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跟着姓名学国学的软件第385章 第一个读书种子,唯一的诛十族

第385章 第一个读书种子,唯一的诛十族

        鼎卦六爻也讲述了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1424年8月)治平天下,缔造永乐盛世的历史故事。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我们把鼎翻倒,鼎口向下,鼎足朝天,把堆积在鼎里面的剩饭剩菜倒出去,这叫吐故。

        炒菜之前,先要把锅洗干净,这是常识,每一位持家有道的妻子都懂得这个道理。在古代,男人可以娶一妻多妾,一般来说,原配妻子的家庭地位总是要远远高于妾。

        但如果这个妾生了个儿子,她的地位就要提升。男主人多多少少,总要给她一个名份。这叫纳新。

        我们把鼎里的脏东西倒掉,洗得干干净净,是为了装入新的食材。就好比妾突然生了一个儿子,男主人就得和妻子商量商量,给妾安排一个身份,一个位置。

        这叫吐故纳新。

        所以,佛家讲放下执念,万般自在;道家讲顺其自然,不必强求。而我们现在都讲,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我们不腾空箱子,装不进新东西。我们不放空心灵,接受不了新思想。

        明成祖朱棣如果不杀掉建文帝的旧臣,腾出位置,他安排不了自己的有功之臣。

        建文帝的三大文臣,一个比一个死得惨。

        齐泰被族灭,他的两位叔父被发配边疆。幸运的是,他六岁的儿子免死发配,总算没断根。

        黄子澄被判车裂而死,族灭。族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斩首,姻族则被罚戍边。

        吏部侍郎练子宁本来不算建文帝的班子成员,罪不至死。但他一心求死,当廷怒骂朱棣篡权谋位,大逆不道。朱棣恼羞成怒,下令割掉练子宁的舌头,然后装模做样说:“我欲效周公辅成王。”

        练子宁用手指蘸着舌头上的血,在地上血书四字:成王安在?

        朱棣大怒,判其磔刑,诛杀练氏家族一百五十一人,四百余名亲属被罚戍边。他还不解恨,又下令诛杀其乡亲近五百户人家。所幸,他的孙儿练珍被家中丫环藏在民间,这才幸免于难。

        被誉为“读书种子”的大儒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则被灭了十族。

        方孝孺幼年即天才横溢,人称小韩愈,成年后师从大儒宋濂学习,以修齐治平为己任。他的父亲方克勤官至山东济宁知府,名列《明史·循吏传》,却因空印案获罪而被处死。

        朱允炆即位,征召他为翰林侍讲学士,担任《太祖实录》《类要》等典籍修撰总裁官。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朝廷一任诏令、檄文都出自他的手笔。

        应天城破之前,朱棣座下第一军事参谋姚广孝曾提前为他求情;“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请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点头应允。

        因为姚广孝,方孝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誉为读书种子的人。因为朱棣,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起因是朱棣将他召到朝廷,想要他起草即位诏书。以方孝孺的名声威望,他若拥护朱棣登基,朱棣可以少操很多心。

        方孝孺趁机与朱棣当廷展开了一轮唇枪舌战。

        重回朝堂的方孝孺涕泪交流。朱棣为示敬重,走下龙椅温言相劝:“先生无需忧苦,我不过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这句话,朱棣已经说过不止一次。反正建文帝生死未卜,他想怎么说都行。

        方孝孺反唇相讥:“周成王在哪里?”这个反问句,练子宁用血写出来过。

        朱棣回答说他已自焚而死。

        方孝孺继续追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

        朱棣想了想,说:国家有赖于成年的君王。

        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哑然,忍怒答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

        他回头命侍从拿来纸笔,请方孝孺起草诏书传告天下。方孝孺掷笔于地,边哭边骂,他情愿一死,绝不起草诏书。

        朱棣怒气勃发,威胁道: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吗?

        在古代,最严厉的刑罚也就是灭九族了。九族包括父族四:自己一族、姑母及其儿子一族、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族、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族;母族三: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妻族二:岳父一家、岳母的娘家。

        方孝孺蹦了起来骂道:就算灭十族又何妨?

        怒不可遏的朱棣发明了第十族。他把方孝孺的朋友和门生们合列一族,为第十族。

        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与他的弟弟方孝友共赴刑场。他的妻子郑氏和两个儿子已自缢身亡,两个女儿投秦淮河而死。

        十族八百七十三人,朱棣整整杀了七天。

        刽子手在方孝孺的眼前,一个一个慢慢地杀。人杀得越多,方孝孺显得越冷静,他已经麻木了。

        当所有人杀完,轮到方孝孺时,他终于带着血泪,仰天吼出绝命之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孰不我尤!

        一代大儒、读书种子方孝孺,被车裂于市。

        无论方孝孺是否起草诏书,明成祖朱棣最终还是登基称帝。他做了这么几项工作来告别旧时代。

        首先是诏告天下,凡建文年间更改的成法,全部恢复旧制; 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全部恢复旧职;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规,凡与太祖相悖的,全部废除。

        第二项工作是,凡建文年间被废黜的藩王,一律恢复王位。当然,这只是为稳定统治的权宜之计,藩还是要削的,而且还要比建文帝削得更厉害。

        第三项工作,便是封赏靖难功臣。然而,靖难第一功臣、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却有意淡出朝堂。

        姚广孝(1335年-1418年)是位得道高僧,法名道衍。明成祖命他蓄发还俗,被拒绝;赐他府邸和宫女,不接受。明成祖无奈,授其官职为僧录司左善世,两年后加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

        他把获赐的钱财全部散发给宗族乡人,孤身住在庆寿寺中,上朝时便穿朝服,退朝后便穿僧衣。

        姚广孝功高而不震主,得以善终。

        临终前,明成祖问他有什么要求。姚广孝只提了一个请求,请他释放僧人溥洽。明成祖马上放了溥洽。

        溥洽曾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据说他知道建文帝的下落。

        而建文帝,是明成祖心头的一根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