都不满二十岁,也不知道是因为在张家地位不够高,年纪较轻,来不及作恶,还是真的秉性不恶。
刘升看张家人里没有喊冤的,只是一个劲儿地向他磕头求饶,便懒得探察镇民们指控罪责的真假了。
毕竟这是义军的第一次公审,时间又紧张,不能太讲究。
于是,等没有镇民再出来指证时,刘升便道:“看来张家除了张德昭三个庶孙外,其他男人都罪孽不小。
我义军时间紧张,判决也就不搞些花里胡哨的了。现在作为义军公审临时法官,我宣布:判处张德昭、张德彪二人斩首!张德辉等八人绞死!”
说完,刘升一挥手,立即有从义军中挑选出的十名大汉走出来。
其中两人一挥大刀,就将张德昭、张德彪的脖子砍了下来。
剩余八人则被用绳子当场勒死。
张家三个庶孙见此情状,都吓得瘫软在地,甚至尿失禁。
刘升瞥了他们一眼,道:“至于张金舟三个,既无人指证他们作恶,我义军会在离开明港后,释放了他们。”
说完,示意义军将三个站不起来的张家庶孙拖下了木台。
这时,一些刚才指证了张家人的镇民不禁有些后悔,没有编造几条罪名,好让三个张家庶孙也被义军斩首。
却是担心义军走后,他们遭到这三人报复。
昨夜刘升给出了公审流程和判处标准后,杨和庆也曾有过类似担忧,说“斩草要除根”、“不能放了狼崽子”之类的话。
刘升当时是这么回答的。
“大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因明军而家破人亡的肯定不少,那些人难道都被杀干净了吗?
况且,如果不问作恶与否地把张家人都杀掉,公审的意义何在?
最后,这三个张家庶孙原本在张家不受重视,未必能继承多少财产。如今虽然失了金银,却可能继承那五千多亩田地,说不定心中不仅不恨义军,反而感激。
即便他们真的恨义军,也没什么。将来义军要壮大,争天下打地盘,破家之事必然更多,总不能次次都灭人满门,不漏一个。
只要义军足够强大,能得民心,乃至夺得天下,那些仇恨义军的人要么不敢出来,即便出来,也会被义军收拾掉,没什么可怕的。”
这一番话说得杨和庆是心服口服,红娘子也赞赏不已。
红娘子之前赞成不杀三个张家庶孙,纯粹是因为心善,不想滥杀无辜。
至于三个张家庶孙,是张家那肮脏的钱粮养大的,到底算不算无辜,就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
公审了张家人后,刘升让红娘子接替他,照着模样依次审判了曹家人、范家人。
在镇民们的指证下,曹家十几个男丁那是全员恶人,再加上曹家干的事儿太过丧天良,便都被红娘子判了斩首。
范家男丁只有范永诚两个儿子,大儿子在红娘子攻破范家大宅是就被杀死,小儿子恰是个欺男霸女的,此番在镇民指证下,也被红娘子判了绞死。
据说范永诚大儿媳带着一双儿女两个月前就去了山西老家,义军鞭长莫及,只能算了。
公审完张、曹、范三家男丁后,刘升让红娘子主持米粮的发放。
因为之前的公审,让大部分镇民自觉跟义军成了同伙,在加上百名义军步卒的震慑,便都听义军的指挥,排队领粮食。
不少人没想到义军真的会分发粮食,是空着手来的,拿不了五斗粮,便赶紧跑回去拿麻袋。
五斗粮相当于半石,是可以装半麻袋的。
义军确实分发粮食的消息也由此迅速传遍明港镇,让一些胆小多疑的镇民也拿着户贴过来了。
还有些寓居于此的百姓,或是丢失了户贴的隐户,想到之前义军宣传说,举家投奔跟随义军到山中垦荒,至少管一天两餐,便也巴巴地赶来打探究竟。
囤积居奇的张家虽然被义军灭了,可大灾荒却在继续,至于大明朝廷、官府,百姓早就不指望了。
若要靠民间自发回复汝南的粮食市场,估计至少得一个月的功夫。
即便恢复了,大灾荒下,粮价估计至少也是正常年景的好几倍,甚至是十倍。
若再有大胆的粮商来垄断粮食买卖,囤积居奇,便又会是几十倍的价格。
虽然大多数百姓未必能想清楚这其中的道理,推测出日后的变化,却也能模糊预感到,明港不适合呆下去了。
因此,镇子中愿意举家投奔义军的百姓还真不少。
刘升则回到张家大宅,操持起另两件大事——
“咱们要去那宝地垦荒,最缺的是各类匠人,尤其是铁匠。若是能找到懂得探矿的,能开路炼铁的匠人,就更好了。
所以,这明港镇的各类匠人,不论原与不愿,咱们都要强行带走。”
听了这话,杨和庆道:“刘寨主是想让俺来办这事?”
刘升摇头,“这事我来办,不过一旦开始,义军在镇子上的人手就不够用了。另外,粮食也必须尽早往天目山运送。
所以,你得派人去难民谷,让那边先组织一批青壮男女,到镇子南街口来听用。其他难民也要分批次转移过来,好方便我们调配人手。”
杨和庆点头,“俺明白了,俺这就派人去办。”
杨和庆出去后,刘升又让马金水去将马金梁、马贵、张遨、李牛四人叫过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