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见徐月玲委屈模样,对着小姨说了几句。
你说我,我说你。
一家人其乐融融。
反正杨惜婉各路官绅和权贵都是一概不见。
她们在家里也乐的清闲。
......
杨惜婉又在家里和徐月玲呆了三天,郝明达亲自门来请杨惜婉,杨惜婉这才带着琴棋书画继续去临南县了。
棉布开始大批量纺织。
下面是制作棉衣和棉被的过程了。
这些过程都是需要教的。
此时染布坊已经彻底变了一个模样,她之前走的时候还要大,而且已经开辟新的三个厂去。
杨惜婉走进第一个厂里。
堆积如山一样的棉花,白花花一片,这边都是木棉搅车,十几个男工在有条不紊的扎棉,还有浆纱,一系列的工序,都是男工,一眼看过去,井然有序。
杨惜婉走向第二个厂里,便都是纺织工了。
这里的女工看去有一百多个人,一排排的纺织机,一个个纺织女工,声音咔擦咔擦,明明喧杂,却给杨惜婉的感觉十分动听。
纺织是重之重。
这里决定着棉布的出产量。
杨惜婉不懂纺织,所以她不能改变古老的纺织技术,这个只能依靠人工来提高产量,不过杨惜婉决定回京都以后,要找人才看看能不能纺织改变技术。
集思广益嘛。
想必这想的人多了,一定会有人才知道怎么改变这个时代的纺织技术。
杨惜婉想着,已经走向了第三个厂里。
这里是最后一步,染纱了。
这里是属于最初染布坊的模式。
一匹一匹色彩鲜艳的棉布从这里出来,和之前藏青的素色不同,这下面染出来的颜色,基本都是鲜艳,绚丽多姿的颜色。
这些是要进贡给皇宫的,可不能那么素色。
这鲜艳的棉布,杨惜婉一共染了彩虹七彩七种颜色,每一种都五十匹,全部进献给皇宫。
观看完了厂房,一切井井有条,杨惜婉跟着郝明达来到一处办事的屋子。
这里有一些空地,郝明达按照之前杨惜婉的吩咐,找来了十个会缝衣服的绣娘,还有制作出来之前杨惜婉给的那种说是弹棉被的大弓。
郝明达还生怕人不够,脸露出赔笑:“县主,人够吗?”
杨惜婉看了十个绣娘:“目前来说是够的。”
现在只是绣制样品,十个绣娘够了,若是大批量制作,那是肯定不够的,到时候整个南陵州的绣娘阵做衣服还差不多。
郝明达立即会意:“等做出来了,下官会找更多的绣娘。”
杨惜婉笑了笑:“你记的和谭大人通知一下,他那边也需要同样多的绣娘。”
郝明达点头:“下官领命!”
杨惜婉又道:“棉花交接的怎么样?”
杨家村运出来的棉花都第一时间往临南县里运,临南县里又转向南陵州其他四个县,开始大规模制造。
古代不像现代工业化,没有机器大批量生产,只能拼人。
郝明达笑起来:“按照谭大人的吩咐,每个县都运去了不少,下官按照我们这里的出产量算了算,大概其他三个县的棉花能制五个月的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