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人在大明无法无天风霜半纸第55章 朱元璋是个没有任何经济头脑的人

第55章 朱元璋是个没有任何经济头脑的人

        第55章 朱元璋是个没有任何经济头脑的人

        “宋朝之所以能够如此的繁荣,能够产生文化事业上的巅峰,能够赋税达到一亿多两白银,靠的是什么?

        都知道他们的疆土比之大一统的王朝少了太多太多,可是在如此偏狭的地域,居然能够创造出如此多的赋税,就不得不由得我们去思考。

        最重要一点的是,宋朝是允许商业发展,在商业上面的税收,拿的是大头,田赋反倒是少了很多。

        当然我不是在夸宋朝这一点好。

        因为宋朝除了冗官冗员,以及他在军事方面的低近乎于低能的表现之外,对于百姓的盘剥也是非常之严重。

        我们只看到了宋朝文官们过的日子潇洒自如,只听到文官们创造出了无比繁荣的文化事业。

        却忽略了底层百姓们过的是生不如死这个现实。

        这就是为什么?

        我又讨厌宋朝,又喜欢宋朝的原因。

        因为宋朝的繁荣,文官士大夫的享乐,都是建立在对老百姓们的残酷压迫之下。

        可以这么说,两宋之时,大部分的老百姓,过的日子十分的凄苦。

        唯有百分之零点一的文官士大夫阶层,享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物质享受。

        更让人生气的是,宋朝把这些征来的税收没有好好地发展它的军工,没有好好地把兵给练好,完全就用在了养官养兵上面。

        所以即使宋朝有如此高的服务税,却并没有取得令人骄傲的军事方面的成就。”

        凌汉听不下去了,“小陈老师,我们主要是想听听明朝的赋税制度。”

        陈寒一方面是要在姑娘面前卖卖本事,另一方面也是做个铺垫:“诶村长,甭着急,我这是做铺垫啊,马上就说到明朝咧!”

        陈寒加快了进度:“宋朝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是不得不说一声,他的赋税制度之所以能够如此完善,能够收到如此的赋税是有原因的。

        首先宋朝在商业税上面的征收是整个大一统王朝里边最高的,也是最重视的,也是把商业税放在了主要征收对象上面,和明朝恰恰相反。

        宋朝的商税主要有注税和过税两种,注税即买卖交易税,资料上大多记载税率是百分之三。

        过税,是商品流通税率百分之二,然而这个税其实还是低了,低得很多。

        不过宋朝的商税,把应纳税的商品名目颁布于税务关署、交通要道,使商人了然,这一点做到了透明,还是相当不错。

        同时宋朝的赋税制度更加平等,主要是根据农民拥有的土地来纳税,这一点就比大明王朝把人和土地捆绑在一块,没有根据土地多寡来纳税,这一点又要先进很多。

        还有一点,宋朝在官营经济上做了很多的改良,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当然最重要一点,要说的就是,宋朝是允许土地买卖的。

        它会迫使大宗的土地流落到少部分人手中,提高了集约化、产量化,而大部分失去土地的人不需要交土地税,从而变成了手工业者或者买卖人,刺激了商业。

        这一点来说于大明而言是一个可以借鉴的。”

        陈寒说着,又喝了一口水。

        朱元璋父子二人听得却若有所思。

        “我之所以说朱元璋这个皇帝不懂得利用这一点,甚至说他眼光有太多局限,就因为明朝将大多数税收来源放在了田赋这一点上。

        从而出台的户籍政策,也是为了将人民和土地捆绑在一块。

        比如把民众分成民户、军户、商户、匠户,百姓出行需要路条路引,严重限制了百姓之间的交流,严重限制了百姓的活力。

        相比较而言,宋朝在人口限制方面做得没有明朝这么绝对。

        如果明朝要做的话,不需要做到像宋朝税收极重的情况,不需要逼迫的老百姓们。

        大明的疆域比两宋疆域大的多,只需要合理的安排商税,完全可以使大明王朝钱袋子鼓起来。”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在听到了这些话之后,陷入到了深深的思考。

        特别是朱元璋,他对于陈寒说的这个心里面其实是非常别扭的,他的确是从小就看不起那些个买卖人,特别的讨厌。

        所以他在登基之后处处地限制这些买卖人。

        不允许他们穿丝绸,不允许他们的儿孙科举考试。

        他的本意是限制人口的大量流动,制造安定的环境,同时有意识地引导百姓们形成共识,那就是做买卖,那是没有出息的。

        以至于如今整个大明王朝,经过他二十多年的这种思想的宣扬。

        民间百姓们甚至都接受了一种观点,那就是做买卖的跟盲流有什么区别?

        甚至因为他的人才制度,买卖人的儿子不能考科举,让更多的农家子弟的读书人科举之后获得了赋税优免权。

        使普通农家子弟,一门心思扎根在皓首穷经当中,想着鱼跃龙门,改变自己的现状,那谁还愿意去经商呢?谁还瞧得起买卖人?

        说实话,朱元璋弄的这一条,就算是流传到现在,很多老一辈人的思想里边,都是这么想的。

        只有读书才是最大的出息,其他的都没出息。

        只有做官才有出息,其他的,你就算是亿万富翁,那也不如我们县里边的小科长高贵。

        陈寒侃侃而谈,的确是令朱幼薇更是大开眼界。

        没想到陈寒如此的有学问。

        朱幼薇也没能想到,因为她在边上,刺激了陈寒的表达欲望,刺激了陈寒争强好胜的欲望。

        陈寒继续说道,“而现在说回到明朝,村长,您说的这个赋税制度其实很有意思。”

        凌汉听到陈寒已经将宋朝给分析了一遍之后,对陈寒颇为的佩服。

        所以赶紧问道,“到底是怎么一个有趣法?

        小陈老师,你可得给我说得清清楚楚,要让我在那些一个上头派来的人面前,可以好好的展现展现,能够像你这样口若悬河。”

        其实现在的凌汉一门心思想了解大明赋税制度当中的缺点。

        陈寒哈哈一笑:“好好好!我一定跟伱详细说说。”

        ……

        求追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