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了解多少第3章 原始社会绘画艺术

第3章 原始社会绘画艺术

        原始社会的中国绘画主要体现在彩陶纹样、岩画及居址地画等方面,其形式和特点如下:

        - 艺术语言:

        - 质朴神秘:原始先民的艺术通常较为直白、粗犷、质朴和本能,受当时生存条件所限,他们只能用简单直接的形式模仿自然来反映客观事物,比如《漩涡纹尖底瓶》《花瓣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等。尽管原始人的绘画工具和水平相对简单,但在表达方式中仍能看出秩序感和均衡感,例如《鹳鱼石斧彩陶缸》对线条粗细一致的把控要求就很高。同时,他们的思考并未受到客观世界的完全限制,充满想象力,且因信息传达的断层而富有神秘意味,像《人面鱼纹彩陶盆》就因其内部的人面鱼纹而具有代表性和神秘气息。

        - 艺术内容:

        - 记录需要:在生产力低下的史前时代,艺术的直接功用就是记录,通过描绘各类飞禽走兽来辨别动物差异或记载重大事件,例如《内蒙古阴山岩画》记录了狩猎场景。

        - 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神秘未知的事物使原始人产生崇拜冲动和强烈情感,他们崇拜鹰的飞翔、渴望野牛的蛮力、敬仰女性的生育能力等。比如红山文化的《泥塑裸体残躯(东方的维纳斯)》源于对母性的崇拜,《变体蛙纹晚瓮》中的蛙纹体现了对蛙繁殖能力的崇拜。此外,原始人类由于混同主体与客观、幻想与现实、精神与对象的混沌心理特征,会用巫术活动或祭祀仪式来满足内心渴望,例如《碧玉龙》可能用于祭祀仪式或佩戴以起到辟邪作用。

        - 艺术发展:

        - 玉文化:在石器时代,国外的毛利人和玛雅人虽也有玉石饰品,但因当地硬玉不易加工而未延续,中国本土的软玉相对易加工,且中国先民认为玉色泽温润、是天地结晶,所以玉文化得到传承,像良渚文化的《玉琮》就成为史前玉制礼器的瑰宝。

        - 陶文化:数千年的风沙在中国形成黄土堆积,造就了领先他国的农耕文明,基于储存等需求产生了原始陶器,而西方原始时期美术的繁荣更体现在石文化方面,如“斯通亨治”。例如《彩陶蛙纹瓮》《彩陶漩涡纹尖底瓶》等。

        - 地域特色: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美术在材质、形态、工艺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黑陶蛋壳杯》反映了当地独有的陶土材质与制陶方法。

        原始社会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不同时代的绘画也有不同特点:

        - 旧石器时代晚期:此时原始人已发展为晚期智人,生产技能、劳动工具和生活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在距今约3万年的山西省朔州市峙峪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刻有猎人、羚羊、飞鸟等图像的兽骨片,这是已知最早的绘画遗迹,它的出现为绘画的产生揭开了序幕。

        - 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长期定居生活中总结经验,掌握了制陶技术,出现了先在陶坯上彩绘花纹后再烧制而成的彩陶。老官台文化(距今约7000-8000年间)已有绘着简单纹样的彩陶,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彩陶。其彩陶彩绘颜色有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红色和以高岭土为主要成分的白色。在距今6000多年的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半坡类型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紫、红两种彩色颜料锭。老官台文化彩陶上的红色宽带纹用宽笔绘成,几何图案和符号则用细笔绘成。此时,人们对颜料、笔等绘画工具的掌握更进一步,为绘画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物质条件。黄河上、中游是彩陶繁盛的地区,其彩陶花纹以仿生性的自然形纹样最具特色,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彩陶也呈现出不同特点,例如:

        - 仰韶文化:

        - 半坡类型:以简约质朴见长,从写实过渡到抽象,流行人面纹、鱼纹、几何纹。代表作品如红陶《人面鱼纹彩陶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带有神秘色彩,可能与半坡公社的原始崇拜相关。《三鱼纹彩陶盆》也是其典型作品。

        - 庙底沟类型:以节奏感和韵律美见长,常用双关法,流行圆点、三角形、花瓣纹。如红陶《花瓣纹彩陶盆》,其器表磨光,敛口,沿外折,鼓腹,腹下缩成高足,平底,绘黑彩,纹饰以圆点和弧边三角相连缀,形成花瓣式彩绘的二方连续纹带,纹理优美,线条简洁流畅,装饰效果强烈。

        - 马家窑文化:

        - 马家窑类型:以流动感和旋律见长,手法繁密紧致,流行旋涡纹、波浪纹。代表作品有《旋涡纹彩陶盆》《旋涡纹彩陶瓮》《舞蹈纹彩陶盆》《多人舞蹈纹彩陶盆》等。

        - 半山类型:以秀丽精致见长,多使用双关手法与多样性装饰,流行锯齿纹、菱形纹,如《米字纹瓮》《菱形网格壶》等。

        - 马厂类型:以粗犷雄健见长,手法粗犷注重大效果,流行蛙纹、变形人体纹样,像《蛙纹壶》《变形人体纹壶》等。

        此外,还有拟形陶器如灰陶《鸮形鸟尊\/陶鹰鼎》,它将实用性与原始艺术中的动物美感相结合,周身光洁无纹饰,结构清晰且体积感强,显得桀骜雄猛、威武雄壮,有前扑的动势。

        原始社会的绘画是中国美术的起源与萌芽,展示了文明初期生产力进步推动文化发展的史实,也体现了美术与宗教信仰、地域文化、生活习性等的物质载体关系。这些绘画反映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审美观念。其天真、稚拙的画风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原始气息,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始社会中国绘画的主要代表作有:

        - 《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带有神秘色彩,可能与半坡公社的原始崇拜有关。

        - 《花瓣纹彩陶盆》:器表磨光,敛口,沿外折,鼓腹,腹下缩成高足,平底,绘黑彩,其纹饰以圆点和弧边三角相连缀,形成花瓣式彩绘的二方连续纹带,纹理优美,线条简洁流畅,装饰效果强烈。

        - 《旋涡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代表作品,马家窑文化以流动感和旋律见长,其彩陶常用旋涡纹等图案。

        - 《舞蹈纹彩陶盆》: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盆上绘有三组跳舞的人群,舞者手牵手,动作协调一致,展现了原始舞蹈的场景。

        - 《鹳鱼石斧彩陶缸》:上面绘有鹳鸟叼鱼和带柄石斧的图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此外,还有一些岩画也是原始社会绘画的重要代表。北方岩画以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为代表,其内容以动物为主,风格写实,多是经磨刻、敲凿、线刻而成;南方岩画主要有广西左江岩画、云南沧源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等,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色彩稳定,人物形象多通过四肢位置体现动作、体态和感情,动物则重点刻画角、尾、耳等特征部位。

        这些作品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活、信仰和审美观念,展示了当时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同时,大地湾地画也是原始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1978-1984年发掘的用炭黑在地面上绘制而成的画作,关于其内容有“巫术说”“狩猎说”“祭祀说”等不同看法。

        原始社会绘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1. 奠定以线造型的基础:原始绘画大多以线条造型,表现出流畅自然、生动传神的特质,奠定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基础。以线造型不仅是一种绘画方法,也是一种审美意识和观察方法。这种方式为日后中国书法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典范,书法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线条的艺术”。

        2. 影响艺术的空间意识:中国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没有追求如西班牙和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那样的三维空间形象,而是沿着平面意识的传统发展。中国古代绘画注重二维空间的表现,在画面中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等元素来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

        3. 形成工艺美术传统:彩陶将绘画、雕塑、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成为综合艺术形式,此传统为三代青铜艺术所直接继承,形成了中国工艺美术不同于西方的传统艺术形式,如在青铜器上常常运用绘画、雕刻等多种装饰手法。

        4. 启发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原始艺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信仰和对世界的思考,为后世艺术如何与生活相结合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

        5. 保留神秘色彩与想象力:原始绘画中的动物形象大多带有神秘色彩,形象被改造变形,这激发了后人在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艺术作品更具奇幻和独特的风格。

        6. 为绘画理论发展提供启示:虽然原始时期关于绘画的理论叙述较少,但后人可以通过研究原始绘画作品本身来查找线索、总结规律,推动绘画理论的发展。例如六朝时期提出的一些绘画理论观点,早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原始社会绘画艺术是中国艺术发展的源头,其影响不仅体现在绘画领域,还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其他方面,对中国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石作用。

        原始社会绘画艺术与其他朝代的绘画相比,有以下一些区别:

        - 创作目的:原始社会绘画主要出于实用目的,例如表达原始信仰、记录生活事件等。而在其他朝代,绘画可能更多地用于审美欣赏、表达文人的思想情感、宗教宣传或记录历史等。

        - 表现风格:原始社会绘画风格较为质朴、粗犷、率真,受当时认知和技术限制,多采用简单直接的形式和模仿自然的手法。例如原始彩陶上的纹饰较为简约,岩画中的形象往往比较稚拙。随着时间推移,后续朝代的绘画在表现风格上更加丰富多样,技巧也更为精湛,如唐朝的人物画线条流畅、色彩各异;宋朝的绘画注重写实与意境的表达等。

        - 绘画题材:原始绘画的题材通常与当时的生活密切相关,如狩猎、动物、祭祀等。后续朝代的绘画题材不断拓展,包含了人物、山水、花鸟、风俗等各种丰富的内容。例如唐朝的人物画盛行,山水画也得到发展;宋朝风俗画有了显着成就。

        - 艺术功能:原始社会的艺术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如传递信息、寄托信仰等。在其他朝代,绘画除了实用功能外,逐渐成为文人墨客表达内心诉求、展示文化修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更强的文化和审美价值。例如元朝文人画兴盛,画家通过画作映射内心;明清时期的绘画在传承中也体现出独特的艺术追求。

        - 发展程度:原始社会绘画处于艺术发展的早期阶段,相对简单。而后续朝代的绘画在长期的积累和传承中,不断演变和进步,形成了各种绘画流派、技法和理论,艺术的自觉性和成熟度不断提高。

        原始社会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起源和萌芽,它为后世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续朝代的绘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风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