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迷雾地球app第54章 葡萄园妙元问法,汉川国丝贸问路

第54章 葡萄园妙元问法,汉川国丝贸问路

        高昌国自从金有妙明道制礼以来,也会过大年了。今年冯妙元在,他们就过的隆重了些。他们来到一个很大的葡萄园,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土灶台,燃起柴火,烤上全羊,就算是冬天,四周也是温暖的很。他们围着火灶,就聊起了天……。

        冯妙元说道:“启请上师,为何称如来道体为妙心呢?”。般伽弥陀说道:“我们所说的心和境其实是一个东西,不存在心外的境,也不存在境外的心。了心与境俱非,就是生命的真相了”。

        冯妙元问道:“这怎么理解呢?我总觉得心外有个世界呢”。般伽弥陀说道:“我们说有眼睛,实际上说的是看见,我现在问你,你的看见在哪里?”冯妙元说道:“我的看见在所见那里,离开了所见,那么看见也就没有了”。

        般伽弥陀说道:“是的,这个很好理解,我再问你,离开了所见,你的能见还在不在?”。冯妙元说道:“在的,还能看见,从未中断,闭眼就见暗,睡着就见梦,就是不做梦,也能见幽暗的虚明”。

        般伽弥陀说道:“同样的道理,听见,嗅见,尝见,觉见,认识,知道皆在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影尘,名那里。看见听见等性,我们会说是眼睛耳朵的作用,说它们在面部,实际在于尘相。我们会把认识和知道,会说是心的作用,那此心应该也在法尘那里”。

        冯妙元继续问道:“那此心应该在名识等法尘那里,心外之境非是法尘,为何说心外无境?”。般伽弥陀说道:“你拿什么代表你所说的心呢?”。冯妙元说道:“我平时所说心,就是在说心看见,心听见等,以及心认识,心知道”。

        般伽弥陀说道:“这不就明了嘛!境分六种认识呈现,与心分六性相对,故说心与境实一非二。我们可以把认识称为外尘,把名称为内尘,此皆是前尘法影”。

        冯妙元说道:“如果平时我见到的是前尘法影的话,那我的心就是前尘法影了?”。般伽弥陀说道:“心本没有固定的形态,它以六性而明,又不着六尘,当体即归。你仔细揣摩,当声音落下去的时候,它如如不动的明性何曾变化过呢?”。

        般伽弥陀继续说道:“实际上心一直没有变,唯妙明为然,是它利用了它的妙明性,把自己妄认成了种种差别,实际是自心取自心而已。世人不明外境是心,却贪恋执取一生,犹如徒手抓空,亦如同梦魇的人,利用心的明白之性,能明白一切,就是不能醒来,叫人悲切怜悯”。

        冯妙元说道:“我明白了,我平时所说的心就是外境,了此心境俱非,就是菩提妙心的如本道体了。它如如不动,与尘是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清净不染。这些前尘法影障碍,山河大地,酸甜苦辣等,实际就是清净的妙明本心,无名无相。是我前尘宿习拉扯,把它妄成种种在,颠倒行事,而后贪执不离,实属可怜悯者”。

        般伽弥陀说道:“真如妙心道体,本无形无相,无处追寻,如果你迷执妄认,它就在你妄立的处所那里呈现了出来。这种迷执的宿习,我们称为六根见病。但妙心的见体本身,并非在病中,明灵不昧”。

        金有妙说道:“此妙心见体既然并非在病中,为何见病而妄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呢?”。

        般伽弥陀说道:“这就如同一个人久瞪空中,观有花色。这个人的眼睛并没有生病,你说它为何见空有花呢?”。金有妙说道:“是他的眼睛久瞪劳累所致”。

        般伽弥陀说道:“菩提妙心真如道体,也是这个道理,久明成劳,故有妄幻,而后迷妄成真,幻有生死,以做六根,起为生命。生命轮转不息,六根见病的世界就相续不断”。

        金有妙问道:“我感觉世间的种种在,总有一个因为所以。世界是因为妙心觉明劳幻,妄作六根见病而出。而妙心因何而有呢?”。般伽弥陀说道:“佛陀把此菩提妙心道体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说它的产生,没有原因,恒本自在。它如如不动,清净不染,能成六性,能示万法”。他们就这样吃个烤全羊聊着天,上师般伽弥陀是不吃肉的,会烤一些土豆,红薯等来吃。种种话题,不可尽述,暂不详表。

        话说妙赞国南边的岷山,从西北往东南延伸。西北部连接大塬雪地,高也在六千余米,绵延两千公里到东南角的时候,只有数百米高,这里有个缺口,叫做岷夏口,南行的夏河从此口流过,进入汉川国,过了汉川国,就流到了云梦泽国。

        汉川国的北面就是这巍巍岷山,有河比鹿泉河还要大,就发源于岷山,叫做岷河。向南流过汉川国全境,在云梦泽国注入夏河,所以云梦泽国到处都是湖泊水系,故称泽国。这汉川国的蚕丝业尤其发达,尤其是汉锦,柔软细腻,花纹独特,远近闻名。

        汉川国的丝锦商人,以前都是通过岷夏口,进入妙赞国土东行。到达妙理城再东行,就到了蚕盛国,把丝锦卖给他们。这条路,游人图列巴控制商路,价格压的很低。所以,汉川王听说打通了土川西部商路,就派人沿着夏河北上进入鹿泉县,再绕过鹿泉山,来到夏河走廊,沿着走廊来到夏口镇,然后再出夏口镇,进入土川走廊,就到达西域了。

        有一天,道海棠在征兵的途中,其手下刘永福在鹿泉山下,夏河畔的土路上看见两个人,牵着两匹马,看起来驼的东西不少。刘永福一看装束,就知道是汉川人。

        刘永福堵住他们问道:“你们去哪里?”。其中一个商人说道:“去往西域,混口饭吃,大爷通融通融”。刘永福说道:“你们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我放过了你们,你们也过不了夏口镇,那里是军镇,他们有私自扣人的权利,把你们说扣也就白扣了,东西说没收也就白没收了”。

        另一个商人说道:“我听说夏口镇的镇长是个女的,他明道昌达,不为难夏人,我想她不会把我们怎么样的”。刘永福说道:“她是不为难夏人,关键是她现在不在夏口,管理夏口的是丞相府一个叫道国薇的女的,就是我们总兵瑞王的女儿,她可不是这样大格局的人,她可不管你是夏人”。

        其中一个商人,赶紧拿出了一些碎银子说道:“听将军这么一说,那肯定是能说上话的,帮我们俩通融通融,就麻烦你了”,说着把银子递给了他。刘永福说道:“我这种小官,怎么会说上话呢,她父亲自然是可以的,你们得去见我们的总兵瑞王”。

        说着刘永福就把他们俩带回了鹿泉县,来到鹿泉县东侧的那个练兵林场,道海棠就在那里。道海棠问道:“你们是民间商人,还是国家官派,你们要老实说,不得隐瞒”。

        其中一个商人说道:“我们是国家官派”。道海棠说道:“既然是国家官派,就应该商量利润分成的问题,下官帖通行,毕竟这条路是我们打通的,我们怎么能一分没有收入呢?不管怎么说,这于情理不合吧,你们王上也太贪心私欲了,想全部吃个饱。你们回去告诉你们王上,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如果要从这里过,就派人来谈合作的事”。说完就让他们又回去了。

        他们俩回到汉川国,说明情况以后,汉王就派人来到了鹿泉县,这两个人一个是汉川国丞相的公子叫蔡文强,看起来二十来岁,一个是岷夏口总兵的女儿,叫云昭君。从汉川国过了岷夏口就是妙赞国的天南县。所以,这云昭君道海棠是见过的。

        他们来到练兵林,云昭君作揖道:“侄女见过堂伯伯”。道海棠一看,此女二十左右,生的极其漂亮,扎一对麻花双辫,身材窈窕,出落大方,腰间佩剑,和小时候自己见时完全不一样。道海棠说道:“不客气,来!快坐”,然后他让手下上了茶。

        道海棠继续说道:“这丝路的打通,我们也是很不容易的。这本就是我们夏人的福祉,大家都可以通行的,但不能你们收好处,我们出力气,这样那就不公平了”。蔡文强说道:“那伯父的意思是?”。道海棠说道:“明天你们和冯炳仁一起去妙理城见我们王上,把这个分成的事谈妥,我会介绍你们与冯炳仁认识,然后一起上路吧”。聊完就安排他们驿馆歇息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