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议事殿里,站在下首的杨阁老轻唤。
适才他上奏,全国各地盗匪遍地,百姓倒悬于水火,甚至有匪徒胆大包天,竟敢劫掠朝廷税银,请皇帝想办法解决,以安民心。
说完后很久都没有得到回应,忍不住抬头,却发现皇帝正在发呆。
心中纳闷,皇帝这是怎么了?还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当年这位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原以为坐上这个位置,不是昏君、暴君,也定是位庸君。
想不到短短一年,他们这些老臣就被打了脸。
自这位登基后,减免赋税,勉励农桑,铲除奸佞,稳固朝纲,尤其晾平县地动一事,更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爱民如子、心系天下的君王。
这位年轻的帝王果敢睿智,沉稳刚毅,有胆魄,有手腕,又有一颗仁善之心。
真是大郯之幸,百姓之福!
更难得的是,这位帝王于很多大事、要事上都处理得极为妥善,许多时候,他们这些老臣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陛下?”
下首的几位朝臣面面相觑,见皇帝仍没有反应,杨阁老忍不住又喊了一声。
齐民瞻这才回过神,端起面前的茶盏轻抿了一口:
“杨爱卿继续。”
“.......”他已经说完了。
杨阁老无法,只得大致又说了一遍:
“.......其中以岱州、纹州两地山匪最为猖狂,这两处崇山峻岭,洞穴密布,自然成了山匪们的安乐窝。
一旦有官兵攻袭,他们能轻易的化整为零,逃入深山密林中,等官兵离开,他们又能很快聚合。
当地官府曾多次组织围剿,但收效甚微,他们越发胆大妄为,竟敢劫掠朝廷税银,还伤了多名朝廷命官。
.......匪患猖獗,让百姓提心吊胆,商人不敢出行,更使得大片田地荒芜,若再任由其发展下去,恐危及国本,请陛下早日定夺!”
“准奏。”
齐民瞻颔首,扫除匪冦是他早已思虑过许久的事,正好趁此机会办了。
他看向其余人:“诸位爱卿认为应当如何解决此事?”
“陛下,老臣认为可派遣钦差使臣前往招安。”一位大臣出列道。
“招安?那些山匪狂妄自大,岂肯轻易受降?”
另一位臣子反驳道:“依臣之见,应发兵围剿,以壮朝廷声威!”
户部尚书出列道:“派兵围剿,需大量军马钱粮,加之各州府皆匪患严重,朝廷要派出去多少人马?如此未免太过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况且大量派兵前往各地剿匪,京城空虚,若有不轨之徒趁机作乱,朝廷何安?”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但问题未解决,依旧眉头紧皱:
“如此一来,该如何是好?”
只见上首的皇帝思忖了片刻道:
“诸位的见解各有道理,盗匪之患事关民生安稳、社稷本固,弭盗安民乃朝廷本职,清除匪患势在必行。
招安和围剿乃常用之策,二者各有优劣,若二者兼用,更能相得益彰。
岱州、纹州两地山匪作恶多端,罪在不赦,当派兵征讨,为减少阻碍,可实行‘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的原则。
其余诸地,可先派口齿伶俐,有胆识者前往劝降招安,归降者可清退为民,亦可编入充军。”
下面的朝臣听后不由点头,这样刚柔并济的方法相互配合,既能震慑盗匪,灭其嚣张气焰,提高朝廷声望,又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灭匪目标,减少朝廷负担,赞叹道:
“陛下英名!”
齐民瞻想起阮绵那番话,许多人落草为寇是因被逼迫没有活路,才不得已做出的选择,且并非所有盗匪都十恶不赦。
他又道:“传朕旨意,朕知很多人做盗匪,或因走投无路,或为恶人逼迫,一时错起念头,误入企图。
即日起,全国各地盗匪,只要愿意弃恶从善,改邪归正,朕可以既往不咎,他们可回归原籍,安居乐业,亦可投身戎伍,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闻言,一众朝臣激动万分,若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当人人鄙夷的盗匪?
皇帝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们之苦情,原谅他们的过错,允许他们归返原籍,对很多山匪来说这简直是天大恩赦!
落叶归根,没有哪个人不怀念故土,盗匪亦如是,若这样的机会摆到他们面前,一定会有很多人愿意返回乡中。
如此一来,便可从内部瓦解山匪,匪患之事会更易解决。
朝臣们再度赞道:“陛下仁德!”
只听皇帝继续道:“另,传告各地府衙,将妥善安置这些归返之人纳入官员考绩。”
这是为了防止有的官员区别对待这些人,让这些人不能安心留下。
朝臣们暗暗感叹,陛下真是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随后,君臣等人又商议了派谁率兵剿匪,以及安排筹备后勤等事宜。
兵部推荐了罗将军和向将军。
他二人都曾在北境对羌奴作战中立下大功,罗将军更有恒州剿匪经验,众朝臣无异议,全部赞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