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父亲说:他在阜新住地方的时候,看见掌柜的和日本人打过交道。那当然是1945年八一五光复之前的事。所谓“住地方”就是现在说的”打工”,那时候父亲的手艺是木匠活,听说他是跟李杖子老木匠张洪生学的徒。
那时候掌柜的可能就相当于现在的老板。父亲在阜新什么地方上班,具体做什么活计,掌柜的姓氏名谁,一概没问过。因为那时候还是个小孩子,没想到问这些,只是听个故事,也没着调听,这耳朵听,那耳朵冒,没剩下一半。
父亲说:“有一天,日本人一男一女,好像两口子赶着小马车到木匠铺,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要打一对木箱子,什么木料的,多大尺寸,什么颜色,什么油漆等等”。掌柜的笑脸相迎,客客气气,点头哈腰,满口应承。并约定什么时间来取货,赶着小马车就走了。
掌柜的没敢多问什么,不知道他们是干啥的,在哪住,为什么能有一辆小马车。日本人不说,掌柜的当然更不敢问,甚至于连价钱也哑口未提。是日本人压根不想给钱?还是钱多钱少人家日本人压根就不在乎?掌柜的也一脸茫然无奈。只是说了一句话:“咱们惹不起呀!咳!”这还是人家走远了才敢这么自言自语。
打这对箱子掌柜的哪个伙计也没敢用,自己亲自下料做成的,都是上等的好料好漆,精工细作,不敢稍有差迟。
取货那天,日本两口子又是赶着那辆小马车来的。掌柜的把他们迎进成品库,一对箱子单放在一边,请二人验收,二人验看了一番箱子,顿时眉开眼笑:”很好!很好!大大的好!师傅手艺的不错,不错……”
掌柜的也满脸堆笑的讨说:“先生过奖!先生过奖了!不嫌弃就好,不嫌弃就好!”随后让伙计们小心翼翼的把箱子抬到车上。
日本男人问:“多少钱的给?”顺手从兜里掏出一打儿钱就要点数……掌柜的赶忙阻拦,这钱说啥都不要,只说:“钱的不要,先生看得起我们小铺面就好,赏光了!多多光顾!多多关照就最好,最好!”日本男人没有办法,只好深深鞠了一个大躬:“谢谢!谢谢!后会有期,后会有期。”然后赶着小马车走了。
父亲分析:掌柜的不敢要钱,是怕以后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认可丢财免灾,因为你不知道啥时候他会借故找个理由收拾你。另外,掌柜的也不知道该要多少钱合适,要多了怕遭报复,要少了也同样是得罪他,倒干脆不如不要省心。
过了日子不多,这个日本男人又赶着车进院了,这次女人没来。掌柜心惊肉跳的假装笑脸迎接出来,不知道又想来拉什么,心里没底。一看车上装着好多窝瓜,就是人们现在说的南瓜,足有三、四十个,原来是给掌柜的送礼来了,以表示箱子的感谢!互相寒暄了几句,掌柜的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落下去,客气了几句,也没敢拒收,让伙计们搬下车。
不管怎么说,不管礼轻礼重,送礼就比打耳光子强。这就算是礼尚往来了,从此,日本男人再没来过,也算是逃过一劫。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日本人哪来的窝瓜,也不好猜测。
父亲说:”掌柜的倒是脱心静了,伙计们倒霉了,上顿窝瓜,下顿窝瓜,这一冬就跟窝瓜拼命了。这些窝瓜省下来的菜钱也足够一对箱子钱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