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之后,几乎没有引起什么震动。
梓涵利用周末时间跑了几家网点,他和值班的一把手或者副职聊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大家说的还是困难和没有兑现的奖励,对于支行在省行的排名靠后以及原因并不关心。
基层员工关心自己的眼前利益,是再正常不过了,难道你还指望他们“放眼全球,走向世界”不成?
所以,作为这样的管理者是非常累的,梓涵感觉自己陷入了一种看似没有对手,但实际上周围都是对手的战斗中,而你的队友却在关心自己早上吃什么最有营养,中午的菜是咸了还是淡了。
为了振兴不佳的业绩,完成有关指标,有网点提出:需要费用。
北稍门支行,一个业绩不佳的网点,提出二季度活动需要采购5万元的礼品。
这种先“打窝子”再考虑鱼吃不吃饵料的方式,在钓鱼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习惯地这样操作着。因为投出去的“窝料”都来源于鱼塘喂养鱼的饲料,不需要你自己掏钱。所以,你就会看见很多人钓鱼之前,从鱼塘投食机里拿来一大盆颗粒饲料,然后会大把大把地将饲料撒进池塘,然后再进行坐钓,效果如何可以不用考虑。
行务会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牛希材就提出:支行应该统筹网点的礼品采购,一方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一方面可以杜绝网点的浪费,也可以避免道德风险。
同时,几位行领导也提出:支行的仓库里堆放着大量的礼品,有些是省行发放的,有些是支行采购的,这些东西已经落满了灰尘,弃之可惜,但已经没办法使用了。
是啊,为了节约会议经费,可以凑合着来,花钱的时候却如此大手大脚,一点都没有计划。
杨正儒作为财管副行长,对于网点提出的采购要求仅仅问了一句:钱从哪里来?
钱从哪里来?肯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银行做业务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挣费用、挣工资、挣奖金。很多业务如果没有前期投入,恐怕是“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
但是,网点采购这么多东西是不是有些夸张?
公司部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的,吃饭、喝酒、出差这些费用恐怕少不了,马上要过五一了,给公司客户买东西,办购物卡又是一大笔开销,可是如果不花这些钱,恐怕公司业务就没办法开展。
这是一个人情社会,没有人情,讲什么业绩都是扯淡。
梓涵来支行以后,请管委会的各层级领导是当务之急,在人家的地盘,当然要先处理好与“地主”之间的关系。所以,吃吃喝喝一直没有停,而公司部准备开发的大客户,据说又要去京城,又要举办活动,计划的花费远超网点提出采购的那些小礼品。
然而,是否有效果?
据说总行与兵器、雨润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而这两家大型公司客户都要在古城开展业务,其中兵器的整合业务,对于城北开发区支行乃至省行而言将是一个“超级航母”。
这些都需要营销,都需要花钱。
洪刚还列举了很多公司业务的潜力客户,看上去都不错,但是,能不能“刀下见菜”都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个金业务,梓涵基本上不操心。在个金业务方面,牛希材喜欢亲力亲为,直接管到底,他甚至会直接给个金部的员工布置工作。
梓涵对个金业务并不是不感兴趣,因为支行的工作“抓手”不在这里,目前的困境在公司业务方面,梓涵没有精力去关心那些个金业务的小指标。
这时候,省行又通知,要求各支行上报后备人才,经过选拔,支行符合省行正职后备的有三个人,洪刚、牛希材和辛哲,符合省行副职后备的只有北二环支行的韩国栋。
开会研究上报人员,梓涵把一季度各网点的业绩拿了出来:北二环支行在他所在的支行排名倒数第二,用这样“雷人”的业绩作为依据,然后作为支行推荐的后备人才上报省行,简直就是个笑话。
对于正职后备,梓涵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他也知道,这个支行的业绩如何,也决定了你这个支行有没有可能出正职,同理,副职也一样。所以,报了也是白搭。
省行选拔后备干部的这些事情,他没有必要过分关心,梓涵更关心支行公司部的人员调配。
公司部副主任的人选,梓涵已经基本上有了目标。
程序是必须的,所以通知发下去就有两个人报名:胡守信、沈永昌。
梓涵认识小胡是那次他们一起去魔都执行吉源电工,梓涵有些疑惑:他在支行公司部干了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被提拔?梓涵觉得,这绝对是一块干公司业务的好苗子。
沈永昌,他很早之前就认识的,记得在未央支行开业时候,梓涵作为市行行长办公室秘书,宣传报道支行开业,他当时和支行员工一起吃饭,餐桌上听见过小沈讲一些不太靠谱的历史故事,以后再没有什么联系。
从两个人的从业经历和业绩看,小胡肯定强了很多,但是,他显得有些腼腆,梓涵不知道,他是刻意在自己面前表现出的不自信和腼腆?还是固有的?
所以,班子研究的时候,梓涵说,自己觉得小胡有些“展不开”,担心他在李梦瑶的领导下会不会更是放不开?
但是,班子会上,牛希材和洪刚都认为此人“绝对”可以担当重任,同时,牛希材说:沈永昌是长庆支行的业务经理,实际上已经是副职了,这样是平级调动,没有什么意义,不可能在员工中产生足够的震动。
其实,这也是梓涵所考虑的,但是他考虑更多的是公司部副主任的能力。于是,梓涵先找沈永昌谈话,让小沈撤回竞聘,这样,只有小胡一个人报名,理论上也就不存在竞聘的需要了。
当梓涵找小胡谈话的时候,梓涵没有说结果,只是问他:你知道这次有几个人报名参加公司部副主任的竞聘吗?
“我知道还有小沈。”他有些唯唯诺诺地回答道。
“你觉得你和小沈比较,他有什么比你优势的地方吗?”梓涵依然不吐口。
“小沈做副主任多年了,也在公司部干过,比我有经验……”小胡有些紧张,从他的回答时的态度,梓涵估计,小胡一定认为班子准备让小沈平级调动。
“但是我更看好你!好好干!公司部副主任是你的起步,今后,你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小沈已经退出竞聘了,你就是公司部副主任,公示以后就任命!”梓涵说完,看着小胡。
对此,小胡显然非常激动,他显得更加紧张:“我特别感谢行长对我的信任……”
“不用感谢,行领导们都比较看好你,希望你能够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把公司业务搞上去,你也知道,其实我们目前非常困难。”
梓涵觉得,说什么都没有意义,现在不是让你来当官的,班子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是让你来“抗雷”的。
小胡是梓涵来城北开发区支行从普通员工中提职的第一个人,而这个人的提职就是他的用人标准,也是他的施政纲领:
临危受命,攻坚克难。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