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明末永昌小说第95章 速胜论要不得

第95章 速胜论要不得

        顺军发起的这波两路并进的攻势着实让多尔衮有些焦头烂额,中原王朝的经济优势和人力优势在这两波攻势中体现的相当明显。

        更加不妙的是清军在三个战略方向都不同程度被顺军实现了突破:

        首先是朝鲜那边,随着顺军撤出铁山,阿济格勉强完成了阻止顺军在朝鲜北部建立据点的预定目标,但顺军在朝鲜的地盘进一步扩大,并且占据了辽南沿海和朝鲜北部的大部分岛屿,一个比东江镇更加庞大的军镇已经出现在了海上。

        而朝鲜那边已经成了清顺双方各掌一半的南北朝状态。

        辽南方向,顺军成功占领了金州,迫使金州的清军撤退到红嘴堡一带。

        现在驻扎在红嘴堡的清军每天都在拍救急文书,请求多尔衮赶紧调集更多兵马把辽南顺军赶下海去。

        蒙古那边清军的表现也不怎么理想,顺军最终还是占领了归化城。

        而随着顺军占领归化城,土默特那帮墙头草顷刻之间便有大量部落改投了新主子,这些人虽然战力不咋的,但他们改换门庭使得顺军得以在草原上建立了一个个据点,将后方迁移到了草原上。

        而且那些以往和清廷来往的晋商也失去了踪迹,这些商人被大顺清理掉使得清军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来源,清军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狂突猛进。

        几番因素相加使得清顺双方在燕山一带形成了僵持局面。

        现在情况对于清廷来说非常不利,多尔衮盯着地图看了半天,这几处地方除了朝鲜之外其他两处地方都绝不能有所闪失。

        事到如今多尔衮其实已经有意放弃朝鲜,但放弃朝鲜这个大锅不能由他一人来背,必须至少让济尔哈朗一起来背这个丢失朝鲜的大锅。

        然而令多尔衮失望的是,济尔哈朗没有那种魄力,多尔衮几番暗示,济尔哈朗都打着官腔敷衍了过去。

        多尔衮无奈,连济尔哈朗都是这个态度,其他人肯定更不愿意放弃朝鲜,或者说不想承担放弃朝鲜的责任,这样的话多尔衮也无法拍板放弃朝鲜:

        他这个摄政王自摄政以来清廷流连不利,有些人甚至在私底下议论着说该让皇帝亲政了,这让多尔衮更加不敢主动提出放弃朝鲜。

        因此想要打破局面的话就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增兵。

        可要增兵的话清廷已经难以再调出什么兵马了,黑龙江的野人女真被“征召”多年,早已使得黑龙江村子残破不堪,再强行征召的话很多野人女真部落就被彻底消失了。

        思来想去,多尔衮决定还是从蒙古人身上下功夫,他准备派人去联系喀尔喀蒙古以及青海,河套一带的蒙古部落,把这些蒙古人也拉入到大顺的对立面去。

        如果这些蒙古部落能加入到大清这一方与顺军作战,那么清军的压力将大大得到缓解。

        安排好相关事情之后,多尔衮叹了口气了心想自己真是倒霉,皇太极面对的是昏招频出的崇祯帝,自己却要面对大顺这个新兴的中原王朝,这两者难度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与多尔衮的郁闷忧愁相对的,则是李自成的满心欢喜:

        顺军进展之顺利超出了他的预计,特别是金州,李自成其实一开始并不指望顺军能攻取金州,但看起来清军在金州的防卫还是相当一般,由此可见,清军的战略重心是在辽西那边。

        想了想,李自成写了一封指示,准备让人交给参谋部,让参谋部的人拟一个关于辽南地区的长期作战计划,他并不急着迅速收复辽南四卫,速胜论要不得,大顺拥有比清廷丰厚得多的资源和人力,完全不必急于一时。

        当然,或许这会让有些士子和民众失望,因为辽地失陷太久了,大家伙都期待顺军能和明初的明军一样,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辽东,但是清军毕竟不是元末元军那种水平的军队能比的,李自成需要对此向士子和民众们解释清楚。

        实际上在收到前线的捷报之后,大顺中枢不少官员也觉得应该一鼓作气,扫灭清廷,但李自成自己冷静得很,别看现在顺军顺利得很,那是因为还没打到清廷的核心区域:

        无论是金州,还是朝鲜亦或是蒙古草原,离清廷核心区域仍有一定的距离,一旦顺军进入辽西或者海州以北,那战斗强度绝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程度。

        当然,李自成并不需要亲自撰文说明这些,有句话说的好,“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李自成于是又命人通知衍圣公和钱谦益,让他们分别撰文,刊登在报纸上,向天下人说明朝廷的计策,驳斥速胜论。

        而李自成自己则亲自写信给刘宗敏和李过这两个前方统帅,告诫他们切不可贪功冒进,而要好好经营目前的占领区,尽量确保攻下来就能占的住。

        同时,李自成有让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还有户部一起商议,尽快确定辽南和归化附近的田地情况,以期能够让将士们赶紧分到田地。

        而对于刘宗敏提到的新晋皇商白家的粮站计划,李自成倒是想到了明初的开中法:

        明初朱元璋为了确保边疆粮食供给,便规定让盐商拿粮食去边疆换取销售配额,由此大批盐商主动前往边疆屯田,迅速解决了明初军队大规模用兵的粮食供给问题。

        倒是边疆的田地李自成已经决定给将士们,自然不能食言。

        而由商人出资建设粮站确实是解决远征大军粮食供给的一个有限手段,这在清军远征准噶尔的时候是得到验证的,毕竟商人要赚钱,他们会主动想方设法确保足额粮食供给前线,而要是给衮衮诸公们,额,那不敢想…

        想了想,李自成回复刘宗敏,“建设粮站可行,若是商人有意购买田地屯田,则需与将士签订详细之合同,将商屯所得之利给予将士分红,严禁官商勾结强买将士之土地,违者杀无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