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乱世栋梁小说推荐第一百三十二章 目的(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目的(续)

        邺南城,太庙处火光大作,前来纵火的李笠,见太庙大殿已经点燃,十分满意。

        在太庙值守的官,以及“先帝”牌位,加上配享太庙的功臣牌位,已经被他手下‘打包’,接下来会送到建康,足以证明他进入齐都邺城,烧了太庙。

        不仅如此,太庙外墙上还写了许多个拆...仇字,表明李笠烧太庙的缘由:李三郎来邺城为先帝报仇。

        看着燃烧的太庙,以及殿前石雕上,自己亲自刻下的“李笠到此一游”字迹,李笠已经能想象齐帝高洋的表情。

        太庙是皇帝宗庙,其内有‘先帝’牌位,等同于一个宗族的祠堂、祖宗牌位。

        宗族祠堂、祖宗牌位被人砸了,那是对全宗族的侮辱,此仇仅次于挖祖坟,可谓不同戴天,是要用命来清算的,遑论一个国家。

        于是,此仇不死不休,齐帝高洋即便不气得爆血管,接下来也会派出大军直扑徐州。

        未必,齐军若来,恐怕会绕过徐州,直扑淮南,不把两淮化作焦土是不会走的。

        毫无疑问,李笠此举会导致两淮面临空前危机,但在“为先帝报仇”的大义名分下,朝野内外,没人可以指责他。

        更别说,辅政的鄱阳王萧范会给他撑腰,因为这就是‘交易’的部分。

        部下赶来,向李笠汇报:“使君,檄文已经挂好了。”

        “不光要挂在这里,还得把传单散发出去。”

        部下嘿嘿一笑:“带来的传单,进城之后已经散发完了,”

        李笠点点头:“嗯,赶紧撤!”

        兵马沿着来路返回,很快便回到彭均把守的路口。

        李笠看着一脸狼藉的街道,看着四周响起的呼喊声,听着不绝于耳的号角声,以及西面远处那巍峨的宫城,觉得有些遗憾。

        能够突入邺城,已经很不容易了,靠着这点兵力,想要攻破宫城,那是妄想。

        而且不能久留,进城打完脸就得赶紧跑。

        所以他此次突袭的首要目的,是入邺城烧太庙,名义上是给先帝报仇,但实际上是当众打脸,最大限度刺激齐帝高洋,挑起大规模战争。

        这个目标很关键,一定要做到。

        目的二,抢劫邺城周边马场饲养的军马,以及城内东市里大量马匹。

        目的三,救贞阳侯萧渊明。

        目的四,‘摸奖’,看看能不能抓到(击杀)齐国的高官显贵。

        前两项已经达成,而昨夜炮击东门外齐军营栅并发动夜袭后,击杀率部抵抗的主将、上党王高涣,这位是齐帝高洋的七弟,也算摸到大奖了。

        “人救出来了么?”李笠问,彭均回答:“救出来了,刚过路口不久,想来已经出城。”

        “好,准备撤!”李笠下令,彭均点点头:“我来断后,你先走!”

        “你仔细些,城门见!”

        李笠说完策马向东前进,走了一段距离,在兵卒把守的一个巷口停下。

        巷口内不远处,有一个店铺,挂着的招幌上,画着个炊饼和一头驴。

        有几个兵从店里扛出一筐炊饼,李笠见了,颇为满意。

        他听薛月嫦提起过,邺城东市‘细柳巷’口的“柳十郎驴肉炊饼”很好吃,所以既然“来都来了”,顺便买些回去,让将士们尝尝‘邺城名小吃’。

        买,那就得给钱。

        “你们给钱了么?”李笠问,那几个兵闻言有些尴尬,支支吾吾:“君侯,我们身上没带钱...”

        “是么?”李笠从腰带夹层里掏出一小块碎银,抛给一名兵卒:“有一两左右,抵千文没问题。”

        他随身携带碎银,是为了以防万一,兵卒拿了碎银,转入店铺。

        李笠相信自己的兵不会私吞碎银,正要策马前行,却注意到一个突发事件:

        巷口有个死人,男性,面向下倒地,头向外,在巷口放哨的一名兵卒,方才走动时一脚踩在那死人手背,于是,死人身体抖了一下。

        李笠仔细看着这个装死的男子,见其衣着明显比一般百姓要好,身上(后背)无明显伤口,也无血迹。

        再看巷道,并不是‘断头路’,于是心中起疑:

        你在哪里装死不行?偏在巷口装死,图什么?死里面些不行?

        随后转头回看街口,看着正在后撤的轻炮,李笠瞬间明白了:靠,你在观察火炮!

        立刻下令:“这老兄在装死啊,拎起来!”

        兵卒闻言一愣,随即发觉君侯说的是身后‘死人’,弯腰去扯,果然“活了”。

        李笠见这人被扯起来,决定不废话,干掉再说,火炮的细节,能瞒多久瞒多久。

        反正一路攻过来杀了不知多少人,多杀一个‘目击者’也无所谓。

        刚下令,这人却对自己大喊。

        喊话居然用的是雅言(洛阳话):“请问将军是徐州李使君部下么?”

        建康官话源自洛阳雅言,所以能说建康官话的李笠,觉得很惊奇:这年头能说雅言的,必然是官宦或士族子弟。

        便以雅言问:“你是谁?”

        祖珽听得这位梁将居然真懂雅言,还能说,心砰砰跳起来:粗鄙武人可不会说雅言。

        方才所见梁军使用的诡异兵器,威力惊人,联想昨晚那雷声隆隆,祖珽意识到,“徐州李贼”的战功赫赫,恐怕不简单。

        现在自己装死被识破,装惨蒙混过关或许能行,但万一...

        或者,另一个选择会不错,因为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能就在眼前。

        “在下范阳祖珽,在中书省执笔诏诰。”祖珽高声说着,表明身份,“想见一见大名鼎鼎的徐州李使君。”

        “你见他想做什么?”李笠觉得好笑,觉得这个‘执笔诏诰’自曝身份颇有意思,“莫非是要劝降么?”

        祖珽决定豪赌一把,点点头:“正是!”

        。。。。。。

        下午,太庙,高洋看着已经化作残垣断壁的大殿,默不作声,就这么站着,面色平静。

        旁边石雕上,硕大的“鄱阳李笠到此一游”刻字,十分刺眼。

        虽然高洋面色平静,仿佛眼前太庙大殿废墟,以及石雕上刻字不存在,但左右只觉后背发凉,生怕一会天子暴怒,自己小命不保。

        李贼兵马攻入邺城,纵火烧毁太庙,并抓走几名值守的官员。

        按照幸存者所述,李贼来到太庙,向他们表明身份后,在石雕刻上这几个字。

        神武皇帝、文襄皇帝的牌位,以及配享太庙的诸位功臣牌位,都被李贼带走了。

        虽然牌位本身不算什么,但牌位代表的意义可不一样。

        不仅如此,李贼入城后,沿街散发传单,其上内容极其可笑,说梁帝遇害,是齐国派出刺客所为,所以此次入邺,是要为梁帝报仇。

        梁帝萧纲,去年重阳节遇刺身亡,随后,皇太子萧大器遇袭,没多久便伤重不治,年幼的皇太孙登基称帝,这消息是今年年初才传到邺城。

        事情发生在建康,李贼却跑来邺城“报仇”,不过是个借口。

        另一边,几名官员,正战战兢兢的向高洋禀报损失。

        前晚,梁军夜袭东门外营栅,率军驻扎东门外的上党王高涣阵亡,部下伤亡惨重,因为城门不开,所以,溃兵无处可逃,应该是伤亡殆尽。

        梁军于次日(昨日)清晨攻破东门之中阳门、上春门,入城。

        击退闻讯赶来的拦截兵马,劫掠东市里大量马匹,又焚烧太庙,掳走太庙官员、先帝牌位,撤出城外。

        又于傍晚,击败追兵。

        今日上午,官军游骑探得明白,梁军已经渡河南下,溜之大吉,北岸再无梁军一兵一卒。

        而城外多个马监遇袭,所养军马被劫掠大半。

        自梁军兵临邺城郊外起,官军伤亡,大概在五千人左右,被掳走的马匹,官、民合计四千余匹。

        邺城内的损失,主要是被烧毁的太庙,以及被部分破坏的东市。

        方才又得有司禀报,说‘寓居’邺城的梁国宗室、贞阳侯萧渊明,被梁军带走了。

        具体有多少邺城官、民在此次劫难中伤亡,还需要时间统计。

        “所以,李贼来袭,目的之一是烧太庙,之二,是抢马,之三,是救萧渊明?”

        高洋忽然开口说话,语气平静,官员们战战兢兢回答:“诚如陛下所言,目前看来,正是如此...”

        “所以,堂堂邺都,城防如同纸糊一般!”高洋质问,官员们哪敢回答。

        高洋再次看着大殿废墟,看着石雕上的刻字,明白李笠此举,是在羞辱他,挑衅他。

        国都被人轻易攻破,太庙被烧,皇帝的脸面,朝廷的脸面,荡然无存。

        哪怕梁军入城只是逗留片刻,并未攻入宫城,也未烧杀抢掠、纵火焚城,但仅仅是“梁军入城”这个事实,就足以让天下震动。

        天下百姓,如何看他这个皇帝?

        朝野内外,如何看他这个皇帝?

        晋阳霸府那帮武勋,如何看他这个皇帝?

        高洋心中怒火燃烧:所以你突袭邺城的目的,就是要来羞辱朕!?

        逼朕去攻徐州,你来个守株待兔?

        妄想!朕要以倾国之兵,直攻淮南,把两淮烧做白地,你自己守着孤零零的寒山做狗窝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