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就是要统计附近囤田,统计兵员,卫所军户,统计百姓数量,商家信息。
好在八大晋商的信息,早几年已经被情报司牢牢掌握,丁毅现在刚来也不急着动他们,反正都是刀砧上的肉,随时等他吃。
“明天开始。”丁毅这时下令。
帐中诸将齐齐看着丁毅。
“严雄,你率五千步营,三千骑兵,控制诸城,控制城门后,有商人进出,还是先和以前一样,对面给钱就放行,若有八大晋商通过,注意登记,态度要热情,军营设置,等我看过再决定。”
“诺。”严雄咧嘴笑了。
丁大人说热情,将来必然是血淋淋的大刀。
“方多台,你派人去山西都指挥司,要各军官兵员名册军田记数,都指挥司不给,找巡抚蔡懋德,蔡都宪肯定会帮忙的,若蔡懋德的面子也没有用,就先回来。”
“诺。”
“不管这些东西有没有要到,你率两千兵马,带着一万囤兵和家属,全员替换各堡,占了他们的田。”
大同指挥使司下面,靠近边关城墙的,有天成卫(永加堡、白羊口、瓦窑口堡);阳和卫(虎峪口、阳和口、晾马口);聚落所(许家庄堡、沙锅);还有镇川堡,得胜堡,红土堡、拒墙堡,云川卫,玉林卫等等。
有大同五卫和三个千户所,共计四十六个墩堡,其中八成都在长城边上。
丁毅要用带来的一万多囤兵和家属,分到五个卫,三个所,四十六个墩堡上面。
简单说,用自己训练的人,替换原来的人。
这可是个不小的工程,而且阻力肯定很大。
但对丁毅来说,没啥难度。
这一万多囤兵加家属,都是他抽取登州囤田超过三年以上的老囤兵,自己铁杆心腹们。
在登州,他们三年以上交税为两成,每户都有五亩左右的粮田。原堡长们会更多。
丁毅带他们过来时,宣布,原登州的田地,虽然给别人囤种,未来两年收成还是他们的。
新到大同囤田,每户田地翻倍。
原来五亩的,变十亩,原来十亩的变二十亩。
这才有大量的囤兵肯带着家属和他千里迢迢来到大同。
等各堡的人全换成他的人,大同这边就算固若金汤了。
此次跟丁毅前来大同的,除了武将,还有文官。
文官都是丁毅自己在旅顺培养的。
大部份都很年轻,二十岁左右。
俱是少年时代就在旅顺长大,心中把丁毅当成神一样的人物。
他们学习的儒家只是副科,都还有自己的正业。
有的懂囤田,有的囤匠作,有的囤火器,有的懂养马。
丁毅一道道命令颁布,大伙纷纷用笔记下。
第二天一大早,又是大量的军队,纷纷往四面八方开动。
早上八点左右,丁毅在亲兵和一些军将护拥下,来到南门永泰门。
永泰门吊桥一般在八点左右才放下,门宽六米,可以通过大车,两边还有小门,是走行人的。
一般的城池是不会有这种小门设计,但在大同,每座大门都有两个小门。
因为这边商贾比较多,来往商人的马车多,为防拥挤,这才设计了小门。
此时已经很很多百姓和商人进出。
大部份人走小门,有马车的走大门。
丁毅昨天已经吩附,永泰左边小门走普通百姓,右边小门今天走的是一路跟随丁毅他们过来的流民。
城门口有大同后勤基建科董复川带人在负责,进城流民先登记,然后划定地方暂居,有手艺的被另外带走。
每天计划入城五百户,慢慢消化,考虑到城外有一万多人,估计半个月才能完全消化。
丁毅这次过来带了大量的粮食,但已然不够,现在他们还要养这么多流民,目前粮食成了最重要的大事。
但这种事,也难不到丁毅。
进城之后,街上五步一岗,六步一哨,方多台部有两千人去各堡办事。
余下三千人现在分布在大同各条街上。
主要这边靠近建奴蒙古,丁毅刚来乍到,突然控制全城,也不敢怠慢。
全城有二楼以上的地方,都有他的兵马在上面看着,以防有人站在楼上用弓弩和铳偷袭。
很多人更是上了屋顶,用望远镜观察四方。
这要没有剌客之事,丁毅进城这么小心,全城都要笑话他。
但现在,没人敢笑话,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才能事。
当然,丁毅故意制造剌客,可不是为了让别人不笑他,而是为了师出有名,可以干点事。
现在全城在他的铁骑和刀剑下颤抖,他想说谁是剌客主谋,谁就是。
丁毅骑着马,带着一队人,在葛洪山带领下,花了近一个时辰沿着大同跑了一圈,几乎所有地方都看了个遍,沿途还不时观看大同建筑图。
大同城经过几百年的不停翻修,易守难攻,十分险要,最外围有三座小城和两个堡。
分别是北关,东关,南关,这三个小城即独立成城,又和大同联成整体,防守时,可以随时封闭,成为独立的堡城。
大同三万多兵马,大部就在这三个城中,另有少部在城外聚落所和高山堡驻守。
“以后,当从三万边军中,挑选五千左右留下,主要看精壮,若不达标,少些也无妨,若精壮较多,多些也无妨。”丁毅这时对身边人道:“其余的老弱病淘汰,40--45岁的留下训练为吏员,主要头目,俱用我们的退役老兵,大概要一千人。”
丁毅还是老套路,择优选择,去芜存菁,第一件事先把这三万边军给搞定。
这样丁毅手上的步营可以达到一万五左右,骑兵三千。
然后城中五个城驻守一万,城外驻守八千,相互为倚角,不用这么多人全守在城里。
“匠作局和兵甲装备仓库放东关城,医药局和学校,还有粮仓放南关,每城安排一千人驻守即可。”
“骑兵驻北关。”
“然后在城的东南西北,各建一个军营,每营驻步兵三千左右。”
丁毅分别在图纸上指出来,随行匠头们纷纷记录,拿笔圈下。
有人马上问:“这些商铺,房子,土地怎么办?”
原来丁毅圈的地方,都有商铺房子甚至土地在。
葛洪山怪叫道:“这可都是代王的产业。”
“那又如何?”丁毅微笑:“现在都是我的了。”
众人无语,然后齐齐笑了。
“先花两个月时间,训练吏员,再用一个月时间统计全城常居人口,接着和登州一样,制做颁发身份牌,开征商业税。”
丁毅把登州的那套搬到这里来。
这边商业比登州还发达,他刚刚在城里逛,到处可见蒙古人,甚至女真满人。
明末这些边将的胆真肥,完全不顾朝廷和满清大战,商人细作随便进出,养肥了满清和蒙古。
丁毅吩附了好一会,最后问:“王朴家在那?他死后如何了?”
葛洪山道:“他弟弟还是个参将,暂时也在城里,王家财产,应该全到他弟弟手上。”
王朴父亲王威也是明朝将领,同样是个官二代。
他弟弟王全现在是参将,这次迎接丁毅,都没有来。
“特娘的,这边人全是官二代。”丁毅骂道。
姜家三兄弟都是副将总兵,王朴父子三人最低也是参将,和辽东一个德性。
大伙纷纷表示无奈,明末时,没有背景想升上去,实在太难,辽东将门都是一代传一代,还很排挤外人。
只有跟着丁大人,打仗立功,就能得到提拔,这才是实在的好处。
“要不要去抄家?”文官陈明林已经迫不急待。
丁毅来前就决定,城中有三家大户可以抄,即姜家,王家,代王。
城里还有八大晋商的店铺在,但八大晋商的老家大部份都在太原一带,包括祁县,太谷,价休,平阳等,距离大同有点远,那边还是太原总兵谢志良的地盘。
所以丁毅不想打草惊蛇,更让城门守军故意贪婪,引诱八大晋商。
当务之急,先整顿兵马,扩充实力,同时清量土地和囤田,再把城中的三大户给办了。
五天后,严雄派去太原的人,拿来山西布政司,都指挥使司,两司提供的名册记录。
果然还是巡抚蔡懋德出面帮忙才拿到,蔡懋德还问丁毅的人,你们丁总兵要这些干什么?
丁毅的人回答道,总兵要清丈囤土,训练精兵,还要和登州一样,争取上税于山西布政司。
刘元在登州时,每年上税数万两,天下官员都知道,他在那边清量土地,和张居正一样的干,很讨厌。
现在丁毅说和登州一样,那也是准备要上税了。
蔡懋德当然高兴,山西的税赋,这几年几乎都交不齐,逼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有丁毅来干,或许有希望能收上。
不过他也担心丁毅会粗暴干事,连忙道,这边有代王,还请丁总兵小心点。
丁毅的人道,都宪大人放心,咱们定不会让都宪为难的。(真的为难你了,也没办法呀。)
又请蔡懋德支持耕牛农具等囤田用品。
蔡懋德自然一口答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