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和姓名学解释第392章 明朝三大才子

第392章 明朝三大才子

        震卦六爻讲述了明朝三大才子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明朝三大才子,指解缙、杨慎和徐渭三人。其中解缙被推为博学第一,杨慎被评为博览第一,徐渭则被视为多才第一。

        明朝三大才子各有千秋,但若论当时的影响力以及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我愿称《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官解缙(1369年—1415年)为最强。

        解缙妥妥的少年天才。他两岁就能认字,五岁已能出口成诗,十岁就能日记万言,人称神童。十一岁已通四书五经传注义理,十三岁已遍览儒家经典。他十八岁参加江西乡试,高中解元;二十岁赴京会试,获第七名;不久参加殿试,得第十名。

        作为明朝第一任内阁首辅,他常伴雄主明成祖朱棣左右,虽说伴君如伴虎,但他总能凭借超绝的才情,机敏的反应化险为夷,“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有一次,明成祖在皇家园林闲游,他登上一座石桥台阶,突然回头问解缙:这该怎么说?

        解缙回答说:这叫一步高过一步。

        明成祖微笑不语,等到下桥的时候他突然转头,又问同样的问题。

        解缙不慌不忙,说这叫后面更高过前面。

        看,好话被他说完了。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常伴君王身侧,总有不小心忤逆帝心的时候。

        公元1406年8月,明成祖命成国公朱能领兵出征安南,解缙出言反对。明成祖从此开始疏远解缙,当年赐二品纱罗衣的官员中,不包括解缙。“震来厉,亿丧贝,”翌年,解缙以“廷试读卷不公”的罪名,被贬为广西布政司右参议。他已“跻于九陵”,偏居广西,远离朝堂,仍未逃脱政敌的构陷。很快以“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斗”之罪,被贬为交趾布政司右参议,督饷化州。

        既已失去皇帝的宠信,他本应“勿逐”功名,低调从事,以期有机会“七日得”,实现东山再起。但他因奏事入京,正好碰上明成祖率军北征,解缙于是拜见皇太子后返回交趾。

        这下被政敌抓住了一个把柄。

        解缙被构陷为趁皇上出行之际私下拜见太子,没有人臣之礼。明成祖大怒,将解缙关进诏狱,严刑拷打。四年后,宦官纪纲揣摩圣意,用酒灌醉解缙后埋入雪中而死。他的妻子、儿女及宗族统统被流放到辽东。

        解缙死去七十多年后,杨慎(1488年—1559年)出生。他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的儿子,历来被认为是明代三才子之首。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他,但他那首词《临江仙》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没错,《三国演义》卷首词的作者不是罗贯中,而是杨慎。

        杨慎参加科举考试的履历比解缙更辉煌,如果不是考官的一个小小失误,他将实现令无数考生望尘莫及的三元及第。

        公元1507年,他参加乡试,高中解元。第二年他参加会试,本已被列为第一名。谁知蜡烛的烛花滴落,烧坏考卷,杨慎不仅痛失会元,而且名落孙山。三年后,杨慎卷土重来,殿试第一,高中状元。

        当时,首辅大臣早已形同宰相,其权力之大,远非解缙时期可比。他的父亲杨廷和贵为朝廷首辅,然而对于杨慎高中状元一事,朝野上下竟无人提出质疑。

        所有人都认为,以他的才学,就应该得状元。

        明世宗朱厚熜以藩王继承皇位后,因其亲生父母的名份问题,引起大议礼事件。大议礼事件,与北宋英宗的亲爹保卫战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宋英宗虽然吵赢了,事情却因其早逝而不了了之,明世宗则是一赢到底。

        当时,张璁、桂萼等新贵大臣迎合上意,提议在明宪宗与明武宗之间,加入一个明睿宗。这个明睿宗,是明世宗朱厚熜的亲爹兴献王朱佑杬。杨廷和、杨慎父子与一众大臣坚决反对。

        事情闹到不可收拾,杨廷和被迫辞官,而杨慎则与三十六位大臣上疏辞职。但朝堂辞职之时,两派再度发生激烈辩论,杨慎等二百二十九人跪在殿门外,一直从早上跪到中午。明世宗大怒,下令将杨慎等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入狱,加以廷杖,用板子打屁股。“震苏苏,震行无眚,”据说这次廷杖打死好几人,而杨慎接连被廷杖两次,侥幸不死。

        杨慎被流放到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在这里度过了漫长的三十多年岁月。一代才子“震遂泥”,人生际遇跌落低谷,有志难伸。但是他并未自暴自弃,而且博览群书,悉心着述,终于成为博古通今的

        明世宗因为大礼议事件,对杨氏父子极为痛恨。世宗一朝共有六次大赦,次次不包括杨慎。

        杨慎终老云南昆明。他在云南着书从教,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使云南的地方文化获得空前发展。他为家乡四川编写的《全蜀艺文志》,是一部四川地方历代诗文总集。全书六十四卷,收录诗文一千八百多篇,共计一百四十多万字。该书被多次刊刻、抄录,对巴蜀文化的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明世宗即位那一年,杨慎被提拔为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这一年,在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的一个寒门家族中,徐渭(1521年-1593年)出生了。

        他是个性最为特立独行的才子,其性格生成的原因来自原生家庭。

        他的父亲徐鏓曾担任四川夔州府同知。徐渭是小妾所生,他出生不足百天,徐鏓就去世了。徐渭由嫡母抚养成人,他十岁时生母被逐出家门,从此骨肉分离。他十四岁时,嫡母去世,徐渭跟着长兄生活。两人年龄相差三十多岁,又非一母同胞,相处不是很愉快。

        徐渭从小得不到亲生父母疼爱,始终有寄人篱下之感。所幸他聪明好学,六岁读书,九岁能文,时称神童。一边是在家庭不受待见,一边是乡邻大加赞赏,徐渭渐渐形成了孤傲自赏,郁郁寡欢的性格。

        相比前两位才子,徐渭更加命运多舛。

        他二十岁他考中秀才。此后,连续八次参加绍兴府乡试,始终未能中举。

        他二十一岁成为赘婿,二十五岁时家庭财产被土豪霸占。一年后,妻子得病早逝。

        家破人亡,功名不就,徐渭“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正在他彷徨无计之时,公元1554年,倭寇进犯中国沿海,绍兴府首当其冲。徐渭先后参加多地战役,出谋划策,显示了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五年后,浙直总督胡宗宪将其招入幕府,担任行军参谋。

        徐渭为胡宗宪上《进白鹿表》,得到明世宗赏识。自此,胡宗宪对他更为倚重。徐渭随总督府移驻沿海驻地。他“知兵,好奇计”,为胡宗宪出谋划策,助其擒获倭寇首领徐海,招抚海盗汪直。

        然而,权臣严嵩被免职后,依附严嵩的胡宗宪受到弹劾,幸因平倭有功,免罪而去免。徐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离开了总督府。期间曾应礼部尚书李春芳之邀来到京师任职,后因性格不合辞归故里。李春芳不能容忍徐渭主动辞职,威胁他如果不回来就治他的罪。徐渭只好回到北京,请朋友居中调停。

        胡宗宪终究被构陷致死,他的幕僚有数人受到牵连。徐渭本就个性偏激,此刻因悲伤、愤怒、担忧、害怕而发狂。他写了一篇文辞愤激的《自为墓志铭》,然后用铁钉自刺耳窍,未死。不久又用铁椎自击肾脏,依然不死。

        他的命出奇的硬,反复自杀九次之多,却总能奇迹般的活下来。然而“震不于其躬,于其邻,”他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再次发狂将妻子杀死。徐渭“婚媾有言”,因此被关入监牢,服刑七年。他在狱中完成了《周易参同契》注释。

        徐渭入狱后,友人纷纷出手相救,其中包括状元出身的礼部侍郎诸大绶,翰林编修张元忭等等。在大家的帮助下,徐渭终于借明神宗即位大赦的时期获释。此时他已经五十三岁。

        出狱后的徐渭因为个性原因,生活贫困潦倒。当他七十三岁去世时,身边唯一只老狗相伴,床上连一卷席子也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