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金色华年养老第5章 辞旧迎新

第5章 辞旧迎新

        除夕的头天晚上,家人们都做好了准备,取下挂在高处的腊肉,用热水洗净,开始提前制作第二天的美食,提喻头天制作,第二天就没有那么忙。大松爸爸也得帮忙,特别是猪脚,得用大刀或斧子砍,才能成为小块,不然不好下锅,现在当然有专业工具,什么都不是问题。是只有煤油灯连电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现代工具,农耕生活,有金属工具已是现代化。

        切好的肉洗净,放进锅里,加上萝卜夹海带,就用火开始炖煮。反正也是准备过年了,大家也就没有这么早睡,先将水烧开,然后用小火慢慢炖,锅里咕噜咕噜的冒出热气腾腾的香味。用柴火灶炖肉,味道就是香,一般的一大锅肉要炖3到4个小时,晚上十点多才开始熄火,这样做好的肉放在第二天,味道更好。这是大家长期生活总结的经验。头天晚上只要将这些炖肉安排好了,除夕当天就轻松多了。

        接 近过年了,晚上的夜晚没有这么静悄悄的了,不时从远方传出来零星的鞭炮声,有人在提前体验过年的味道了。特别是一些小孩子,早早的就盼望过年。大人在厨房里烧火煮肉,大松也就在旁边一起玩,在那里烤火,幺姑就教大松一些乡村儿歌。

        “鸦雀雀,板板梭, 娃儿娘,蒸馍馍,馍馍香,买生姜, 生姜辣,买黄蜡,黄蜡苦,买鸡母, 鸡母咯,买牛角,牛角尖,飞上天, 天有高,买把刀,刀又快,好切菜,菜又甜,好过年…” 这些儿歌也不知道讲的什么内容,但是朗朗上口。大松咩上两遍就会背了。

        一边煮肉,一边听幺姑教她唱儿歌,大松的睡意一点没有。这也可能是肉香的缘故吧。俗话说得好,想吃油渣锅边转,可能讲的就是这个场景。

        大松爸爸也准备了第二天的东西,将买回的草纸裁好,香蜡分好,除夕的上午要去敬祖先用,这个是传统也是文化,是对先人的怀念和尊敬。忙了一夜,把这些东西收拾好,已经是半夜了,大家就早点休息了。除夕到正月初六,生产队是不干活的,相当于现在的春节长假, 反正每个生产队自己安排,有的初八出工,有的初九出工,各生产小队队长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

        除夕的上午,大松爸爸去找人写了对联,这个写对联的,可是民间高手写的一手好毛笔字,与大松家相隔几块地的距离,就是近邻,这邻居可是这里最有名的秀才,名字就叫秀才,姓钟,本名叫秀才,外号也叫秀才,过去在县办公室做过文书,后来阴差阳错当了农民,由于一手漂亮字,很多宣传栏的字全由他书写,其实他就是一乡土书法家,一颗耀眼的明珠在乡土中闪闪发光。作为一个文人,周围四邻结婚酒宴一般都请他主持,婚联也是由他书写,是附近的一名人,当时没有互联网,如果有他一定是网红。

        两张红纸,写了几幅新春对联,当时的人朴实也不收什么钱,发两只香烟就办成了。

        午饭前家里的男士先去坟头祭祀先人,女士们要忙厨房。先摆好贡品,刀头,肉食,水果,美酒,开始烧纸钱,化冥币,点上香蜡,鞠躬跪拜,作揖,当然也可以在先人面前许愿,保佑后辈儿孙四季平安,兴旺发达,人丁兴旺。挨个拜祭完毕,返回家吃饭,肉食珍贵带回家,美酒倒入火中让先人畅饮。敬先人的肉食不能直接吃,要拿回家加热后再吃,老人说吃了会打瞌睡,这可能是骗人的,肉食贵重可能是怕偷吃而编造的一个美丽谎言。不管怎样心理明白就行。

        川北人过年在除夕中午,全家团员,饭前鸣放鞭炮,示意大家开团员饭了,非自家人不得打扰,这是规矩也是习俗,寓意过一个安静祥和的年,外人也知道这规矩,不会冒然打扰,否则是找不自在,团年饭一般都比平时午饭早,目的是避免人打扰,如有事情要班,下午两点以后一切照常。

        团年饭很丰盛,炖猪蹄,蒜苗炒腊肉,糍粑,虾片,炖鸡,炖鸭,均上桌,当然少不了水煮鱼,暗示年年有余,吉庆有余,大松坐在太师椅上,椅上加一木板,正合适,跟爷爷坐一方,大松自已用勺子吃饭,大人们给大松挑小块肉,大松吃得开开心,也是大松生日,大家更高兴,大人们当然先饮酒,也用筷子沾一点给大松尝一尝,大松感觉辣,大人们哈哈大笑,弟弟还小,大人们就给他喂肉喂饭,过年的饭菜香,弟弟也吃得津津有味。过年都是自家人,吃饭时间也就半小时。午饭后就开始贴对联,贴春联,迎新春,大红的对联张贴出来就给节日增添了不少喜气,有了春联就有了年的味道。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横批:迎春接福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

        各家各户大红对联门上挂,七字春联,九字春联,小的五字春联,不论春联大小,长短,总之就是乐呵,喜庆,让人振奋。

        贴完春联,在打扫一下卫生,因为除夕除旧,把所有的垃圾旧的都清除,春节第一天是不倒垃圾的,只进不出,民间讲究的东西挺多的。

        下午趁着天气好,大家也就在附近走一走看一看。难得几天闲暇时间,看看自己平时种出庄稼的长势,去山梁上转一转,欣赏欣赏这除夕的美景。小麦,油菜长势特好,绿油油的一大片一大片,油菜苗也有一米多高,油菜花己经含苞待放,年头到年尾,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人们自己的成绩写在这冒油的土地上,只等时季一到,将大有收获,一想到收获的季节,心里倍感欣慰。

        爸爸顶着大松,走过庙子田,三节田,过路地,斜坡地,青岩田,青岗林田,走到大石包,这一路全是庄稼地在生产队的半山腰,走这一路,整过生产队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山湾堰塘波光粼粼,冬水田面映着下午的阳光,倒映着田边的树木,一幅田园水墨风光画映入眼帘。哪一块地长势好,哪一垄苗长得高,都历历在目。冬水田埂上的胡豆苗嫩嫩的,也在强势上涨,春节前刚施完农家肥,农家肥肥力持久,适合给作物长期提供养料。半山腰的旱地里,大大块的全是小麦苗,沿着地边栽种的是油菜,麦苗儿绿绿的大概有30公分高,油菜长势就快多了,已经有一米多高,开始有花骨朵了,出几个大太阳,油菜花就会相继开放。麦苗儿绿菜花黄一片好气象。爸爸背着大松转了一圈,又往回走,边走边给他介绍这些植物的名称,小麦,油菜,胡豆,豌豆,蒜苔,萝卜,他小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没人介绍,把所有的东西都叫做“菜菜”,小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渐逐渐的认识了一些植物,也认识了社会。年30有太阳,难得的一天,时间都是雾蒙蒙的,今天格外晴朗。爸爸背着大松往回走,夕阳照在大路上,映在水波里,柔和的阳光温暖了人们抚育了庄稼,照耀着万物。带着大松往回走,爸爸也叫他长儿歌。

        “逗虫虫,咬手手,芝麻掰口口,掰到婆婆菜园里,嘟儿嘟儿飞…”

        孩子们就是在大人的童谣声中,渐渐渐渐的长大的。

        “张大铁,李大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割燕麦…”

        川北童谣朗朗上口,孩子们学说话的基础训练,对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这全靠家长面对面的教孩子们唱儿歌,给幼小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刚回到家里,又将刚才的儿歌说给弟弟听,弟弟还不会说话呢,只能咿咿呀呀,两个小孩在一起,那真是各说各的话,反正也不干扰,总觉得那么有趣。下午六点,公社广播站就播放广播了,里面除了放唱片,就是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现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乡广播站的自办节目就是放唱片,播放京剧,川剧和样板戏,最多的就是智取威虎山,几乎隔一两天就要播放,还有洪湖水浪打浪,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歌,这些歌曲经久不衰,纯属当时的经典歌曲,怎么放怎么也不过时。也深受人们的喜欢,社员们个个能唱人人能哼,家喻户晓,神州大地人人都知。转播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以后,就是公社书记的讲话录音,准确的说是公社书记的新年献词,社书记向全乡人民拜年。“社员同志们,听众朋友们,大家新年好,我在这里代表公司党委公社政府向武装部,向全乡各界人民致以节日的慰问!在过去一年里,全乡人民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努力奋斗,我们的各种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公社驻地修好了,供销社也建好了,同志们有了良好的办公场所和营商环境,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年的形势一片大好,粮食产量提高,家畜家禽出栏投诉超过去年,一些经济作物中,草药已按计划进行,养殖业,种植业都有一些起色,有较大的变化,公社也开办了九场,而且公社酒厂产品畅销附近几个街道,我们公司的龙头企业,而且盈利可观,经营良好,生意稳定,这离不开同志们的努力,当然,也有上级各界领导的大力支持,也有各位朋友的大力帮扶,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回望去年做出的好成绩,展望未来,许下良好的心愿,愿意在这美好的新春佳节之际,祝同志们合家欢乐,幸福安康,步步高升”!当然,党委书记还讲了一些其他内容的话,比如,一些安全生产,过年过节,大家要防火防盗饮酒,不要过量等等等等,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人身安全非常重要,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更要注意。只要平安都是好年,希望大家饮酒不要过度,适可而止,少饮酒也是节约粮食的一种表现。书记讲的也挺有道理的,他的话有可见性。

        家人们一边听广播,一边吃团圆饭,川北人过年主要是除夕中午,晚上也就是将中午的菜热一热,但不像北方那样隆重,但还是挺讲究的,川北人就没有年夜饭一说,那就是普通的夜饭,当时也没有春晚能听听有线广播已经很不错了,能听到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好像就到了北京一样。一老年人还提出,更有趣的是,这一根铁丝里怎么还能有人说话呢?是啊,这里也不多讲,那是科普知识了。餐桌上照样有,中午的菜还加了一些青菜,中午大鱼大肉,晚上还是要吃一点素的,大松最喜欢吃的还是四川的腊肠,这个真是又香又好吃,一闻到就受不了,不吃是真还不行,又麻又辣又香。

        吃完晚饭后,这与大多数地方一样,大家都围着火塘摆龙门阵,烤火聊天,这是常事,特别是大年30,北方人有守岁的习惯,其实,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这个习惯,也不是守什么岁,就是不想睡,想聊天,等待新年的到来。广播站也是搞气氛,不到晚上12点不停播。各种红歌能翻唱轮番播放,川剧,京剧样板戏一个不少,民族歌曲也同样播放。

        奶奶端出花生瓜子,水果糖,冰干,火米砖,在熬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醪糟汤,这是守岁的茶食,大家边聊天边饮茶边吃零食。其乐融融,好不快乐。妈妈提前给大松穿好了新衣,大松高兴的不得了,这还是一件花布衣服,红花布衣服看起来很喜庆,当时是小孩子也不知道是女生穿,男生穿,只要是新衣服就高兴。衣服比以前的尺寸大一点,大松已经三岁了,比以前高多了。大人常说小孩子愁生不愁长。今天是除夕,也是大松的生日,大松非常高兴。过生日有肉吃,字家户户吃瓜子。

        夜渐渐的深了,外面从远处传出来了鞭炮声,声音越来越浓,声音越来越大,燃放鞭炮喜迎新春,新的一年开始了,春节到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