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明末军户小说白衣卫第379章 仁义之将

第379章 仁义之将

        第379章 仁义之将

        张鹿安经过多次讨价还价,终于与清军达成了协议,用了塔拜父子三具尸体,换取了包括刘体谦、容令彬在内的402名俘虏。

        除了在贾庄前线已经找到尸首的蒙赤儿、蒙尔也、容令敏、容令山、孟大强和孟大力等将、在滏阳河边找到的孟大友和张文等将尸首外,剩余的主要军官当中,还有孟大河和莫子日则是下落不明,清军的答复是两人已经死了。

        尽管张鹿安经过多次争取,但是清军始终坚持孟大河和莫子日两人已死,否则没有必要为了两个人,而故意导致换俘失败。

        张鹿安最后也只能放弃。

        换俘仪式是在顺德城外十里处进行的,由仇有光负责执行换俘计划,蔡天文则是留在顺德城作人质。

        本来以为会有波折,令人意外的是,换俘行动却是出奇的顺利,多尔衮竟然没有采取任何多余的行动,在拿到塔拜父子三人的尸首后,立刻拔营向东而去。

        明军方面是不明所以,而多尔衮自己本身,却是心知肚明。

        因为他接到了一个从济南发过来的军报,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那就是另一位宗室成员爱新觉罗马瞻在隔马山下因为攻山被杀。马瞻的亲哥哥岳讬大怒不已,撤离了部分济南城下攻城的人马,全力进攻隔马山,但是攻打了五日不克,岳讬反而在山中感染风寒病倒。

        这与多尔衮的计划相悖,多尔衮于是在处理好顺德城的换俘计划后,也没有选择节外生枝,甚至都没有过问留在城内的蔡天文的死活,而是直接率领全军奔向德州、济南两地。

        这是后话,暂且休提。

        却说张鹿安不计较自身的军功,用三具清将的尸体换来了数百名部属后,顺德知府于颍一开始是比较满意的,因为他亲眼看到清军竟然真的退军了,但是转念一想,就觉得张鹿安没有经过朝廷,擅自同外邦进行交易,非常不合适,甚至于算是犯了欺君之罪,因此心中腹诽不已。

        只是顺德城的老百姓却不这么想,被换回来的402人当中,至少有三百人都是顺德、广平和大名的三府壮丁,也即原来的天雄军士兵,无论是将士本人还是将士的家属都对张鹿安是感激不已,都夸张鹿安为仁义之将,仅次于他们敬爱的卢廉使。

        张鹿安走在顺德府城,发现到处都是纪念卢象升的活动,老百姓扶老携幼,几乎到处都是痛哭失声的群众,百姓当中甚至有年老哭死者。

        可见卢象升在畿南老百姓的心中的分量。

        身处于悲伤的环境中,张鹿安的心情同样非常沉重,他也是戴孝之身,前路该具体如何操作,还是一头雾水,难道真的能够反了吗?不能,手下的那帮人,大部分人都还对大明朝廷有着强烈的希望,张鹿安几乎敢肯定,一旦自己宣布造反,除了少量的将士外,剩下的将士几乎能把张鹿安给撕碎。哪怕这些人的军饷都是出自于张鹿安的筹措。

        此时的大明还没有完全失去人心。

        张鹿安只能继续慢慢的熬下去,尽可能多赢得更多的人心。

        所以张鹿安一有空,就会往伤兵营里跑,一来伤兵一旦痊愈,就是绝对的老兵,战斗力会呈现几何式上涨;二来慰问伤兵最能赢得人心,吊死问伤是最好的慰问方式。

        张鹿安在伤兵营再次看望了禄青山,对于这位年长的将军,张鹿安以父辈相待,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禄青山好转以后,便把他在巨鹿贾庄的经历给张鹿安叙述了一遍。

        原来禄青山当初被清兵给挤下桥去,调入了冰冷的冰窟里,正常人早就完蛋了,只是禄青山本身就生活在川南的长江边,熟悉水性,才没有被淹死。

        等到战斗结束后,天色已经大黑,禄青山换了一身稍微干净的死人衣服,防止自己失温,在桥下竟然又发现了摔下桥面,造成跛脚的陈利军,他当即救了陈利军。

        后来他又和陈利军一起,在清军撤离后,相继发现了已经重伤的索忠信和容令其等十余人。

        由于清军的游骑兵仍然在往来奔驰,禄青山和陈利军就找到了庄南的地洞,然后带着众伤兵钻了进去,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的老人,已经全部被清军杀了。

        但是也正是这些被杀的老人尸体,给禄青山、陈利军等人带来了很好的掩护,剧烈的恶臭味,阻挡了搜索的游骑兵,使得禄青山带着十几人才能活到最后。

        张鹿安心里其实有个疑问,那就是这几天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只是几个人血红的双眼,似乎在说明着什么。

        作为仁义之将,张鹿安自然不能强人所难,部下应该保留一定的隐私。

        在之后的半个月的时间,张鹿安带着安庆右营一直在顺德府城休整,总督天下勤王兵马的孙传庭并没有指示传来,趁着这段空闲时间,张鹿安安排张双带领辅兵,将巨鹿战场上牺牲的大明将士们,全部就地安葬,算是入土为安了,并树立墓碑,上书:

        “大明万忠墓”。

        倒是副总兵刘钦接到了孙传庭的命令,让他带着都司朱文进和陈其美将卢象升的遗体运到真定府新乐城。

        身处新乐城的杨廷麟,在见到卢象升的尸体后,是大哭不已,以至于数次晕厥。

        后来远在京城的许德士,在得知卢象升的死讯后,嚎哭着让杨赤木和陈利昭带他前往新乐城,并由许德士在新乐主持安排了卢象升葬礼,将卢象升的遗体装入精心准备的棺椁里,并于次年除夕后,由许德士亲自扶棺押运,前往卢象升的南直隶宜兴老家安葬。

        一直护佑许德士的杨赤木和陈利昭在新乐城,从刘钦、朱文进等人口中,得知了安庆右营的消息,立刻带着部下前往顺德府投靠张鹿安。

        孙传庭对于卢象升的遭遇是唏嘘不已。看到卢象升的下场,孙传庭对于北直一带的军队更加不信任,一个个的都是坑队友的好手。

        孙传庭的心里更是打定主意,不等到贺人龙和曹变蛟的人马,绝不轻易出兵。

        只是在崇祯十一年的大年三十除夕日,是张鹿安穿越以后,最没有过年气息的除夕。

        安庆右营却接到了孙传庭发来的支援济南府的军令。

        张鹿安在除夕这天把全营召集起来,列队走出顺德府,待张鹿安本人准备驱马出发的时候,突然马前有三个人拦住去路,其中一人拱手说道:

        “将军乃仁义之将,吾等愿意投军,上报国家,下报私仇!”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