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皇宫】
“官家驾到!”
黄门令李彦喊道。
“参见官家!”
以蔡京、王黼、童贯为首的文武大臣们躬身行礼喊道。
徽宗赵佶坐在龙椅上道:
“诸位爱卿免礼!”
“谢官家!”
蔡京等文武大臣谢道。
徽宗赵佶着急地问道:
“诸位爱卿,不知江南方脂之事该如何处置啊?”
童贯马上就要出征北伐辽国,自然不愿征讨方腊,第一个站出来表明态度道:
“启奏官家,如今宋金两国都在协议书上签字画押,如果咱大宋违约,今后收复燕云十六州恐怕就更麻烦。”
随即蔡攸出列道:
“臣认为方腊等不过是乱民,成不了大气候,还是联金攻辽之事最为要紧。”
蔡京虽然已经是老态龙钟,两眼昏花,但心里却很明白,接着蔡攸的话说道:
“乱民造反成不了大气候?秦朝覆灭,不就是始于陈胜、吴广谋反吗?汉末天下大乱,分崩离析,还不是黄巾军谋逆引发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何况方腊聚众已经数十余万,号称百万,江南半壁江山震动,朝廷还能安枕无忧吗?攘外事小,安内事大。南院已经是大火熊熊,却要去帮北邻争地,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徽宗本来就缺少主见,既不想对金人失约,又害怕方腊坐大,成为心腹之患,犹豫不决。
新上任的太宰【徽宗时期为实际的第一副相,宰相也称太宰;右相为少宰,尚书右丞为第二副相】王黼出列急于表现,为了撇清关系道:
“方腊起事皆因花纲石之祸而起,而主持花纲石的朱勔是蔡太师提拔之人,臣不敢做主。”
赵佶听完王黼的话,看向太师蔡京【徽宗时以蔡京为三公之首太师掌控朝政,实际上的宰相】。
蔡京听见这话,心中愤怒异常,想到王黼这条自己养的狗居然咬起主人来了,朱勔虽然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却是在为官家在办事,深知赵佶为人的蔡京决定主动承担责任,反而不会受罚。
脸上并不变化说道:
“启奏官家,朱勔确实是老臣一手提拔起来的,老臣愿意承担罪责,辞去太师一职!”
赵佶虽然昏庸,但是不笨,知道蔡京是为自己主动担责,不愿意接受蔡京辞官,犹豫不决。
蔡京这招以退为进,极为高明,打乱了王黼计划,王黼连忙向侍立在赵佶左边的梁师成求助。
梁师成身为隐相,可不是白叫的,也没有直接说蔡京辞官之事,而是对赵佶说道:
“官家,江南乃朝廷赋税重地,关乎江山社稷,如不能尽快平定,后果…!”
说到这里便不再言语。
蔡京想不到王黼能联合梁师成构陷自己,心里暗叫糟糕。
赵佶脸色变换数次,最终见蔡京都提辞官了,也不好继续深究,说道:
“那就准允蔡太师辞呈,此事不准再追究!”
王黼见成功赶下蔡京下台,该是自己表现的时候了,说道:
“启奏官家,方腊叛军还需尽快平定才是,还请官家下旨暂停伐辽,调用伐辽大军平定方腊叛军。”
童贯见盟友蔡京下台,怕受牵连,赶紧出列表忠心道:
“启奏官家,十万伐辽大军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赵佶此时六神无主,心中慌乱,不断在想象如果断绝了江南赋税重地,朝廷拿什么来养活军队、官员…,越想越惶恐,急道:
“十万大军哪够!再增加五万大军,前去平定方腊叛军,速度越快越好!”
王黼和童贯等文武大臣附合道:
“官家圣明!”
王黼为了扶正相位,早就研究了一套平定方脂叛军计策,建议道:
“还请官家先暂时撤销苏、杭造作局和停运花纲石,同时斩杀朱勔父子,瓦解方腊叛军斗志!”
赵佶想起朱勔父子的种种好处,不愿意杀害朱勔父子,犹豫不决。
在旁伺候的梁师成见赵佶表情纠结,就知道他不愿杀朱勔父子,于是求情说道:
“官家,朱勔父子为您办了不少事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杀了实在是有损官家英名,不如暂时免去他们官职即可!”
赵佶觉得有理道:
“立即撤销苏、杭造作局,停运花纲石,罢黜朱勔父子一系官职。”
怕朱勔父子在江南有危险,又急道:
“速召朱勔父子回京述职!”
王黼见梁师成发话,不敢反驳。
王黼躬身行礼道:
“臣遵旨!”
梁师成怕童贯独揽军权,为钳制童贯又建议道:
“两浙路面积甚广,童相公一人统帅大军,怕力有不逮!不如以童相公和谭太尉两人为帅,各率十万大军分两路并进这样速度更快些。”
赵佶觉得对,不过为了安抚童贯道:“童贯、谭稹何在?”
童贯、谭稹出列行礼道:
“臣在!”
赵佶道:
“封童贯为江、浙诸路宣抚使,封谭稹为两浙路制置使即刻整顿大军启程!”
童贯、谭稹道:
“遵旨!”
…
殿前司衙门
太尉高俅召来马军侍卫司、步军侍卫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等将领,商议为平叛大军筹集军队人数之事。
高俅他的具体职务是殿前司三品都指挥使,不过他是徽宗赵佶一手提拔的宠臣,赐予他武官最高官阶1阶正二品太尉品级,三司中数他官职最高,说话最有份量。
高俅主要是为了巴结童贯,对马、步军都指挥使等诸位将官说道:
“官家任命童帅为江、浙诸路宣抚使,不日将南下平叛方腊起义,要求我们三司衙门挑选出五万精锐大军。记住必须是精锐,不能拿老弱来充数!”
马军都指挥使邬恩等人相互对视一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奉命行事。
邬恩回到马军侍卫司衙门后,为了凑够指定数量,有很多都是几个军挑选出来拼凑成一个军的。
奈何很多都滥于充数,不堪使用,无法只能把刚到京畿的兰霖第十军也拉进去凑数,才堪堪凑了一个厢马军二万精兵。
第二天,便有马军侍卫司送来调令公文,让兰霖第十军即刻准备出征事宜,七日后随童贯大军南下平叛方腊起义。
兰霖接到调令,打破了兰霖训练计划,只能加紧领取粮草物资及各种出征物资,这样的准备工作,各级虞侯的作用立即体现出来。
各级军事将领不用为后勤军需粮草数量等工作发愁,只需专心指挥作战就行。
经过短暂的慌乱后,出征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兰霖第三天便跟着马军大部队移动到殿前司平叛大营,被调拨到东路军都统制王禀麾下。
【解释:宋朝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出兵作战的部队都是临时划分的,战斗结束即回归本单位,就造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局面。宋朝军队战斗力如此孱弱,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