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四万多蒙古兵,从堆积如山的尸体和尸体碎块后面爬了出了,像是一群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他们浑身浴血,嘶吼着,颤抖着,歇斯底里的癫狂的冲上来。
一个个的眼珠充血,像是草原上饿了好几天的狼群。
此时十米高台上,机枪左右的弹药手,立刻把一个竖着的弹匣安装在枪上,这是统一的五十发弹匣。caset
然后他们一人手持一个新的弹匣,在两边准备着。
后面两个人作为后备的弹药手,等他俩的胳膊没有力气了,用来替换他俩做弹药手。
因为手摇加特林机枪的口径比较大,达到了15毫米。所以子弹也比较大。这样弹匣里就装不了太多的子弹。五十发就是极限。
因为必须考虑到士兵的臂力,亚洲士兵的体型比较瘦小。
这些士兵当兵之前都是流民出身,从小就营养不良。身体根本就没有发育好。
没有足够的油脂和蛋白质、热量,怎么可能长得高大强壮。
尽管征兵时已经时优中选优了,基本把身体素质最好的人都挑走了。但是,他们的普遍身高也就一米六多点。
一米七的就算大个子了,只有少数人天赋异禀,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长得高大。
现代的重机枪里,14.5mm的就是最大的口径了。一般用于高射机枪。
普遍的重机枪子弹口径,也只有12.7mm,也就是0.5英寸。俗称点五零机枪。
而这个时代的火枪口径普遍偏大。西班牙重型火绳枪都在25mm左右呢。大明的鸟铳也在15到20之间。
因为小口径的枪管制造难度太大。
杨凡也只能立足于现有的技术,来均衡性能和性价比。10以内的口径,以后在逐步发展。
毕竟子弹越小,士兵的携带量越大,战场上子弹充足,这绝对是好事。
这么大的枪弹,还是全金属外壳,重量就会非常大。
一个弹匣的自重,再加上五十发子弹的重量,可绝对不轻。再大再重,士兵两只胳膊装填,可真是费劲了。
况且机枪射速大,需要不停的换弹夹。弹药手会非常的劳累。
现在的编制下,伍长兼任射手,四个手下负责换弹匣,才能勉强供应的上。
因为加特林机枪发射时,旋转枪管射击。一个枪管装弹,一个枪管发射,一个枪管退壳。射速很快,一个弹匣,须臾就会打空。
因为往复循环,旋转着射击,所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冷却。
况且,杨凡的子弹底火不合格。只有一半的发火率,导致射速下降一半,每分钟只有一百发左右。
综合起来,这个射速下的样子,就不会怕枪管发热,风冷就足够冷却。
只要子弹够用,就可以长时间的持续射击。
加特林机枪比轻机枪好的地方就是,不用频繁更换枪管。
可以一次性打个痛快。
“加特林机枪,开火!”随着一声令下。
各个高台上的伍长们,立刻一只手把持着机枪的左侧握把,用来调整枪口的左右方向和高低方向,对准敌人扫射。
另一只手,则抓住右侧,横向布置的摇把,开始摇动。
随着摇把的摇动,枪管旋转起来。
手摇式加特林机枪立刻开了火。
加特林这种机枪是一种外源式机枪,也就是开火的动力来自外部。这和后来的所有机枪都不一样。
这种原始的机枪,使用手摇动手柄,驱动枪管转动来发射。后来随着技术逐步发展,外力动力,变成了电池和电机来旋转枪管和电击发而已。
原理上其实并没有神马变化。
而现代的其他种类机枪,全部是内源式机枪。也就是依靠子弹发射时的能源力量实现连发射击。主要有导气式(ak47)、后座式(马克沁)、自由枪机式(汤姆逊冲锋枪)等。
韩德勤是一个机枪营的伍长。
他本来是家丁团的伍长,有一天忽然接到一个调令,让他去新成立的机枪营报道。
他一头雾水的,就来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这里叫做机枪营教导队。
他不知道啥是机枪,但就他理解,这玩意儿,也应该是一种火铳。
等到训练展开后,他彻底喜欢上了这个十分爆烈的家伙。
此时,他熟练的把机枪对准了车城城墙外面,汹涌而来的敌人。
用教官教导的左右摆动,和左右两边的相邻机枪形成交叉射击的模式,开火射击。
随着他摇动摇把,机枪迅速的旋转起来,机械运动非常的流畅。
因为再这一路上,他像保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保养着机枪。让机枪保持再最好状态。
他太喜欢这个大家伙了。
哒哒哒的声音快速的响起,一道火舌从最上方的枪管里飞出。
他严格按照操典的要求,先缓慢起步,然后逐步加快。
尽管山呼海啸一般,狂喊着冲来的蒙古人,给了守军很大的干扰和压力。
但是,韩德勤不为所动。他驱动手柄,逐步加速。
很快机枪达到了最大射速,一分钟两百发出头的射速。
发射出去的子弹,已经不是哒哒哒的飞出了,而是像一条火蛇一样,去舔舐着汹涌而来的蒙古人。
而子弹壳和没有激发的子弹,像潮水一般的,从退弹口哗哗的往下掉落。
机枪的三脚架下面,一个硕大的帆布袋子在承接着退弹和弹壳。
毕竟这些弹壳和瞎火弹都是铜壳子,这个时代铜就是钱。
可惜发火率只有一半,不然妥妥的二百发射速。
韩德勤有些遗憾的想到。
抗战时期,小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射速最大也就120发。这个射速其实真心不算低了,在这个热兵器装备很低的战场,足够用了。
三面高台上九十挺手摇式加特连,一起开火。
在中央的高地上看去非常的壮观。
林月如和小娘皮激动的握着望远镜,一眨不眨的盯着看。
这些机枪就像式一个个挥舞着火焰做成的鞭子,在左右横扫一切汹涌而来的蒙古人。
硕大的定装全金属子弹,射程足足有五百米。蒙古人的被弹范围,远远超过了之前火炮的射击范围。
哈图和发秃鲁是邻居,也是从同一个骑兵队的伙伴升迁上去的。
他俩都是百夫长。
此时,他俩率领着各自剩下的,四五十个兵丁,拼命冲到距离城墙二十米的距离上。
发秃鲁大声呼喝着,让他们把梯子竖起来,再往前冲一下,就可以把梯子放倒,正好搭在城墙上。
此时,哈图看到了他永生难忘的景象,也许是长生天的护佑,他活着走下了这个修罗战场。
在晚年儿孙绕膝的时候,讲述着那天的所见所闻。
一道火舌,对,就是一道火舌。
从墙里边的高台上被甩出来,就像一头火龙的舌头舔过一样。
就像壁虎的舌头飞,出然后卷走了一只飞翔的苍蝇一样。火舌舔过来。
也像是一道着火的鞭子,被恶魔抡起来甩过来一样。
发秃鲁带着他剩下的,百人队里四五十个伙伴,扛着梯子,冲向城墙。
火绳甩过来,哈图眼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被这条火舌横向摆动着扫过去。所有人在一瞬间全部依次被打成了碎肉!
哈图没有见过后世战场上,冲锋的士兵被高射机枪击中,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今天这个战场上。
他亲眼看到,发秃鲁从腰部被火舌舔过,直接断裂成上下两截。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