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吕颂贤个人简历第362章 带歪宋墨

第362章 带歪宋墨

        侯城,郡守府

        吕德胜收到张献的求助信了。

        看到他们成为此次前往南阳治灾的正副主官的原因,吕德胜都无语了,和闺女吐槽,“这左安民,是又毒又蠢啊。”

        吕颂梨笑道,“我觉得他当时应该没想到最后会害了自己吧。”

        吕德胜哼了一声,这玩意坑了张献,也坑了自己。朝廷其他重臣怕都要开心死了,两个傻子上赶着去啃最难啃的骨头,吃肉都没那么积极。

        吕德胜继续往下看,然后不由得咋舌,“娘耶,宋墨只给这么点赈灾物资?”

        吕德胜外放成为一地父母官之后,太清楚一地百姓对粮食的消耗了。宋墨给的这点粮食,够谁吃啊?

        吕颂梨笑道,“爹,咱们不能怪他。要知道,南地水灾,他不仅没出粮食,还挣了上百万两和一个金矿。这次南阳赈灾,愿意拿出这么多粮食……”

        吕颂梨给了她爹一个‘你懂的’的眼神。

        吕德胜撇嘴,“那他好大方哦。”

        吕颂梨一边提笔在一本公文上写上自己的意见,一边对她爹说道,“说起来,咱们这位皇帝是很好命的。登基以来,遇到的两三次大危机,都有人替他解决了。”

        宋墨登基艰难,当时国库又空虚,是他们父女俩助他一臂之力,还给他逮来两头肥羊来填补国库。

        再到南地水灾,百万民众受灾,谢湛为谋取南地,借着治理南地灾情之机,又给皇帝喂了一嘴肉。

        这不是好命是什么呢?

        吕德胜朝自家闺女看了一眼,面色古怪。

        他想起了之前在长安的时候,皇帝用人的习惯。

        继闺女给他灌了愿为皇上效力的人才前仆后继的毒鸡汤,皇帝养成日抛大臣的习惯。好用的就重用,不好用的就扔掉,也不管这位大臣之前是不是为他分忧解难过,非常地刻薄寡恩。

        南地是新帝登基后第一次遭遇地方灾患。然后灾情解决了,新帝不仅不用花钱粮赈灾,还充盈了国库。如此戏剧性,这样的经历,于宋墨而言,是一个很不好的开端。

        可以说,闺女和谢湛的两次投喂,直接带歪了宋墨。

        “闺女,张献的求助,咱们怎么整?要帮他吗?又用什么法子帮他?”吕德胜觉得除了给钱给粮,还像谢湛那样以工代赈之外,他就想不到别的办法了。

        但现在粮价节节攀登,他愿意捐点粮食,但也就捐一点。

        如果捐多了,他可是会心疼的。这些钱粮得来不易,而且他们辽东郡需要维持粮价稳定,也很需要储备粮的。

        而且这是宋墨的天下,他自己都抠抠搜搜的,他吕德胜凭什么大方?

        “爹,机会来了。这个忙我们肯定要帮的。”

        “什么机会?”

        “立功的机会。”

        吕德胜想起了之前闺女说要让他来当平州刺史一事,心顿时跳快了两下。

        “闺女,是不是那个机会?”吕德胜用手指了指辽西郡的方向。

        “嗯。”吕颂梨点头,“爹,派人前往南阳吧。”法不传六耳,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有些法子,一旦泄露,便不灵了。

        “好。”

        ……

        秦晟一行人,在青州卸下了两万石粮食,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提高了很多。

        他们从青州的渤海郡直接进入幽州的渔阳南部和右北平郡,再往前便是辽西郡了。

        这一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辽东商会的主事,说夜里可能会有雨。

        于是,他们整个大部队找了个能避雨的地方,就早早安营扎寨了。

        还能不能走快点了?秦晟面上不显,心中却忍不住念叨。穿过辽西郡就到家了,这些人还要歇多久?就不能一鼓作气吗?

        刘二喜不明白六爷怎么走来走去的,像是坐的地方有针扎他一样。

        “薛先生,六爷是怎么了?”刘二喜挨近了薛诩,悄声问道。

        薛诩心中哼笑,还能怎么了,归心似箭,想家了想媳妇了呗。不过想到这一路,秦六爷都是独挡一面的,还将整支队伍的青壮训练得有模有样的,他便不揭他的短了。

        “他没事,你不用管他。”

        秦晟最后想了想,算了,不能指望他们。

        ……

        对辽东郡老百姓来说,秋收之后,便是积攒过冬的柴火。

        辽东郡的冬天是一个漫长又寒冷的季节,对柴火炭火的需求特别大。

        之前辽东商会大量征集的民间匠人,根据其擅长的手艺被分到了不同的坊部,比如制衣坊、种植坊、养殖坊。余下没有被分配的匠人则统一归匠人坊管。

        高敬河是整个土木建筑坊的大匠师,辽东商会土木建筑坊里,像他这样的大匠师还有两三位。

        新郡守府、辽东书院、辽东商会总部大楼、嵇氏商业大楼等都是他们带着底下的匠人修建的。

        继新郡守府、辽东书院、辽东商会总部大楼、嵇氏商业大楼等相继落成,加上目前,侯城外城修建得七七八八了。他们也就慢慢有了空闲。

        这一日,上面又安排了一个活下来,高敬河看了,有点迷惑,但还是去喊人了,“来活了!都给我起来干活!”

        离高敬河最近的一个小伙子立即起身,小伙子名叫唐进才,是土木建筑坊的一名小匠人。像他这样的小匠人,一个月大概能领三两银子这样,每个月还会发放一些粮油布匹等物。

        他进了辽东商会建筑坊后,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家里人便不让他干地里的活了。

        他们这些小匠人都喜欢这样忙碌有钱挣的日子。

        而且自打他成为辽东商会的正式员工后,说亲的媒婆都踏破了他家的门槛。

        但是他娘偷偷和他说了,想给他说个甜水新村的媳妇。

        甜水新村啊……

        唐进才露出向往的神色,如果是以前,他们家是万万不敢肖想的。但现在嘛,可以试着争取一下。

        “高师傅,这次咱们要干什么?”

        “嗯,这次也是个大活,但活不难。”就是数量多。

        “嗯嗯,到底干什么呢?”

        “盘火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