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隆万盛世小说第429章 严讷改迁

第429章 严讷改迁

        说到裕王和正德皇帝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叔侄,不过讲到正德皇帝的时候,魏广德还是觉察到裕王眼中的一抹不屑。

        魏广德心里明白原因,不过这不是他该管的,要是去讲这里面的关系,那就会有损文官集团的利益,其中也有他的利益。

        至于魏广德当初在翰林院里看到《实录》中对正德皇帝一些荒唐事儿的记载,他也没有去寻根究底。

        要说民间流言也不少,魏广德哪里能管得过来。

        不过既然是讲大明和蒙古之间的事儿,不仅有使节往来,民间交易,最主要的还是战事。

        自然而然,当魏广德讲到正德十二年十月发生的应州之战的时候,裕王之前玩世不恭的态度开始变得郑重起来。

        魏广德心里有些奇怪,可并没有问出口,而是按照自己查到的资料和理解进行讲解。

        “应州之战前,通过走回人带回的消息和明军哨骑的发现,就判断出了鞑靼的大概进攻路线,是以从容调兵遣将”

        魏广德当然不会和裕王讲超纲题,直接按照《实录》记载来说,虽然还不是最终定稿,但是大概率不会有太大变动了。

        当魏广德大略讲完这场持续数日的大战,从一开始明军在应州城周围和鞑靼骑兵遭遇,后战场逐渐围绕应州城展开。

        讲完后,魏广德刚打算说此战对明蒙两国政局影响的时候,裕王忽然开口问道:“魏先生,此战皇叔亲至战场,是为何?我曾私下听人说过,皇叔庙号武宗,也是因为此战武功所致。”

        应州之战爆发前后,魏广德并没有多说,不过既然裕王问起,他觉得还是有必要提一嘴。

        其实在后世,魏广德也看到过此战的一些说法,很多人为正德皇帝抱不平,魏广德以前也是如此,不过到了这一世,了解了更多信息后,他的看法才逐渐有了一点变化。

        “应州之战爆发其实并不偶然,在正德十一年的时候,边军事先侦查得知鞑靼人到了威宁海子,预判其骚扰方向为偏头关,兵部对此做了严密规划,从团练中挑选精兵良将充实宣大前线,又暗中调集辽东精兵、延绥精兵埋伏,张开口袋静待蒙古人。”

        魏广德开口说道:“之后的战果也很大,鞑靼二万骑分路掠偏头关等处,被我明军追袭败之于岢岚州,斩首八十余级,此战由都御史山西巡抚李钺指挥,是为镇西大捷。

        由此战胜利,兵部总结鞑靼往常出兵惯例,所以事先对鞑靼部然罕大八弓王子(达延汗)下一步军事动向有了防范,进行筹划,武宗正德皇帝恰在此时巡边,怕是从兵部泄露了消息。

        让他知道兵部的规划,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到宣大巡边。”

        魏广德答道。

        后世说起应州之战,大多说是鞑靼军兵临城下,正德皇帝从京城跑出来召集周边兵马在应州击败鞑靼,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以前魏广德还信,现在就不信了。

        古代打仗,调兵遣将可不是传令过去兵马就马上可以动员出发,光是准备就要两三天,每天还只能行军几十里,没有长时间的准备,大战是打不起来的。

        有了保安州的经历后,魏广德已经对这一时代的战争有了充分的认识。

        “有人说是役仅斩虏首级十六级感到困惑,认为记载不真,还有皇叔亲斩虏首一级。”

        裕王又问道。

        魏广德笑笑,这事儿后世也说的老多了,大多认为是古人糊弄傻子。

        几万人交战的大场面,自辰时至酉时打了多久?

        按照中间的时间来说,就是早上8点打到傍晚6点,多少个小时。

        不过在保安州一战后,魏广德也大概有了点猜测,或许十六级还真没有乱说。

        “首先,此战伤亡绝不止《实录》所载人数,我明军阵亡和重伤数百人为真,可轻中伤未载,或许数千,上万可未可知。

        而《实录》所载斩首十六级,并不代表仅仅杀死十六人,而只是砍下十六颗首级,剩下的鞑靼被对方带走。

        要知道,应州之战我大明并未大胜,双方其实打的旗鼓相当,鞑靼是退走而非败走。

        先前所说镇西大捷,我军以优势兵力追袭分兵的鞑靼部,也才获得斩首八十余级的成果,但实际击杀伤数千人。

        兵部查验军功,只有斩获的人头为证,所以尸体被带走或者首级损坏,兵部都不会承认。”

        说道这里,魏广德看着裕王淡淡说道:“所以,殿下不要看到《实录》初稿中所说斩首十六级,就认为此战只杀死敌人十六人,这仅仅是被兵部验明承认的首级。

        北方边镇,士卒大多好重武器,因为无论是我大明将士还是对面的鞑靼人,都身穿皮甲、铁甲等护具,枪矛难伤,重兵器的威力显得更大。

        不过这重兵器在战场上好是好,可要是一锤打到敌人头上,这颗首级可能就废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场仗打下来,打赢了还好,可以好好搜刮战场,不放过一个首级,可要是败退就颗粒无收,双方打个旗鼓相当,往往最后收集到的首级也因有损坏而不被兵部查验所认可。

        对了,首级上如果有铳矢所伤痕迹,首级也不会算的。”

        “这样啊,我知道了。”

        裕王听了魏广德的解释微微点头,算是消除了他之前很多的不理解。

        也就是魏广德上过战场的缘故,深知其中要害,所以才能给裕王解释清楚,否则就只能按照书面字意解释。

        之后,魏广德又说了此战后对双方的影响。

        “鞑靼部然罕大八弓王子在此战后不久就死了,具体是否为战场流矢所伤不得而知,武宗正德皇帝也未提及此事,可见当时战场混乱,已经分不清楚敌酋所在,不过此战后,大明边境倒是消停了些,至少数万人的大型军事攻势再未形成。”

        魏广德继续说道。

        “此战皇叔居功至伟,应州之战的胜利,不管然罕大八弓王子是不是在此战中受伤殒命,至少鞑靼部没有继续进攻了。”

        裕王当即有些高兴的说道。

        不过魏广德闻言脸色古怪,裕王一下子把功劳都套到正德皇帝头上了,这可不是他要表达的观点。

        魏广德不知裕王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么说的,不过还是开口道:“此战兵部功劳甚大,战前运筹,武宗正德皇帝在侧也极大激励了士卒的士气,说居功至伟也不错。”

        魏广德只是淡淡这么说了句,他可不想去和裕王争论什么,“不过,之后鞑靼部不敢大举南下,其实和此战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应该是然罕大八弓王子的死。

        他的死,他所留下的部族被其子孙分别继承,由此草原上各方势力混乱,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攻伐,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不会对大明构成威胁。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嘉靖二十一年,俺答汗在其兄长吉囊死后成为部族首领,也是花了数年时间才重新统一其他部族。

        需要说明,俺答汗是然罕大八弓王子之孙,继承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算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一个部族首领。

        所以,之后十数年边境无大战,和然罕大八弓王子的死有关,但是他是否为应州之战所致无法确定。”

        “草原上,如果大汗死了,草原就会陷入混乱吗?”

        裕王意识到魏广德想要表达的意思,靠实力征服的部族,一旦大汗死去,部族被其子孙继承后,似乎就会相互割据,互不统属,这需要有人重新发起统一之战,然后才会南下攻明。

        “大体如此,虽然他们也有一个子孙会继承大汗位,但关键还是他们的分封是实封,分别获得部族、土地和人口,和我大明分封藩国不同,所以内耗在所难免。”

        魏广德答道。

        “击杀俺答汗,就能暂时解决九边战事?”

        裕王更进一步追问道。

        “有可能。”

        魏广德回答也简单。

        俺答汗死了,草原是否会再次分裂,这个只能说有可能,毕竟要看他的子孙中是否有人有足够的威望,可以让其他人低头。

        不过,魏广德看到裕王眼神中闪现的异彩,不由得有些猜测,这位殿下不会打算登基以后,派出锦衣卫中的刺杀高手去草原暗杀俺答汗吧?

        毕竟不管是谁,面对不断冒出的北边警报也会觉得厌烦,既然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会选择一试,哪怕不能根治,只是暂时的缓解。

        成功了,边境可以松活几年甚至更久,不成功,反正都是要打的。

        等魏广德和裕王从书房里出来,看到殷士谵和张居正坐在那里正在讨论什么。

        看到他们进来,殷士谵就把手边一张纸拿起递给了裕王。

        “欧阳尚书今日上了奏本,请旨会推本部左侍郎人选。”

        裕王和魏广德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袁炜升官空出来的官职,也不知道这次嘉靖皇帝会怎么选择,是召阁臣商议还是组织会推,亦或者自己直接任命。

        “高师傅可有递来消息?”

        裕王接过纸条看了眼,随即问道。

        “肃卿之前传话,他该做的都做了,听天由命。”

        殷士谵答道。

        魏广德明白,不管是召阁臣还是直臣商议,无外乎就是严嵩、徐阶再加上袁炜三人,看样子高拱已经把该跑的关系都跑了,该说的也说了,至于他们会在皇帝面前怎么说,还真只能等。

        至于会推,那就是六部九卿,涉及面更广一些,想来这些天高拱也不会闲着,应该也是在和他们打好关系。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点点头,嘴里喃喃道:“听天由命.”

        或许,其他人会觉得高拱做的已经很完美了,该做的都做了,但是魏广德却知道,他做的不过都是无用功而已。

        不管是阁臣商议还是会推,最后总绕不过嘉靖皇帝,只要他不点头,高拱就上不去。

        嘉靖皇帝会认可高拱吗?

        至少从陈矩那里得到的消息,高拱没戏。

        知道归知道,魏广德可不会说出来,一是此事只是陈矩猜测,当不得真,二就是,这或许也是魏广德想要对高拱之前两次对他一些动作的小小报复。

        虽然同属一个阵营,可不代表内部不会有利益之争。

        利益就那么多,谁都想要多分点,只不过在涉及外部势力的时候,大家能同舟共济就好,不临阵脱逃或者过河拆桥。

        “此事你们多上心,不管何时,只要高师傅那里需要各位帮忙,各位和王府就一定要出手,不必事事都要先报我,事后补报也可以。”

        裕王这时候开口说道。

        殷士谵等三人都躬身领命,不管怎么说,裕王现在就是他们的老大,虽然说有师生情分,不过似乎在裕王看来,也只有高拱才配和他讲师生之情。

        当天,魏广德也无心去打探什么消息,虽然离开裕王府前裕王还向他表达了这个意思,那就是想绕过他去打听下结果。

        都没戏,打听什么,魏广德心里想着。

        而到了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消息传来,果然吏部左侍郎官职和高拱无缘。

        “这次还是陛下乾纲独断,并没有召见内阁中人,直接就任命了严讷改任吏部,同时还升李春芳接替严讷出任礼部左侍郎。”

        殷士谵把手里刚收到的纸条交给裕王,一边说道。

        “哎,想不到会是这样。”

        裕王难掩满脸失望的说道。

        魏广德心里也是一惊,没想到严讷居然也步了袁炜的后尘,在礼部快速升迁到左侍郎不说,现在又马上改吏部了。

        嘉靖皇帝是打算在袁炜入阁后,安排严讷跟进吗?

        还有李春芳,看这样子下一步严讷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悚然而惊,他还记得陈矩说了,袁炜入阁的猜测,时间不会很久,或许就是几个月内。

        他可没把陈矩之前说的那些话,青词大臣在这两年可能会快速升官进入朝堂当政的事儿说出来。

        高拱爱去争就让他去好了,自己还是把心思放在裕王府,还有詹事府或者太常寺这些地方。

        詹事府和太常寺,这些衙门就是魏广德现在最有可能提升品阶之所。

        谁还不想有个进步,现在才六品,还是青袍官员。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