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伐清1652下载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

        随着屯齐的认旗倒下,满清最后一支机动骑兵也很快就消失在了李定国大军的铁蹄之下,明军最后的一轮进攻气势如虹,从南翼对清军的中路进行了压倒性的冲击,李定国亲自领着亲卫骑兵冲破了清军的阵线。

        在明军的勐烈攻击下,失去了指挥和侧翼掩护的清军中路,北翼阵线也很快被击溃,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一环接着一环倒下,最终全线奔溃,剩余的万余清军残兵很快就变成了争先恐后,相互推搡着逃命的溃兵。

        与此同时,随着清军主力溃败,在两翼阻击明军的清军也慌不择路地往着东面涌去,山谷之中,被明军追赶砍杀的清军几乎陷入了崩溃的的境地,惊慌大叫,互相践踏。

        骑兵为了快速逃命,毫不留情地砍杀在面前挡路的战兵,而战兵则伸出了长枪,朝着停顿在地面的骑兵勐刺而去,八旗兵,绿营兵,藩兵杀成了一片,谁也不再怕谁,谁也不比谁更高贵!

        冲破了清军阵线的明军骑兵很快调转马头,截断了清军溃退的线路,成千上万的清军溃兵被堵在了山谷之中。

        为了更好地杀伤清军,明军没有将退路彻底堵死,但只留下了一个很小的出口可以逃命,这加剧了溃兵们的互相残杀,山谷的旷野之上很快遍地横尸。

        清军溃兵们的尸体层层叠叠堆在这个狭窄的通道之中,直到后面连马匹,甚至是士兵都无法再次通行的时候,这些逃兵才只能四散而开,往侧面的山上逃去。

        所有人都只想沿着这个狭窄的通道逃走,但在毫无组织的情况下,只有一开始的少数一部分人最终逃出了生天。

        而那些试图从其他地方突围的溃兵在明军骑兵和战兵方阵的一轮又一轮的密集冲杀下,根本就是逃无可逃,很快死伤殆尽。

        明军的进攻阵形虽然也已经因为快速移动而变得混乱,但他们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攻击,火枪兵和长枪手,刀盾手的配合密切,仍旧给背对着他们疯狂逃窜的清军以致命打击。

        李定国骑着马一路砍杀而来,人和马的身上都是黏湖湖的鲜血,他已经杀红了眼,若不是胯下的第三匹马最终力竭,恐怕李晋王将会杀到最后一个清兵倒下才会停手。

        一部分快人一步,突破了明军包围的溃兵继续往东面山口逃去,其中大部分都是骑兵,但是东面山口原本牵制着窦名望所部的八旗骑兵已经被陈泰带走一部分,剩下的也几乎因为军心崩溃,阵型自乱,被明军杀死了。

        这些好不容易突围,才看到了一丝丝希望的清军溃兵还没冲出去,就迎面遇到了正在返回堵截溃兵的明军骑兵。

        这些溃兵经过如此一番夺命狂奔,早已经体力耗尽,不过是强撑着一口气逃命罢了,现在看着密密麻麻冲来的明军,已经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任由明军骑兵肆意砍杀。

        最后一股清军溃兵很快就消失在了东面山口,屯齐和陈泰所部,包括诱敌的包衣兵在内,整整六七万清军,除了陈泰趁乱带走的数千,仅有不到两千人最终逃脱,四千多绿营兵和藩兵最终投降,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明军杀死在了山谷之中。

        当震天撼地的喊杀声慢慢逝去,东乡城东北方向,那个长长宽宽的山谷战场之上,空气中依旧是呛鼻的硝烟味,腥膻的鲜血味,以及倒了一地的尸体,还有不少失去了主人,但是没被杀死的战马正在铺满尸体的山谷中孤单地嘶鸣着。

        李定国回到了他一开始所在的地方,有些可惜地看着在激战中被清军长枪刺坏的“千里眼”,他有点后悔,自己不应该把这个宝贝带在身上的。

        看着面前山谷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尸体,无数的兵甲和各色旗帜,大地已经被染成了红色,山谷中的几条小溪变成了血河,上面还飘浮着不少尸体。

        “满人败了,鞑子败了,我赢了!”李定国心中暗暗想道,眼角渗出了几滴热泪,不知道是为了一次全歼两支清军主力的空前胜利,还是长眠于此的近两万大军!

        经过这场大战之后,李定国带来伏击清军的主力损失过半,重建之前已经没了再次进攻的能力。

        但随着屯齐和陈泰联军败亡的消息率先传到东乡城和抚州城,两城中的绿营兵,包衣兵都迅速反正,打开了城门,城外的李定国大军以不大的代价全歼了城中的扎喀纳,汉岱所部八旗主力,刘芳名战死阵中,李本深被部下挟持投降。

        而高文贵也率领还具有一战之力的近两万大军,在消息传出,郑成功趁机攻取浙江西部,北部五府之前,迅速追击陈泰所部溃兵。

        在福建,江西的两支清军主力全线溃败的消息随着陈泰从江西广信府一路撤到浙江杭州府而迅速传播,高文贵大军所到之处,各地绿营守军纷纷反正,浙江北部五府几乎是转瞬之间,就被高文贵收复。

        至此,李定国彻底收复了江西东北部三府,浙江西部,北部五府,兵锋直指南直隶,但因为最精锐的四万主力已经无力再战,他对于南京的战事已然是有心无力,更无兵可派了。

        换言之,李定国虽然实现了初步的战略目标,但却失去了更进一步的可能,他如今控制了广东,赣南,赣东,浙北,浙西,以及闽南的土地,但大部分都是崇山峻岭,交通不便,这让他陷入了极其不利的境地之中。

        郑成功和孙可望是同时得到消息的,但他开始行动的时候,高文贵已经占据了浙江西部,北部的五府,他只能攻取剩余的地方,不过这些地区和福建接壤,倒也使得他可以收缩足够的兵马,抵御来自陆地的危险。

        而随着陈泰逃往南直隶和郑成功收复了浙江东部,南部各府,挥兵南下的消息传来线国安自知抵抗已经毫无作用,最终选择了献城投降。

        不过,郑成功并没有杀他,只是剥夺了他的兵权,并把他的兵马拆分成了数支,其中最精锐的部分安插进了本部各营之中,其他的则和耿继茂的藩兵一样,独立成军,由原来的将领继续统帅。

        至此,郑成功在没有损失主力的情况下,将占领区由区区泉州,兴化,福州南部的弹丸之地扩张到了闽北,浙南的一十一府,下辖人口百万以上。

        不过,这远远还没有达到郑成功的预期,而且李定国大胜却被削弱了,孙可望的主力并没有损失,这使得他联合李定国对付孙可望,最终伺机壮大实力,夺取天下的计划几乎宣告破产了。

        且说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最高兴的应该就是孙可望了。

        一来是屯齐和陈泰的主力大军几乎已经被李定国全歼,陈泰虽然率领四千多残兵一路东逃,但最终还是在无锡一带被马宝率部成功拦截,并实施了全歼。陈泰没有选择死在东乡,最终却战死在了无锡。

        这支兵马兵马在高文贵的追击下,长途奔逃,战斗力本来就几近于无,马宝甚至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他们悉数歼灭了,白白获得了偌大的一个战功。

        二来则是李定国的精锐主力损失惨重,在没有建立成体系的军事训练系统之前,想要重建,没个两三年根本不可能。这也将使得李定国失去了和孙可望就在军事上角逐的可能。

        别看李定国在“山谷大战”中只死伤了两万士兵,便以为这对于已经有了精兵七万的李晋王来说并没有伤及根本。

        要知道,便是那七万大军,虽然全都算得上精锐,但战斗力也是有区别的,李定国之所以精心选出那四万,看中的便是这些老兵们的战斗技巧和战场经验,而这些都不是那些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可以取代的。

        换言之,对于还有建立标准化,专业化训练体系的李定国来说,失去了这些老兵,不仅意味着大军的实力大打折扣还意味着他训练新兵,提升大军整体战斗力的时间要大大延长。

        而且,除了这两点,因为高文贵的卓越表现,将李定国能占的地方都占了,使得郑成功失去了独霸浙江的可能。

        这也就使得了李定国和郑成功两股力量都得到了增长,但并没有任何一家可以独大到威胁孙可望的地步。

        至于他们联合,整个东南沿海合成一璧。孙可望可是一点都不担心。

        两个都无比骄傲,堪称这个时代最强者的枭雄,他们谁都不会服谁,可能有合作,但很难深入合作!

        而看着眼前大好的局势,孙可望当即下令马进忠领着大军渡江,进入江北地区,强占土地,收编各地绿营,冯双礼和马宝则已经基本上扫除了江南各地的清军,绿营兵固守的州府基本上反正,整个江南只剩下了南京还另外两座八旗兵固守的城池。

        而在这些命令下达之后不久,屯齐和陈泰大败,整个长江以南几乎全部被收复,岳乐和洪承畴领着清军最后的主力被困在了南京的消息也传到了陕西和北京。

        随着局势的不断恶化,满洲大臣纷纷上奏,不过十八岁的顺治皇帝最终动摇,李国翰,金砺,阿尔津等人和所属大军被调回了北京,陕西的军政大权被吴三桂彻底控制。

        若不是顺治皇帝早了一步,或许清军在西北的这些几千人马根本回不了北京。

        因为南方的军情一传到西安,吴三桂根本不顾自己还在和刘文秀打着仗,直接宣布反正了,还自封了一个“反清复明救国大将军”,然后把陕西,山西两地的绿营都拉进了他的阵营,从河南突围而出,逃入山西的高第也加入了吴三桂阵营之中。

        一时间,吴三桂似乎成了所有前明廷边军,后绿营兵,现如今反正但又害怕被清算,干脆抱团取暖的各路虫豸的盟主。

        毕竟,要是吴三桂,高第这种放清军入关的人都能逃脱一死,他们这些见风使舵的,应该也不会被如何清算,不过是换了个主子罢了,还是当兵吃粮。

        而吴三桂自己当然也清楚自己现在的位置和处境,但是他没有任何办法,只要成为“叛国者联盟”的代言人,他才有可能活下去,也才有利用价值。

        吴三桂自然不会觉得自己还有角逐天下的机会,别说孙可望和李定国了,他现在连刘文秀和李来亨都解决不了。

        随着高第突围撤退,李来亨几乎占领了整个河南,得以和刘文秀从两个方向进攻西安,汉中方面也还有刘文秀留下的祁三升所部。

        虽然吴三桂和陕西,山西的绿营军号称反正了,但他们实际上还是割地自守的状态,刘文秀和李来亨都没有打算停下进攻。

        与此同时,消息传到了北京之后,北京的满清朝廷内部立即就掀起了一场不大的动乱,多尔衮旧部的两百多个八旗甲兵因为被长期打压,想要趁乱造顺治的反,另立新君。

        只是,这个时候的顺治皇帝,已经十八岁了,执政了五年有余,早就在军中,朝中完成了集权,各处都是他的亲信心腹,虽然说现如今满清王朝已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北京的八旗兵不足一万,但是这种级别的叛乱,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平定了这场不大的叛乱之后,顺治皇帝在孝庄和一众大臣的一致同意下,趁着岳乐还能拖住明军主力一段时间,清廷开始派出八旗,就如同以前入塞劫掠一般,在尚处于控制的北直隶抓捕汉人,押运到关外为奴。

        与此同时,清廷还大量搜刮钱粮财货,往关外运输了大量的粮食,金银,还有北京工坊里面的武器弹药,就是西洋传教士,也都被强迫着跟了过去,俨然就是要长期占据关外。

        满清顺治皇帝所谓的“满汉一体”,在危机面前不堪一击,最终自己撕下了这面虚伪的面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