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卯,大水之后,刘宏又一次大赦天下。只是上天似乎并未在意,天灾依旧继续,唯一好点的情况便是大汉因为伏泉的出现,预防措施不断完善,并未再次出现大疫。
六月,弘农、三辅螟。
《史记·龟策列传》中言“螟虫岁生,五谷不成。”螟灾产生,弘农、三辅百姓又要遭罪了。消息传来雒阳,幸好波及范围不大,加之七国大水之后,大汉全国温度普遍皆低,螟虫非自然死亡率极高,大水无形之中倒也算解了此灾,不过终究苦了百姓。
天灾不断,百姓困顿,刘宏下诏,令郡国受灾者,免收一半田租;其受害十分之四以上者,免收全部田租。
大汉的天灾这几年从未断绝,如同末世一般敲击着百姓的生活,即便后世现代,一场川蜀之地的大地震都能让国家不宁,民族悲愤,救灾也需数年才能恢复如初,可以想想千年前的东汉是何等场景。
不过东汉的救灾能力却是一绝,即使中央朝廷亏空,有时无力救灾,只让地方自救,也未出现过百姓饿死的情形。并非像后世史家塑造的那样,所谓“东汉末年,朝廷昏庸暗弱,百姓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易子相食,人伦惨剧”的乱世,起码也要等到那位着名的邪教首领,为了私欲起兵造反,从而形成的景象。
起码一点,东汉朝廷再怎么混账,皇帝下旨禳灾罢官、送钱赐粮,寻医送药、减免租税、祭福求雨、兴修水利等等……这些都是铁证,后世同情士人的史家再怎么用春秋笔法掩盖,这些都是抹杀不了的!
就在伏泉注意力还放在天灾上时,从宫中宋皇后处传来的一个消息,让他警惕起来,何氏怀孕了。她肚子里的应该就是历史上那位登基不过数月,便被董卓废立的汉少帝刘辩,只是自己来了这一世还能让他登基吗?
无论如何,宋皇后的日子不好过了。太多例子已经是说的很清楚,没有子嗣的皇后,在后宫的权利争夺里,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还在想着这事,车骑将军府便来人传话,宋酆请他过府一叙,看来这位外戚将军也感觉到宫里的风云变化了。
到了宋府门口,昔日门可罗雀的外戚府外,而今已是门庭若市,大大小小的马车依次停在府外等待接见。
宋府苍头自然识得伏泉,恭敬为他牵马,迎其入府,门外诸人皆是好奇,此谁家少年郎,竟可得如此礼遇。待知道其乃“治瘟郎”后,皆是赞道果然是大儒世家,有君子之风,伏泉对于此言早已耳濡目染,面不改色,几年时光,他早已习惯了旁人异样的目光与话语。
刚入堂前,便听里面传来一阵争执之声,走近细看却是老熟人蔡邕与宋酆谈话。
蔡邕言辞激烈道:“‘三互’之法乃恶政,致使朝廷选拔干吏艰难,幽、冀二州所官久缺不补,君侯乃国之重臣,此朝廷危及之秋,今蒙陛下赏识,得灭江东许贼之功,理应上书陈词利弊,罢‘三互’之恶法也。”
但宋酆并未理会,其淡淡道:“伯喈此言,孤岂不知,然此事非吾不欲为,而是不能为也。”说吧,一言不发。
“哎……”蔡邕一声长叹,摸了摸短须便低头离去,路上与伏泉撞见,脸露假笑道:“流川今日亦来君侯府上?”
伏泉赶紧行礼道:“见过议郎,今日得了大父招呼,便赶来了。”
“既如此,仆先告退。”蔡邕心情不好,打了招呼便走了。
伏泉哑然,蔡邕难道看不出为什么刘宏为何如此作为?明知道因为三互法的实行,朝廷选拔人才逐渐困难,他真的那么蠢会看着幽州、冀州官员久缺而不作为?
答案很明显,皇帝是很聪明的,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一点,外朝势力太大,统治者需要一些政治措施来抑制,“三互法”便是一件利器。
早在桓帝时候,三互法便出台了,到了刘宏,实行更加彻底,为了什么?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增加更多的官吏岗位,让知识分子有更多的官可做,同时又要防止士人结党营私。
想想看仅仅一个太学里,作为预备官员的人数就要有三万多人,而且这个人数只增不减,还不算各地有名望举孝廉的人,他们都是要去做官的,普通的刀笔吏他们是不屑一顾的,可是汉代州郡长官就那么多职位,哪里够用?
当一个国家要做官的人多了,却做不了官时,国力就会自然的陷入内斗和衰败,只有干掉政敌他们才有官去做。而这些士人的政敌在哪?很明显当然是宦官和他们亲属了,毕竟他们可是霸占了许多官位。
所以汉桓帝亲政之后,为了扭转东汉中期日渐衰颓的国势,便排“仁”用“义”,不再重要郭、马、袁、杨等开国元勋的后代和世卿世禄的豪门成员,而着重从民间提拔新人才,这也是许多豪门快速衰落的原因,像以后的西凉军阀马腾,不就是扶风马氏出身,结果年轻时破落的只能娶羌女。在军事领域,桓帝“举贤上功”,用人唯才而不唯亲,弃用长期垄断西北军权的邓、马、耿、窦等将门成员,转而提拔下级军官,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威名赫赫的“凉州三明”。近百年来,东汉军队在对外作战中胜少败多,特别是羌人多次横扫凉州,延及并州和益州,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凉州三明的努力下,汉军很快扭转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征服了众多游牧民族,收复了大片国土。
桓帝做这些根本目的是一样的,一方面限制世家发展,大力提拔寒门中人,另一方面控制士人权利,防止士人们拉帮结派加大党人势力。“三互法”的出台,也是为了完成了这一目的,毕竟这极大的利于肃清吏治,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增加世家豪族利益。但是,这也导致官员对地方上的情况不熟悉,办事不认真,还加大了政务难度,这也是幽、冀二州出现了“久缺不补”的怪现象的来源。
进了前堂,在外出征一年有余的宋酆,虽然脸上依旧显露仁厚之气,但隐隐也散发一股杀伐之气,应是久在战场所致无疑。
与其行礼后,宋酆便直言问道:“何氏的事汝可知了?”
“姨母差人送了话,已知了。”
“既如此,吾便直言,吕常侍传了话,宫中有言皇后心怀二意,欲与宋氏联合,图谋不轨。”宋酆语气冰冷的说道。
伏泉大怒,喊道:“谁人如此狂言?皇后忠贞贤淑,岂是宵小之徒可以诋毁?”
“能是何人?皇后无子,对方又于宫中势力甚大,其若无把握,怎敢于宫中传播此言?”
伏泉一愣,看来宋酆已经猜出谁人,随即细细思索,便明白了。宋酆早就点出了对方是谁,“皇后无子”的话,现在最得利的便是何家中人了,若是何氏诞下皇子,宋氏的皇后之位便碍事了,所以与宦官联合的何氏当然要提前布置,若是诞下皇子,便是合力废了宋氏后位的开始。
“大父稍安,陛下不喜姨母久矣,急切不来。观姨母处境,若不是宋、伏两家崛起,其于后宫上有董太后压制,下有诸宫女觊觎后位,欲破此危局,唯有一策。”伏泉慢慢说道。
“何计?”
“姨母有子便可。”
“这……”宋酆哑然,这计策谁都知道,可刘宏难得去长秋宫,去了也很少留宿,哪有机会让宋氏怀孕?更何况是皇子。
这就是难解之局,皇后无子,其亲族纵是皇亲国戚又如何?能可与国同休焉?
(第一卷完)
———————————————————————————————————————————————
首先说一下吃人的事情,在黄巾起义前,东汉那种人相食的事情真的很少,有的也只是某一时期的个例,并非如后世舆论说的那样,东汉后期都是易子相食的人伦惨剧。因为在黄巾之乱前,东汉政府的自救体系并没有完全崩溃,即使通货膨胀,政府还是会出钱救灾的,多数都是灾患前期,解救未到位而出事的。
之后便是第一卷完结,其实有些读者可能也发现了,第一卷后期剧情衔接不好,因为泉释是第一次写历史,剧情没有掌握好,但是心中有些话想用文字表现出来,因为现在网文太多无脑演义风,看得我想吐,所以在第一卷加了不少料,有人说我黑袁、黑曹、黑刘,就说吧,反正我也不在乎……
这里泉释说一句,最近几章可能看得吃力,又慢热,能坚持下来的真的都是历史老白了,泉释也不想写这些的,毕竟有的演义迷会说我为东汉政府洗白什么的。不过我是考据党,这些东西还是忍不住添加,这也让我构思头痛的原因,毕竟要如何把这些史料掺加进去,又不能被人说注水,很考虑文笔的。
按道理为了成绩,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写争霸,热血,系统,生活流,可是说真的,现在的历史文我多数看不下去,因为戳不到我的爽点,这也是我想写历史文的初衷。
本来我是想选宋来写的,后来想想新人第一本还是选拿手的,虽然三国被写烂了。另外后面的剧情,不把东汉的情况交代清楚,说的一些内容估计会让多数人感到我历史不懂,后面还有几章第一卷就结束了,主角也该入朝为官了,大家一起和泉释见证强汉崛起吧!!
另外感谢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支持我的大侠0007,疯狂的赵信、山禾石等人,我其实发了书评区想用龙套感谢你们,可不知道你们看没看到,看到你们不断投推荐票,我很开心,希望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