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lxl第629章 大梁周报第二期内容

第629章 大梁周报第二期内容

        几个年轻人呆愣的互相对视了一眼,皆是不敢置信模样。

        邢宗正小心翼翼的拱手道:“敢问老先生……可是内阁次辅简阁老?”

        他生怕是同名同姓,平白惹怒了对方。

        简成抚须轻笑:“正是老夫。”

        “竟真是阁老”,几人顿时兴奋的叫嚷起来。

        简成大名无须赘述,尤其在两淮地区,素来被视为骄傲,几乎无人不晓。

        笑着与几个小老乡打了招呼后,简成望着邢宗正,笑眯眯的道:“方才老夫听你讲,你不考了,要回老家治水?”

        邢宗正欠身道:“回阁老,学生一家老小皆丧命于滔滔洪水,是以听闻陛下要治黄患,这才有此打算。”

        “糊涂!”

        话音刚落,简成原本和善的面孔猛地一变,狠狠的怒斥。

        “只你一人,便是回去了又能有多大用处?”

        “你若真的想为家乡父老着想,当留着有用之躯,专心备考,以望日后能参与到黄患治理之中,而非是头脑一热便掉头返乡,此举属实不智。”

        “朝廷此番大计绝非说说而已,你本就出身两淮,深知家乡苦难,若能考取功名,必会被朝廷重视,于治水之中委以重任。”

        “你便是不考虑似锦前程,也当好好想想,你是留在朝堂之中作用大,还是回乡上大堤扛沙土的作用大?”

        简成语气相当严厉,直把邢宗正训的不敢抬头。

        最后又补充道:“你寒窗苦读十余年,等的便是不久后的春闱,老夫今日于你说的话,你自个好好想想吧。”

        言罢,便吩咐赶车的下人启程,只留下了几个愣在原地的年轻人。

        良久,有人回过神来,拍拍刑宗正,劝道:“阁老话你当要仔细想想才是,莫要冲动。”

        刑宗正自己虽是也觉得简成的话说的有理,但自觉被当街训斥,有些丢脸,仍旧梗着脖子道:“考虑什么?我回去便是能图个心安也是好的。”

        说着,便掉头朝街角走去。

        身后几人连忙喊道:“你去哪?不会真的要回去吧?”

        “我回客栈睡一觉,待睡醒了再回去”,邢宗正朝身后挥挥手道。

        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也瞒不过几个同乡年轻人。

        几人都知他已经被劝动,但还是不肯承认,只能无奈轻笑不已。

        “这家伙,死鸭子还嘴硬。”

        ……

        报纸的销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就连贾瓒自己都没想到竟然能卖的这么好。

        在先期印出来的十万份,竟是在一天之内便被抢购一空。

        这让正打算组织人手运往洛阳售卖的贾瓒有些措手不及,连忙让书坊火力全开,继续加印。

        与火爆的销售连带而来的,便是极好的宣传效果。

        在过去,皇帝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

        别说普通百姓,就是一般的官员,大都一辈子也难有机会接触到与皇帝有关的一切。

        永安帝这次直接面向百姓发表文章,仿佛一下子拉近了与普通人的距离,使得他本人接了几分的地气。

        而且这次的文章,还是宣告要治理黄患的大动作。

        其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悲悯与决绝,更是将永安帝的威望,一下子拉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事情发酵后的第二天,无数的长安百姓跑到了皇宫大门前,嚷嚷着要去黄患区治水。

        皇城大门前乌央乌央起码有数千人。

        初时尚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的皇城禁军,远远的一看这么多人往皇宫围了过来,当即被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有人要造反。

        当即便将皇城城门封闭,紧急戒备了起来。

        直到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后,守将有些哭笑不得。

        治黄患这事,尚处在先期讨论之中,连具体的计划也没有,哪里能这么快便要开始。

        再者说,即便开始了,也用不着远隔千里的长安百姓过去。

        面对这些热心肠的百姓,守将也不好动粗驱赶,只得派人去往上汇报。

        禁军统领牛继宗闻讯赶来,亲自出了皇城去劝说。

        好说歹说之下,这才让这些精力过于旺盛了的百姓离开。

        在深宫之中的永安帝得知了这件事后,只觉甚是稀奇。

        自古以来,只有想方设法逃避徭役的,还没听说过要主动去服徭役的。

        一篇随手抒发心中所想的文章,竟是有这般大的魔力?

        永安帝仔细考虑其中关节,对贾瓒搞出来的这个报纸愈发重视起来。

        作为这个报纸的创办人,贾瓒要忙得事情还有很多。

        一边吩咐书坊继续印刷报纸,好拿去其他城市售卖。

        另一边,他正式成立了报社,专职报纸的发行与管理工作。

        有了正式的报社,就得有了个名字。

        贾瓒仔细思考过后,于是大笔一挥,“大梁周报”这个简单明了的名字便诞生了。

        报社成立之后,贾瓒又往洛阳府、开封府、汉中府、太原府这四个距离较近,又规模较大的城市派遣了人手,开办了分社。

        以后但凡新一期的报纸,在发售之前,便会通过八百里加急散发到这几处,统一印刷售卖。

        在没有电报的情况下,这个范围便已经是同步发行的极限,再远就只能延后一期甚至好几期发售了。

        未来,贾瓒打算在全国所有省的首府,以及各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全部设立分社,布成一个涵盖全国的网络。

        若不是识字率实在太低,再往下延伸入不敷出,贾瓒甚至现在就想把分社开遍每一个县城。

        这种事急不得,等以后识字率上来了再慢慢铺设便是。

        报社成立了之后,首要工作便是要准备下一期的内容。

        不过这个贾瓒也已经准备好了。

        下一期刊登的文章不是别的,正是他心中未来的首席天文学家范长才的大作。

        经过了这些天的闭关,范长才已经把他的文章给写了出来。

        为了避免他写的内容别人看不懂,他甚至还贴心的找了会画手,把他所看到的东西,以及他所知道的天体运行方式给画了出来。

        以现在的技术,这些图自然不好印刷。

        不过就此放弃,贾瓒又舍不得。

        这可是一次绝好的向天下人展示天文的好机会。

        几经考虑之下,贾瓒最终决定,将这一期延后,先照着这些图赶制一批雕版出来。

        哪怕这些雕版只是一次性用品,贾瓒依旧不觉得心疼。

        但如此一来,下一期的内容便有些为难了。

        本来在第一期,贾瓒准备要在上面打个广告,邀请广大文人士子前来投稿。

        但由于永安帝的个人身份,在他文章下面打广告颇有僭越之嫌。

        没办法,贾瓒只好自己上了。

        第二期的内容,便是他所知的世界地理。

        另外,美洲大陆上的那些“殷商后裔”,也是时候该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