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奇书网第829章 铁路招工

第829章 铁路招工

        京城和遵化、以及杨府领地的铁丝网外,聚集着大量的流民。他们都是今年从北直隶、山东、山西甚至河南跑来求活的。

        他们听说,北直隶北部有活路,就纷纷拖儿带女的往这里跑。

        他们都听老乡说了,前两年来这里的人都找到了养家湖口的活计。现在这里人越聚越多。尤其是,他们听说了京城里边有一文钱三斤的粮食,几乎眼睛都红了。

        可是官兵们把守着城门,不让他们进城。

        京城外聚集的流民越来越多。已经达到三十多万了。漫山遍野都是灾民搭建的窝棚。这些人叫嚷着要进城乞讨,或者找工作。每天都和守城官兵发生冲突。

        看着城外日渐增多的灾民,内阁和皇帝如坐针毡。如果有人振臂一呼,可就麻烦了。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皇帝只好从内库出钱,买超市里一文钱三斤的玉米面,在城外施粥。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施粥一次,每人一大瓢玉米面湖湖,勉强吊着他们的性命。

        皇帝几次让王承恩来催促,让北运河铁路指挥部尽快开工。把这些灾民都招募走,让他们去各个施工标段的工地去修铁路,不要聚集在京城外。

        铁路指挥部本来计划是,开春土地解冻了才能开工。现在这个情况,这几年冬天这么冷,尤其是天津,九河下梢,沼泽地多,泥水冻结混合在一起,土地冻得结实,没法施工。

        可是现在司礼监实在是扛不住皇帝和内阁的压力了,王承恩直接给杨凡传话了,希望提前开始招人。赶紧把这些流民弄走。

        永定门外,开始招募工人的消息传开,顿时分散在京畿的灾民们四处汇聚而来。直奔铁路招工处。

        韩老五一家是从山西跑来的,他们夫妻两个带着三个孩子,还有老娘。一家六口逃荒到了京城。今年大旱,他们老家是吕梁山区的,旱田基本都绝产了。整个村子都跑了。

        他们村子都姓韩是一个祖宗的大家族。全族三百多口子人呢。全都四撒逃荒去了。

        韩老五的浑家捡了些枯枝,用破锅给婆婆和孩子烧了了点水。只放了一小把小米。米汤咕都着,马上就可以喝了,汤稀得能照出人影来。

        韩老五急匆匆的跑回来。对着家人说:“不吃了,快跟我走。”

        “当家的,都煮好了,放了半把小米呢,不能扔啊。”

        “你知道什么,铁路招工了,没有家属的不要,赶紧跟我去报名,晚了就没机会了。到那里给发饼子,管饱。”

        韩老五背起老娘,浑家抱起最小的孩子,两个大的跟着父母就往永定门跑。老娘舍不得破锅和米粥,就用头巾包上防止洒出来。用手抱着小半锅粥。

        到了永定门前,看到官道边上被人用铁丝网圈起来一块空地,一排的桌子摆着,一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坐在那里。

        上面拉着横幅,写着铁路招工处。

        这里已经人山人海了,来了好多的人。一些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正在维持秩序,组织按照家庭排队。

        “你们是那里来的,一家几口人,户主叫什么名字,有没有户贴。”一个小伙子上来盘问。

        韩老五一家看去,发现那些坐在桌子后面的,和这些盘问的,维持秩序的,都穿着一样奇怪的衣服。他不认识这种后世的工装夹克衫。只是对这种对襟的衣服有些感觉奇怪。

        “小的是山西吕梁人,逃荒来的,一家六口。有户贴,您看”说着韩老五赶紧掏出户贴。

        “你都会干什么活,有什么本领。”那个小伙子掏出一个小本子,拿出铅笔开始记录。

        “小的,会种地,嗯,还会些石匠的活计,农闲时候,就跟着俺叔做些石磨什么的。”韩老五说道。

        “嗯,你是石匠,算是手艺人。跟我来吧,到这边来,不用排队面试了。”年轻人眼睛一亮。

        这里招人首先都是区分职业和技能。能出力气是最低等的,但凡会点木匠、瓦匠、石匠等手艺,都会被甄别出来,直接安排到更合适的位置上去。

        “好嘞,好嘞,”韩老五赶紧背着老娘,带着一家人跟着跑过去。

        这边的空地上已经有很多人了。都是一家家的。都是既有壮年人,还有老人小孩。

        不大一会,一个厨子跳着担子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兵丁。

        “都排好队,开饭了。不要挤”兵丁们拎着鞭子,凶神恶煞的吼道。

        这里的人纷纷都排好了队。一家一家的来到厨子面前领取食物。厨子的担子前面是一层层的蒸笼。后面是一个大桶。

        厨子把蒸笼打开,里面是一整块的玉米面的发糕。后面的大木桶打开盖子,里边是一大桶鸡蛋汤。这一桶汤估计也就两三个打成蛋花的鸡蛋,但是已经足够让这些饥民们吞口水了。

        厨子从怀里逃出来一把尖刀,在发糕上横竖的划了起来,把一整块大发糕,切成菱形的小块。

        “不要急,不够还送,都过来领,一人一块发糕,一大勺子鸡蛋汤。”厨子说道。

        很快每个人都领到了食物,发糕松软香甜,这些人从来没有吃过玉米面的食物,都吃的狼吞虎咽的。破碗里的鸡蛋汤更是顾不得烫嘴,小口小口的喝着。

        这汤里除了打飞的蛋花,就是一些切碎的野菜丁,用淀粉勾欠,弄得黏湖湖的,同时放了些豆油,放了盐。

        “娘啊,您多喝点,这汤里放了盐了。”韩老五激动的说道。把自己碗里的一大勺子鸡蛋汤倒进了老娘的碗里。

        老娘又把鸡蛋汤倒了回来,说道:“你是壮劳力,全家都靠你呢,你喝,吃了盐有力气,我这老婆子喝了也是浪费了。”

        明末,盐价腾贵,百姓普遍买不起盐。

        即使是好年景,一年下来也很少能吃到盐。每年都是老娘把养的鸡卖了,才能买上一块盐巴。这盐巴还是黑乎乎的像是石头一样的。

        就这还舍不得吃。

        各家各户一种是把盐巴用绳子吊在房梁上,吃饭的时候,抬头看看,就当是吃盐了,这叫吃望望盐。

        还有一种是把盐块用绳子拴着,在锅里快速的蘸一下,叫做吃蘸蘸盐。

        没想到这个什么铁路工地,发的吃食居然有盐。而且鸡蛋汤上还有几滴油花。真是把他们激动坏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