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狂野北美1846地图第685章 鸟粪争端和人口

第685章 鸟粪争端和人口

        事实证明

        原本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事件可以被影响,可以被改变,但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1886年5月,大唐帝国成功的操办了圣皇陛下登基40周年暨大唐帝国建国40周年盛大庆典,诸多辉弘的庆典场面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是如此的鲜活。

        时间仅仅过去两个多月,南美洲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三个国家就闹了起来,原因自然是对三个国家都至关重要的鸟粪矿场。

        美盟立刻启动调解机制介入调解,试图化干戈为玉帛,制止一场可能的三国间战争。

        碍于大唐帝国超凡的实力和领袖群伦的美洲盟主地位,在强压之下,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三个国家不得不捏着鼻子坐下来谈判。

        在美盟的框架下,巴拿马和谈前后进行了四轮,耗时5个多月,但是在各方强硬立场下分歧较大,依然不出所料的和谈破裂。

        私底下

        这三个南美国家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战争准备,尤其是智利得到英国的物资和武器支持,态度表现的尤为强硬。

        1887年元月初

        大明宫庭之勤政殿中

        这是每周二例行的内阁觐见皇帝陛下的日子,外交部大臣柳达卿在奏报中又提到了此事,直言“这是三个怒火上冲的暴脾气,相互立场南辕北辙,促成最终和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朝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数主张必须维持美盟的权威,不能让这场战争真正的爆发。这必将严重削弱大唐帝国一手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的威信。

        坐在上首龙座上的皇帝李察始终沉默不语,他正在斟酌此事带来的影响。

        如今整个美洲的历史都已经改变

        早在1818年到1825年间,智利、秘鲁、玻利维亚3国就陆续宣告独立。

        在独立之初,三个国家是邻居,又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彼此之间关系蛮不错,最起码表面上是如此。

        但变化很快发生

        19世纪50年代,在阿塔卡马沙漠中部和北部发现了丰富的鸟粪资源和硝石矿藏后,他们的关系变得尴尬起来。

        在没有化肥的年代,鸟粪资源开采较为简单,技术含量低,不需要多少成本就能直接开采,能获得丰厚的利润,这正好适合智利、秘鲁、玻利维亚3国的情况。

        硝石矿藏可以用来制作火药,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鸟粪资源和硝石矿藏都可以用来出口,获取大笔金钱。

        所以,原本干旱贫瘠的沙漠一下子变成了聚宝盆,3个国家都对这片沙漠虎视眈眈,宣布对其拥有主权。

        这也是19世纪国家间的常态,由于刚刚脱离殖民统治,相互之间边界都没有明确划分,阿塔卡马沙漠争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后来在大唐帝国和英国的强势参与下,智利与上述两国合资组建了太平洋英唐硝石公司,各自占据一定比例的股份,在阿塔卡马沙漠开采硝石矿藏。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智利与智利,玻利维亚达成协议,玻利维亚允许硝石公司进入自己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区采矿。

        智利放弃南纬24°线以北地区的全部权利,用于补偿对方。而玻利维亚一方则同意,在25年内不提高对硝石公司的税率。

        这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协议,智利和大唐、英国获得了宝贵的矿产资源,玻利维亚获得了稳定的税收。

        可是,1885年玻利维亚为了筹措压力巨大的战争赔偿(注,赔付给大唐帝国),单方面撕毁协议,提高硝石公司的税率。

        太平洋英唐硝石公司当然不干了,凭借着雄厚的背景拒绝纳税,而这促使了双方矛盾愈发尖锐。

        于是,1886年初,玻利维亚干脆没收了硝石公司的全部资产,将之进行拍卖,拍卖所得充为税收。

        玻利维亚的底气来自于秘鲁,两国间已经签署了秘密的军事同盟协议,旨在共同对付智利。

        面对不知好歹的玻利维亚,智利军政府哪里能够忍得下这口气?

        于是在英国的暗中支持下,智利计划进行军事反击……

        这时候的美盟强势介入,将剑拔弩张的南美三国生生的按了下来,启动美盟的纠纷调解机制,从而开始在巴拿马的三方和平谈判……

        智利,秘鲁,玻利维亚三国的强硬态度,令四轮和平谈判全都破裂,和平前景蒙上了严重的阴影。

        从这里,就能看出美盟的缺陷了。

        “美洲合作组织联盟”是一个标准的经济联盟,其合作范畴延伸至政治,文化和外交领域,但没有触及最核心的军事领域。

        “美盟”下设国家间纠纷调解机制,还拥有一个五千人的“美盟维和军”,实际上一直都没满员,至今也只有3300余人。

        一些较小的国家间矛盾可以调停,但类似“阿塔卡马沙漠争端”这样关系到重大利益和领土的问题,就显得力有未逮。

        “欧洲有句谚语;英国佬走过的地方,鱼塘里的鱼都会打起来。”皇帝李察摇摇头说了一句,殿堂上下立刻肃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龙座上的君主。

        皇帝李察也没有再咨询众臣,而是径自的说道;

        “帝国力主的巴拿马和谈屡屡破裂,这与英国人始终在背后小动作不断脱不了干系。

        这样下去,就陷入了不断破裂的怪圈。

        智利人想打这一仗,玻利维亚和秘鲁一方也对自己有信心,想要武力解决对手。

        英国人不断的煽风点火,欧洲各国都想看我们的笑话,只有帝国在努力的弥合各方分歧,试图维持美洲和平的虚假局面。

        这样有什么意义?

        谁都知道我们亲密盟友英国人一直都想搞乱美洲,无论是北美洲还是南美洲,总是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

        大唐帝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一手遮天,英法德比荷等国都在南美洲有殖民地,有驻军,这是历史演变至今的现实。

        帝国政府必须要正视;

        “美盟”这一新生事物在发展中,要承受风雨,要承受曲折,要承受困难和阻碍,才能不断的汲取教训,发展壮大起来。

        一味的呵护并非好事,也许让这些南美国家撞得头破血流,才明白和平的珍贵。

        到了那时,才是彻底解决“阿塔卡马沙漠争端”合适的契机,推动和平事半而功倍。”

        皇帝陛下的话犹如拨云见日一般,令朝臣们瞬间思路清晰起来,不由得齐声奏道;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谕。”

        思路明确了,政府下面的决策就变得有章可循,无非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作为美洲盟主,帝国政府还是要尽力促成三方和谈,哪怕表面文章也要做足了,让其他的美洲各国挑不出毛病来。

        实在要打,那就打呗!

        进入1887年

        大唐帝国依然将主要的精力用在发展国内经济上来,着力深化第2次工业革命浪潮,推动科技进步,各种新发明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着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底特律成立了爱迪生留声机公司,1886年,特斯拉因与爱迪生科学理念上的分歧而辞职创建了特斯拉电灯与电气制造公司,开始深入研究交流电。

        在1886年

        大唐帝国涌现出了7870余家从事新型化学研究和电器的科技公司,各种新发明达数万件之多,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

        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源自于大唐帝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重视教育理念,良好的科技氛围,吸引了世界上大批的科学家来到帝国定居,创业。

        一个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进步,不可能单靠某个人的金手指,那太不现实,更像是空中楼阁。

        数10年持续的科技教育投入,终于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结出了累累硕果。

        这几年来

        大唐帝国臣民的识字率直线攀升,国民5年普及型教育深入到偏远乡村,牧场。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有更好的未来,这已经成为国民的普遍共识。

        高等教育的大学和专科院校发展到110多所,重视科学发明的理念,在帝国各大企业中逐渐深入,科技人才也变得更加受重视。

        整体经济在较高的总量基础上依然平稳发展,1886年经济总量增长7.12%,在世界各国列强中仅次于德国11.6%,位居第二。

        大唐帝国的战略环境由于拥有两洋之利,在整个美洲没有对手,所以,近20年来军事发展稍显滞后,财政预算也不多。

        就比如大唐帝国重点发展的皇家海军,在20年前的海军预算仅仅是英国的1\/10,一年约110万英镑左右,即440~450万唐元

        在10年之前,大唐皇家海军财政预算增长了一倍,达到每年千万唐元的水准,也只不过是英国皇家海军每年拨款的四分之一。

        时至今日

        大唐皇家海军财政预算约为英国三成左右,即每年1300~1400万唐元水准,上下浮动不大。

        大唐皇家陆军财政拨款只有海军的一半还少些,每年约620万唐元(注;约合130万英镑,不包含皇家禁卫军拨款)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15万大裁军之后,大唐帝国皇家陆军规模进一步缩减。

        其实行义务兵役和职业兵役制相结合的政策,普通士兵入伍后,每月只能拿到一些象征性的补贴,更多是为帝国尽义务。

        大唐帝国陆海两军维持一支较为精悍,数量较少的军队规模,已经足够维护广大帝国的安全。

        与大唐帝国不同的是,英国皇家海军由于要维持在全球的军事存在,所以始终保持了庞大的规模,现役各种舰艇650余艘,包含了超过一半的老旧风帆战舰。

        法、德两国的海军实力也不容小觑,由于两国是死敌世仇,所以在军备发展上一直你追我赶,谁也不肯落后。

        仅以德国海军为例;

        在其保持着110多艘老旧风帆战舰的基础上,这15年来,一直大力发展新式铁甲战舰,被誉为德国镇洋级的“萨克森”级铁甲舰先后建造了6艘。

        除了出售给大清国的“定远”和“镇远”以外,其余的均进入德国皇家海军服役。

        在此基础上

        德国皇家海军又发展了多型万吨级铁甲舰,建造新型铁甲舰只会比大唐帝国更多,而不会更少。

        加上统一后德意志帝国拥有大量的旧式风帆战舰(注,包含以前北德意志诸侯国老式风帆舰队),其海军规模还大于大唐皇家海军,战斗力也不弱,这是不争的事实。

        欧洲各国列强由于战略环境较为恶劣,竞争激烈,所以军事开支普遍较高,是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

        大唐帝国则不然,军事开支长期低于文化教育开支,殖民开拓及建设开支,在帝国政府预算中只能排到第三位。

        这不是帝国政府没钱,而是没必要建立一支过于庞大的皇家舰队,选择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1886年未,大唐帝国统计的居民人口从1884年的1.21亿增长到1.276亿,净增长560万人口。

        有几个因素影响到人口的快速增长,第一是建国40年后,大量第1代移民生老病死,年均230万至240万规模,并且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

        展望未来10年,年均自然死亡的人口有可能进一步增长到380万至400万规模,这是个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

        这不像建国早期,大量年轻的华裔人口移民北美掀起一波波创业热潮,那时候只有人口增长,而极少有老年人亡故,所以净增长人口十分快速。

        实际上,大唐帝国的自然生育率并不低,1886年度新生儿达到587万,距离600万也只有一步之遥。

        这相当于一个老人去世,2.5个新生儿出生。

        去除夭折的新生儿,这一数字也达到了575万以上,规模相当大。

        而且,帝国每年还有年均百万华裔移民流入,按说两年来人口增长规模不应该只有这么点儿。

        这就不得不说到第2个因素,即帝国人口外流的因素。

        得益于大唐帝国美洲盟主的崇高地位,华裔人口可以自由的向各国流动,在某些国家甚至可以取得超国民地位,这进一步鼓励了人口流动。

        仅仅在1885年和1886这两年,大唐帝国就有超过166万人移民美国,佛罗里达共和国,密西西比共和国,肯塔基王国,俄克拉荷马王国,巴拉圭,乌拉圭,巴西帝国和阿根廷,也有少部分人口流入欧洲各国。

        仅美国一家,在两年里就接收了超过74.6万华裔移民,占比接近一半。移民主要流向是以纽约,底特律和费城为主的北方各州,进一步增强了华裔移民的人口比例。

        此外,这两年向佛罗里达共和国和密西西比共和国移民都超过16万人规模,还有其他各国多少不一的流动移民人口,进一步削减了帝国居民的总量。

        第3个因素则是“腾笼换鸟”政策所致,就比如哥伦比亚,总人口始终维持在360万至400万人之间。

        但华裔人口的比例一直在迅速上升,当地土着人口的比例一直在迅速下降,人口总量已经十几年维持在此区间,内中奥妙不足为外人道也。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古巴,波多黎各,吕宋群岛,中州省(原厄瓜多尔)与抚远省(秘鲁割让)等地区,这能说人口没增长吗?

        展望新的一年

        1887年,帝国总人口有望突破1.3亿大关,这一人口规模相当于英法德三国欧洲本土之和,高于沙俄的1.17亿总人口规模。

        而从经济总量上看

        大唐帝国1886年末经济总量相当于英国和法国之和,是英国经济总量的1.41倍,但军事力量却有所逊色。

        这是基于北美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总体战略,类似于原来历史上大一统的米国,将更多的财力用于发展经济和社会公用事业,大量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

        正是这样的政策,造就了大唐帝国“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誉,国民幸福感普遍较高。

        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基本上能做到衣食无忧,这可不是容易达到的事儿。

        在欧洲工业经济较为发达的英国,法国和德国,每年都有相当人口死于饥饿,死于贫病交加,在凄凉中离开人世。

        在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社会福利可言?

        英国着名的“救世军”组织是由伦敦的一对富有的夫妇发起,为底层食不果腹的人民提供最基本的救助,覆盖的范围极为有限。

        大唐帝国没有“救世军”这样的民间组织,但却有更加严密的政府机构,能够有效杜绝街头上流浪的人群产生。

        举凡有手有脚年轻的人在街头流浪,极大的概率会被警察收容以后,直接丢入矿山或者苦役营中,用辛苦劳动换得一份食物。

        若是年长有妻儿者流浪街头,那么好了,将会有帝国惩戒署的相关人员带着流浪者,直接找到相关的家庭中。

        轻则课以大额罚金,重则以“忤逆之罪”论处,处以公开鞭刑后,抄没全部家产直接投入苦役营中,一直到死都出不来。

        按照华夏传统的尊老爱幼理念,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若是不履行义务,子女就犯了“忤逆之罪”,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惩处,基本上没人敢把这事当儿戏。

        这一套制度虽然简单粗暴,但不能否认效果非常好。

        在大唐帝国很多的城市街头巷尾,几乎看不到流浪的人群,没人能够承受由此引发的沉重代价。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