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明末称雄笔趣阁第607章 兄弟同登第,一门五进士

第607章 兄弟同登第,一门五进士

        既然做戏,就得做全套。刘钧为了避免他翰林院编修的身份被戳破,便直接在翰林院增加了一个编修。于是,翰林院的编制名单上就多了一个八品编修郭文德,祖籍湖北,现居宣武门外菜市街口,崇祯十三年的进士。

        刘钧还在想着趁着明天周末,和丽娜一起去银行贷出款子来。

        枢密左使傅山却在外求见。

        “漠西蒙古联军已经开始进攻青海和西康!”

        傅山一进来,立即禀报道。

        听到这个消息,刘钧没什么惊讶之情。对这个消息,他是早有预料。此时他既没有愤怒也没有怀疑,只有平静。

        他身着龙袍,靠在椅背上,“漠西诸部出动了多少兵马,打到哪了?”

        “漠西诸部没有进攻甘肃,而是从南面绕过甘肃,直攻青海,他们目标是康区。”

        康区也就是康巴地区,大致包括后来的四川甘孜大部,以及青海的玉树云南的迪庆以及青藏的昌都这片地区。现在这些地方,分别隶属大汉的青海西康两省。

        处于昆仑山脉的南面,昆仑山北的河西走廊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汉王朝控制严密的地区,漠西诸部没有强攻那条防御森严,屯驻重兵的河西走廊,而是直接自昆仑山南,一路向东南进攻,直指大汉的西康省和青海省南部地区。

        漠西蒙古来势汹汹,卫拉特联军八万进犯,可谓是倾巢来战。

        不但和硕特部固始汗倾部而出,而且准噶尔部也在巴图尔浑台吉的带领下,大举前来。就连远走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等部。也派了远征军来。

        这一次出战,对于卫拉特联盟来说,是一次重新划分势力的重要行动。

        准噶尔部在巴图尔浑台吉的带领下,实力越来越强,昔日的盟主和硕特部已经难以对抗,土尔扈特不得不远走西域,现在和硕特部也只能向西南青藏地区进军。以将天山西域这片地盘让给准噶尔部。

        在不久前的卫拉特联盟大会上,几家部落共同制订了法典。同时还已经达成了一致协议。土尔扈特和和硕特部离开新江,将这片以往卫拉特诸部共同的地盘让给准噶尔。

        而准噶尔独占新江的同时,必须出兵支持和硕特部夺取青藏,然后再支持土尔扈特在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建立土尔扈特汗国。

        按照协议,今后新江归准噶尔部,各部支持巴图尔在新江建立准噶尔汗国。而青藏归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各部支持固始汗在青藏建立和硕特汗国。

        他们甚至还共同约定,待三部各自建立起汗国后,支持土尔扈特占领哈萨克草原。支持准噶尔部占领东部蒙古草原,支持和硕特占领陕甘四川。

        三家野心勃勃,想要恢复蒙古四大汗国时期的强盛。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准噶尔部的巴图尔全力出兵支持固始汗争夺青藏。如果固始汗不能夺取青藏,那么和硕特部就会继续留在新江,这对于准噶尔来说是同样是极不利的结果。

        为了独占新江,便只能全力支持和硕特部争夺青藏。

        现在卫拉特联军大举东进。这不令刘钧意外。可刘钧有些意外的是,卫拉特联军既然已经出兵,那么他应当先打藏区才对,怎么反而先来打康区?

        这极可能只是联军的一个障眼法,吸引汉军的注意力。

        他们突然向玉树昌都甘孜等地进军,实际可能是为了阻止汉军西进。真正的意图肯定还是要先挺进藏区,夺取前后藏。

        “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为界,两山北面地区,坚守不让,玉树昌都甘孜一地也不能被他们夺占。至于两山以南的前藏后藏以及阿里等地,先不要管他。”刘钧很快做了决断,卫拉特联军出兵很快。比刘钧预料的还要快一些。

        如今正是冬季,刘钧不急着跟联军交战。

        藏区先让他们攻夺,也无关系,但西康和青海,寸土不能让。

        “要在青藏高原上做战,并不容易,不但物资运输补给困难,而且高原气候也极为不利。”刘钧半年前设立青海与西康两省后,就已经调了几支兵马在这边,并招募了许多本地的百姓为民兵,让他们在那里慢慢适应高原的气候。

        普通的中原百姓,是很难一下子适应高原的,高原反应甚至会要人命。这只能慢慢适应,或者从当地招募兵员。

        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意味着需要时间。

        其实现在青海和西康两省的驻军,早已经出现过各种高原气候的不适应,许多士兵在高原上出现高原反应,两地的驻军,不得不增加当地募集兵员的数额,甚至中原去的驻军只是驻守城池,而巡逻运输等任务,已经多交给当地民兵。

        现在匆匆开战,汉军并没太多优势。

        今年已经平定了东北,明年正好调蒙古诸侯西征,蒙古高原虽然不比青藏高原,可好歹也是高原,他们对于高原的适应性肯定要强的多。

        让枢密院密切关注漠西联军后,刘钧也暂时把此事放下。

        会试的阅卷已经完成,六千名考生的席卷按三个考场,分别阅卷。全都是糊名誊抄后交给主考阅卷。阅卷的考官实行交叉阅卷,每一张卷子都起码得有七名考官的阅卷并签名。如果同一张卷子,七名考官的阅卷评分出现太大的差异,就将启动第二轮重阅,由另七位考官再审阅,若最后重审发现有考官给出的分数太高或太低,过于异常,那么该考官将被追究责任。

        在这种尽量公平的制度下,六千份卷中最后评阅完,每个考场各录取了前二百名。

        录取的前六百份卷子最后汇集在一起,经过再一轮的评阅,核实没有异常外。就要做出会试录取名额的排名。

        录取时是分南北中三卷各录取二百名,而排名时,则是六百人不分南北中一起排名。

        考官们把排名定下后,呈送名单以及卷子入宫,交给皇帝。

        最终的排名,还得由皇帝亲自决定。

        刘钧有权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调整排名。

        考官们拟定的会试贡士排名前三分别是杨延鉴宋之绳和陈名夏。刘钧让人把这三人的卷子取来发现确实都做的很好。

        不过虽然如此,刘钧还是直接调整了排名。

        刘钧把杨廷鉴和宋之绳的会试排名各延后一名。而把本来排在会试第七的黄宗羲直接放在了首位,钦定为会试第一名,会元。

        黄宗羲是复社社长,还是今次江南乡试的解元,而且还是刘钧已经内定好的本科状元,因此刘钧打算干脆让这次的新朝第一科更热闹一些,直接出一个连中三元。

        黄宗羲的会试卷子他也同样很不错。其实前十名的这些举子的卷子,都不相上下。排名高低,全官的个人喜爱。刘钧就算把黄宗羲从第七调到第一,也并没什么不对的地方。

        用朱笔又调整了几个考生排名,刘钧放下笔,把最终排名交给本次科举会试首席总裁官李邦华。

        “这按这个名单吧发榜吧。”

        李邦华接过调整后的名单一头不由的皱了皱,黄宗羲从第七调到了会元。黄宗羲确实有才。还是刘宗周的嫡传弟子,并且又是士林第一大社复社的社长。他的卷子他反复做的不错。

        但正因为黄宗羲的身份背景,最后李邦华才决定压一压黄宗羲,太过顺利并不是好事。可没想到,他定了黄宗羲第七。皇帝转眼又提到了第一。

        “陛下,黄宗羲确有才华,然过于赞誉,只怕于成长不利。”

        刘钧却不予理会,“照此发榜吧!”

        李邦华只得叹了一声,但愿那个年青人能够承受的住这种赞誉。

        今后是会试发榜之日,整个京师都在关注此事。

        会试住宿合作商钓鱼台宾馆的各家店里。所有的考生们更是早早就起来了,全都换上了由各家供应商提供的崭新衣服靴帽,精神抖擞的坐在店里面。

        十年寒窗,就为了一朝金榜题名。

        按惯例,会试放榜,录取名单是要贴在贡院外。

        但考生们这一天并不需要亲自去榜下他们只需要呆在自己下榻的酒店里就好。会有专门的吏员们,早早就做好了报喜的准备。

        以往为了能得到报喜的这个差使,他们还得花钱竞争。如此,才有机会去报喜讨赏钱。贡院里有主考官们写榜,每写出一个名字,早就有人通知那些报喜人,名字还没抄到外面榜上,报喜人就会快马赶往中榜举子酒店吹吹打打报喜。

        黄宗羲和顾炎武等许多江南举子都住在同一家钓鱼台分店,大早上的大家全都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坐在大堂里面。

        大堂之中,全是一个个举子,他们表面上装的很镇定,谈今论古,喝茶品茗,实际上心里却激动万分,有些人手都在发抖。

        黄宗会对大哥道,“我估计我这科难了,大哥肯定能中。”

        黄宗羲觉得自己这次应当有把握,不过此时也不敢说的太满,“这个还不一定。”

        钓鱼台的东家亲自赶到这边来,虽然钓鱼台有好些家分店都住着今科的举子,可这家店里住的却都是江南来的士子。谁都知道,江南文风最盛,以往每科取士江南最多。

        今年乡试分为七个考区,因此只有七个解元,比以往两京十三省有十五个乡试解元少了一半,可这家店里却住着三个解元,因此东家亲自赶到这边来。

        他早早让店里准备好了爆竹烟花等物,还准备好了彩灯彩旗,一过来,就连忙招呼伙计在门外贴起彩纸,搭起彩棚。

        这次钓鱼台宾馆为了成为科举赞助商,可是花了大力气的。虽然最后只成为了供应商,取得了为士子提供住宿的合作商,为此花了许多赞助费用,还得为几千考生免费提供住宿。但他认为值。只要士子们住的满意了,以后钓鱼台一炮打响,今后外地来的读书人入京,肯定会优先住他的宾馆。

        今天终于要放榜了,这个时候当然得做足了宣扬,每一个住他店里中榜的人,那就是一个极好的广告啊。

        “把我带来的那些喜烟喜糖都拿来。一会报录人来了,马上散发给围观的人。”东家黄东兴觉得自己比考生们还激动。“刘掌柜,我让你准备的红包准备好没?”

        “都准备好了,有给中举士子的百元红票子红包,也有给报录人准备的五块红包,我还让人准备了许多当五当十铜元,一会吹鼓放炮的时候,就四处撒钱。”

        “好。”黄东兴满意的点头,“别怕舍不得钱,多撒点。三年就这一次呢。几万的赞助费都花了,难道还舍不得这点钱,今天就图个热闹。”

        “明白,东家。”掌柜的点头应道,转身回到里面,便又让几个伙计再去账房那里抬两箱铜元过来。

        贡院。

        会试主考,首席总裁官李邦华亲自拿着大笔写榜。

        笔走龙蛇。一气哈成。

        第一个名字出现。

        早有人在旁边盯着,一见到名字出来,立即就往外跑。

        “出来了,出来了。”贡院龙门外,早有一大群报录人在紧张等待着。

        “辛巳科会试第六百名!”

        一边说着,他一边从报录人身边跑过。他要向贡院外的几名榜吏通报。贡院内的榜是正榜,那张榜由主考官亲自书写,写完后要呈报皇帝,还要加盖朱印,最后送到吏部张贴。

        而外面的这张榜,则是贡院的榜,也是顺天府的榜。

        “辛巳科会试第六百名!”

        “关键!”

        顺天府早选出来的两名书法最好的书吏。立即提笔,往旁边的那沾有金屑的墨中沾墨,然后填榜。

        榜上题名,从最后一名开始。今年录取六百贡士,因此第一个出来的是第六百名。

        书吏填榜之时,报录人已经在一张黄花笺上写上新晋贡士的名字,这张黄花笺也是上好的信笺,上面还撒以金粉,以绫缎为轴,贴以金花,

        榜是金榜,贴是金花贴。

        据说早在唐宋之时,进士登第,官府是要寄一份这样的金花榜贴给登第进士。后来改为唱名,官府不再用金花贴,民间的报录人则继续采用。

        一个接一个的登第贡士名字被唱榜,书吏将他们的名字由低至高一一填榜。

        早等候在贡院外的报录人则纷纷出动,每人去一处报喜。拿到名字后,他们就跑到外面,那里还有一个小队在等候,他们以红绫为旗,金书立竿扬之,吹鼓手们敲锣打鼓而去。

        按惯例,越是到了后面排名越高的,自然也就排场越大,报喜送贴的队伍人越多。

        今年不同往年,今年榜下除了一大群的报录人和的百姓外,还有京师各勋戚巨贾家的管家家丁们围在榜下。

        早有传言,今年京师诸豪家要榜下捉婿,这却并非传言而是事实。许多势家都派了家人过来,准备捉一个贡士女婿回去。只要能登贡士榜,就妥妥的一个进士跑不掉。

        彩旗飘扬,锣鼓喧天。

        报录人弄出极大的声势,一路往新贡士的酒店所去,后面还跟着大群的百姓。

        “捷报!陕西长安老爷,姓关讳键,高中辛已科会试第六百名,金榜题名,金殿面圣!”

        快马驰过,后面的吹打队伍锣鼓齐鸣,还不时的点一串鞭炮,长街上的百姓也纷纷传论,“第六百名中试的是陕西人。”

        今科录取的贡士是以往的倍数,因此今科报录的人也比以往更多。京师长街之上,一队队的报录人奔驰,锣鼓喧天。

        从第六百名开始,每隔片刻就又有一名新科贡士出炉。

        很快,黄宗羲的这家店里也终于迎来第一个报喜人。

        “捷报!江浙绍兴老爷,姓黄讳宗炎,高中辛已科会试第五百二十七名,金榜题名,金殿面圣!”

        黄宗炎原本正举杯喝茶,听到自己的名字,一下子把杯子摔在桌上。

        “我中了?我中了,我中了!”

        黄宗炎是黄宗羲的二弟,他和三弟黄宗会与大哥黄宗羲同为刘宗周门下弟子,以往连乡试都中不了,这次不但乡试中了,没想到居然连会试也中了。

        黄宗羲和黄宗会顾炎武等兄弟好友连忙庆贺。

        报喜人走进来,笑着高声问,“哪位是黄宗炎黄老爷?”

        黄宗炎连忙站起来,“我就是,我就是。”

        “恭喜黄老爷高中!”报喜人拱手报喜,黄宗炎完全没了平时的精明,只知道站在那里傻笑。

        黄宗羲连忙掏出准备好的钱袋,开始给报喜人发赏。他摸出六块银元塞到报喜人手上,然后又给同来的那些人每人发了五角银元,大家一豪爽,都是各种称赞之语不断。

        店东黄东兴这个时候也连忙过来,先给了报喜人五块银元券,又让掌柜的拿着一盒子铜元,四处抛洒,引得一众人笑着争抢。

        黄东兴这时又拿出一个大红包送到黄宗炎手里,“恭喜恭喜,恭喜高中啊,这是一点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黄宗炎也不知道推辞,只是继续傻笑着。

        “点鞭炮,放烟花!”老板一声高喊,顿时早就待命的伙计连忙跑到店外点燃长长的鞭炮,又放起了烟火。

        店里请来的那个吹鼓班子,也适时的开始奏乐。

        欢乐的乐声响起,这时又一名报喜人驰马而至。

        “捷报!江浙绍兴老爷,姓黄讳宗会,高中辛已科会试第四百九十八名,金榜题名,金殿面圣!”

        一旁正为兄弟高兴的黄宗会一听,登时兴奋高喊,“我中了,我也中了,我也中了,哈哈哈!”

        由于太过高兴,黄宗会狂笑之中突然眼睛一翻,晕倒在地。

        黄宗羲吓了一跳,还是报喜人有经验,“不妨事,这是高兴所致,洒点冷水到脸上就好了。”

        店老板连忙让伙计端来一碗冷水,往脸上一洒,新科贡士黄宗会果然就醒了过来。

        “哥,我中了,我中了。”醒过来的黄宗会依然兴奋万分。

        黄宗羲点了点头,“没错,三弟,你是中了,恭喜了。”

        这时外面的人听说,这家店里有两兄弟一齐中榜,都大为惊叹。

        “他们是浙江绍兴余姚的黄家五兄弟,是东林七君子之一的黄尊素的公子,还是前都御史刘宗周的亲传弟子,上次乡试,他们五兄弟就是一同中举。说不得,这次他们还要来个一门五进士同科登第呢!”

        “天啊!”(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